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扫描和X线摄片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2017-11-21叶富建
叶富建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 泰兴 225411)
螺旋CT扫描和X线摄片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叶富建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 泰兴 225411)
目的研究采用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比较。方法将近年来的45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线平片和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和临床价值。结果CT组的诊断符合率、病因诊断率、病变部位诊断率和病情程度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误诊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螺旋CT扫描检查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诊断率高,能明确病因和显示病变部位,并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作出判断,误诊率极低,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肠梗阻;螺旋CT;X线平片;诊断价值;对比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导致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以机械性肠梗阻最为多见。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肠粘连、疝、肿瘤、肠内异物、炎症、血运障碍等所致,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常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因此,对于机械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特别重要[1]。既往的X线腹部平片和普通CT平扫在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病因和病变部位的诊断受到限制。螺旋CT具体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能更为清晰地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腹内肠梗阻的细节,不仅对病因和病变部位进行甄别,还可对病情评估和疾病预后提供佐证。我们近年来分别采用X线平片和螺旋CT扫描来检查肠梗阻,对其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放射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X线腹部透视疑诊,并经过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机械性肠梗阻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22~84岁,平均(56.3±7.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腹胀、呕吐胃内容物、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急性梗阻41例,慢性梗阻4例。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进行医患沟通,签订知情同意书;并排除病情危重、精神性疾病、不愿配合该研究者等。
1.2 研究方法 对经过X线腹部透视疑诊为机械性肠梗阻的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和螺旋CT扫描进行检查。分别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病因诊断率、病变部位诊断率、病情程度符合率和误诊率等数据指标。
1.2.1 X线平片 仪器为北京万东公司生产的F523-8C型500毫安X光机。指导患者取站立位,行立位后前位摄片,上缘包括膈肌,下缘包括耻骨联合下缘,左右超过髂前上棘。必要时行仰卧前后位、侧卧位摄片和钡剂灌肠检查等,了解腹内及肠腔气体和液体的分布及流动等情况。
1.2.2 CT扫描 仪器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imens Emotion 16排螺旋CT扫描仪,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190~220mAs。扫描层厚和层距均为5mm,病变部位改为2mm薄层;扫描范围为膈顶到耻骨联合上缘。嘱患者屏气后快速扫描,将数据传至Wared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后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进行处理。检查所得的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用x2进行比较;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CT组的诊断符合率、病因诊断率、病变部位诊断率和病情程度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误诊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传统的X线摄片检查包括后前位平片、仰卧位和侧位片,以及钡剂灌肠造影和摄片等检查,具有操作简便、诊断率较高、价格低廉等优点。在X线摄片显像中,单纯的小肠梗阻表现为:梗阻部位以上的肠曲扩张,肠腔内的积气积液形成大小不等、高低一、阶梯状排列、大跨度或拱状的气液平面。绞窄性肠梗的表现为: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没有明显X线异常表现,梗阻部位以上的肠腔扩大、积气积液,而梗阻以下的肠腔排空延缓或不排空,结肠内可有气体;还可见软组织肿块、咖啡豆征、串珠状气泡等改变,小跨度充气肠曲呈C字形、花瓣形、香蕉状等改变,位置常固定不变,有明显液面存在;腹腔内有积液。结肠梗阻时可见结肠扩张,立位横结肠宽大气液平面;乙状结肠扭转时可见乙状结肠肠曲胀气膨大,内有液平面,出现“三线征”具有肯定诊断价值。但属于间接影像学诊断,图像质量受肠腔气体、积液和患者体位、呼吸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肠梗阻的具体部位、发病因素、病情判断和疾病预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2]。 螺旋CT能高速扫描,层厚和层距可调,分辨力超高,扫描范围较广,几乎不受呼吸等伪影的干扰,可获得高质量的薄层图像;还可以通过后处理重建,对腹腔及肠管进行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清晰显示病变的全貌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空间关系,充分掌握梗阻部位、肠管内外的解剖结构、梗阻点形态结构改变和内部特征,明确梗阻的原因和病情[3]。随着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的普及,可以更加清晰地得到腹内脏器组织的完整信息,比如腹内脏器之间细小的损伤和裂隙,器官组织之间少量或极少量的气体和液体。在增强扫描后,还可以获得清晰的血供信息,观察有无合并肠壁缺血坏死或绞窄,肠壁及肠系膜血运情况,为血运障碍引起的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了及时有力的影像学证据。还能对肠梗阻的发展进行动态观察,对疾病的预后进行预判,对临床的诊治起到连续性指导作用。
在本研究中,CT组的诊断符合率、病因诊断率、病变部位诊断率和病情程度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误诊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胡金发的研究结果一致[4]。综上所述,采用螺旋CT扫描检查机械性肠梗阻,能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后等提供科学、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1] 肖斌.超声、螺旋CT、腹部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杂志,2016,29(3):376-377.
[2]李斌.腹部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对肠梗阻诊断的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5):909-910.
[3]王曼玲,孙兴龙.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2,24(9):1785-1786,1789.
[4]胡金发.腹部X线平片和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价值的比较(附26例报告)[J].当代医学,2012,18(16):82-83.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6.069
2095—9559(2017)06—3569—02
201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