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绝对理念下的美学内涵

2017-11-24范圣晨

长江丛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美黑格尔感性

范圣晨

浅谈绝对理念下的美学内涵

范圣晨

绝对理念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这个庞大而完备的客观主义唯心世界,可以说就是由绝对理念这一概念作为基石建立起来的。美学是黑格尔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绝对理念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绝对理念对黑格尔哲学的重要性促使笔者希望能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解读黑格尔《美学》中的美学思想。

黑格尔 美学 绝对理念

一、绝对理念是什么?

理念的定义,在黑格尔哲学中追根溯源,是以概念为基础的。黑格尔认为,概念是自由的原则,是独立存在着的实体性的力量。①辩证逻辑中的概念是真实的、具体的。它是主观抽象地克服了自己的片面性,把自己投入到了客观对象中,以它的自在存在为中介,它的差异,和对它的差异的扬弃而达到它自己与它自己本身的结合,这就是实现了的概念①。

而理念,是概念与实在相结合的成果,是概念与客观存在的统一。因此,概念与理念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结合实在。

正是由于理念的“完善”,因此一切东西只有作为理念的一种存在时,才是真实的。真理是客观性与概念相符合的,因此,理念就是真理。一切现实事物之所以具有真理性,都只是通过理念并依据理念的力量①。

绝对理念,是理念发展的最终阶段。理念的最初形式是生命,随即又发展为认识的状态。然而,生命只是自在存在着的理念,知识也同样是片面的自在存在。当生命的理念与认识的理念相统一,便发展成为了最高形式的理念,即绝对理念。

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里,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源,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自我认识的结果。

因此,在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带领下,当我们要对“美”进行讨论、进行定义的时候,我们也必然是基于绝对理念的基础上的。

二、美学是什么?

这世界上的美,我们可以归为两类:自然美以及艺术美。那么,美学的定义和范围,应该如何确立呢?

黑格尔在《美学》的“全书序论”中便开章明义,准确地将艺术美作为了美学研究对象的地位,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高于自然美。因此用“心灵”这把戒尺,利落地把自然美剔除开来了。他说,“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②

果决地以“心灵”为标准划定美学的理论范畴,这样的立论方式正是基于绝对理念的思想。

黑格尔认为,心灵的内在本质是思考。最初的心灵也只是自在自然地存在着,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真正的概念,然而,在意志、意识和思考的推动下,心灵认识到了自己的有限性。这本身就是否定了它自己,同时获得了无限。因此,心灵在它自己的这个最高的领域里,把自己变成了自己的知识和意志的对象,发展成为了绝对心灵。绝对心灵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便是自生自发自确定的。心灵这个主体与它的对象客体便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这种普遍的无限的真实的绝对心灵就是绝对理念。

当人要把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作为对象,在这对象中认识自己且自我复现的过程中,他把存于自己内心世界里的东西,为自己也为旁人,在外界世界中化出了关照和认识的对象,即与精神形式对立的可用感官察觉的形式,也就是感性形式。其行为的原动力正是心灵这种自我分化、自我认识、达成无限的需要。这个过程,便是艺术以及一切行为和知识的根本和必然的起源。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因此,艺术美是当之无愧的心灵的产物。

既然美学的范围已经确立为艺术,准确一点说,是艺术的美。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定义这艺术的美呢?

首先,心灵完成自我认识、自我分化、达成绝对心灵的过程,便是成为了绝对理念。艺术是心灵的产物,自然也就具有心灵的性格。艺术由心灵的意识出发,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用感性的形象来表现理念。是概念从它自身出发,与客观形象经过辩证运动相结合的结果,因此,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理念。当这理念要在外界实现自己,展现心灵的客观存在时,真在这种外在存在中直接显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形象处于统一体的,此时,理念便不仅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

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便形成了美的本质②。

三、美之于绝对理念

在绝对理念的推动下所产生的美,其生命就在于把精神内容变现于外在形象,其职责就在于将绝对理念融合在符合它自身的现象中。

主观的理念,作为独立自觉的东西和简单的自身一致的内容,就是善。善达到了自在自为的状态即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理念的统一就过渡到绝对理念。因此,绝对理念不仅是真,也是自在自为的善。我们也可以认为善便是真的最高层次,而善自身的最高层次便是绝对理念。美作为真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也是理念发展到善的阶段产生的必然产物,用感性的形式表现着善的理念。综上所述,在绝对理念的基础上,我们探寻到了美学的范围与美的定义。同时,绝对理念便也达成了真、善、美的统一。

注释:

①黑格尔,贺麟译.小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②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美黑格尔感性
论黑格尔对辩证法理论规范的创立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哲学解释学美学对柏拉图和黑格尔传统的批判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