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著名记者子冈告别

2017-11-23

中国记者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闻史大公报重庆

向著名记者子冈告别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彭子冈,一位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名迹的女记者1月9日病逝于北京。因为她默默地离去,人们怀念起她当年叱咤风云的岁月。今天首都各界人士以及她的同仁、朋友、读者前往北京医院,向她做最后的告别。

四十年代,是子冈人生的盛期。她自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出任《大公报》记者,抗战八年间在重庆以富有个性色彩的新闻和通讯抨击社会的昏暗,为苦难的民族呐喊;也以她的胆识拨开山城的迷雾,告示人间的希望与光明。特写《毛泽东先生到重庆》曾轰动大后方,通篇思想与文风至今仍不失为新闻写作的范例。

近日为子冈送来的挽联,称她“握一管神笔”“有两只慧眼”,那是赞许她擅于脱开旧社会对报界的重重检查,从间隙里做文章,也钦服她五十年代时风尘万里,以新中国的劳动者为采访对象。作家沈从文在评论子冈的作品时,把新闻比作“用人事写成的大书”。他说,那是有时间性的,然而,子冈的报道“即或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也毕竟是历史的真实”。

子冈也曾沉默过。除了丧失了意识的生命最末两年,便是1957年被卷入那场风暴与漩涡之后的22年。枯干的笔,犹如她衰竭的精神被抑制着难以流泻出文采。待平反后,她困于病榻,未曾泯灭的热情又促使她孕育出与社会生活切近的优美散文,只是,那双曾写下600万字的手已不能握笔,而只能由她口授。卧床7年半,她的丈夫,一位有贡献的老新闻工作者徐盈就这样陪伴着她度过了沉默的时光。

向子冈告别,那是向一个普通人,向一个亲近者致最后的敬意。今天仪式上分发的子冈的生平介绍,没有显要的职务与头衔,这位终年73岁的“三八式”干部只是一名记者、编辑。然而,她对人民的忠贞,她的才华与勤奋,为自己树立起不朽的形象。

香港《大公报》《文汇报》今天专门送来花篮,敬献于子冈的灵前。

猜你喜欢

新闻史大公报重庆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大公报》举行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社会历史语境下浅析《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教学中的价值
从《大公报》看《红楼梦》与近代社会生活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在这里看重庆
浅析民国时期《申报》与《大公报》的言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