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机制

2017-11-23牟文谦

理论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众化民众马克思主义

牟文谦

(滨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机制

牟文谦

(滨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全面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水平以及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战略任务的顺利达成取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各动力要素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积极建构并不断完善“多维一体”的大众化动力机制系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找到生长点和创新点、助推“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利实现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力机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与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过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基本立场、科学原理和辩证方法“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1]进而把口头上、文本中的理论变为实际生活和现实实践的指南,也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被广大民众内化为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外化为广大民众积极捍卫和正确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加速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及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过程。基于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大意义和系统功能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新常态下不断增强中国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作为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进而全面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光荣使命。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这一“重要任务”的顺利达成取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各种动力要素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亦即取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力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一、需要激励机制

马克思指出:“人类在欲望和需要的驱动下创造着自己的历史”,[3]需要及其满足活动构成了主体从事实践活动改变自然和社会的初始动因。“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4]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和持续发展,也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自身执政规律的积极探索、深刻揭示和认真遵循,也就不可能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的历史任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恰是顺应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从严治党以及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指导地位的客观需要不断向前推进的。 “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5]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6]9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突出的实践特质。[2]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基石,“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始终“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2]马克思主义也因其始终坚持时代特征的鲜明性、基本原理的科学性、理论风格的实践性、思维方法的辩证性、思维方式的创新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和理论体系的开放性而成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机结合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概括和创新发展,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理论升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担负起改革世界的任务,就必须与革命的实际行动结合,成为指导革命行动的观点,把握大众,成为物质力量”[7]一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表述,从抽象文本走向现实生活,使广大民众深刻领悟其形成背景、地位功能、理论特征、价值取向、内容体系及其创新发展,并逐步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理想信仰,外化为他们坚持运用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和自觉行动。

2.推进“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的推进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其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同时,“五位一体”全面改革成效的增强又能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严明的法制规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条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由此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推进“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总结。它们之间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对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必然性要求。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政治民主的推进、文化产品的丰富和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国计民生的改善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都会大大巩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础,进而为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坚实的群众根基;另一方面,广大民众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理解和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与增强,决定着他们能否真信、真学和真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决定着他们能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因为没有共同的思想,就不会有共同的行动”,[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会因为广大民众精神信仰缺失而无法推进,“五位一体”全面改革也就无法深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实现。

3.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需要。随着历史方位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种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党的理论政策、方针路线、工作思路、决策措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推进从严治党和长期执政的需要,时时处处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为此,一要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大众化、执政方式科学化、执政行为法治化、执政程序规范化,真正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消除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理论政策及其实践的认同危机和贯彻危机,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合法性根基。“任何一个政治系统,如果它不抓合法性,那么,它就不能永久地保持住群众对它所持有的忠诚心。这也就是说,就无法永久地保持住它的成员们紧紧地跟随它前进。”[9]二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提升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使其“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10]三要发挥党在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中的领导作用,使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尤其是“在事关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10]

二、主体能动机制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1]这样的人也即是实践主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真正取得实效,就必须不断激发其主体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优化各大众化主体的素质结构,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大众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1.民众主体意识的增强和素质结构的优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唤醒了中国广大民众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交往……逐渐从传统的国家控制体系中独立出来,成为相对自主的力量,并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作用下,作用和影响国家生活”。[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愈完善,广大民众的自我主体判断能力和文化选择意识愈强。从这个角度看,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体现了民众在文化理论选择和价值观念偏好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种主体性特征为广大民众积极主动地学习、认同直至掌握和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去分析和辨别各种社会思潮,并自觉地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充实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体系、态度体系和情感体系中去提供了保障条件。

但广大民众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赖于他们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优化,甚至可以说广大民众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其主体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其主体性的凸显方式和展现程度,决定着他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和接纳程度,进而影响甚至决定着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进程及实效。所以,提升广大民众的素质,优化他们的素质结构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动力。首先,提升广大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越高,就越能深入理解、准确运用和积极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次,提升广大民众的知识和能力素质。他们的知识面越宽广、专业知识越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越扎实,其洞察力、预见力、决断力和应变力就越强,就越有利于接受和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越能凸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他们生活实践的指导力和大众化成效。再次,提升广大民众的政治法律素质。他们的法律素养越高,政治立场越坚定,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越强,就越有利于形成规范有序的政治生活氛围,就越容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自觉推动者和实现中国梦的能动践行者。最后,提升广大民众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强健的体魄、耐劳的体能、善断的气质、广泛的兴趣、活泼的性格、丰富的情感、坚韧的意志是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学习和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各项活动中去的重要保障。

2.各级领导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动力。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干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主体及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和决定因素,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有着坚定的信仰,是否能够与革命战争年代一样善于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生态的变化,“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2]一部分领导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13]这些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反马克思主义行为,“滥用了人民对党的信任,滥用了党的威信”,[14]严重地影响了党和政府在民众中的良好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成为广大民众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极大障碍。在《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理解“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而“应通过真真切切、扎扎实实的学习和研究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下苦功夫、多出高水平成果,不断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杜绝“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2]

3.理论工作者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和丰富发展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动力。理论工作者是指从事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的工作人员,既包括理论家,又包括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既可以是政治领袖、知名思想家和高水平的社会活动家,也可以是高等院校、党政系统以及专门研究机构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他们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炽热情感、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敢为人先的理论勇气,广泛关注社会现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反映民生期待,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升华为党的理论方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已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应然使命和实然选择。这种应然性使命和实然性选择要求他们“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2]善于和敢于“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13]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转化为解决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方针政策转变为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变为大众自主解决生存和发展中各种难题的理论武器,从而赢得广大民众的信赖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也使得他们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的重要主体动力。

三、创新驱动机制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实现“十三五”目标的灵魂和主线,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的着力点,而明确地将创新理念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则充分凸显了创新之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功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需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进大众化载体创新,这些创新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驱动力量。

1.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不断巩固其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更好地发挥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作用,就必须在积极回应和正确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时不断发展和创新。这些“直接表达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矛盾、主题和潮流”“承载民族期待、时代呼唤和人民需要的历史强音”[15]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关涉中国道路的科学选择与正确坚持,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和发展趋势,决定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和谐、能否持续,决定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能否取得成功以及人民福祉能否增进,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能否实现。

在《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积极融入两制关系格局和担当起构建和谐大国责任的过程中,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汲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其他国家治国理政、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鲜经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形式和话语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论断,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向全国人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只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赢得了广大民众和关心中国发展与进步的各界人士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进而大大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不断推进载体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法宝。大众化载体的选取是否恰当、运用是否娴熟将直接影响大众化的实效,不断丰富大众化载体形式、不断创新大众化载体运用方式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法宝。一是语言载体力争民族化、通俗化、生活化。既要做到用相应的民族语言表达、揭示和阐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又要善于用老百姓喜闻乐见、活泼生动的语言形式表达深邃的理论,以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二是文化载体在保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同时,实现群众化、体现多样化、反映时代化。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组织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各种亚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纽带作用,积极探寻并充分利用各种文化样态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契合点,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16]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活动载体多样化、亲民化、具体化。通过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贴近实际的宣教活动内容以及各种可感知、能参与的活动形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四是大众传媒载体时代化、群众化、通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宣传内容上要做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宣传方式上力争深入浅出、注重创新,做到俗而不庸,简明而不单调,在宣传手段上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信息化平台。[2]

四、政策促动机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任务是要能够真正解决人类生活事实上的问题”,以“证明它是事实上的真理”。[6]11同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得到民众的认同,就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积极对待并切实满足当下中国广大民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期待和现实需求。“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7]只有将大众的现实期待和利益需求转化为党的理论策略、国家的战略决策和服务民众、改善民生的公共政策,转化为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民生理念、服务基点和评价尺度,才能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功能、发展功能和服务功能,才能增强民众学习、掌握和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和自信力,也才能进一步增强其大众化实效。

1.制定更多更好的惠民政策并使之不断完善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劲引擎。“大多数民众对于一种意识形态(意义系统)的把握,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社会阅历、知识积淀以及具体的生活需求将之转化为某种可以操作或者触摸的形象化指标。……然后,人们就会用这些形象化的指标来衡量、评价意义系统提供主体为他们提供的实际的物质的或自由的条件。”[18]这些“形象化的指标”作为意识形态大众化的中介和桥梁,“通常不是由单向理论灌输所产生的直接反应,而是表现为以理论为基础形成的各项政策”。[19]这些政策与大众利益需求的切近和吻合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与认同程度。因此,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转化为更多更好的惠民政策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生长点和生命线,是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集中表达和策略体现,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强力引擎。一是政策的制定要始终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20]二是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即将专家请进决策机构,充分听取专家的分析和建议,同时要深入基层走访和调研,立足民意和国情,将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并使制定的政策具有科学性和人民性,增强可操作性,避免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因为“选择性”忽略而久拖不决,杜绝违背甚至损害民众利益的扭曲、错位现象。三是完善民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体制机制,防止和避免政策议程被强势利益集团操控。作为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公共性要求政府作为社会权力的委托执行者,应始终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落实“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主动回应社会需求及公众意愿,把保证和增进公共利益作为政府设置政策议程的根本出发点”,[21]真心关注人民的期待,真切满足人民的愿望,坚决克服宗派主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杜绝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现象。

2.保障和发挥好民众对政策执行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力杠杆。首先,保障民众对惠民政策执行状况的知情权是促进民生政策有效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广大民众对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政策执行的主体、过程、阶段性成效以及整体性目标落实情况享有充分的知情权是政策体现党的宗旨、始终为群众谋利益的重要保证,是广大民众切实感受并积极认同作为党的各项政策指导思想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征的助推器。其次,保证并实现民众对各项惠民政策的监督权是体现民众主人翁地位、增强其大众化责任感的得力抓手。民众主人翁意识的觉醒以及主人翁地位的凸显有助于增强他们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而其主人翁地位能否凸显及凸显程度取决于他们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参与权及监督权能否得到保障及保障的程度。因此,由民众参与监督各项惠民政策的执行程序是否规范到位、政策执行的成效以及执行过程中各项机制是否健全等,这种监督作用一方面会减少政策偏离制定初衷和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会不断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更好地增强广大民众对政策的信赖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3.做好政策宣传普及教育工作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得力抓手。广大民众对党的惠民政策的了解和认知,既来自于他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又来自于大众传播媒介卓有成效的政策宣传普及教育。借助于党的政策宣传普及教育活动,广大民众“认同、理解、学习、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并在其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就是在实践马克思主义”——“全社会都这样做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2]首先,要善于将公共政策教育宣传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旨归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在《讲话》中着重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2]这就要求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完善都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以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紧紧围绕着广大民众的现实需求及其政策满足方式、围绕着广大民众以劳动能力为核心的能力体系的完善、围绕着他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自由个性的生成、围绕着增进社会公正而展开。其次,政策宣传普及教育的方法要灵活多样,不断优化政策宣传教育的环境,做到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努力提高政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避免走极端、图形式,善于将经常性、基础性政策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使之互为补充、相互借势。再次,要积极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与各项政策宣传教育之间的张力作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突出的思想引领、文明传承和价值导向功能,各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应积极发挥这些功能,善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良好的公共政策,使广大民众在感受公共政策带来的实惠和好处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和成效,进而在积极主动地接纳和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理解、认同和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1]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

[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12.

[8]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M].董国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524.

[9] 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64.

[10]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0.

[1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2.

[12]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419-420.

[13]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

[1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3.

[15]任海泉.在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求是,2010,(13).

[1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18]李友梅.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8.

[19]寇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策视角分析 [J].前沿,2010,(11).

[20]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3.

[21]徐增辉.公共政策议程扭曲的机理与防治[J].云南社会科学,2013,(1).

[22]杨谦,邵新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学术论坛,2011,(5).

D61

A

1002-7408(2017)10-0060-0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道路的国内价值与国际意义”(14@ZH008);滨州学院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中国道路研究”(BZXYRW1402)的阶段性成果。

牟文谦(1974-),男,山东滨州人,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大众化民众马克思主义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