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体制机制保障环境治理常态化
—— 陈敏尔孙志刚就做好中央环保督察边督边改工作作出批示
2017-11-22李思瑾
整理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思瑾
用体制机制保障环境治理常态化
—— 陈敏尔孙志刚就做好中央环保督察边督边改工作作出批示
整理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思瑾
5月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就做好中央环保督察边督边改工作作出批示。
陈敏尔在批示中指出,做好环境保护督察边督边改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重要指示的必然要求,是配合中央环保督察的实际行动,是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坚持把做好环保督察工作作为政治任务,边督边改、立说立行、亲力亲为,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信访问题照单全收、主动认领,以最大的决心和最强的力度抓好整改,全程跟踪督办,逐一办结销号,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压紧压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要以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为契机,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举一反三、探索创新,用体制机制保障环境治理常态化,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成果回报中央的亲切关怀,回应群众的热切期盼。
孙志刚在批示中指出,中央环保督察对加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是一次强有力的指导和督促,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动力,督察组交办的每个来电来信投诉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的部署要求,以较真促认真,以碰硬求过硬,边督边改、即知即改,迅速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具体整改措施,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同时,要以此为契机,深挖各类环保问题产生的根源,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从根本上堵塞漏洞、解决问题,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链接
各市州环保问题整改动态
贵阳市:部门联动整治火车鸣笛扰民问题
针对“半山小镇居民反映火车鸣笛扰民”问题,云岩区、南明区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头桥社区每日安排4名工作人员对铁路道口沿线进行巡逻,区铁路护路办协调铁路相关部门对损坏铁路道口进行修复,并安排4名保安24小时值守,确保行人横穿铁路的安全。目前,铁路管理部门已完成对铁路封闭网段的整改,并对火车鸣笛进行规范管控。
遵义市:对环保问题立说立改马上办理
遵义市成立了环境保护局落实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专班、环境保护局迎接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执行了24小时在岗制、问题落实专班制、责任问责追究制、群众举报限时办理制、每日早会制。汇川区还按照“五化”管城市和“七个一”管工地的工作标准,对全区垃圾清运、污水治理、噪音污染等工作开展大排查行动,进行自查自纠。
六盘水市:地方性法规颁布实施助力环境保护
为理顺水城河保护管理体制、细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责、加强水城河保护,推动水城河综合治理专业化、常态化和法制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月28日,六盘水市委颁布首部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六盘水市水城河保护条例》,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该条例自6月1日起施行。
安顺市:八大治理工程责任清单应时出台
安顺市出台环境保护八大治理工程责任清单,针对空气质量保障工程、城区贯城河河道治理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及禁止焚烧工程、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置工程、涉重企业治理工程、城镇管网完善和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畜禽养殖行业和“数字环保”环境质量监管全覆盖建设项目,逐一明确责任单位、主要内容、治理措施和完成时限,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实施问责制。
毕节市:为保护饮用水水源提供法律保障
毕节市近日向社会公布《毕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这是全省范围内第一部针对设区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行立法保护的地方法规。该条例针对毕节市1000人以上集中式供应生活饮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的五大类问题,明确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职权职责,为保护饮用水水源提供法律保障。
铜仁市:“五到位”抓好投诉件办理
铜仁市形成“五到位”工作机制:一是责成相应的责任区县和责任部门形成整改专班迅速组织调查,确保投诉件调查核实到位。二是以“零容忍”要求处罚力度到位。三是对企业、公职人员履职情况追究到位。四是相关督察信息公开公示到位。五是坚持“立行立改、边查边改、限时办结”原则整改落实到位。
黔东南州:普舍寨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改见成效
黔东南州通过对一、二级保护区内建筑和一级保护区内硬质铺装、护栏拆除,并覆土撒草花种绿化拆除区域、清理建筑垃圾、撤除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无关河运码头及凉亭、收拢河道堆积砂石等一系列措施。整改后,普舍寨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点水质达到Ⅱ类,符合国家饮用水取用标准。
黔南州:大力推进“双十行动”
截至5月1日,黔南州“十大污染源”3项治理工程综合完成率达到48.3%,其中瓮福集团厂区渗漏废水治理工程项目已建成投运废水抽回系统及污水处理设施,完成工程量90%以上。“十大行业治污减排”5项治理工程综合完成率达到70%,其中有2项已全面完成: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财洞)建成投运收集池及回水泵站,贵州省福泉磷矿有限公司建成投运6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黔西南州:“三问两深入”工作机制抓整改落实
兴义市、晴隆县推行“三问两深入”工作机制,抓整改落实。“三问两深入”即首问接办处理措施、再问核查情况效果、三问整改落实时限,深入核实交办件核查工作进展真实性、深入研判整改措施可行性,强化督促指导,向时间要成效,强力推动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兴仁县进一步对洗煤厂、砂石厂、洗车场等环境隐患点进行排查,有问题的则明确责任单位及时整改。
贵安新区:依托大数据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通过贵安数字环保云平台下设的自动办公系统,贵安新区让所有文件(涉密件除外)均通过自动办公系统流转。建立污染源及建设项目一源一档模块,环评审批、污染防治、行政处罚等环境管理全过程信息储存,通过环境综合管理平台、移动执法APP做到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均可查阅案件办理痕迹。
(责任编辑/袁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