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政意识与人文深度:将副刊办出吸引力

2017-11-23文/张

中国记者 2017年5期
关键词:商报专版副刊

□ 文/张 斌 金 烨

时政意识与人文深度:将副刊办出吸引力

□ 文/张 斌 金 烨

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是增强悦读性和读者黏性的重要手段。《义乌商报》从2012年开始先后设置了《文化周刊》《稠州民间》等文化副刊版,对提升时政意识、舆论影响力和地方特色做了一系列尝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副刊 义乌商报 时政 人文 民间文化

一、文化副刊如何体现时政意识

“人接地气,文有才气”,做文化副刊版必须接好“地气”,与时政有机融合,才会成就文化的精彩。这是《义乌商报》文化副刊版提升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例一:朝阳门的记忆。

朝阳门,是每一个义乌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地标。义乌朝阳门的历史虽然不到500年,但通过它却能打开义乌数千年的历史记忆。

1988年,为破除“新老城区的交通屏障”,当时义乌县城的最高点金山岭顶在爆破声中被夷为平地,坐落其上的义乌最后一道古城门——朝阳门也随之化为尘土,取代它的是“义乌第一街”,也是上世纪90年代叱咤风云的最繁华的商业街——新朝阳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朝阳门商住用房的拆迁,又成为义乌市委市政府的一场攻坚战,成为义乌市时政方面的一件大事。2013年7月8日上午7时,随着拆迁爆破声的响起,承载了一代人繁华梦想的新朝阳门商住用房,在历史变迁中完成使命,最终消逝在义乌的新版图中。

为配合拆迁,《义乌商报》精心做了一个文化副刊版——《朝阳门的记忆》:翻开古籍,看看朝阳门的前世今生、朝阳门的来历;看看那些尘封义乌几千年的历史踪迹;古人装饰用的兽骨、饕餮瓦当、有精美图案的井砖;至今保存完好的春秋时期的木井;从不见县志记载的古代兵工厂、造币厂……都在这个专版里得到了体现。在义乌市民十分关注的时政新闻里,读者看到了一个文化味很浓的副刊版。这个版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例二:“碧水商城”行动。

2014年8月开始,义乌市启动“碧水商城”行动,全面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当时市里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以铁的决心,以铁的手腕,还商城百姓一湾碧水。在周一的例会上,报社领导要求采编各部室,不仅要在时政、民生版上重头报道,在文化、生活、时事等版面上也要有所体现。我们召集编辑一起探讨如何做好“碧水商城”文化专版,形成了共识:通过娱乐明星投身环保,爱护环境的行动去影响更多的读者,去向大众传播环保理念,积极投身“碧水商城”的行动。8月12日商报文娱版推出了一个很有可读性的专版:“环保女士”周迅,“反皮革斗士”孙俪,“中国最美丽的环保名片”李冰冰,“环保天使”莫文蔚,讲述他们是如何爱护环境的。在版面版式设计上,用蓝色为主基调,用动感的浪花组成心形,把各个板块连接在一起,颇具匠心。读者纷纷来电点赞,称这是一个文化与时政紧密结合的好版面。

例三:从《谁动了我的奶酪》引开去。

2013年7月底,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义乌调研,向广大干部党员推荐《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夏宝龙指出,义乌要有危机意识、使命意识、竞争意识,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多项工作,尽快实现凤凰涅槃,转型升级。省委书记的调研是很时政的,而书却是很文化的。《义乌商报》进行了一系列的策划,8月11日推出《谁动了我的奶酪》专版。整个版面围绕《义乌,准备好明天的“奶酪”了吗?》这个中心点,从书本引申到现实,进一步阐述夏宝龙调研时说的一番话:“检验义乌这次综合贸易改革示范区成功与否,就是看你变没变成老鹰,变没变成凤凰;还抱着小商品市场,在那自娱自乐, 总有一天会被别人吃掉。市场经济是残酷的, 价值规律也是残酷的。”这个版面告诉大家,养尊处优的金丝鸟,只有蜕变成老鹰才能展翅高飞,蜕变成凤凰才能涅槃重生。义乌市领导称赞这是一个很有时政影响力的文化副刊版。这个版面的一些语句后来还被引用到义乌市委市政府的报告中去。

二、文化副刊版的人文深度

深度解读一直以来就是报纸的优势,特别是在全媒体语境下,以深度之长弥补时效之短,深度报道成为纸媒在困境中突围、与网络媒体竞争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来,《义乌商报》推出人文类专刊专版其实是副刊的一个新品种。它力求通过由表及里的条分缕析、由此及彼的延伸解读,做出人文深度,不仅满足读者深层次的阅读要求,更是报纸塑造品牌、彰显人文品格的重要举措。

例:《文化周刊》,透视义乌文化现象。

《文化周刊》是义乌商报2012年开设的版面,选稿上力求深度和可读,开办以来,社会反响良好。《文化周刊》的最大一个板块是“文化视点”或“文化聚焦”,选用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社会或老百姓比较关注的文化事件,有深度和厚度,透过现象分析其内在本质,对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性和促进作用。有些文章因为题材重大,排成五分之四专版形式,并配以短评,使得文章更加有分量和深度。如《择校费,何时能退出历史舞台》《清明追忆,多少名人古墓湮没荒草间》《文化节热背后的冷思考》等等都是一些很有影响力、很有分量的副刊版面。

2012年8月下旬开始,《文化周刊》版面上推出了一组“义乌文化现象透视”的文章,共刊发了30多篇,如《城市化进程中,古建筑保护路在何方》《义乌市志:纵贯千年历史,横陈八方巨变》等。这些文章质量都比较高,观点鲜明,内容丰富;文章有深度、有厚度,对义乌文化大市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一些观点和建议也被市委市政府采用。

三、文化副刊版须聚焦普通百姓

有句歌词是“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义乌商报》把目光和触角投向普通百姓,他们的经历、故事、精神,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引起大家的共鸣,拓展出一条传统媒体的“亲民”路径。

例:“草根文化达人”,草根“明星”的舞台。

在商业氛围浓厚的义乌,有一群非常热衷“文化”的草根人士,他们醉心京剧、爱唱歌、爱跳舞,他们痴迷收藏、喜好写作……他们来自民间,满身乡土味,满身文化气息;他们积极从“文化”中寻找乐趣,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义乌商报》“草根文化达人”专栏,为那些草根“明星”提供了一个晒一晒丰富、有趣、耐人寻味的群众文化生活的舞台。通过讲述他们的文化故事,通过他们的文化行动,来感染、召唤读者,投身到这个群众大舞台中来。

如大陈镇中心小学教师陈玲碧,痴迷越剧到狂热地步,经常在义乌各地及周边县市演出,曾到中央电视台拍摄节目。陈玲碧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到各个社区,免费教市民唱歌跳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着文明、文化。

陈运泉,在佛堂老街开设“孝文化交流中心”,是个在艺术上有综合素质的民间达人,在书法、美术、吹拉弹唱、戏曲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陈运泉尤其擅长嵌名藏字联创作。如今,他已经为800多名人创作对联。

义乌市委书记专门给“义乌草根文化达人”专栏做了批示:“商城需要这样的人文情怀,这样的文化积淀,这样的心灵归依!感谢报社同志们的文化关注”。“义乌草根文化达人”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专栏。

四、文化副刊版须注重地域民间文化,深耕本土

地域文化是报纸的灵魂和根基所在,也是新闻本土化的深层依据。

《稠州民间》版是《义乌商报》2013年创新增设的版面。《稠州民间》立足义乌,关注民间文化,包罗民间文学、民俗民风、风物人情、历史掌故等等,让大家更清晰地认识义乌,更多地了解义乌,更好地品味义乌。

《稠州民间》结合本地,深入挖掘本地人文、历史具有地方文化内涵的题材,注重地域民间文化,深耕本土。“乌伤味道”(注:乌伤即现义乌)、“俗语乡音”“方言趣谈”“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栏目,社会反响非常好。

例一:西门古街,风华长留记忆中

2014年8月24日,《义乌商报》四五版连版可以说是《稠州民间》的一个代表性版面,这是一个关于义乌西门古街的专版。文章厚重、耐读,让人勾起对古街往事的诸多回忆;特别是《古街往事说西门,风华长留记忆中》一文,情感真切,“扎”准了好新闻的“穴位”,触动了受众的灵魂。文章通过若干细节的描写,反映出深刻的事实,用真诚朴实的文字和娓娓道来的手法道出西门古街的往事。古街虽老,义乌人民对老义乌的城市记忆却不曾老去。版式设计上,大气、自然,浑然天成;细节上,巧妙运用墨迹、指示牌等元素,加上古街照片的做旧处理,以及小照片的明信片处理等等,充分突出一个“古”字,跟文章主题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整个版面有意境、有创意、有活力,“文化味”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

关注《稠州民间》版的读者越来越多,经常有热心读者打来电话,有投稿的,有报料的,有提意见建议的,有表扬的。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生意的一位热心读者,看了《乌伤味道》中一篇关于《南蜜枣》的文章后,表扬我们栏目办得好,增添了一种热爱家乡、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情怀。

例二:义乌方言,独特的地方文化

一方水土一方音,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风俗、地理等信息都依附在语言当中。2013年6月、7月,《稠州民间》版刊登了关于传承义乌方言的一组文章,引起读者的关注。读者期待能多发一些有关义乌方言的文章,一来可以保护地方方言,二来可以让更多人熟悉地方的独特文化,“不丢失家乡的声音”。客居上海多年的孟自黄、金礼林两位老义乌人,还特意写信给我们,称“虽然离乡多年,但乡音不改,乡情不断。他们十分关注义乌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并陆续寄来他们撰写的质量不错的义乌方言的研究文章。这种情系家乡,保护和传承家乡方言的精神,令人感动。

例三:《乌伤味道》,展现地域美食文化。

为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倡导绿色健康的饮食理念,寻找小时候的记忆和味道,《稠州民间》版还重点推出“乌伤味道”栏目。《乌伤味道》不只是一个单一的美食栏目,而是从历史文化、传统制作与现代生产加工、营养价值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诠释其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乌伤大地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风俗历史和人文风情。如《肉饼的滋味东河的情怀》《“新十六汇签宴”复原江南满汉全席》《义亭月饼香飘中秋》《枣儿熟了清香播》《义乌豆腐皮:黄豆变“金衣”的秘密》等等,都是一些有影响力、有分量的文章。读者都说,这样的文章他们爱看。

《稠州民间》版不但得到了读者认可,不少版面还被评为报社月度、年度好版面。2013年2月25日,《稠州民间》版被评为全国报纸副刊优秀版面。

(作者单位:《义乌商报》)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猜你喜欢

商报专版副刊
后资源经营专版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在“贴近”上下功夫 讲述义乌好故事——以《义乌商报》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为例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报刊图书
海门市五港幼儿园专版
机电商报
特别专版
“奥运专版”今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