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区域与古典主义极端的矛盾
2017-11-22程宝良
程宝良
摘 要 在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中,“古典主义”是一个笼统而充满矛盾的概念。“古典主义区域”与“古典主义极端”的矛盾,正是“古典主义”内部矛盾的表现。这些矛盾可能引起理论混乱。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界定“古典主义”的概念及其内涵,保持“古典主义”概念在教科书中的逻辑一致性。
关键词 “古典主义” 内部矛盾 教学考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43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lassicism Area and Classicism Extreme
—— Based on the Teaching of "Macroeconomics"
CHENG Baolia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Abstract I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neo classical synthesis, classicism is a general and contradictory concep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lassicism" and "classicism extreme"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 of classicism. These contradictions may cause theoretical confusion.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efine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classicism and maintain the logical consistency of the concept of classicism in textbooks.
Keywords “Classicism”; internal contradiction; teaching investigation
1 问题的提出
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理论,给学生带来诸多困惑。例如,“古典主义区域”与“古典主义极端”之间就存在理论上的矛盾。
在“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中,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m=ky-hr。其中,ky-hr代表交易和谨慎等动机引发的货币需求、投机动机引发的货币需求;m代表实际货币供给。在以实际利率为纵轴、以实际国民收入为横轴的平面坐标系中,LM曲线是一条左端趋于水平、右端趋于垂直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均衡状态。LM曲线左端的水平区域为“凯恩斯区域”,右端的垂直区域为“古典主义区域”。如果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LM曲线的“古典主义区域”,就会产生政策取向上的“古典主义极端”。“古典主义极端”是指实施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实施货币政策完全有效的一种特殊情况。
然而,“古典主义极端”的政策效果与“古典主义区域”的内涵之间存在着矛盾。如果“古典主义区域”确实存在的话,那么“古典主义极端”就难以存在。反过来说,如果“古典主义极端”存在的话,那么“古典主义区域”就难以存在。
2 对“古典主义区域”与“古典主义极端”矛盾的说明
2.1 对“古典主义区域”的解释
按照目前流行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的说法,LM曲线的右端之所以是垂直的,是因为利率太高,股票或债券等资本证券的价格看涨,人们为投机而准备的货币全部买进资本证券。在这种情况下,较小范围内的利率变化,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不能产生影响,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为零(h=0)。按照LM曲线的标准方程式,此时曲线的斜率因h=0而出现 ,即這一区域的LM曲线是垂直的。此时的LM曲线方程式就可以简化为m=ky。教科书上称,这种情况符合“古典学派”的观点,以及基本上以“古典学派”理论为基础的货币主义的观点,所以称为“古典主义区域”。因此,因投机动机引发的货币需求为零,即h=0,是“古典主义区域”产生的条件。
图1 对LM曲线的纠正
既然“古典主义区域”是在“古典主义”或“古典学派”的基本理论支撑下出现的,那么就必须采用“古典主义”理论来说明“古典主义区域”形成的内在原因。“古典主义”认为,自由市场在配置资源时,由于供求机制在决定价格方面的特点,能够使生产要素自动出清,此时所有的生产要素就能达到最佳的配置状态,即广义的“充分就业”。按照“古典主义”市场能够自动出清的观点,如果把宏观生产函数表达为y=AN K ,其中y代表国民收入或总产出,N代表劳动要素、K代表资本要素、A代表科技要素, 、 分别代表劳动、资本的生产效率。按照“古典主义”的观点,在广义“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由于科技、劳动、资本及其各自的生产效率在配置中达到最佳状态,不再发生变化,因此,总产出或国民收入也不发生变化,即y=y。从“古典主义”的观点看,当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时,国民收入不再发生变化,因此,在LM曲线上,无论利率如何变化,国民收入y都是不变的,LM曲线就表现为一条垂直横轴的直线,这就是“古典主义区域”。由此可知,在LM曲线上的“古典主义区域”,不仅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为零,而且,交易、谨慎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L=ky趋于稳定,如果单方面扩大货币供给量的,可能造成价格水平的同比上涨,而对实际国民收入不能造成任何影响。
由此可知,从“古典主义”的观点来看,在LM曲线上的“古典主义区域”,代表最佳的资源配置状态,人们或政府改变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政策都是伤害效率的,或者说,人们不愿意改变现有的状态。也就是说,无论采用什么刺激经济的手段,不可能使国民收入再增加。endprint
根据以上分析的结论,如果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或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于LM曲线来说,其可以变动只是“凯恩斯主义区域”和“古典主义区域”之间的部分,而“古典主义区域”本身是不会变动的。纠正后的LM曲线如图1中的图b所示。
2.2 对“古典主义极端”的解释
《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借助IS-LM图形分析,对“古典主义极端”的解释是这样的,当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在LM曲线的“古典主义区域”,此时,实施财政政策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只能引起利率水平的变化。如果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则能使国民收入最大可能地增加,并可能使利率下降。其结论如图2所示。
图a 图b
图2 古典主义极端
从IS-LM模型的角度看,IS模型为:,LM模型为:m=ky-hr;此时。其中, 、 、e、g、to、tr、 、d、h、k、m分别代表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自发投资、政府购买、固定税收、转移支付、税率、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系数、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的系数、实际货币供给量等。当LM曲线趋于垂直时,h→0,此时,。由于0<<0,所以,此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引起实际国民收入成倍地增加。
因此,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之所以能够使国民收入最大可能地扩大,是因为扩张的货币政策能够使LM曲线向右移动,特别是表现为LM曲线的“古典主义区域”向右平移,使国民收入最大可能地增加。从这个角度讲,在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国民收入是可以改变的。货币主义者根据这一极端情况,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由IS-LM模型演绎的“古典主义极端”说法与LM曲线所展示的“古典主义区域”的特征相矛盾。
2.3 对“古典主义区域”与“古典主义极端”矛盾的陈述
根据前面的分析,如果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或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于LM曲线来说,其可以变动只是“凯恩斯主义区域”和“古典主义区域”之间的部分,而“古典主义区域”本身是不会变动的。其根本原因是古典主义认为,在市场达到均衡时,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处于最佳配置状态,任何改变资源配置状态的行为都是不理性的或徒劳的。因此,在“古典主义区域”的国民收入是不会变动的。
但是,根据《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IS-LM曲线的分析框架,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实施扩张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最有效地增加或减少国民收入。
这就是“古典主义区域”与“古典主义极端”的矛盾。
3 “古典主义”不是一个严密的概念
在《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是因为在以新古典综合派思想为主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中,“古典主义”是一个用来放置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和一些反凯恩斯主义流派的容器,其本身并非一个严密的概念。正是因为“古典主义”概念本身的混乱,才造成教科书中诸多理论内容的混乱。
3.1 “古典主义”的微观基础和宏观观点
从微观基础的视角看,“古典主义”主张以市场为主来配置资源,认为市场能够自动出清,在市场出清的时候,各种资源配置恰好达到最佳状态。也就是说,通过市场供求双方的互动,工资、利息、地租等生产要素的报酬和商品的价格都是可以自由调整的,从而是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是各种商品都能达到供求均衡。正是因为“古典主义”对市场机制的富有理想主义的看法,才使“古典主义”也具备了(市场)自由主义的色彩。
从宏观角度看,如果承认“古典主义”的微观基础,那么,用于宏观生产的主要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科技、自然资源等要素,都会被充分利用,此时的宏观生产能力达到最大化,国民收入也就达到最大化。因此,“古典主义”推理出几个重要的观点:(1)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表示无论价格水平怎么变化,总供给都保持不变。(2)不存在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替代关系,因为失业率总是稳定在自然失业率水平;(3)货币是中性的,货币供给量的多少不能改变实际国民收入,僅能改变价格水平;(4)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一切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都是徒劳的。
以此推理,“古典主义”认为,一切凯恩斯主义或其它学派的政府干预经济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那些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的经济学思想流派,特别是反凯恩斯主义学派,很容易会被当作“古典主义”。
3.2 长期、短期与“古典主义”
《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也常用“长期”的概念来表达“古典主义”的观点,用“短期”的概念来表达“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在微观经济学中,“短期”是指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来不及调整的生产时期,而“长期”则是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调整。宏观经济学巧秒地借用“长期”与“短期”的概念来分别表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在《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古典主义”是指“长期”的情况。在“长期”中,由于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能够得到合适的调整,所以,实际国民收入就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的国民收入。按照教科书的观点,宏观生产函数为: Y=F(N,),其中,为外生变量。按照“古典主义”的观点,由于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都可以充分调整,充分就业可以随时实现。当达到充分就业时,N是受人口限制的外生变量。此时,Y=F(N*,) ,即实际国民收入是不变的。
教科书中讲,“古典主义极端”可以代表货币主义的短期观点。货币主义认为,从长期来看,任何经济政策都不能改变实际国民收入;但从短期看,适当地增加货币供给量,可以刺激国民经济,既可以促使国民收入增长。货币主义的观点此处不做评判,只是“古典主义极端”中LM曲线的“古典主义区域”代表的是“长期”情况,所以,无论曲线如何与LM曲线的“古典主义区域”相交,都代表不了“短期”的状态。以此来看,认为“古典主义极端”是代表货币主义“短期”政策观点的看法,是说不通的。endprint
3.3 “古典主义”与货币中性
“古典主义”认为货币是中性的,所以不存在增加或减少貨币供给量而改变实际国民收入的可能性。最能表达货币中性理论的就是费雪方程:Py=mv,其中,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国民收入,m为实际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古典主义”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因此,费雪方程就可转化为:m= +g ,其中,m是实际货币供给增长率, 是通货膨胀率,g代表经济增长率。
根据“古典主义”的观点,当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时, y=y,此时经济增长率g=0。此时,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m,那么 m >0,根据m= +g,就会有 >0;如果货币供给量减少,那么m <0, <0 。也就是说,无论增加还是减少货币供给量,仅能改变物价水平P。进一步说,根据费雪方程Py=mv,无论m怎么改变,实际国民收入y不变,因此,货币是中性的。
从这个角度说,即使“古典主义”自身也不完全承认货币供给量改变能够改变实际国民收入。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目前流行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但从理论方面看,“古典主义区域”与“古典主义极端”之间存在理论上的不一致性,得出了自相矛盾的结论。究其原因,主要是以新古典综合派的思想来建立《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理论体系,非常勉强地把一些崇尚自由市场、反对政府干预的宏观经济学流派杂糅在“古典主义”这个容器中。一方面,按照“古典主义”的观点,在长期来看实际国民收入趋于保持不变,因此,在“古典主义区域”LM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表示无论利率(货币政策)如何变化,实际国民收入都保持不变。另一方面又认为,当IS曲线与LM曲线相较于“古典主义区域”而产生“古典主义极端”情况,这种情况下,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并认为这是货币主义短期货币政策的观点。以此来看,在“古典主义”观点支撑的“古典主义区域”内,既有实际国民收入都保持不变的结论,同时又存在实际国民收入变化的结论;既有“古典主义”是表达“长期”的含义,同时又有“古典主义”是表达“短期”的含义。这些都是明显的一致性,是不攻自破的矛盾结论。
这些自相矛盾的理论观点,经常会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和困惑。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说明“古典主义”到底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的具体界限是什么,而不能像新古典综合派那样,把本身相互矛盾的理论观点含糊笼统地集装到“古典主义”中。
课题项目:“陕西省2015年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宏观经济学》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宋韵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M].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 安仙,郑淑华.西方经济思想中的古典主义与凯恩斯主义[J].商业现代化,2005(24):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