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尊神到贵民
——先秦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

2017-11-21高涌瀚陈道德

社会观察 2017年4期
关键词:殷商仁政价值观念

文/高涌瀚 陈道德

从尊神到贵民
——先秦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

文/高涌瀚 陈道德

天道观念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最早出现的意识形态。殷商时期以尊神著称,事事都秉承鬼神的意志。周王朝建立以后,周公提出“敬德保民”思想,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从“尊神”转向“贵民”。战国时期,“敬德保民”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论断。由此可见,从商、周到战国时期,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尊神”转向到“贵民”,并为后世民本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殷商时期——尊神

殷商时期,人们沟通神灵的媒介主要有祭祀和卜筮两种形式。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宗教活动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卜、筮是殷商时期巫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卜筮活动的普遍性充分反映了殷人对各种神灵的崇拜。殷商时期人们对神灵的尊崇主要体现在自然崇拜、帝神崇拜、祖先崇拜三个方面。(1)自然崇拜。在殷商时期,日神、雨神、土(社)神、岳神等自然神都是当时人们祭祀的重要对象。殷人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凝聚着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精细观察和冷静思索。他们通过对日月星辰、日照、大气运动等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再与占卜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证明原先所做出判断的正确与否。虽然对比结果的一致性并不能排除其偶然性,但总体而言,殷人对气象长期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是人类智慧与经验的结晶。 (2)帝神崇拜。 “帝”在殷代宗教中是一种新出现的神灵。殷人相信在天上存在着一个具有人格意志的至上神,名叫“帝”。“帝”既可以造福于民,又可以降灾于民,人们若想平安度日只能战战兢兢,每日占卜祭祀,祈求神灵的保佑。(3)祖先神崇拜。在殷人的宗教信仰中,祖先神是人们尊崇的重点。殷商祖先崇拜是一个以商族祖先神为中心,各部族祖先神并存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商族祖先神处于中心地位,各部族祖先神处于次要地位。殷人之所以对祖先神的崇拜更甚于帝神崇拜,主要是因为帝虽然能令雨令风,但人们并不能直接与上帝进行沟通,而祖先神则是人们与上帝沟通的中介者。殷人对祖先神的高度崇敬不仅反映了他们对自己祖辈征服自然功绩的赞叹,而且反映了祖先崇拜在其宗教观念和王权政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维护商王朝贵族阶级内部的团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殷商宗教观具有尊神的显著特征。殷商时期之所以存在浓厚的尊神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时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把自然界发生的一切现象都归之于神灵;二是商王以“帝”的继承者身份统治百姓,要求万民听命于“王”一人。其目的就是剥夺平民与天神沟通的权力,把沟通“天”与“人”的权力限制在贵族统治者手中,从而实现对神权的垄断。

周朝时期——敬德保民

周代商之后,周王朝统治者为了防止重蹈商的覆辙,汲取殷商覆灭的教训,提出了“敬德保民”等主张。

(一)“敬德保民”思想的主要内容

周公“敬德保民”思想的重心是“保民”,他希望通过“保民”措施的施行,取得民众的支持与拥戴,确保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其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体恤民众,力戒贪逸。第二,做好表率,正确引导民众。周公指出,要想治理好国家首先统治者应具备天子的品德,做天下臣民的表率;其次,统治者要正确地引导民众,让众民走到统治者所要求的轨道上,做一代新民。第三,“慎罚”。周公认为,“罚”是维护统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刑罚一定要慎重,“罚”的最终目的是使民众走向正道。坚持“慎罚”的原则不仅营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保证了百姓的财产安全,而且还对统治者执法手段进行了强有力地约束,对维护周王朝统治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周公“敬德保民”思想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周王朝统治阶级对民众社会地位的认同和重视;而且还要求统治阶级吸取殷商覆灭的教训,在敬畏上天的同时,保护民众、争取民心,以维护周王朝以及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敬德保民”思想提出的缘由

周公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周公认为天命是可变的,如果一国之君不能做到“敬德”这一点,那么天就会另求“明主”,从而将天命转移。其二,为周王朝取代商王朝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周取代殷商以后,周公高举“上天弼我”的大旗,既可一改篡弑的大逆不道,又可名正言顺地迫使天下归附,最终主宰天下。由此可见,周公提出“以德配天”的理论并不是全盘否定殷商时期的天命观,而是将“敬德”与“天命”联系到了一起,是对殷商天命观的进一步改造和革新。

(三)“重民”思想的进一步强化

到了春秋时期,“敬德保民”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敬天”和“重民”的思想观念悄然发生了改变,“重民”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如据《左传·僖公十六年》记载:“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这种注重事物自身发展规律,区分天人关系的说法不仅将自殷周以来所形成的天命神权观念打破,而且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身价值放到了首要位置。

总之,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从西周初期到春秋后期,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传统天道观念虽然依旧统治着整个社会,但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向人道思想方向偏移,原有的以“尊神”思想为核心的治国理念已经向既“尊神”又“贵民”的方向发生了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神人关系上的一次重大思想突破。

战国时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战国中期,各诸侯国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形成了连年征战不休的混乱局面。孟子在反思了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因后,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一)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

(1)性善论与民本思想。孟子民本思想观念的提出首先要追问到人性问题上。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主张。在这里,孟子所说的“人性”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是相对于其他动物的“兽性”而言的。孟子认为这种向善的本性是所有人都具有的,由此肯定了普通百姓与贵族在人格、生命等方面的平等性,提高了普通百姓的价值和尊严。由此可见,孟子的“性善论”一方面给“仁政”主张或“民本”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性善论”也为实施“仁政”的可能性进行了充分论证。

(2)仁政与民本思想。在《孟子》中,“民本”二字出现次数虽不多,但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却经常与“仁政”、“王天下”等结合在一起。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希望通过“霸天下”来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孟子虽然同意“定于一”的观点,但主张通过“王天下”而非“霸天下”来实现天下统一,并指出实现“王天下”的策略就是实行“仁政”。对于什么是“仁政”,孟子曰:“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由此可见,在君、民二元结构中,孟子想通过“仁政”将君主的“王天下”与民众期望的“以民为本”联系在一起,并最终实现天下一统。

(二)孟子民本思想的基本内容

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拥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

(1)经济方面——制民之产、使民以时、薄赋敛。“制民之产”是指保证人民有一定数量的财产。孟子告诫统治阶级说道:“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还提出“使民以时”,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此外,他还提出“薄赋敛”的主张。

(2)政治方面——人格平等、与民同乐、重民意、举贤能。在政治上,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指出“圣人,与我同类者”。在此基础上,孟子还提出了君主要“与民同乐”。重民意、举贤能也是孟子政治方面要求人人平等的一项措施。孟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先决条件是任用“吉士”,即有德之人。

(3)教育方面——孝悌。孟子十分注重文化教育。他认为教育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存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是人伦方面的培养。人伦方面的培养是指教导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即处理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这五伦关系,这也是仁、义、礼、智、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概而言之,即为“孝悌”。而“孝悌”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和谐美满的理想状态。

综上所述,从殷周到战国末期,我国的社会政治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嬗变:从“尊神”到“贵民”。通过对这些宝贵资料的发掘与整理,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嬗变过程,脉络清晰,思想丰富。这种“贵民”的政治价值观念既为我国民本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先秦思想家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涌瀚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陈道德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摘自《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1期;原题为《先秦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从尊神到贵民》)

猜你喜欢

殷商仁政价值观念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殷商遗址大搜寻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探析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殷商古城青铜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孟子说仁德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