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分析
2017-11-22向坤茂
摘 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教学技术软件的不断开发与发展,使得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开始运用到大学教育中,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多元化教学资源。本文分析并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点以及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缺点,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旨在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0.041
An Analysis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n
Network Environment
XIANG Kunmao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 Hunan Police Academy, Changsha, Hunan 410138)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oftware, which makes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eaching mode began to apply to university education based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rovides a wide range of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for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of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strategies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level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近些年来,全国高校开始对其英语课程进行改革,以相应我国新世纪人才培养要求的号召,通过对英语教学内容、思想与模式的变革,不断完善教学体系。网络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性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备,最大限度的将课堂优质资源和知识进行吸收,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其成长为有着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英语人才,这也是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1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点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运用到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知识点内容的讲解与演示,而是通过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形式,将高速运算、自动化运行、技术性逻辑判断等功能与集文字、图形、声像等多媒体信息资源相融合,是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增强,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获取英语学习资料。[1]网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将传统教学中的时空限制摆脱,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进行学习效果的随时性评估,进行学习方案与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以促进学习重点的适时调整。
网络环境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直观性、动态化、鲜活性的教学资料与情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互联网设备上提供了多样化、丰富化的教学资源,比如英语写作网站、阅读网站、趣味学习网站以及英语教学论坛等,[2]各式各样的学习信息资源可在网络上进行自主下载,比如英语听力资料、“洪恩”口语训练资料等,学生能够在这一“人机交互”的课堂环境中进行英语的学习,加强其对英语听说能力水平的提升。网络化英语课堂教学,其方式多样化、信息量丰富化,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是一种传统教学与网上教学优势的非线性优化组合,是个性化、立体化教学理念的体现。
2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缺点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其集体化教学特点,使得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无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通常可归纳为两种模式:(1)以教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将学习的过程变成一种单纯的知识加工与灌输过程,强调短时间内学生对知识理论性的了解,但是严重忽略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2)以学为主。这种教学是过于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学,以学生为教学全过程的唯一中心,培养的人才具有较为强烈的自主性意识,但是严重忽略了教师在英语教育中的引导性作用,导致人才发展方向往往与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偏差。
3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3.1 网络平台授课
这种授课方式将传统课堂中的黑板转变为网络计算机的屏幕,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进行知识的观看。教师可以通过电子化点名的形式进行课堂效果的检查,[3]學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英语问题的发问。这种教学模式以网络先进设备为基础,但是对学生英语水平和知识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网络平台的授课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其信息量更大,教学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信息的获取与传递更加便捷、高增效,多媒体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效果也更加显著。且教学内容的超链接与超文本形式,使得英语教学中新旧知识连接更加明确与自然。endprint
3.2 网络情景化授课
网络教学环境能够创设出真实的英语教学环境,将实际英语环境融入到课堂中,通过先进计算机设备的应用,传达出真实化的英语语言。在这种虚拟实验室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可以进行身临其境的英语交流。可视化口译、虚拟情境旁白等仿真英语环境下,[4]学生能够全方位地进入到英语环境中,全方位地获取英语立体化语言信息,以提升其语言的应用能力与水平。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英语学习系统将合成的影像录制下来,统教学与网上教学优势的非线性优化组合,供后期评价与考核。英语学习的情景化与仿真化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水平的提升,且有利于提升其英语学习的实际效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在网络上查询英语相关资料,并在网络平台中进行资源的共享,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英语论坛的问题答疑,利用网络建立英语的虚拟学习社区。
3.3 网上讨论授课
网络课堂的实时交流性特点,为教学知识点训练和评价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教师可以在课堂前后,利用网络的高度交互性,在课堂上建立一种平等交流的英语教学讨论区域,进行师生之间的理论知识交流,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英语知识交流,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设置学生分组,进行在线的竞答比赛。[5]教师是教学问题的提出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堂计算机终端设备进行问题的回答和讨论,有效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交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
3.4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角色
(1)教学内容的开发者与设计者。网络化英语教学,除了传统英语知识的讲授与技能传授之外,还需要着重对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培养。大学阶段的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只要掌握科学且高效的英语学习方式,就能够极大地提升其知识获取与信息加工的能力。
(2)教学过程的领导者与帮助者。網络化英语教学,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非常重要,但是在教学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这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要有着正确辨识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获取与加工的能力,扮演者一种辅导者角色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正确方向进行,确保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正常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堂讲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不需要借助教师的直接性介入。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教师可有可无,而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适当辅导十分必要。网络化教学应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适当引导为辅,充分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
(3)网络教学信息的提供者。高校教师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下,不仅仅是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者,在其对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掌握网络开发与课件制作的能力,通过合理的筛选网络教学资源,并对其进行研究与加工,使之成为合格的网络教学资源。
3.4 网络教学过程
网络化英语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增加课堂知识密度与容量,有效地将课堂环境优化,对于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做出了有效训练。但是,网络教学并非万能,只是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手段,无法完全取代教师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网络授课的时候,必须要严格遵循“适量、适度、使用”的准则,找准教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与教学信息的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思维规律,来体现网络教学的优势。另外,网络化英语课堂的主体依然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网络化授课与课堂内容的设计时,始终要将学生作为第一要素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加工,将网络的高交互性特点以及信息功能一体化的优势发挥,为学生创设高度还原化的英语听说环境,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在课堂中注重学生这一主体的英语实际交流,不断增强其英语交际能力。
3.5 建立网络生态化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环境本质上是一种实际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在这一环境中,人机互动的形式使得传统课堂观念被颠覆,生态化的教学模式是将课堂环境视为动态发展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个要素需要充分围绕学生这一群体进行协调整合,[6]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大学英语课程在进行生态化设置的时候,需要满足教育生态学,即和谐发展、兼容共存的原则,在1~4学期的基础性学习过程中,导入文化教学的相关内容,在网络教学环境中,以网络自主性学习与分组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实际学习水平,以任务为主要驱动力的教学,着重对学生口语能力和口语思维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在5~7学习阶段中,则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开设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课程,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与事业,提升其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可以依托网络进行国际视野放映厅、英语文化讲座以及第二课堂等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英语知识以及文化交际的水平。
4 结束语
在网络环境下对现行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可以依托网络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促进其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协作学习的能力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与监督,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薛美薇.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6):110-111.
[2] 马利娟.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态化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8(12):68-69.
[3] 骆玉蓉.基于生态教学观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7(9):30-34.
[4] 杨善江.关于构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5):21-24.
[5] 向坤茂.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8(12):168-169.
[6] 张亚萍.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19):225-2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