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背景下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内容研究
2017-11-22赵礼寿
赵礼寿
摘 要 数字化升级是当前我国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政府政策对于产业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改革初期的出版发展政策为例,分析其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以期为政府当前的政策制定提供历史经验。
关键词 出版产业 转型升级 政策内容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70
A Study on the Policy Content of the Upgrading and Upgrading of Publishing Industry in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Background
——Tak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y as an Example
ZHAO Lishou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Digital upgrade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publishing industry, among which government policy plays a vital role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is paper,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policy as an example, analysis of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specific content, with a view to the government's current policy development to provide historical experience.
Keywords Publish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olicy content
1 產业发展政策理论基础
产业发展政策是产业政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来看,产业发展政策按照政策目标取向的不同,具体包含技术政策、布局政策、外贸政策、金融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政策。
产业技术政策是指政府对产业技术发展实施指导、选择、促进与控制的政策的总和,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产业技术的科学发展。发展产业技术政策主要是因为单凭市场机制来发展产业技术是有限的,而且现代技术日益呈现高精尖的特征,开发成本巨大,单一企业难以支撑,所以政府有必要通过政策手段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两种。一是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援助政策,主要是指政府对依靠本国的科研机构进行新产业技术、工艺的研发与推广行为进行支持的政策,具体是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资金支持等手段来进行的,比如我国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我国政府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实施一部分科技重点项目;同时要攻关涉及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①二是新技术引进政策,主要是指通过通入资金、合资等多种方式鼓励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政策,因为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因素,形成了各国的技术优势,所以处于技术劣势的国家可以通过技术引进的手段来发展本国的产业。
产业布局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为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而采取的调整产业空间结构的政策总和。实施产业布局政策的缘由是因为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有自然资源、资本和人口等要素的空间差异,从而造成了产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为使整体产业更好发展,就有必要实施产业布局政策,使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依靠自身的优势资源进入产业发展过程,从而带动整体产业的平衡发展。
产业布局政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央宏观总体布局政策,主要是指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以及产业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协调;二是地方局部布局政策,主要有制订和实施地区产业发展计划,从而确定该地区在产业内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微观层面的企业个体布局政策,即政府通过对个体企业经营中的厂址选择、生产布局、服务网络布局的具体干预,从而促进企业布局合理化的一种政策。
产业外贸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产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政府所采取的限制或者保护性的政策总和。具体来看,产业外贸政策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进口限制政策,实质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当本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比如新闻出版总署于2011年4月6日开始实施的《音像制品进口管理办法》的第七条就明确指出,“国家对设立音像制品成品进口单位实行许可制度”; ②二是出口扶持政策,政府一般是采用税收、金融、货币政策直接或者间接扶持、引导企业出口。
产业的金融政策是指产业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利用金融手段来调整产业发展的政策总和。具体而言,金融政策是与其他的产业政策相互交融的,即通过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外贸政策来实现的。对于产业而言,良好的产业金融政策有利于产业的平稳发展提供条件。
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尽量消耗较少的能源,注重产业内部发展中现代与未来之间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就是鼓励这种模式的产业发展。此类政策的提出,与现代产业发展中对资源掠夺性的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环境恶化相关。比如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其中对于印刷业的规划就有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内容:“……大力推动绿色印刷发展,以数字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CTP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为重点,在全行业推广数字化技术……”③endprint
2 产业发展政策内容分析
本文选取以经济过渡时期我国出版产业发展政策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当时的布局政策和外贸政策。
当时的出版产业布局政策就是地方出版社经营方针的调整和促进读者急需或者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出版物的出版与发行。
在地方出版社经营方针调整方面,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地方出版社提出的经营方针就是“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这就意味着地方出版社主要服务对象是地方出版社的所在地。改革开放后,这一方针明显不符合当时的发展形势,有必要开放地方出版社为全国服务,进而来缓解“书荒”问题。1979年4月国家出版局的会议上提出了改变地方出版社“三化”的经营方针,建议实行“协作出书,面向全国”的新经营方针。1979年12月国家出版局在长沙召开的会议上,代局长陈翰伯明确提出地方出版社可以试行“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或兼顾全国”的经营方针。地方出版社新的出版方针制定后,极大鼓舞了地方出版社的发展,使得地方出版社的生产能力发展迅速,同时也使得我国的出版产业布局进一步合理化、体系化。比如1985-199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逐步分离出了漓江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接力出版社等,这些分离出的出版社在我国出版市场中表现不俗,出版了很多具有广泛读者影响的图书。
在满足读者需求方面,在出版和发行两个环节都进行了布局调整。在出版环节,进一步依据内容范围的标准,笔者将其分为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主要是对此阶段的整体出版进行规划,微观方面主要是对某一种类的图书进行规划。宏观方面,1995年1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报告》,里面提出此阶段出版产业结构的发展方针;同时里面还提出要制定书、报、刊、音像事业发展的“九五”规划。随后,新闻出版署针对“九五”我国书、报、刊、音像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颁布一系列政策,比如1995年3月15日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关于制定“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通知》、1995年10月20日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关于制定“九五”(1996-2000年)重点音像制品出版规划的通知》、1998年3月18日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调整“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通知》。
微观方面,此阶段的出版产业布局政策主要是对某一类图书的鼓励政策。古籍整理方面,1992年5月25日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颁布《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里面提出10年内整理出版古籍2000种,确定“八五”期间的重点古籍共1040种。少儿图书方面,1995年12月14日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和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确定了少儿出版的“5155”工程,即建立5个儿童图书出版基地、出版15套大型系列儿童动画图书、办好5个儿童动画(漫画)刊物。民族出版方面,1996年1月9日中宣部、国家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布《关于加强民族出版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新形势下的民族出版工作发展与改革提出了具体措施。科技出版方面,1996年10月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联合颁布《关于加强科技出版工作的若干意见》,里面对此阶段的科技出版工作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人才培养、支持方法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
在发行方面,此阶段由于整体的发行体制改革,而对某一类的图书发行政策出台的不是很多,主要有1996年8月28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新闻出版署针对农村图书发行工作而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农村图书、音像制品发行工作的通知》,里面提出供销合作社是农村出版物重要的发行渠道,新闻出版部门要积极与其配合,利用好供销合作社的渠道,以扩大农村出版物的发行。
当时的出版产业外贸政策方面主要是积极利用国外优秀的图书来丰富国内图书市场,从而部分解决当时市场上的供不应求矛盾,同时加强对外合作,适当对外推广国内图书。
引进图书政策方面,例如1979年2月2日教育部、外交部、财政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速引进外国高等学校教材的几项规定》,里面明确提出“迫切需要近几年内将美、日、西德、英、法等国以及其他外国的较新较好的教材尽快引进来”,④以便通过这种形式缓解我国高校教材供不应求的矛盾。
出口图书方面,此阶段比较重要的出版外贸政策有:1980年5月26日国家出版局党组颁布的《关于加强同国外合作出版的报告》,里面提出了应该积极发展与国外的合作出版,因为加强与国外的合作出版,有利于我国图书进入国际市场,扩大我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对于增进我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与国外的出版合作,能够发展我国的出版产业。
3 总结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出版产业面临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压力,政府政策对于产业升级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制定合理科学的出版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升级,其中改革成功的历史经验能提供一个借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为了促进产业恢复,从技术政策、布局政策和外贸政策来促进产业发展。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但是也要从技术、布局、外贸、金融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来科学规划统筹建议合理的出版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此文系2014年浙江省社科联年度课题“数字背景下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内容研究”(2014N003)阶段性成果;此文获得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我国出版产业政策内容与绩效研究”(14YJCZH219)支持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1-7-4.http://www.most.gov.cn.
② 中國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政府信息公开.2011-4-20.http://www.gapp.gov.cn.
③ 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2011-4-20.http://www.gapp.gov.cn.
④ 教育部,外交部,财政部.关于加速引进外国高等学校教材的几项规定.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法规[DB/O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