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高校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探索
——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
2017-11-24费兰凤许适琳
文/费兰凤 许适琳
省属高校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探索
——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
文/费兰凤 许适琳
国家培养免费师范生政策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目前免费师范生培养已由部属院校拓展到地方省属高校,在避免出现从教技能不足等问题的同时,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探究能够适应地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
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探索
免费师范生是2007年国家为促进教育发展和公平,采取的重大措施之一。近年来,六所高校各自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多元化教师培养模式”、华东师范大学的“课程+实践”、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东北师范大学的“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 简称“U-G-S”) 联合培养模式等。这些模式为地方高师院校做出了示范和引领,但也呈现出一些不足。
一、目前免费师范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技能不足
高校在免费师范生的人才培养上过于重视知识的系统性,而在强化学生从教技能和实践能力方面仍显不足。
(二)课程不能有效衔接
部分专业设置与基础教育改革不能较好适应,专业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不能有效衔接。
(三)职业信念动摇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违约,对未来就业存在一定的潜在违约风险;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回农村中小学就业有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
二、省属高校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
(一)分段培养,逐步提升
学校对本科免费教育师范生的培养实行“2.5+3个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5为学生完成两年半的公共通识类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第一个0.5为学生在第六学期的11~18周,其中2周进行校内模拟实习,6周进入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第二个0.5为学生在第七学期在校接受教师技能提升专题实践训练,同时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第三个0.5为学生在第八学期全学期进入实践基地或接收学校进行实习,同时做好入职准备,整体体现出“体验、提升、实践、反思”的递进式培养模式。
(二)强化理论,突出实践
学校要加强本科免费教育师范生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在理论课程上,增加《教师口语》必修课程,同时增加教师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要求学生选修4门教师教育类课程,必修、选修共完成15学分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同时,增加见习、实习时间,见习可以安排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各2周,实习时间为第六学期或第七学期。建议在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的教师技能提升专题实践训练中,参照国家教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增设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
(三)双师培养,协同育人
本科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严格实行“双导师”制。建立由本校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的导师组,围绕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和课题研究等环节。各专业应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功能,积极邀请基地骨干教师来校为学生进行名师示范或教学讲座,原则上每学期各专业不少于2次。第七学期所开设的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专题实践课程,应聘请相关学科教师,以座谈或示范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保证本科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要成立由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各相关学院的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协调,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经费保障
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见习实习基地建设等工作支出。增加免费师范生实习、实践类经费投入,用于双导师的聘用、实践指导及与实践基地的合作交流等。
(三)师资保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师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同时要求为每一位免费师范生配备专门的导师,建立常态联系机制,定期举办座谈、讲座、观摩等多样化的教师职业认知活动。
(四)质量保障
建立全程监控机制,要求各相关学院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阶段性汇报和总结,就培养过程中的有效做法进行交流。学校将不定期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各环节的严格落实和有效实施,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高效。
[1]陈时见.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探析〔J〕.西南大学学报,2017(11).
[2]何英.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及现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黄正平.师范生免费教育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教育学术,2011(7).
【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省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吉教高字〔2015〕46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山西省国资委举办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