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报集团:创新赋予主题报道高“颜值”

2017-11-23文/李

中国记者 2017年6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金华老兵

□ 文/李 剑

金报集团:创新赋予主题报道高“颜值”

□ 文/李 剑

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将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作为专项课题加以突破,近年来策划推出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有效提升了这类报道的“颜值”,进一步彰显了主流媒体的价值。

主题报道 创新 颜值

一、打造高密度高质量的优质评论

在今年2月21日揭晓的2016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奖中,《金华日报“走在前列、共建金华”主题报道》获优秀作品一等奖,这是浙江全省地市级党报中唯一入选的全面反映当地中心工作的作品。纵观这组报道,除了消息、通讯等动态新闻形式外,一系列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振奋人心的评论文章尤为出彩,可以说,这些言论组合拳成了该主题报道成功的关键。

“走在前列、共建金华”是浙江省委、金华市委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市委机关报,《金华日报》从2016年2月开始率先发声,连续推出重磅报道,一日不息地为共建金华、浙中崛起鼓与呼。在各种报道形式与体裁中,评论成了绝对主力。截至2016年年底,《金华日报》共刊发50多篇评论,这些文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不时在读者、受众中掀起舆论高潮,为全市统一思想共识、营造发展氛围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密度的评论固然能强化宣传的引导力,但要深化思想内涵、提高思想高度,还得在言论质量上狠下功夫。“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这组发轫于评论的主题报道,正是在一篇篇高质量的评论中不断前进和升华。系列报道开篇不久,《金华日报》准确领会市委意图,推出评论员文章《同心绘就金华发展〈八骏图〉》,借用徐悲鸿名作《八骏图》的技法概念,一针见血地指出金华发展“散”这一短板,生动形象地阐释了“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要求。去年12月中旬,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召开,《金华日报》第一时间刊发评论《新坐标 新征程 新作为》,社会反响很大,市委书记赵光君称“我在会上没有说透的一些内容,这篇文章都讲透彻了”。12月28日,金义东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八婺大地一片沸腾,次日,《金华日报》刊发的述评《同心共筑都市梦》好评如潮,相关部门要求加印报纸。

二、推动内外两方面融合拓宽传播渠道

近年来,金报集团努力拓宽传播渠道、不断扩大传播覆盖面,在重大主题报道、时政报道中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一是内部主动融合。2015年,金华市政府利用古村落积极搭建民间外交平台,创新推出“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金报集团组建全媒体报道团队,报网融合,对活动进行全程蹲点跟踪报道,不仅有文字、图片,还有视频、二维码、专题页面等,通过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多渠道给予全方位立体呈现。活动期间,每天向海外名校学子赠送刊有中英文对照专栏、专版的《金华日报》,学子们第一时间通过朋友圈、网站转发这些报道,他们所在国家的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看到信息后,又通过各自渠道进行传播,使得这一活动影响日益广泛,受到社会各界、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在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获三等奖。

二是外部积极融合。今年4月中旬,金华市两会召开,金报集团在浓墨重彩推出两会特别报道的同时,还与金华广电总台、浙报集团金华分社联手打造“金华融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齐发力,音频、视频、图文全媒体展示,优势互补、扬优去劣,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传播互融”,提升整体报道能力和传播水平,达到了1+1+1>3的效果。这并非三家单位首次合作,在2017年2月底举行的市第七次党代会上,就已联手推出了“党代会现场直播间”,快速、全面、立体、多层次地对党代会进行报道。金报集团全媒体中心全程发力,通过各类平台发表文字、图片、视频及其他新媒体报道260篇(次),总点击量超过450万,微信发布内容点赞量超6.1万,头条号内容被推荐量超过1.2万,网友留言超过1800条,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受到读者网友广泛关注和好评。

三、深度取胜破解题材“撞车”

由于题材的特殊性,重大主题报道容易“撞车”,尤其是面对一些全省性、全国性、国际性题材时,各家主流媒体往往会做同题文章,这类报道要凸显出新意,角度和呈现方式的选择便显得格外重要。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面对这一有着特殊意义的重大历史题材,《金华日报》早策划、早行动,推出了一组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易读悦读、可亲可信的系列报道。金华作为浙江抗战前线,是浙赣战役主战场,也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尚在的金华抗战老兵大多已是耄耋之年,随着他们陆续老去,当年这片土地上的许多抗战故事也将归入尘土,尽快发掘、抢救这些珍贵史料,成了策划这组主题报道的出发点。为此,《金华日报》在2014年就与市档案局合作,并于当年9月3日(首个国家抗战胜利纪念日)推出全新专栏“金华记忆·抗战老兵口述实录”,报道着力于“亲历、亲闻、亲见”,通过“老兵口述+记者实录”的形式回顾抗战老兵的个人经历、战争故事,生动展示70多年前的烽烟岁月。

一个有创意的策划,还需要有好的呈现。“金华记忆·抗战老兵口述实录”系列报道持续时间长、采访范围广、史料记录实。报道团队通过各种渠道寻访八婺大地的抗战老兵,扛着摄像机前往每一位老兵家中,将他们讲述的故事完整记录下来。每次出发前,记者都要查阅大量相关史料,了解时代背景;采访中,不少老兵只会讲方言,记者听不懂,得找当地人逐字逐句翻译;回到报社,根据拍摄的影像资料将口述内容整理成文,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广大读者。专栏推出后,基本以每周一期的频率刊发实录文章,历时一年半,共报道金华抗战老兵286位,这是对这一民族群英首次系统、全面、立体的呈现。在2015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奖评选中,这组报道获优秀作品一等奖。

四、从细节中寻找典型事件的动人力量

当下的信息传播环境,灾难性突发事件往往会在极短时间内成为社会焦点,引发公众高度关注。主流媒体报道这类新闻,通常都是四平八稳的“规定动作”,较难出彩。面对灾难性突发事件,如何找准报道切入点,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是对党报的一种考验,也是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报道不妨更多地从细节入手,用细节来感染读者,用温度给人以力量。

2014年2月13日,金华市磐安县万苍乡雅庄村一村民在老旧会堂办喜事,因山区持续降雪,积雪过重,导致屋顶坍塌。事件发生后,市县乡村立即组织力量全力抢救,但仍有7名重伤者死亡、90余人受伤。《金华日报》第一时间对这起突发事件进行报道,连续4天在头版刊发消息、通讯,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发挥了党报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作用。报道团队另辟蹊径,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感人故事,顺势推出系列报道,集中刊发了《婆媳合救三人忘了家人 陈为民大梁下护住孙女》《丈夫被压前把儿子塞桌底 自己在医院劝大家不要哭》《不要着急,先把东西拿掉 我再等等,先送重伤的人》《雅庄,因为你们而感动》等文章,聚焦灾难发生时的凡人善举,还原惊心动魄的救援瞬间,讲述百姓身边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在2014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奖评选中,《听,那坚如磐石的声音——磐安雅庄事件系列报道》获优秀作品二等奖。

细节决定成败。回顾这组系列报道,记者既没有宣传“高大全”式的人物典型,也没有用宽泛的视野做空泛描述,而是深入到事件当事人群体中,挖掘他们在自救、救援过程中的感人细节,集中火力对整个事件中的某一局部或某几个点进行具体、细致的描述,使报道变得有血有肉,触动人心。从社会效果看,通过宣传一幕幕凡人善举,刻画一个个平民英雄,从平凡人中挖掘典型、宣传典型,起到了引导人、教化人的作用。

(作者是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办公室副主任)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金华老兵
张金华
岁朝清供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陈金华
老兵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生日一过,老兵就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