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下的大学人才培养
2017-11-21赖天恩
赖天恩
摘 要:“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难题”都指向我国人才教育的问题,每每提及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不能绕过这两个问题;而“钱学森之问”更是指向我国的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人才培养的问题上充满了中国特色——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单一评价标准、文理隔膜和高校快速发展导致对自身定位的不清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才能真正回应钱学森之问,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学术氛围;人才培养;大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2-0086-03
“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来人才”,这是钱老留下来的问题,也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积弊。当前我国大学不仅缺少独特创新的东西,而且也没有以培养科技发明人才作为目标实施教学,因此尽管高校教育培养规模尽管庞大,但很少“冒”出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在当前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李克强总理提出培养工匠精神人才的背景下这一使命更加凸显,更加具有时代的意义。新世纪的教育,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这些创新人才需要“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
一、中国式教育问题
中国教育自出现起,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其发展轨迹、特点就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发展至今天,在教育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体制固化
目前我国大学的结构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政府对高校的资金、招生、办学等方面实施宏观管理,进入管制的壁垒很高,社会资金难以进入教育领域。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陆续通过颁布政策文件以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高校和政府之间的隶属关系——行政队伍成为支配和支撑大学的主导力量,通过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高校的办学权和自主权逐渐放宽,高校拥有更多空间对学校的运行进行调控[1],但新时期下高校的自主办学并没有如愿真正推动高校的学术自主,推动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是在权力下放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却出现了专业的盲目设置,忙于升级、评比而忽视对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的监控和官本位思想的涌动,这些都阻碍了在新时期高校“杰出人才”的培养。
2007年南方科技大学的创办就是在努力打破我国高校创设、运行的陈旧格局,拒绝一步一步从专科院校开始到研究性大学的发展轨迹,拒绝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招生,学生保持中国科技大学学籍,实行自主招生、自授学位。
(二)单一评价体系,降低了学生的创造性
现行的学生评价制度过多的将目光投向了其选拔和甄别的功能上,对学生“贴标签”,而较少考虑评价的改进、激励和发展功能;此模式下的评价使多少学生将注意力投向学习的结果而非学习本身及自身的发展,这样的评价结果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评价中获得有效信息并改进自己的学习。
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作为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它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目标达成情况的评判[2]。但我国现有的对学生的评价多局限在较窄的范围内——关注智育、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三观等非显性因素则较少注意。这样的评价内容构成不仅会削弱对学生和谐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引领作用,而且過窄的、单一评价内容还会在教育实践中使我们往往不自觉地按照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塑造”学生,殊不知这种做法会导致“千人一面”,使学生在一个框架里发展,从而间接地削弱了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现行的学生评价是由教师实施的,这种单一的评价主体总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约束,“教师的评价总是充满着与目标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影响了学生的动机信念及以后的行为举止。”[3]这些信息都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体验,有被控制感,从而制约了其个性的自由发挥。
(三)高校高速发展引致教学质量堪忧
伴随着我国高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我国高校开始全面扩招,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人才培养变成了批量生产,以至高校生师比逐年下降;我国现有的高校管理制度“严进宽出”的特征造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观念不正;多重影响下难免带来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社会对高校人才质量的质疑。在新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格局进行调整、深化过程中,一大批对自身在教育系统中定位混乱的高校对升级、改名的热衷,盲目开设新专业以达到评级要求,追求热门专业而忽视教育自身的滞后性,这些都对整个教育体系、教育质量的有效和有序运行是一种伤害。
同时,高校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不力也是造成高校教学质量备受质疑的重要原因。作为高校基础性职能的教学活动,其质量的监控、保证是高校自身的责任。但我国高校对教育质量的管理缺乏正确认识——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其他教育环节和教学过程,重理论教学监控而轻实践教学,重视教学计划、教学秩序的监控而对执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监控不足,重视学生知识的考核而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考核缺少办法。
二、创新人才的培养
钱学森提到的人才,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所谓创新,是指主体通过综合应用现有资源,通过创新的行为、思想促进事物发展的活动。创新的内在特性体现在:创新源自现实,是对现实的批判与继承;创新是源自视角、思维的创新。而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它把教育看作是学生的一次自我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吸收自主选择学习他们需要的知识经验,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4]。想要解答钱学森之问,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建立使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模式和方案。
(一)大学办学理念的定位
大学的改革最后肯定要靠体制的变革,但这是一个漫长的、牵涉全局的过程,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变化才开始改变。大学的改革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其过程便是从下至上,最终推动体制的变革。因此,我们应不断推动大学办学理念的变革,以办学理念的转变推动研究性大学对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学理念是一个大学办学的最高指导原则,是大学在制定发展方针和方向的指导原则。大学办学的具体目标、任务、体制、机制、方法乃至校训、校歌、校旗、校徽及校园布局与建筑等则是大学办学理念的延伸或受理念的无形制约[5]。大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出既具有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又紧跟我国人才发展需要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定位、明确的办学理念有利于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endprint
(二)关注评价过程,建立更多理解性目标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的评价而产生的环境可分为两类——“操作性目标结构和理解性目标结构”。操作性目标结构是一种竞争性的目标,是为了证明个人能力优于他人的评价;而理解性目标结构是一种内在的评价目标,强调学习者通过学习达到自我提高、技能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在一个理解性目标结构的班级中,评价经常被学生视做帮助自己进步的信息反馈。所以,对于目前学界对评价削弱或破坏学生的创造力这一说法,我们应该进行区分——削弱或促进取决于教师在评价中所传递的信息。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尽量降低其比较功能,以降低可能伴随评价而产生的压力和焦虑;当评价的重点从比较转移到自我提高上时,学生更能集中于“挑战自我”,更勇于冒险、接受挑战,迸发新思想。教师评价的价值不仅在于告知学生成绩如何,而且要通过评价使学生获得成绩以外的信息,为其提供开阔视野的信息。教师的评价不能仅仅包括等级上的A、B、C、D这些暗示学生需要更加努力或者需要得到帮助的信息,还应包含着一个在评价中向学生传递尊重他们努力工作、鼓励他们积极活动的信息[6]。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关注评价的“导向”功能,促使学生通过评价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个体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为评价标准,重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一个新的学生评价观同样需要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地位——学生对自我学习情况的判断。要建立教师、学生、管理者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师生不再由于评价中的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上下关系而导致教学、科研的地位不平衡。
(三)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个性化学习
创新就是要做到标新立异,不惧怕与众不同带来的孤独感,呵护好奇心。好奇心是构成创新的主要内在因素,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一种内在自我需要的满足。要为学生提供智慧性的引导,使其好奇心得到呵护、创造性潜能得到完全的开发[7]。
在当今学科条块分割的背景下,我们应当鼓励学科之间的交流,我们的高等学校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跨学科”的口号,但是实际上却极少真正做得到;在教学及科研能力培养中,更是甚少做到学术能力培养的个性化。教学整齐划一的标准无疑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伤害,而以培养学术、科研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本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独特。但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更多的是跟着导师做课题,按照导师的发展模式在框架内生长。虽然这样能够保证学生的发展方面不偏离正轨,但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在发展局限于一隅,失去了当初的独特性。而在课程选择上,部分院校虽然提出跨学科概念,但在政策执行上没有为学生跨学院学习提供支持,学生无法向外选课学习。而当今科学技术以高度综合为主要特征加速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出现,学科边界也终将会消亡。当今这种学科之间壁垒分明的学科管理方法,最终只会把学生专业越做越窄,更是无法做到学术的争鸣与切磋,眼界打不开,又何谈创新[8]。同样,我国目前条块分割的学科机构对学生眼界和视野的开拓明显不是件好事。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两者都是人才培养的很重要手段,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人文关怀及主体意识[9]。未来的大学教育,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是不能分离的,只有将两者共融于教育教学当中,才能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同时培养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人的精神世界才能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我们也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杰出人才 [10]。
科学研究的强大动力莫过于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开阔的眼界、视角,无法看到事物的独特性,那何谈创新、何谈新颖。作为高校,应该给学生一个呼吸自由的生命课堂,为学生多接触本专业以外的知识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为学生搭建一个知识平台,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维、快乐体验、主动发展,发出自己的声音活跃学术思想,推动跨学科综合人才培养。作为导师,学习上的引导者,应该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及自由,而不是让学生“克隆”发展。
另一方面,高校的生存环境必然是孤寂与自由的,這就是学术世界的“坐冷板凳”和学术自由。国家有责任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中永无权威可言。现在我们的学术会议中发言的人不一定是在学术上的佼佼者,更多的时候他是那个具有一定的地位、权威的人物。这样的论资排辈的学术环境,不利于新思想的激荡和新学者的“冒头”。我们的学术界需要的是一群有思想、有激情的、甘愿坐“冷板凳”的年轻力量来实现钱老的愿望。
三、思考:重在践行
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易行难”,正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现状。我国的教育理论发展比实践行动早了几十年,完全可以停下来等等实践的发展。我们的学者关于如何实现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讨论颇多,但是我们的教育实践行动实在缓慢。这一方面是由于当中确实存在难以一时攻坚的难题,但也存在着地方、教育工作者对改革的恐惧。由此,我国的教育实践不仅需要新的、有效的理论指导,更需要注重落实情况、严格监督,实行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钱学森之问”折射出大学人才培养之忧,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我们应该从理论到实践,去摒除和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形而上学、扼杀创造性、同质化培养、因循守旧的弊病,鼓励解放思想和独立思考,不断创新教育理念,踏踏实实地去开展教育实践。当然,正所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种教育实践的真正落实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加强监督,需要历经时间的积淀,还需要教育者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探索和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