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心得
2017-11-23蒋亚群
蒋亚群
【摘要】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策略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初中科学教学现状分析,探析了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问题导向教学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问题教学 初中科学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2-0160-01
作为初中学科的一部分科学而言,为了提高科学这一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经验和观察实验活动中创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充分发挥问题的指导作用。
一、初中科学的问题教学现状
在考试导向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慢慢地被淡化,表现在初中生思维的堕化,探究的堕化,创新的堕化,学习过程简化为机械化的训练。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教师按照教科书的解释进行口头灌输教育,让学生被动地参与学习,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只要按照老师的想法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就可以了。整个过程不需要学生有所创新思维,更不需要太多的思考,课后练习以整合复习课堂内容,记住重要的知识点为主,这样以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知识点的记忆不牢固,更谈不上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科学课程是初中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充分掌握初中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特点,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造生活化的科学场景,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连在一起,激发学生参与科学问题探索的热情。例如,在教学“水的三态变化”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活类的相关例子,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如洒在阳台上的水很快就干了、水烧开之后会冒出“雾气”等,教师对上述内容进行整理后,可以创造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更熟悉的实际案例中认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从生活探寻科学知识,进一步认识水的物态变化规律。学生只有发散自己的思维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知识,从生活中获取熟悉的科学知识,通过适当的问题情境转变,促进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
2.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科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在初中科学实验中经常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基本上都会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那么如何更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进行观察和总结,通过合理指导让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而后进行科学地分析问题。如在教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对小木板的影响。首先可以利用问题导入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你穿着同一双鞋子走在土路上和地板上,你觉得哪一个会走得比较快、而且还觉得轻盈?学生们开始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思索,在学生得出答案时,教师要注重引导有关摩擦力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摩擦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再做一个这样的实验,把两辆一样的小车放在同一高度,让它同时滑下,由于放置的木板表面不同,同学们想一下小车滑下的时间和轨迹会有哪些不同,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问题,最后引导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实际运用。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入方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了解到了实验的知识点,也了解到了实验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利用这种问题化教学方式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借助实验活动,引发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科学知识的奥秘,可以加入与科学内容相关的科学小实验,以此丰富科学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化学反应》这一节课时,可以在課堂上演示“魔术点灯”这一实验,将蘸有高锰酸钾粉和蘸有浓硫酸液体的玻璃棒,靠近酒精灯的灯芯,由于高锰酸钾粉和浓硫酸会产生化学反应而释放出热量,将酒精灯点燃。这一实验能够极大地激起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教师趁此机会,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用火柴和打火机也能将酒精灯点着呢?”这个问题与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所不同,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难接触到的,因此更能引起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了解开这个奥谜真谛,会更加认真的学习,这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动力。
总而言之,问题化的教学方法是创新的,开放的。在初中科学课堂上的问题化教学,不仅需要学生主动去思考,老师更要具备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在设计问题化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所有教学资源,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成为科学知识探索者。
参考文献:
[1]郑叶飞.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探索与实践,2012(31)
[2]郑叶飞.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
[3]梁新姝.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才智—创新教育,2016(09)
[4]楼灏.浅议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