刍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2017-11-24李宇杰
李宇杰
(聊城大学 山东 聊城 252059)
刍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李宇杰
(聊城大学 山东 聊城 252059)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课堂效果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会对其他相关科目的学习产生影响,特别是数学思维模式更会对学生的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笔者立足于自身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了几点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教师及教育研究者思考的重点问题。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主动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方面,反思教学实施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观念落后
通过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和现存升学制度的影响,很多家长仍然只关注学生的课业成绩。这也就使得大量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仍然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重视不足。如,教师在进行《运算律》的相关知识的讲解时,往往只是对运算律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通过相关习题进行习作巩固,缺乏对算理及运算律数学含义的讲解。这样的教学不仅不符合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让小学数学教学难以满足社会对学校的要求。
1.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讲授法,即“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课为辅”。在课堂教学实际中,教师负责对知识进行详尽的梳理和讲解,学生已被动接受为主,基本不主动的对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进行主动思考。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1.3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关性低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往往直接来源于教材,教材内容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更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从目前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来看,由于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教材的编篡为了适应全国各地的不同需求只能追求普适性,无法适应当地的情况。这就要求一线教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校学生学情开发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适应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2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2.1教学生活化,在生活中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概念的提出是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应将堂教学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生活。学习“除法”时,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小明的妈妈买了8个苹果,分给小明和小明的弟弟小光,两个人分到的苹果一样多,请问小明和小光每人有几个苹果?”在这个教学情境中,由于发生的事情就在学生身边,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中就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样的习方式比单纯的算式导入更符合小学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重视预习,带着问题上课堂
教师应让学生预习将要学到的知识,请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预习作业来引导学生学习,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提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如:“你能在教室里找到三角形吗?”、“你能在生活中找到三角形应用的例子吗?”、“你说出为什么在这些地方会用到三角形吗?”,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探究问题的答案。让师生间有效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3改变导入方式,创造学习氛围
对于小学生而言,受其身心发展阶段的限制,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在授课前,如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点融入故事中,就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设计这样一个故事化的导入环节:“中秋节,小明的妈妈做了一个大月饼。妈妈先将月饼平均分成了两份,给小明其中的一份当午餐。吃晚餐时小明认为一份太少,要吃两份,于是妈妈把月饼剩下的一半切成两份给小明当晚餐。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明午餐吃得多还是晚餐吃得多?”“一样多。”这样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2.4利用智能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设备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泛地重视。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教师用智能设备向学生动态的展示各种立体图形及其动态变化的过程,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智能设备使得课本中有关几何图形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直观的可视图像。让学生可以直接的在屏幕上观察到物体的变化,将书本的间接经验转变为学生自身通过多种感官得到的直接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 小结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自己的学习,弥补自身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1] 于德春.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关注有效性[J].新课程(上). 2016(09).
[2] 季超.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 2016(09).
[3] 翟树红,于跃.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J].亚太教育. 2016(04).
李宇杰(1985.09-),男,汉族,山东青岛人,现就读于聊城大学。
G623
:A
:1672-5832(2017)09-00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