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微信平台开发

2017-11-22张明

科教导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微信平台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张明

摘 要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历史弄学堂微信教学平台的开发为例,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探讨历史教学微信平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微信平台 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60

Development of History WeChat Platform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ZHANG Ming

(Suzhou No.1 Middle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006)

Abstract Using WeChat public platform to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has become a new teaching method. In order to ge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WeChat school teaching platform as an example,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space-time concept and historical empirical,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patriotism,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of the WeChat platform practice on students history core literacy training.

Keywords WeChat platform; core competence; history teaching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的创新应用”,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新模式。当前,教育资源正逐渐以云服务的形式运行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等云端个人学习环境与设备当中,基于微信基础上构建的微信公众平台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于一体,不仅可以成为多种学习内容的整合平台,还可以转化为历史教学资源的传输平台,由于微信平台具有混合式历史学习的特点,对于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整合学习资源,培养“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例如,1842年《南京条约》第七款关于“赔款”的表述为“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人教版课本对此的表述为“赔款2100万银元”,在中国近代史上几次大的对外赔款中,惟第一次鸦片战争用“元(或圆)”作计值单位,因此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南京条约》中的赔款仍然是以“银两”为单位。因此,教师在课堂简要讲解此处后,提出供学生课后自由思考的问题,即“为什么《南京条约》中的赔款以银元支付而不以银两支付呢?”其实,对该问题的思考,学生思维便进入到了1840年代的货币时空体系之中。

但是,由于历史学科的专业性和史料的分散性等,时空观念的培养更需要教师整合学习资源的能力,能够借助信息化平台为学生提供探究的便利。为此我创设了历史教学微信公众平台即历史弄学堂,收集西班牙银元的老照片并加以注解,整合1840年代货币体系的史料,然后运用高中生的话语体系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推送。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选看,甚至在微信群中转发或在朋友圈分享观点。教师在微信平台上发布适合本班级的辅助史料,而且不采取强制观看的作业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时空视野和激发历史探究的兴趣,也有助于教师对历史学科的深入思考和个性化的辅导教学。此外,运用老照片、音视频以及考古实物等,借助微信教学平台创造一种情境教学的时空,可以让学生较快进入那个时代的历史当中。

2 构建史料平台,开展“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有位历史特级教师曾举例他如何在课堂上讲解《南京条约》,他让学生把“《南京条约》里对中国有利的、可以接受的找出来;不利的找出来;你觉得说不清的找出来。”此类史料教学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教师能便捷查阅到可信的《南京条约》文本;第二,教师能够将《南京条约》文本以合适的方式发送给每个学生;第三,教师本人或购买或阅读过关于鸦片战争的重要著作。这三点对历史教师来说,每一项都是难点,甚至有的教师连条约内容都没有看过,那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为此,我以《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和《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等为史料基础,在微信教学平台上推送相关史料,构建了历史教学微信平台史料库。课前,教师通过微信平台向全体学生推送《南京条约》文本,同时推送茅海建教授《天朝的崩溃》关于南京条约的相关评价等一组系列文章,再通过微信群告知学生在一周内进行阅读并回答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将问题答案通过微信署名反馈给教师。然后在课堂中分析《南京条约》时,师生已经具备了共同的史料背景,师生一起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正因如此,学生才会有反思和疑问,比如学生看到书本中“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然后对照《南京条约》第十条关税的规定却是“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由此可见书本中关于关税“双方商定”的表达是错误的,从《南京条约》中也不能归纳出“协定关税”。因此,史料實证的前提是教师要提前搭建好便捷传送的史料库,基于微信史料平台的师生探究才是有效可行的史料教学。

3 助力合作探究,促进“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关于历史事件的原因探讨,不仅是历史解释的魅力所在,更是学生进入历史天地进而掌握历史方法的有效途径。但是,传统课堂上的原因分析,往往只能借助PPT来展示一则或几则史料,然后总结出一个原因。而历史事件的原因往往又是多方面的并且需要从中找出最根本的因素,而教师为便于教学往往将材料中关键词提前做好了标注,因此这样的师生互动其实是“设计”好的,缺乏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真实互动。endprint

对此,我在探索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首先,将班级学生根据历史学习能力分成六个小组,每位学生借助PAD搜索相关史料,登录教师开发的历史教学微信公众平台查找专业史料。其次,小组以团队的形式讨论并提炼出共同认可的三个原因,依据重要性进行排序。六个小组共计18个原因再通过PAD传送到starC系统的双屏黑板上,然后师生一起对原因进行分类、归纳,将原因概括为:经济原因、政治原因、社会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再从不同立场分析最重要的原因即根本原因。针对提炼出的重要原因,教师再调出相关史料进行深度分析,达到“论从史出”的效果。而对于部分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查看教师历史教学微信平台上的相关文章,甚至在此平台发表并展示师生的思考成果,让微信教学平台成为保障师生交流探究的后勤基地。

4 构建多元评价,推动“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力求对历史史事进行全面客观的考察。比如,在结束新航路开辟一课时,笔者展示了一则史料“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然后提出了思考性的投票题,“关于美洲文明与欧亚文明的碰撞,到底用发现一词好还是用相遇一词好?”学生在手机上登录历史教学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投票,全班39名学生有35人赞同使用“相遇”,有4人赞同使用“发现”。但是,调查还发现很多学生却无法回答:为什么“相遇”一词要比“发现”一词用的好,这就涉及到历史“史观”的分析。

由于高一学生刚涉足历史,因此教师不适宜对历史概念进行理论性的历史解释,但是可以通过历史实例进行解释。尤其让学生感悟到历史的魅力,一种看法的变化原来背后竟然就是一种历史学家的史观。为此,我在历史教学微信平台上提供关于评价新航路开辟的三则史料,材料一为文明史观,如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文明之间的交流,尤其美洲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的物种交流、资源的交流等;材料二为全球史观,如新航路开辟打破隔绝走向整体;材料三为现代化史观,如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然后在微信平台设计了多选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愿意采用的史观,并模仿之进行历史现象的解释,再将答案署名后直接发送到微信后台。这样既便于教师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历史视野。

5 实现情感体验,形成“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其实,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历史人物的认识程度和情感体验,更是一种历史价值观。在阅读哥伦布传记时,我對哥伦布所生活的时代,也感悟颇深。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哥伦布要求用契约保障他的荣誉和权利:1492年4月30日的契约:‘有鉴于你,哥伦布接受王命行将启程到海洋中去发现和取得岛屿及陆地……由于你要为朕等冒险犯难,所以你获得报酬是公正的、合理的。有权担任统帅、副王和总督,有权获得堂的荣誉,有权世袭。”由此可见,对于哥伦布个人航海的保障,哥伦布要求的是“契约”。

而以平等、诚信为核心的契约精神,恰恰是商业发展所必需的,没有交换双方的平等,商业能发展吗?没有诚信,商业能发展吗?所以这种契约精神恰恰是近代商业文明发展的一种前提,契约精神为市场经济的产生立下了道德律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阅读了大量史料后,愈发感觉这背后的时代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契约精神,它以公平正义、平等、诚信为核心,在经济行为的背后其实是一种资本主义精神。这里向学生分享的是教师的感悟和情感,传达的不也是基于历史阅读的独立思考吗。对于此类题材,我还制作了一系列5分钟左右的历史微课,帮助学生感悟那个时代的历史精神,然后将其发布在历史教学微信平台上,构建微信微课系列,学生上课前几周可以任选史料或视频进行自学,在这里师生都是学习者,又都是学习的创造者。

6 结语

在“互联网+”的时代,教育信息化风起云涌,如何将信息化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关键在于心中有学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要将学生看作是种子而不是瓶子,这就要求在学科核心素养上下功夫、在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融合上下功夫。借助历史教学微信公众平台即历史弄学堂的深度开发,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可以助推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2012.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Z].2016:9.

[3] 王竹立.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3.

[4] [美]迈克尔·霍恩等.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9.

[5] [美]莫里森.哥伦布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7.

[6] 魏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6.

[7] 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6.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信平台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