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亨利·菲尔丁的小说创作手法

2017-11-24梁丹璐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名声琼斯洛克

梁丹璐

(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2)

浅析亨利·菲尔丁的小说创作手法

梁丹璐

(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2)

菲尔丁是英国现代小说三大奠基人之一,他被誉为是英国第一个用完整的小说理论从事创作的作家。他的小说全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主义传统。与此同时,菲尔丁本人也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对现实问题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考量。17-18世纪的英国,围绕“名声”对人们行动决策产生的影响这一命题,展开了丰富的讨论。在这一问题上,菲尔丁继承了洛克的观点,认为“想要被赞扬”以及“不想被轻视谴责”的欲求是人们行为决策的重要动机。本文以亨利·菲尔丁的代表作《汤姆·琼斯》为题材,分析作者菲尔丁对于“名声”的看法,以及他是如何将其思想观点融入小说的创作之中的。

亨利·菲尔德;《汤姆·琼斯》;名声

第一位对有关“名声”的讨论进行总结的是Arthur Oncken Lovejoy,他指出,关于“赞美渴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渴望赞美的欲求对个人以及社会的影响,其二则是关于出于对被谴责的恐惧而限制自身行为的分析。Arthur Oncken Lovejoy①自身的研究倾向于前者,而后者的代表人物则是洛克。笔者认为,在这一论题中,菲尔丁是洛克的继承者,并且将其观点很好的融入到了小说创作中。

洛克认为,支配人类社会的首要原则不是宗教也不是国家法律,而是来时来自社会舆论的约束。他提到如果个人采取的行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便会遭受灾难,然而文中所说的“非难的惩罚”,具体是指什么,并且所谓的“惩罚”究竟是针对怎样的个人,进行何种程度的惩罚,亨利·菲尔丁运用小说的假想空间,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小说在当时的欧洲尚属新兴文学形式,Arthur Oncken Lovejoy并没有对其进行研究。然而以菲尔丁为首的小说家们通过文学创作,对“赞赏渴望”的强烈程度与有效性进行了丰富的讨论。在有关“名声”的讨论中,相比获得名声的重要性,他更关注失去名声的恐惧。这一偏向与洛克十分相似。小说《汤姆·琼斯》发表数年后,他在自己编辑的报刊The Covent-Garden Journal 1中写到,如果没有名声,人便不可能得到幸福。然而,菲尔丁关心的并不是获得名声的方法,正如前文所述,菲尔丁与洛克一样,在“赞美渴望”的命题中,侧重于对失去名誉的恐惧的考量,他将这一思想巧妙地融入在小说《汤姆·琼斯》中。

本文以菲尔丁于1749年发表的小说《汤姆·琼斯》为题材,分析同时作为思想家和小说家的菲尔丁是如何将其思想观点融入小说创作中的。众所周知,该小说的故事发生在英国小镇,情节围绕被地主收留的弃婴汤姆·琼斯周边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展开,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也随着情节发展而不断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以主人公为首,故事发展中的重要人物几乎都是被世俗所厌恶的人。首先,我们来看主人公汤姆·琼斯是怎样被嫌恶的。小说开篇描写了弃婴汤姆寻找双亲的情节,之后,在第三卷第二章,长大后的主人公汤姆又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在地主奥尔华绥家,汤姆与地主的侄子布力菲一起长大。主人公汤姆·琼斯并不是一个受周围人喜欢的人物,人们认为他终究是要被处以绞刑的。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与洛克“作为惩罚的谴责”名声理论结合起来看,或许会有更深的解读。在当时的英国,绞刑是会公开执行的。主人公汤姆将来极有可能被处死的命运或许正暗示着他缺少被周围人喜爱的政治上的考虑与技巧。

在故事情节展开的几个重要节点,都反复出现了“绞刑”这一关键词。读者必须看到最后才能知道汤姆是否能逃脱这样的残酷命运。然而,汤姆究竟为何会被置于接受酷刑的立场?从洛克的名声理论来考虑,便不难理解。汤姆被认为应该接受酷刑,并不一定是因为做了坏事。读者会比小说人物更早的觉察到,比汤姆更符合“恶人”身份的是布力菲。然而,汤姆却总是处于与“正面评论、赞美”无缘的状态,这种“名声”使他距离绞首台越来越近。汤姆确实与许多“恶事”有染,但他同时具有乐于助人、豪爽狭义等善良的品质。汤姆本人也认为自己是善良的。然而,汤姆缺少将自己善良的品行展示给众人的技巧。可能是因为年轻的汤姆缺少人生经验,没有意识到洛克所说的被他人非难与谴责的恐惧吧。

接受世俗非议惩罚的不只是汤姆。例如,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为为数不多的汤姆的理解者,支持者之一的奥尔华绥也是如此。奥尔华绥引以为傲的诚实并不被周围社会舆论所接受,他的善行反而令自己的名声受损。从Arthur Oncken Lovejoy名声理想史的角度解读作品,可以发现菲尔丁在细小的情节中,都刻意表现了当时社会名声对人们行动决策、命运的影响,间接体现了洛克理论。

基于洛克名声理论的菲尔丁的小说创作手法,在故事的结局中也有所体现。在小说的最后,汤姆没有接受残酷的刑法。《汤姆·琼斯》以喜剧特有的庆祝式的方式为情节画上了句号。然而,从名声的观点来看,这并不一定象征着美好的结局。菲尔丁没有明确说明汤姆最后有没有变成和布力菲一样讨喜的人,亦或还是被大家认为将来终究是要处以绞刑的人。笔者理解,汤姆依旧是一个与名声无缘的人。小说以被奥尔华绥断绝关系的汤姆回到故乡请求原谅,成为其继承者的场面终结。正如先前所说,在没有获得相应名声方面,汤姆与奥尔华绥是极其相像的,小说以这样的方式结尾似乎象征着汤姆难逃被非难命运的主题。

也就是说,反面人物布力菲与汤姆不同,是一个受到大家喜爱,一生与绞刑无缘的人。小说,从本质上来说,是描写成长或退化等人类与社会的变化的。从这一角度看,《汤姆·琼斯》描写的是被遗弃的汤姆后来离开故乡,遍历各地,积累精神修养不段成长的故事。另一方面,若从洛克的名声理论来解读作品,便会发现在富有变化的情节背后,有一个始终不变的要素。受到欢迎的布力菲不段提升获得名声的技巧手段,而在菲尔丁为汤姆安排的精神修养的课题中,却没有涉及布力菲擅长的名声政治学。在小说《汤姆·琼斯》中,不论是名声获得者,还是不被看好的人,都没有任何变化和成长。这一不变性暗示了通过迂回曲折的故事反映现实的小说家菲尔丁,同时也是一位是与洛克相同的,熟知非难惩罚的恐怖与压力的思想家。

[1] Lovejoy, Arthur O. Refl ections on Human Natur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 1961.

[2] Locke, John.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1690. Ed. Roger Woolhouse.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97.

注解:

① Fielding, Henry. The Covent-Garden Journal. 4 January-25 November 1752. “The CoventGarden Journal and “A Plan of the Universal Register Offi ce.” Ed. Bertrand A. Goldgar. Oxford: Clarendon, 1988. 11-495

梁丹璐,女,汉,山西太原。研究生在读,日本文学。

I106

:A

:1672-5832(2017)09-0025-01

猜你喜欢

名声琼斯洛克
名声和荣誉
名声和荣誉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琼斯太太的魔法
在诗歌创作与诗歌批评之间:德里安·丽斯-琼斯①教授访谈录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空间解读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