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动态能力以及协同创新战略对资金柔性的影响研究

2017-11-23陈思洁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柔性重构供应链

宋 华,陈思洁

(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872)

【编者按】《商业经济与管理》创刊于1981年,先后获“全国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等荣誉称号,连续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流通经济”是《商业经济与管理》特色核心栏目,自1998年设立以来,刊发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引用率和转载率在全国经济类期刊中名列前茅,多篇论文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相关观点被政府部门采纳,如本刊2006年第6期《关于“义乌商圈”形成机理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一文所提观点曾获习近平总书记批示“作者对义乌经验进行了长期研究,所提建议很有参考价值”。为建设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更好地为现代商贸流通智库建设服务,进一步提升现代商贸流通研究影响力,自2017年第4期始,本刊将“流通经济”栏目更名为“现代商贸流通”。本栏目将继续秉承“经世致用、学术一流”办栏理念 ,依托全国高校唯一研究商贸流通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聚焦大数据时代商贸流通理论研究,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现代商贸流通重大现实问题和学术前沿问题展开研究,为国内外学者创建一个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商贸流通理论,促进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建设发展。

供应链动态能力以及协同创新战略对资金柔性的影响研究

宋 华,陈思洁

(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872)

受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与全球性高债务、低增长的影响,很多商业银行开始缩紧贷款,这就使得企业面临的资金约束越来越明显。于是,如何利用供应链的结构和运营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成了实践界与理论界广泛讨论、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理论视角,遵照“动态能力-合作战略-资金柔性”的理论逻辑,探讨了企业在供应链中的系统性能力影响资金柔性的作用机理,并采用SEM对249个样本企业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要想通过供应链提高资金柔性,前提是能够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合力打造供应链动态能力(知识触达能力、协调能力、重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合作创新战略。只有在具备动态能力的基础下,企业才能通过合作行为来更有效地撬动供应链的资源和能力,从而实现自身资金柔性的增强。

供应链动态能力;供应链协同创新;供应链金融;资金柔性

一、 引 言

受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与全球性高债务、低增长的影响,很多商业银行开始缩紧贷款,这就使得企业面临的资金约束越来越明显。因为中小企业的固有特征(处于起始阶段、规模小、风险大),进一步使得他们很难从传统的金融机构获得信用[1],这种运营资金短缺的状况,在恶劣的商业环境下将会变得更加严重。根据科法斯(Coface,2017)对中国企业支付状况的调查,2016年68%的企业遭受到了货款拖欠,其中35.7%的企业表示其超长逾期(超过180天)账款金额超过其年平均营业额的2%。同时,反馈2016年平均逾期时间达到或超过90天的企业数在增加(26.3%,2015年为21%),遭遇平均逾期账款时间超过150天的受访企业数量也在2016年激增(15.9%,2015年为9.9%)[2]。因此,为了提高供应链以及链上成员的资金柔性,缩短现金流量周期,打破供应链运营的资金壁垒,以供应链整体运营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因为供应链金融能够促进整个供应链构建包含核心企业、成员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在内的生态系统,通过核心企业的能量扩散来改善整个系统成员之间的资金流,进而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3]。然而,要想通过供应链金融缓解供应链合作成员的资金压力,前提是供应链参与成员必须具备供应链金融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基础,保证供应链运作与金融活动能够无缝衔接。Blackman等(2013)[4]就指出,供应链金融活动需要基于整个供应链的结构设计、流程规划以及要素安排,亦即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需要考虑融资方在供应链中的能力和资源。在供应链金融的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京东、阿里巴巴等都是通过搭建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让买卖双方借助于京东和阿里的服务嵌入在供应链运行中,基于运营活动和产生的数据,向符合其要求、并且具备竞争力的客户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诸如京东金融的京保贝业务、阿里蚂蚁金服的农村供应链金融业务等。这些无疑表明,企业在进行供应链导向的战略安排时,需要考虑供应链整体的能力资源配置,这也是企业战略设置的先决条件。

从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来看,由于外在环境变化以及内部动态运营的要求,如果供应链参与者缺乏动态的调整能力将会导致供应链僵化,这样就不利于供应链发展。Teece等(1997)[5]强调了企业动态能力的重要性。当竞争的焦点从企业变为供应链后,动态能力不仅仅是企业的能力要求,更是供应链发展的重要要求。尤其对于嵌入在特定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自身资源的匮乏,他们急切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网络关系来获得供应链资源的准入权[6],并通过对网络关系结构的动态评价、调整等来最大化自己的投资价值[7]。然而,以往的研究却没有给予供应链动态能力以及协同性战略行为充分的关注[8]。尽管很多学者对供应链金融进行了研究,强调供应链金融是缓解供应链以及链上成员资金压力的有效手段[9],并强调供应链融资业务是基于“供应链系统性配置”进行的合作商业模式创新,却对形成这种系统性配置的能力要素以及具体的战略性行为缺乏深入的探讨。因此,本研究试图探索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并探讨了这些能力对于协同性创新以及最终的资金柔性的影响,以揭示供应链融资产生的作用机理。

二、 理论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 供应链动态能力

1.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随着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特别是互联网对产业和企业产生的作用日益增强,灵活应对变化成了企业的持续性要求。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看,单一企业很难应对环境变化产生的威胁和挑战,因为根据环境做出的调整不仅仅发生在企业内部,同时也是在企业与供应商或是顾客等双边或三边的、甚至是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多重复杂的交互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因此,为了寻求战略与环境的匹配适应,企业不仅需要持续地调整内部的预测、计划、生产系统,更需要不断地调整外部的关系和网络结构配置,也即对供应链网络不断进行适应性改变和重新构造[10]。另一方面,多重复杂的交互关系也决定了供应链网络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这也意味着,对变化的适应性调整超出了单个企业的能力范围,他需要整个供应链网络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协同一致、共同努力[8]。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企业还是企业所在的供应链网络,为了应对外界的变化以及日常运营中的动态性要求,都需要整个供应链网络能够在共同的目标引领下根据情境的要求对整个网络的要素、流程以及结构进行动态调整,打造网络的动态能力。注意,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企业的动态能力尽管都是企业整合、创建、重构内外资源从而在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中不断寻求和利用机会的能力,但是两者的关注点却不完全相同,后者聚焦于企业内部的能力开发,而前者则是跨组织之间共同行为的活动模式,通过这种活动模式,供应链中的参与组织共同创造了整体的新能力或是改进了以前所拥有的能力[8]。

与企业动态能力一样,供应链动态能力是多种基本能力的集合[8,11-14]。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衡量这一集合能力的要素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总的来看,对于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理解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主要根据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来定义供应链动态能力。例如Mikihisa(2013)[12]根据Teece(2007)[15]的定义,将供应链动态能力分为感知能力、抓住机会的能力以及重构能力。类似的还有Wei和Wang(2010)[11]、林焜和彭灿(2010)[16]以及麦影(2014)[14]的研究;第二类则认为上述衡量方法显然不完全适用于供应链这种跨组织运营体系,企业动态能力强调单个企业内部所具备的适应能力,而供应链动态能力则需要众多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才能获取,企业动态能力是镶嵌在组织流程中,而供应链动态能力则是镶嵌在合作惯例中[17]。典型的,Defee和Fugate(2010)[8]认为供应链动态能力应该包括知识触达能力(Knowledge Accessing Capability)和协同演化的能力(Co-Evolution Capability)。知识触达能力指合作伙伴间能够获悉或利用对方拥有的知识的一种动态能力[18]。协同演化能力是指企业内部或是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以发展或是产生新能力[17]。类似的还有Beske等(2014)[19]、Wu等(2006)[20]的研究。

基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各个学者之所以对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基本维度构成存在分歧,主要是因为各位学者研究的视角和研究的重点存在差异。具体来说,Mikihisa等(2013)[12]从能力发展的过程视角对供应链动态能力进行了解构,感知能力、抓住机会的能力以及重构能力体现了供应链应对环境变化的一个整体过程;Defee和Fugate(2010)[8]等学者则根据结构视角对供应链动态能力进行了解构,他们将供应链看作一个网络性结构,而动态性过程的改变最终表现为整个网络结构的改变;另外一些学者则是从企业间合作的交互流程和要素视角对供应链动态能力进行了解构,例如Wu等(2006)[20]强调的信息交换能力、企业间的整合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等,都是企业之间进行流程交互、良好合作的必备能力要素。总的来看,本研究同意供应链动态能力不同于企业动态能力的观点,认为供应链动态能力是供应链成员在长期的日常复杂交互中逐渐形成的能力,这些能力应该体现出各个组织合作的努力,并以系统整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另外,Lambert和Cooper(2000)[21]认为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流程、供应链管理要素和供应链网络结构。因此,一个比较完整的供应链动态能力框架应该包含供应链运营流程、网络结构以及管理要素三部分的动态变化。基于此,在结合第二类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供应链成员协调能力、知识触达能力以及供应链重构能力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特点。供应链协调能力表现为供应链各成员步调一致进行合作并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强调对于供应链上资源和能力的协调运用,这表现了供应链运营流程的动态适应性;知识触达能力表现为供应链各成员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信息和知识共享,并且能够从其他伙伴获得本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这体现了供应链管理要素的动态适应性;重构能力指供应链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供应链的整体结构或是对资源能力进行重新组合,或者将新的伙伴整合进已有的供应链中,或是将不再适应供应链整体发展要求的组织清退,这体现出了供应链网络结构的动态适应性。

2.供应链动态能力各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尽管供应链知识触达、供应链协同能力以及供应链重构能力是独立的供应链动态能力,但在对动态能力进行研究时,我们不能忽略各个子维度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8,22]。Zhara和George(2002)[23]对前人有关吸收能力和动态能力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强调企业之间的协同创造行为是建立在各个合作组织对彼此所拥有的知识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而供应链的知识触达能力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促进供应链成员彼此之间信息知识的有效输入,最终提高知识利用效率,使各个成员能够协同利用这些学习资源进行针对性地发现和构建具有创新性、价值增值性的能力。一旦成员之间能够了解彼此的核心技能和知识储备,那么组织间的学习就能够促进协作知识创造[8],由此,提高了供应链根据环境要求进行重构的能力。

从供应链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来看,具备协调能力的供应链有助于成员认识到现有资源的深层次价值,促进成员在新的供应链设计和配置中协同行动。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供应链成员提供了广泛的沟通和协调渠道,也更有利于供应链的再造以及重构的实施。总的来看,知识的触达以及供应链的整体协调性都是供应链根据环境变化进行重构的基础要求,供应链成员之间信息知识的孤立或是供应链成员之间步调的不一致、缺乏在共同目标引导下的协调行动等,都会导致供应链整体惰性的增强,不利于供应链灵活运用内外部资源能力及时进行反应性重构。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a:供应链伙伴之间具备的知识触达能力水平越高,供应链整体的重构能力越强。

H1b:供应链伙伴之间具备的协调性能力越高,供应链整体的重构能力越强。

3.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企业资金柔性。从供应链的视角看,对竞争力的评价不仅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而且更需要将企业所在的供应链资源和能力纳入评估范围。在现实中,很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向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服务时,已经不再仅仅孤立地考察单一企业的信用,而是开始将单一企业的风险管理变为供应链整体的风险管理[24]。另一方面,企业的运营效率不仅取决于本身内部的运作管理,更依赖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交互,供应链运作效率的提高不仅能够加快整个链条的现金流转,提高企业的营运资金效率,还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运作成本。因此,企业资金柔性表现为企业不仅拥有充足的营运资金,还能够以较低利率、较灵活的融资期限以及融资量从外部获取所需资金[25]。当然,企业运营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资金管理,还依赖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资金流配合。不管是外部融资渠道的拓宽,还是内部资金运营效率的提高,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能够帮助链上成员提高运营的资金柔性。

(1)供应链知识触达能力对企业资金柔性的影响。供应链网络的形成能够帮助成员企业获取网络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网络整体绩效[26]。然而,网络结构并不是企业绩效提升的充分条件,除非网络中的企业能够进行知识的分享和利用[27]。具体来看,如果网络中的所有企业运营产生的知识流和信息流能够在企业之间顺畅传递和分享,这不但能够提高网络整体的运营效率,降低整个网络产出的成本,还能使企业拥有的知识在网络中发挥杠杆作用,增强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声誉和信任感,进而有助于高效获得资金。另一方面,对于具有知识触达能力的供应链来说,供应链系统具有良好的信息和知识分享机制,这种组织间的信息知识分享,能够促进物流、商流以及资金流等信息在供应链系统中高效流转,有助于融资服务商对链上企业运营情况以及资信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降低服务商的信用评价成本和融资风险,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并获得更灵活的融资期限。由此,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假设:

H2a:供应链知识触达能力能够提高企业资金柔性。

(2)供应链协调能力和企业资金柔性。供应链不仅需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还要处理供应链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复杂关系,鉴于此,很多学者将供应链网络看作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28]。而复杂适应系统的“适应”是系统内部组成个体对于系统内规则要求以及外部环境的应对,个体需要通过“交流”进行协调,从而保证共同演化。由此可见,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是供应链整体获取高绩效的基本保证[29],具有高度协调性的供应链网络也更有可能创造出柔性的供应链运营体系[30]。而柔性的供应链,不仅能够更有效地对供应链内部的资金流进行管理,还有利于其从外部获取融资和投资资金,增强内部成员的融资绩效。另一方面,具有协调能力的供应链,成员之间强调协同演化,能够更好地进行资金流的分配和管理,能够通过延长应收账款期限或是提前付款等方式帮助合作伙伴进行现金流管理,缓解合作企业的现金流压力[31]。由此,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假设:

H2b:供应链协调能力能够提高企业资金柔性。

(3)供应链重构能力和企业资金柔性。重构能力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将拥有的能力和资源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机制。外部环境变化越大,网络结构越复杂,企业就越需要重构能力来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对供应链的流程进行重构可以同时提高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运营效率和效果,进而帮助供应链以及供应链成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速供应链和企业的现金流流转速度。另外,具有重构能力的供应链不仅能够对资源进行高效重组和配置,还能根据环境的要求创新性地使用供应链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有效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4]。供应链金融就是供应链重构能力的一个表现,因为供应链金融就是一种旨在降低供应链融资成本以及解决供应链节点资金短缺问题的金融创新活动[32]。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c:供应链重构能力能够提高企业资金柔性。

(二) 协同创新战略

企业开展的创新战略根据创新的参与者不同,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以及模仿创新[33]。协同创新是指跨越企业边界,以合作共赢为目标,运用协同链的集体智慧,均衡协调和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的知识、资源、能力和文化等,在新产品研发、业务流程改进、技术研发和技术商业化等方面开展协同知识创新活动,以提高企业知识创新的成功率、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的能力。他是各种创新要素互动、整合、协同的动态过程[34]。对于协同创新的具体内容,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说明。彭本红和周叶(2008)[35]就强调协同创新不仅包括合作产品创新,还包括研发合作创新以及市场创新等。张力(2011)[36]也指出,协同创新并不仅仅强调创新的产品,而更多地在于协同企业之间形成知识(思想、专业技能以及技术等)的分享机制。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协同创新战略主要通过强调开放式创新中的创新资源与能力的多渠道来源,跨企业边界进行创新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协同创新的产出并不是单一的产品创新或是技术创新,而是包括创新性地利用已有的资源、改善现有的运营流程等,即协同创新的产出成果包括协同产品创新、协同流程创新、协同技术创新等。

1.协同创新战略的实施对企业资金柔性的影响作用。基于信息分享、资源协同的创新战略安排,不仅能够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创新的成功率,还能够提高企业运营资金的使用效率,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创业的中小企业,创新是获得融资的重要因素[37]。在供应链金融活动中,供应链协同创新战略的有效实施对提升合作企业的融资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从资金贷方的视角来看,能够有效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的企业具备更好地选择合作者并与之协同的能力,通过协同创新来提高创新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38]。而创新能力以及产品质量是企业资金偿还能力的重要保证,进而也为协同企业带来良好的信用[39-40]。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3:实施协同创新战略有利于企业提高资金柔性。

2.供应链知识触达能力对协同创新战略的影响。社会网络研究者认为,知识并不仅仅是在网络中流转或是分享,还可以通过网络关系以及网络中的互动得以重新建构和创造,也就是说,知识是嵌入在网络结构中的[41]。根据上述观点,知识不同于信息,信息只能简单地被处理,而知识必须不断地通过互动以及社交活动动态地进行重新创建和重构,互动和社交活动的关键在于知识分享[42-43]。Takeishi(2001)[44]就指出,网络成员之间的知识分享、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与其供应商协同解决集成问题,利用合作伙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而有助于企业对于产品以及生产流程进行改进。由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4a:供应链知识触达能力有助于协同创新战略的形成和实施。

3.供应链协调能力对协同创新的影响。Blomqvist和Levy(2006)[45]认为协调能力是作为一种基于相互之间的信任、交流以及承诺而进行网络关系建立和管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能够促进供应链组织间的协同创新。Dyer和Nobeoka(2000)[26]通过对丰田的知识共享网络的研究发现,企业为了保证网络成员之间的合作行为,必须要设立一定的“协调法则”。Amara和Landry(2005)[46]也指出,企业的创新能力是由其历史与过去的经验决定的,因此供应链伙伴间协作的持续性对于协同创新的成功非常重要。由此可见,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调能力是协同创新战略成功实施的必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b:供应链协调能力有助于协同创新战略的形成和实施。

图1 本研究概念模型

4.供应链重构能力对协同创新战略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协同创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够获取新的或是互补性的知识,尤其是那些关于技术以及市场和客户相关的知识[47]。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对自己的网络结构进行设计和重构以便自己能够获取所需要的知识[48]。尽管稳定的协作关系对于创新网络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脆弱的[48],已有的研究表明,过于稳定的供应链关系不仅不能促进供应链发展,反而会因为关系惰性而产生负面影响[49]。因此,网络结构需要根据对于合作成员的能力要求以及产业背景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这也就意味着,网络结构的变革能够为创新创造新的机会,因为不断调整的网络能够包容新成员的加入,也可以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网络中的成员更有机会寻找到新资源和能力,由此促进网络中协作创新战略的形成并推进该战略的实施。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c:供应链重构能力能够有助于供应链协同创新战略的形成和实施。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三、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实证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问卷的整体设计遵循了Churchill(1979)[50]提出的问卷设计的相关要求,所设计出的问卷题项首先进行随机打乱,发给20多位来自企业的管理者进行预测试,根据参与者的反馈意见,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和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正式问卷。在样本企业的选择上,本研究遵从“在研究便利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样本随机性”的原则。首先,样本企业数据的收集借鉴了案例研究中“样本饱和”的思想[51],即凭借研究者既有的企业联系先确定一批样本企业,然后通过样本企业的介绍扩大样本范围。但是,并不是所有介绍的企业都被纳入研究样本,为了尽可能获得独立性的样本企业,研究样本中剔除了那些与介绍企业密切关联的企业。另外,依赖于同事、朋友等关系进一步扩展样本范围。不同数据收集途径可以帮助我们带来不同背景或类型的样本企业数据,因而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样本数据的随机性。

正式调查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收回348份,剔除掉明显无效或是填答不完整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49份,有效收回率为49.8%。为了确保数据不存在无回应偏差(Non—response Bias),我们对填答不全的问卷以及进行比较分析后被认为无效的问卷在企业总资产、员工数等关键变量上进行了卡方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问卷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可认为问卷数据不存在显著的无回应偏差。

本量表所有变量均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进行打分,量表的数字评分从1到5依次表示很弱到很强,“3”表示中立或是中等水平,具体量表见附录。由于企业的发展年限和企业的规模对于企业的相关战略决策、战略实施方式以及绩效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还将企业的经营年限、员工人数、年销售额以及资产总额纳入了考虑的范围,作为影响企业资金柔性的控制变量。

表1 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表

(二) 信度与效度检验

对问卷和数据质量的检验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来达到目标。其中信度是衡量数据所表现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主要可以参考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与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这两个指标来进行评价[52]。一般来说,当α>0.7以上,表明该变量测量题项之间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与此同时,如果CR>0.7,也表示量表的测量结果是可信的[53]。从表1可以看出,本研究的各个变量的Cronbach’s α以及CR都大于0.9,由此表明这些变量的测量是可信的。

效度主要衡量测量的题项和收集的数据之间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主要包括内容效度、收敛效度以及区分效度三种。由于本研究所用的量表建立在大量文献搜索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量表的最终成型还接受了相关实践运营者以及相关专家的建议和审查,因此,可以认为本研究的测量量表具备一定的内容效度[54]。聚合效度以及区分效度可以通过验证性因子进行评价[55]。其中,聚合效度可以根据因子载荷、CR以及平均萃取变异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的得分进行评价。在统计上,一般认为变量的因子载荷>0.5则表明该题项对于变量的解释有效,与此同时,如果CR>0.7、AVE>0.5,也能够表示各变量的测量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53]。由表1可以看出,本研究各变量的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8,CR值均大于0.9且AVE都大于0.7,表明本研究的量表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区分效度一般通过对各个因子的平均萃取变异量与该因子和其他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的平方进行比较来做出评价,如果各个变量的平均萃取变异量均大于变量间相关系数的平方,则表示各变量具有较好的区分力[53]。由表1和各变量的相关系数表(表2)可以看出,本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均小于AVE值,故可以认为本研究的变量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另外,由于本研究的各个变量是根据文献分析和供应链的实际运作情况构建的,因此,对其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来验证其建构效度,其拟合指标为:χ2=492.54,df=199,RMSEA=0.077,TLI=0.948,CFI=0.939。这些指标均达到Hu和Benther(1999)[54]所建议的标准,因此可以表明该模型拟合结果良好,各变量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

表2 研究变量的相关统计结果以及相关系数

注:*<0.1,**<0.05,***<0.01。

四、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多重中介模型,因为结构方程可以对复杂的模型进行估计,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和中介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综合性统计方法,其结合了路径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优点,可以同时检验显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测量模型,以及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并对整个模型的拟合性进行检验[55]。另外,结构方程模型是最适宜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的工具[56],因为其允许变量含有测量误差,由此能够降低中介效应的低估问题,从而使中介效应的检验更为准确。

检验中介效应的传统方法是Sobel检验[57],但是目前很多研究发现,用Sobel方法进行简单的中介效应检验尚且存在一定的局限[58-60],用该种方法进行多重中介效应的检验存在的局限性更大[58]。首先,Sobel检验需要样本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但是很多样本数据都无法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这无疑给研究者们的实证研究带来了困难[59]。另外,在多重中介检验中,Sobel检验统计量公式的分母是中介效应估计值的标准误,而该检验统计量的计算不仅十分复杂,还需要手工计算,使用非常不便[58]。Bootstrapping是一种非参再抽样方法,其对于数据的分布没有限制要求[60-61],从而可以有效克服中介效应的非正态分布问题。并且很多学者也指出,Bootstrapping方法的准确性要高于Sobel检验[61-63]。因此,本研究采用Bootstrapping的方法来检验间接效应的显著性。

(一) 直接效应分析

本研究利用MPlus7.4对整个假设模型进行数据检验,模型分析的结果发现假设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好(χ2=597.01,df=283,RMSEA=0.067,SRMR=0.048,TLI=0.937,CFI=0.944)。首先,从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三个子维度之间的关系来看,知识触达能力和协调能力对重构能力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442(P<0.01)、0.345(P<0.01),从而表明知识触达能力和协调能力确实能够对供应链的重构能力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由此,H1a和H1b得到验证。

从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企业资金柔性的关系来看(见图2和表3),除了知识触达能力对于企业资金柔性的积极作用不显著外(0.028),协调能力以及重构能力对于企业资金柔性的积极作用都得到验证,这两种供应链动态能力对于企业资金柔性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61(P<0.01)、0.247(P<0.1),由此,H2b和H2c得到验证,H2a没有得到验证。

从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供应链协同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来看,知识触达能力与重构能力对供应链协同创新活动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34(P<0.05)、0.63(P<0.01),但是协调能力对供应链协同创新活动的影响很微小且不显著,由此H3a和H3c得到验证,H3b没有得到验证。

另外,供应链协同创新活动对企业资金柔性的影响系数为0.231(P<0.05),由此,H4也得到了验证,表明供应链协同创新活动确实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金柔性。

图2 多重中介效应模型

关系路径标准化路径系数标准误S.E.P值显著性知识触达能力→重构能力0.4420.0920.000***协调能力→重构能力0.3450.0780.000***知识触达能力→企业资金柔性0.0280.1010.785协调能力→企业资金柔性0.2510.0870.004***重构能力→企业资金柔性0.2470.1490.098*知识触达能力→协同创新战略0.2340.1160.043**协调能力→协同创新战略-0.0050.1240.968重构能力→协同创新战略0.6300.1250.000***协同创新战略→企业资金柔性0.2310.0990.019**

注:***,**,*分别表示在0.01,0.05,0.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表4 供应链动态能力对企业资金柔性的间接效益

注:***,**,*分别表示在0.01,0.05,0.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二) 间接效应分析

总效应是潜变量之间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总和。本研究采用Bootstrapping来检验间接效应的存在。首先,从供应链动态能力对企业资金柔性的间接作用来看,根据表4可知,“知识触达能力→重构能力→协同创新→资金柔性”的路径系数为0.064(P<0.1),由此间接证明了H2a,即表明知识触达能力虽然不能直接对企业资金柔性产生作用,但是其能够通过重构能力和供应链协同创新活动来提高企业的资金柔性;“协调能力→重构能力→协同创新→资金柔性”的路径系数为0.05(P<0.1),所以协调能力对企业资金柔性的总效应为0.301(0.311=0.05+0.251,P<0.1);“重构能力→协同创新→资金柔性”的路径系数为0.146(P<0.05),所以重构能力对企业资金柔性的总效应为0.393(0.393=0.247+0.146,P<0.1)。

从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供应链协同创新活动的关系来看,“知识触达能力→重构能力→协同创新”路径系数为0.278(P<0.01),“协调能力→重构能力→协同创新”路径系数为0.217(P<0.01),由此可知,知识触达能力能够通过重构能力对协同创新活动产生影响,并且知识触达能力对协同创新能力产生影响的总效应为0.512(0.512=0.234+0.278,P<0.01);协调能力则完全通过重构能力对协同创新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H3b。

五、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

如今,很多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希冀于通过对供应链整体结构、要素以及流程的创新性安排来缓解链上成员的资金压力。供应链金融的前提是产业供应链运营,其成功实施依赖于供应链运营的能力和信息带动资金流的变化,即供应链整体的合作水平。由此可见,基于供应链导向的运作模式创新的前提是具有匹配的供应链运营能力和资源。本研究正是立足这一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对供应链协同创新战略以及企业资金柔性的作用进行了验证。具体讲,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发现和实践启示有:

1.供应链动态能力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能力表现,其各个维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共同推动着产业效率的提升。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作用实质与企业的动态能力具有一致性,只不过供应链动态能力强调将供应链整体作为分析单位,强调供应链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重构能力。因此,供应链动态能力应该具有与企业动态能力一样的基本特征,其一是供应链动态能力也是多种基本能力的集合[8,11-14],其二则是供应链动态能力各个子维度之间具有交互关系[8,22-23]。研究表明,供应链动态能力各个子维度之间确实存在着交互关系,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供应链整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供应链知识触达能力以及供应链协调能力作为供应链的“背景能力”,通过提高供应链对内外部资源利用率和协调重组的灵活性,进而提高了供应链的重构能力。另外,本研究也验证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过程发展”性质[11,13,15-16],即供应链要想打造自己的动态能力,必须首先完善供应链的信息、知识分享机制,保证供应链成员核心知识、技能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信息和知识的利用率;其次,供应链成员还需要建立一系列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设定供应链整体的发展目标来提高成员之间的协调性,保证成员之间的协同演进。只有在供应链知识触达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建立的基础上,供应链重构能力才能发挥功效,而供应链重构能力又是动态能力的最终展现,这从本研究证实的重构能力在知识触达能力与企业资金柔性的作用之间起完全的中介作用这一点可以表现出来。因此,从实践的视角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需要发展自身在网络或生态中的供应链动态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形成,首先是充分利用嵌入在商业网络生态的机会,提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与网络中企业成员之间的协调能力,重构供应链网络关系。

2.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形成是企业提高资金柔性的重要途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础在于供应链整体的运营,可以说,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各成员之间进行的合作创新。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资金柔性、扩大外部融资渠道,不仅需要依赖于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还需要依托于供应链整体的系统性配置[9]。而供应链的动态本质,加之环境对其的动态适应要求,使供应链动态能力成了供应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配置要求。供应链动态能力能够通过对供应链整体知识、技术以及信息的“杠杆化”运用,确保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协同发展,并确保供应链对环境的敏感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由此,不仅能够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营效率,缩小企业的现金流周期,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还能够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进入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的投资水平,进而解决了整个供应链的资金短缺问题。从这一方面来看,提高供应链的动态能力能够帮助供应链合作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然而,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对实现企业资金柔性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供应链金融主要是依托对产业供应链运营的把握来开展融资行为,因此,更加强调可显性化的控制要素,而内在的、隐性化的供应链动态能力,由于较难为融资方正确地度量和把握,难以直接作为供应链融资评价的基础,这也就是为什么协调能力和重构能力能够带来企业的资金柔性,而知识触达能力并不显著的可能原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内在、隐性化的供应链动态能力不重要,相反通过知识的触达能力提升供应链的重构能力,进而使得企业从外部融资的可能性增强。

3.供应链协同创新是供应链动态能力高阶发展的具体体现,这种复合型的能力和行为促进了企业间的有序合作,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本研究发现供应链协同创新在供应链动态能力各个维度与企业资金柔性的中介作用,进一步证明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高阶发展性[7]。以往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中小企业即使具备创新能力,也很有可能难以获得外部融资[64-66],而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则刻画了创新与融资能力的另外一条途径——进行协同创新的中小企业可能比那些进行“闭门造车”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外部融资。上述关系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供应链中的协作、重构以及知识和资源分享并不仅仅在于成员的资源积累,而是更强调对知识与资源的利用。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并没有因为知识学习和资源分享、整合而变得越来越同化和相似,相反,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知识进入和供应链重构,避免了供应链中资源、能力的重复建设问题,提高了供应链整体资源和知识的运用效率。即在具有动态能力基础前提下,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创新战略的开展不仅能够通过增强合作成员之间的合作深度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营绩效,还能够通过协同创新的成本分摊、创新风险的分散效应来提高供应链绩效和资金柔性[67-68]。另外,协同创新是深层次的合作行为,企业的合作渠道越多,越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对外的“声誉”,有利于外部融资机构从多方信息渠道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进而也帮助企业拓宽了外部融资渠道。这也是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协同创新能带提高企业的融资绩效,而企业单独的创新行为却很难帮助企业获得外部融资。

(二) 研究展望

尽管本研究对供应链金融中的中小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协同创新与企业资金柔性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未来研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展开:首先,虽然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作用,但是,由于本研究运用的是截面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无法深刻地反映出供应链动态能力对供应链合作绩效以及企业绩效的动态影响效果。以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采用面板数据进行跟踪研究,对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动态作用进行更深入地分析;其次,影响企业资金柔性的因素除了协同创新之外,还有其他调节性的因素[69],诸如企业之间的整合、权力对称性、信息化等因素,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探索。

[1]BERGER A N,UDELL G F.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6,30(11):2945-2966.

[2]COACE.China corporate payment survey: only a few spared[R/OL].(2016-03-16)[2017-06-29].http://www.coface.com.cn/News-Publications-Events/Publications/China-Corporate-Payment-Survey-Only-a-Few-Spared.

[3]李占雷,郝林静,孙红哲.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核心企业的能量扩散效应[J].江苏商论,2012(12):139-144.

[4]BLACKMAN I D,HOLLAND C P,WESTCOTT T.Motorola’s global financial supply chain strategy[J].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3,18(2):132-147.

[5]TEECE D J,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33.

[6]MCGRATH H,O’TOOLE T.Challenges in implementing the markets-as-networks approach to marketing for SMEs[J].Irish Marketing Review,2011,21:55-65.

[7]FLEMING D,LYNCH P,KELLIHER F.The process of evaluating business to business relationships facing dissolution:an SME owner manager perspective[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6,58:83-93.

[8]DEFEE C C,FUGATE B S.Changing perspective of capabilities in the dynamic supply chain er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10,21(2):180-206.

[9]ZHAO X,YEUNG K H,HUANG Q,et al.Improving the predictability of business failure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clients by using external big dataset[J].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2015,115(9):1683-1703.

[10]FREYTAG P V,MUNKSGAARD K B,CLARKE A H,et al.Organizing and strategizing in changing networks:contributions to theory,methodology and management[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6,58:4-10.

[11]WEI H L,WANG E T G.The strategic value of supply chain visibility:increasing the ability to reconfigure[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10,19(2):238-249.

[12]MIKIHISA N,TAKUYA A,MAKOTO S.Process integration mechanisms in internal supply chains:case studies from a dynamic resource-based 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2013,16(4):328-347.

[13]STORER M,HYLAND P.Reconfiguration or innovation in the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1,56(2/3):188-207.

[14]麦影.动态能力与关系资本互动提升供应链协同创新效应研究[J].物流技术,2014(12):289-292.

[15]TEECE D J.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319-1350.

[16]林焜,彭灿.知识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7):98-104.

[17]EISENHARDT K M,MARTIN J A.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105-1121.

[18]GRANT R M,BADEN-FULLER C.A knowledge accessing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4,41(1):61-84.

[19]BESKE P,LAND A,SEURING S.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the food industry: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4,152(2):131-143.

[20]WU F,YENIYRUT S,KIM D,et al.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supply chain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a resource-based view[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6,35(4):493-504.

[21]LAMBERT D M,COOPER M C.Issu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0,29(1):65-83.

[22]曹红军,赵剑波.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6):54-65.

[23]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24]祝文峰,韩克勇.供应链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型信贷模式[J].生产力研究,2010(7):225-226.

[25]GOMMM M L.Supply chain finance:applying finance theory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o enhance finance in supply ch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0,13(2):133-142.

[26]DYER J H,NOBEOKA K.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performance knowledge-sharing network:the Toyota cas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3):345-367.

[27]KOTABE M,SRINIVASAN S S,AULAKH P S.Multinationa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role of R&D and marketing capabilit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2,33(1):79-97.

[28]张涛,孙林岩,孙海虹,等.供应链的系统运作模式分析与建模——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范式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11):8-13.

[29]PENGA G,TRIENEKENS J H,OMTA S W F,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exchange benefits and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the effect of supply chain compliance in the Chinese poultry chain[J].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2012,15(4):65-92.

[30]CLARK T H,HAMMOND J H.Reengineering channel reordering processes to improve total supply-chain performance[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1997,6(3):248-265.

[31]WANDFLUH M,HOFMANN E,SCHOENSLEBEN P.Financing buyer-supplier dyads: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financial collaboration in the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6,19(3):200-217.

[32]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4):80-86.

[33]廖媛红.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框架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85-88.

[34]SERRANO V,FISCHER 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s[J].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2007,18(5):599-615.

[35]彭本红,周叶.企业协同创新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态博弈与防范对策[J].管理评论,2008(9):3-8.

[36]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37]KASH D E,RYCROFT R.Emerging patterns of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2,69(6):581-606.

[38]BROWN J R,FAZZARI S M,PETERSEN B C.Financing innovation and growth:cash flow,external equity,and the 1990s R&D boom[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9,64(1):151-185.

[39]KERR W R,NANDA R.Financing innovation[J].Annual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4,7(1):445-462.

[40]COSCI S,MELICIANI V,SABATO V.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innovation:empirical evidence on a sample of European firm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y,2015,25(4):1-23.

[41]BLACKLER F.Knowledge,knowledge work and organizations:an overview and interpretation[J].Organization Studies,1995,16(6):1021-1046.

[42]NARAYANAN E M S,MOGUILNAIA N,VERSHININ K,et al.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are they crucial in power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 market perspective[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electronics.Piscataway:IEEE,2002(1):7-13.

[43]SAMADDAR S,NARGUNDKAR S,DALEY M.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haring:the role of supply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partner goal congruence[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6,174(2):744-765.

[44]TAKEISHI A.Bridging inter-and intra-firm boundaries:management of supplier involvement in automobile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5):403-433.

[45]BLOMQVIST K,LEVY J.Collaboration capability-a focal concept in knowledge creation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networ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Philosophy,2006,2(1):31-48.

[46]AMARA N,LANDRY R.Sources of information as determinants of novelty of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firms:evidence from the 1999 statistics Canada innovation survey[J].Technovation,2005,25(3):245-259.

[47]COLES A M,HARRIS L,DICKSON K.Testing goodwill: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etwor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25(1/2):51-64.

[48]PERKS H,JEFFERY R.Global network configuration for innovation: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fibre innovation[J].R&D Management,2006,36(1):67-83.

[49]VILLENA V H,REVILLA E,CHOR T Y.The dark side of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1,29(6):561-576.

[50]CHRUCHILL J G A.A paradigm for developing better measures of marketing construct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9,16(1):64-73.

[51]EISENHARDT K 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4):532-550.

[52]PENG D X,LAI F.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research:a practical guideline and summary of past research[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2,30(6):467-480.

[53]FORNELL C,LARCKER D F.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1):39-50.

[54]HU L T,BENTLER P M.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conventional criteria versus new alternatives[J].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1999,6(1):1-55.

[55]张涵,康飞.基于bootstrap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6(5):75-78.

[56]CHEUNG G W,LAU R S.Testing mediation and suppression effects of latent variables:bootstrapping wit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2008,11(2):296-325.

[57]SOBEL M E.Asymptotic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indirect effect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Sociological Methodology,1982,13:290-312.

[58]方杰,温忠麟,张敏强,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科学,2014(3):735-741.

[59]HAYES A F.Beyond Baron and Kenny: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in the new millennium[J].Communication Monographs,2009,76(4):408-420.

[60]PREACHER K J,HAYES A F.Asymptotic and resampling strategies for assessing and comparing indirect effects in multiple mediator models[J].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2008,40(3):879-891.

[61]马胡杰,石岿然.供应链成员的信任关系与合约弹性:一个多重中介效应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16(3):161-169.

[62]MACKINNON D P,LOCKWOOD C M,WILLIAMS J.Confidence limits for the indirect effect:distribution of the product and resampling methods[J].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2004,39(1):99-128.

[63]CUMBERS A,CHAPMAN K,MACKINNON D.Learning,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cent debate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2,26(3):293-311.

[64]HUTTON W,LEE N.The city and the cities:ownership,finance and the geography of recovery[J].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Economy and Society,2012,5(3):325-337.

[65]SCHNEIDER C,VEVGELERS R.On young highly innovative companies:why they matter and how(not) to policy support them[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0,19(4):969-1007.

[66]MINA A,LAHR H,HUGHES A.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external finance for innovative firm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3,22(4):869-901.

[67]LITTLER D,LEVERICK F,BRUCE M.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cess of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a study of UK manufacturer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product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5,12(1):16-32.

[68]李随成,姜银浩,朱中华.基于供应商参与的制造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研究[J].软科学,2009(1):70-74.

[69]CANIATO F,GELSOMINO L M,PEREGO A,et al.Does finance solve the supply chain financing problem?[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16,21(5):534-549.

(责任编辑游旭平)

ResearchontheEffectsofSupplyChainDynamicCapabilitiesandCollaborativeInnovationStrategyonCapitalFlexibility

SONG Hua, CHEN Si-jie

(SchoolofBusiness,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

The weak growth of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combined with the vicious cycle of global high debt and low growth, has led many commercial banks to start tightening their loans, which makes the financial constraints faced by enterprises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order to help enterprises cope with financial problems, many practitioners and scholars have shifted their focus on the power of supply chain itself recent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pply chain dynamic capabilities while following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dynamic capabilities-cooperation strategy-capital flexibility”,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specific mechanism of supply chain capabilities to affect enterprise capital flexibility. This paper validated its hypotheses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ith 249 enterprise sampl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order to improve capital flexibility of supply chain members through supply chain arrangements, firstly, supply chain members need work together to build supply chain dynamic capabilities (knowledge accessing capability, coordination capability, reconstruction capability).

supply chain dynamic capabilities;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upply chain finance; capital flexibility

2017-06-13

国家自然科学基础基金项目“可持续供应链的战略匹配机制:环境、企业、个人跨层研究”(71672189)

宋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企业战略与供应链管理研究;陈思洁,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研究。

F273.1

A

1000-2154(2017)11-0005-13

10.14134/j.cnki.cn33-1336/f.2017.11.001

宋华,陈思洁.供应链动态能力以及协同创新战略对资金柔性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11):5-17.

猜你喜欢

柔性重构供应链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长城叙事的重构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