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智力因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
2017-11-24吴静
吴 静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浅析非智力因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
吴 静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非智力因素在受教育者的受教过程中可以表现出强大的功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也不例外,非智力因素的强大作用主要表现在对高中课程目标、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
非智力因素;高中思想政治课
1 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主要规定了高中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应该要获得的结果和标准,就是把他们塑造成德、智、体等各方面均衡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也就是高中生不仅要学会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运用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更要注意情感的熏陶,逐层赋予学生以国家意识、民族观念和全社会的胸怀。这一课程目标体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重视教给学生课堂上以及课外延伸的理论,更重要的是注重对他们的情感的熏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好弥补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关注情感的一方面,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坚强意志、强烈动机、浓厚兴趣等。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高中生带着强烈的兴趣去提高自己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更好地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从而全面地实现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目标。
2 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念的与时俱进
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理念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第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第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非智力因素对落实这些课程理念都具有较强的功能,它强调从高中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情感体验、意志信心等方面培养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使高中生改变原有的观念,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身边有关政治的事件,与时俱进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高中政治老师也能够从高中生的成长特点着手,在进行课堂讲授时能够遵循三贴近的原则,促进他们个性的不断完善,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实效,从而保证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
3 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与哲学四大模块以及选修模块。能否将这些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的理解和运用,直接关系到高中生能否成为德、智、体等各方面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非智力因素强调高中生应该具有较强的学习乐趣,巨大的学习动力以及坚定的个人意志等,这样高中生就会把已经学到的东西和现有的掌握的东西联系起来,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的融合贯通。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五个模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他们之间的联系。因此引入非智力因素教育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对不断完善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增加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有很大的作用。
4 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全面拓展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完成和课程理念的落实,它主要包括讲授式、参与式、情景式、探究式和引用案例等几种。非智力因素的引入,可以使高中政治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要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就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他们的学习乐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随着高中政治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我们很快就可以发现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教学模式的全面拓展,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引入了非智力因素。由此看来,非智力因素的引入可以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并且得到全面拓展。
[1] 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4-25.
[2] 李洪建.非智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吴静,女,汉族,江西高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思政)。
G631
:A
:1672-5832(2017)09-0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