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往往比虚构更精彩

2017-11-24崔佳丽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小病佳丽普通人

崔佳丽

(湖北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生活往往比虚构更精彩

崔佳丽

(湖北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冬晨,笼罩在城市上空许久的雾霾终于消散了些去,总算让阴郁了好久的城市恢复了一些活力。阳光照进来,把窗格一条一条印在地上,我就这样坐在阳光里开始细细品读起《山河袈裟》来。

他在自序里说:“唯有写作,既是困顿里的正信,也是游方时的袈裟。”开始,我并不能理解何为他所坚持的正信,又何为他所珍视的袈裟。后来,当我被他细腻朴实的文字一点一点的敲击心灵时,我想我是懂了。一段又一段的旅途,走过一片一片的土地,经过一个一个小市井,看遍一幕一幕真生活,听过一个一个的小故事,感受每一个人,每一种生活背后的真情,普通人都有不普通的关于生活的信仰。而我,最终在这一个又一个文字的背后感同身受般的流下了眼泪,我想这就是他所坚持的所珍视的写作的初心。他写了很多,写了旅行和诗歌,写了戏曲和历史,写了回忆与怀念,但更多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书中,他的故事里都描写的是真真切切的小人物。他没有将自己摆在普世之外,没有将自己划为一个不同身份的人。他观察普通人,试图去理解那些小人物,他写普通人的情感与尊严,写小人物存在的意义。为他们发出声音呐喊,让人们从痛彻心扉的绝望中还能看到获救的希望。他告诉人们,“人生不可能在此时此地按下一个暂停键,然后跑到另一个片场说:不如重新开始。”

不管是《枪挑紫金冠》里对现代戏曲新编的批判所引出的对戒律与感情的思考,所言勇气就是对恐惧的克服,甚至是解放;还是《郎对花,姐对花》里的陪酒女虽工作于风月场所,却依然刚烈;她将孩子拴在她喝吐时去吐的电线杆上,就为了能时时看到女儿,这毫无保留一览无遗的伟大母爱;亦或是《长安陌上无穷树》里同患骨癌的语文老师和小病号,他们同时间赛跑,与命运反抗。当小病号不耐烦的抱怨着反正自己是要死的人,学那么多知识也是浪费的时候,邱老师咬紧袖口憋声哭泣却依然决定要为小病号编一本属于他的书的时候;还有最后小病号在窗下大喊出“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这两句诗时整个病房的静默与邱老师的痛哭都带给我们心灵的撞击,邱老师与小病号彼此的怀抱是对彼此命运的最好诠释。这种虽然生活辛酸却依然坚强的故事里透漏出的无疑是对命运的反抗,也无一不应证着他所说的“人生绝不应该向此时此地投降”。是啊,在这世上走过一遭,反抗,唯有反抗,才能匹配最后时刻的尊严。在这一个个平淡普通的故事里,我看到的是每个人对生命及生活的无奈与执着,看别人的人生又仿佛是在看自己。我们都会有在艰难时刻迷失的时候,但不能忘的是只要学会反抗,你就会有希望。

这本书中能触动人心的故事太多,《阿哥们是孽障的人》,一群无钱返乡的农民工,一群质朴的庄稼人的诺言与情义,让我觉得这人世间总会留下温暖。我不吝惜于自己的眼泪,因为我相信当你看到一群血性汉子仅因为与“我”的一顿年夜饭的缘分就能将其视为过命的弟兄,甘愿为其冒险的时候;当你看到本就囊中羞涩的父子硬是在大年初一的雨天带上一壶白酒给“我”当拜年礼,父亲让儿子跪在雨地里实实在在的给“我”磕头的时候,你也会像我一样泪流满面。那种发自内心的震撼与感动让你情不自禁的落泪,你会感慨于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道里,依然有人保留了质朴与美好。你会为这群人所奉行的诺言与情义所折服,你会觉得所谓诺言与情义在这个虚浮和利益至上的社会里并不显得苍白无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因为满世界推崇利益就理所当然的忽视了这些,对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品质更多的是让人感觉珍贵,觉得可爱。会觉得这群穷困的民工虽然穷,可他们却比任何人都要富有。因为他们有一颗赤诚之心,他们将自己的本心保存的很完整,并没有让这个浮躁虚假的社会给吞噬。反而,质朴老实的修船工和欠款出逃的制片人的隐形对比,对那些因为利益而出卖别人出卖自己的人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书中除了向我们描述了人们的情感,也没有吝啬对动物感情的描写。我曾说过,读这本书我不只一次泪眼模糊。前几次哭都是因为人,因为陪酒女的母爱,因为兄弟间的义气,因为人与人之间奇妙的缘分,甚至是因为鞑靼荒漠里高歌的少年;可哭的最心疼的一次是在读《堆雪人》那篇故事的时候。人人都以为人畜两途,都觉得动物只是畜生,它们不可能和人一样有很多的感情。它们真的只是畜生吗,当我读完《堆雪人》,当我看到兴安岭的密林中,温驯的驯鹿用自己的方式请求“我”为它去世的同伴堆个雪人的时候,以及真的将“雪鹿”当成它的同伴时候的反应,我是久久未能平复心情的。记得当驯鹿看到“我”和孩子们照着它逝去的同伴的样子堆出来的雪鹿的时候,它一下子便惊呆了,兀自沉默,兀自长久的凝视,被施了咒语般的不作任何动弹,眼角里涌出了泪水。它狂奔向雪鹿,将脸凑近,一点一点的蹭着同伴的脸;它撒开双足奔跑回头呼应同伴一起奔跑,一次两次三次,雪鹿都纹丝不动时它向“我”求救时的绝望,以及最后无奈接受事实在暴风雪里躺在雪鹿身边陪伴时的场景都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它的同伴走了,它没有忘记,它不能说话只用自己的方式传达想法,希望“我”帮它。它可能不知道雪人也好雪鹿也罢,他们只是像人像鹿,却不是真的,他们不能奔跑。但是尽管如此,动物终究是和人一样有感情的,它们会哭会伤心,甚至最后哀痛的仅是觉得想陪伴在同伴身边就好。我想那风雪中躺在雪鹿身边的陪伴是驯鹿对逝去同伴最深情的哀思了。

不管是普通人的情感与尊严,还是动物间的特殊感情,亦或是冷酷绝境里屈辱与反抗的人世风景都是这世间独特的印记,它们都应该也都值得被记下。这本书之所以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戳中泪点,正是因为书中写的其实就是我们。因为经历,所以感同身受,生活也往往比虚构更精彩。

崔佳丽(1994-),女,汉族,湖北仙桃,在读硕士研究生,湖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

G210

:A

:1672-5832(2017)09-0036-01

猜你喜欢

小病佳丽普通人
普通人的梦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放假前VS放假后,快说是不是你
别把胃病当小病!
家长群VS 你的群,究竟区别何在
2021,我们一起走花路吧
爱眼有道系列之九 麦粒肿不是小病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咳嗽感冒,很多小病都吃错药!收藏这张对照表,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