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如何用好短视频与网络视频直播
——以长江日报的实践为例
2017-11-23翟晓林
◎翟晓林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用好短视频与网络视频直播
——以长江日报的实践为例
◎翟晓林
电视台做图文,纸媒做直播和短视频,这是新媒体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有趣现象。如今,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上每天发布的视频,比央视的还要多。
长江日报是武汉的市委机关报,老牌纸媒,2016年底开始试水网络视频直播,进入网络短视频领域则从2017年开始,5月份短视频产品数量开始井喷,并渐有从数量上盖过直播的趋势。两种手段,孰优孰劣,该怎么用才能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一、直播与短视频定义
不妨参照传播学及电视现场直播的概念给网络直播下个简单的定义: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 (据360百科)。其形式可分为现场直播、演播室访谈式直播、文字图片直播、视音频直播或由电视 (第三方)提供信源的直播。其中的网络视频直播,常见形式有秀场直播、游戏直播、新闻直播、访谈直播、会议直播、赛事直播。
《新媒体时代视频特征分析》一文中,将短视频定义为播放长度在30秒到5分钟之间的视频。其时间很短,但向用户呈现的必须是一段完整的叙事。专业人员和普通百姓都可以参与这类视频的制作,内容广泛,具有“短、精、趣”等特点。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承载方式,短视频已获得大量用户的阅览时间。
这里我们所讨论的直播与短视频,仅针对当下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视频直播和短视频。
二、势头方兴未艾
2013年,随着微视、秒拍、美拍三大短视频的相继出现,观看短频的人数飞速增长,点击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破万,因此有人将2014年称为“中国移动短视频元年”。
2016年初,短视频APP集中出现,最先抓住这一潮流的是快手,其用户量在2月已经突破3亿人次。一些知名媒体人也转战短视频行业,如徐沪生离开《外滩画报》创办“一条”,邱兵离开澎湃创办“梨视频”等。
2016年,直播、短视频井喷式发展,成为网络新闻传播中信息的重要表现载体,主流媒体纷纷试水短视频和直播的生产制作。
2017年4月26日,艾媒咨询发布的 《2016-2017中国短视频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53亿人,预计2017年达到2.42亿人,增长58.2%。分析认为,随着短视频APP的出现与直播行业兴起,短视频用户规模3年内将实现快速增长。
以短视频界的后起之秀@时间视频为例。其2017年5月18日正式上线,推出第一条短视频,单日突破1000万,6月6日累计播放量突破1亿,7月23日单周播放量破亿,到9月10日累计视频发布量突破1000,到9月13日,微博累计播放量突破12亿,其中20条千万+、60条 500万+(据新浪微博提供的数据)。
2016年短视频内容爆发,但集中于搞笑、美食、美妆等领域。随着短视频行业进一步发展,内容种类将进一步多元化,如@时间视频就以时事起家、主攻新闻视频,其他如军事、体育等类型的短视频内容将增多,视频内容深度将进一步提升。
三、如何克服直播与短视频的有限性
(一)各有参与门槛但在不断降低
直播与短视频中,要求最低的是拿手机直接拍一段小视频,然后上传。时间短、设备要求不高。很多时候,监控摄像头就能完成这一任务,甚至不需要人的参与。其次是简单的直播,只要学习一点入门技能,就能随时随地发起。直播的门槛日益降低、流程简化。
但门槛低不意味着只停留在低端。无论直播还是短视频,要想达到好效果,都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精心策划与制作。
仅靠UGC生产内容难免粗糙,一些视频专业平台在尽力解决这一问题。如梨视频未上线就已提前招募了3100多名拍客,分布在全球520个城市。对于拍客上传的选题,除了突发事件外,梨视频都会安排专业的运营和编导在后方远程指导,视频素材收集好后,后方剪辑负责成片。可以说,从选题开始,梨视频就在以专业思维介入拍客拍摄以及后期成片的过程,这确保了成片的客观性和平衡原则,也使视频更具有专业性。
梨视频的编导们大都具备新闻背景,对信息的处理有较强的把控能力,能够制作出吸引人的标题和言简意赅的内容提要。随着技术发展,短视频后期制作的门槛也在降低。一些追星族,自己已经能用网络剪辑软件剪出很像样的视频。网络云剪辑服务,也使得素材更多、剪辑制作来得更容易、发布更快速。
(二)两种方式不断融合尽可能消除各自局限性
网络视频直播在信号、现场和时间三方面独具特色,但这三个特点同时也决定了其有限性。
一是信号问题,这是直播成败关键。网络视频直播随时随地发起的特性,使其效果极大依赖于良好的网络信号。如果内容很好、信号很差,根本传播不出去。2017年3月,歌星杨钰莹来到武汉远城区一赏花景点演出,长江日报直播记者提前一天踩点,测试信号效果不错,主办方承诺记者能接近杨钰莹,记者回报社时信心满满。第二天情况大反转:明星来了,人群闻风而至,一时间聚集了一两万人,网络信号变得极差,记者也根本挤不到明星身边。直播早早放出预告,很早就涌进几百人观看,但发起一会儿就不得不草草结束。
人多信号差的情况,还在“汉马”起跑、斗鱼嘉年华、武汉大学开学典礼、国足中乌之战等现场相继出现过。对付信号难题,直播组想了很多办法。一是提前踩点,找现场附近有网络的门面、人家设法借用租用,二是用信号增强器。实在没有办法的,就只能改直播为录制视频传播。
二是现场问题。直播的现场感、真实感是其最大吸引力。它跳出演播室,在直播中切换环境,突出了真实感,使用户身临其境,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用户关注原生态新闻场景的再现和新闻发生的过程,参与到新闻生产的制作过程中,期望产生一种沉浸式体验。但“真实现场”同时意味着不可控,这使得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明星及平民个体在内的多个直播对象顾虑重重。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一些明知会很火爆的题材,也只有权衡之后放弃。同样是由于现场的不可捉摸,在发起直播时,起标题很难做到切中肯綮,而只能通过已知的场景、人物、事件卖点,设置悬念,或者到直播推出后再对标题和题图进行修改。直播强调互动,但“水友”在直播时的提问是无法删除的,不可控的互动对主播的反应速度和水平提出很高要求。
三是时间问题。直播强调现代感和代入感,见证此时此刻,能呈现一段时间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但需要用户长时间的投入和关注。以长江日报为例,一段完整的直播一般是40分钟左右。但一来时间太长,考验完播性,二来事件前因后果及更深层次的东西,很难靠“自然”来呈现。直播应随时随地发起,如果要求直播者在直播期间尽量准确地介绍出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剖析深层次原因,这个要求就太高了。在各种屏幕抢夺人们关注的时代,要求人们对一段直播投注动辄半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也确实是很大的考验。
四是注意力难以持久。感官感受过后进入理性思考,沉浸式体验之后要求快速撷取精华。用户时间宝贵,希望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因此直播很少有人反复观看。但受众对新闻事件并非看过即弃,新闻在发生一段时间之后仍具有热度,如 “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的八达岭老虎袭人监控视频,总播放量有1.25亿,其中发布后24小时的播放量就有6000万。
网络视频直播具备的这些 “短板”,短小精悍的短视频恰恰能进行相应的补充。首先,短视频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人们对资讯、新闻的即时需求;同时,短视频按用户兴趣点对素材进行再提炼、精选组合,呈现出更大信息浓度,并以字幕、配乐、关键提示等方式增强观看情境,丰富阅读层次,能保证视频的持续吸引力。
以长江日报今年9月推出的短视频《煎饼大妈月入3万?热干面大叔霸气回应》为例。其由头是发生在北京的一桩社会新闻:北京一黄金地段,一个顾客拿到煎饼后,坚持认为大妈少放了一个鸡蛋,大妈回复:“我月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
事件并非发生在武汉,时间有两三天了,也并没有现场素材可以加工,还能做什么?记者想到 “蹭热度”,看看“武汉早餐界”能不能有经营者像大妈这样月入3万。制作形式选用了短视频,街采了热干面店主、豆丝饼摊主、烧麦店主、面窝摊主等12位街头小吃商贩,舍弃了其中4个回避采访的,最终剪成时长1分半钟的短视频。视频节奏很快,信息浓度高,看起来舒展流畅。制作时配以字幕与花字,提示新闻要点,如月收入数字、出摊时长等。这条视频推出两天点击数就达到38万,互动评论几百条。
这次采访没有用直播形式呈现,因为其事件属性较弱,直播进程也很难包容记者较长的提前沟通过程。做成短视频,题材有社交属性,话题能引起广泛传播,制作时也遵循社交平台思维,贴合用户需求,捕捉用户情感,引发共情,形成了良好的传播节奏。
在实践中,直播达不到的地方,可以用短视频弥补。这些地方包括:直播前,以短视频预热重大直播。在直播信号不够强的地方,可拍摄短视频传回后方,制作发表。直播结束后,可将其精华制作成短视频,二次传播;直播中互动产生的新闻信息,以及从中发现的新闻点,成为短视频剪辑的另一触发点,从而形成互动升级。在此过程中,传播平台也起到作用:精准推送给用户。媒体端和信息端形成信息循环。
人民日报有更成熟的模式:短视频预热-直播预告-直播-实时短视频剪辑-用户引流-短视频混剪。如两会报道中傅莹的人民大会堂发布会。值得继续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1]温京丽:《新媒体时代视频特征分析》,《现代电视技术》2017年第4期
[2]徐丹、李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短视频与直播》,《新闻战线》2017年第8期
[3]李昊琦:《网络真人直播的受众分析》,《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第12期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