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教育要用好“微媒体”
2017-11-23苏寄北
苏寄北
理想信念教育要用好“微媒体”
苏寄北
理想信念是人的内在精神需求,是国家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力量。“微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更为多元化的渠道,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需要我们时时提高警惕。我们有必要在构筑多层次“微媒体”传播平台的同时,大力开拓新的传播渠道,不断净化传播环境,为理想信念的传播营造良好的氛围。
“微传播”时代 “微媒体” 理想信念
“微传播”主要指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所发展起来的具有平等性、碎片化、高效率、互动性以及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的时代文化。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量不断增加,“微媒体”成为了人们主要的沟通交流工具,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微传播”背景下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设必须紧把时代脉搏,不断发展创新,开创出新路径。
“微传播”时代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设提供了机遇
理想信念是人的内在精神需求,是国家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力量。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秉持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而“微传播”时代的到来,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微传播”时代的理想信念建设,要提高传播的实效性。微博、微信、微影像等“微媒体”的发展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使得用户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信息,同时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转发和评论,具有及时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对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建设而言,“微媒体”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党和政府的各项动态,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学习,这无疑有助于发挥群众自身的能动性,打破传统学习方式的障碍。
“微传播”时代的理想信念建设,要深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在以往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着沟通不畅与互动障碍等问题。交流互动较少,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传播目标。而在“微时代”,大量“微媒体”平台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在“微媒体”平台中,人们可以随时进行交流、沟通、互动。可以说,“微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建设提供了新的阵地,改变了旧有的传播模式。
“微传播”时代的到来,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建设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渠道。“微媒体”虽“小”,但是其所涵盖和传播的信息却是包罗万象的。这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内容,使其能够紧贴时代的脉搏。同时,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微媒体”还打破了固有传播方式的局限,使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化。
“微传播”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手段有待创新
当前,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传播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依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微传播”时代,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效率也越来越高。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一些民众,尤其是学生群体,往往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以至于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而动摇了理想信念。随着各类“微媒体”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多元文化的融合渗透难免会对理想信念的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时时提高警惕。
“微传播”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手段有待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更应该加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认识。“微时代”改变着民众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他们对信息的捕捉能力。但正是由于各种思想观念的蜂拥而至,我们才应当特别注意纠正民众思想观念上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使之避免受到负面影响。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亟需跟上“微时代”的步伐,进行内容和方式上的突破创新,打破旧有思维模式的局限,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为民众所认同。
“微传播”时代,应积极营造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建设的良好氛围。“微传播”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不仅注册方便,而且其传播不受时空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各类信息。在这样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中,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正确的引导,就容易使一些民众逐渐走向偏离的轨道。有的微网站和平台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故意散播垃圾信息、虚假信息,极具迷惑性,若不加以监管,就容易导致舆情混乱。“微媒体”虽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虚拟距离,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现实距离的逐渐疏远。长此以往,不仅我们的交往能力会不断下降,也容易引发信任危机等问题。
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低头族”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微媒体”的强大吸引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微媒体”在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同时,其中的“安全隐患”也需要时时排查。否则,便会动摇我们心中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在“微传播”时代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
“微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如何更好地利用这把“双刃剑”,搭建好理想信念的传播平台、开拓好理想信念的传播渠道、不断净化理想信念的传播环境,是我们面对的重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责任。
作为一种工具,“微媒体”固然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传播。但是,其本身能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与传播,则完全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和利用这一工具的人。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形成与传播的环境和思想氛围,强化传播者的责任意识,不断建设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平台,使得越来越多的“微媒体”平台承担起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与传播的责任。
一切有效的传播都是特定内容的传播和接受,而人们的接受也往往是因为传播内容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为了更好地营造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传播的思想氛围,我们不仅需要打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思想内容,而且必须有规划地完成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的整合,从而赢得人们的认可,使之形成一种共识。为此,我们需要从源头开始,提升传播群体的基本素质,从而形成正面引导。
根据“微媒体”的传播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微媒体”传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传播的效果,给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建设带来负面影响。针对“微媒体”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不仅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过滤和消除,而且还必须针对传播活动中出现的各种负面内容给予坚决批判,拔除思想“毒草”,净化传播环境。在营造良好思想氛围的同时,我们还有必要更好地开发“微媒体”的传播途径,不断结合传播内容的需要创新传播方式,以实现其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结合。
总而言之,“微传播”时代的到来,给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与传播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有效传播,我们不仅要始终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必须有意识地、合理地利用好“微媒体”这把“双刃剑”,不断与时俱进,适应“微传播”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构筑多层次“微媒体”传播平台的同时,大力开拓新的传播渠道,不断净化传播环境,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有效传播。
(作者为中共承德市委党校讲师)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2年11月17日。
②曹天航:《习近平理想信念理论的时代创新》,《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③刘丰铭:《“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9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王梦雅
G206.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