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动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政策分析
2017-11-21张继业
张继业
日本推动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政策分析
张继业
近年来,日本积极推动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形成了较系统的政策框架。日本在互联的功能定位、地理布局、内涵构成上有清晰的政策设想,其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以湄公河次区域为重点推动东盟跨区域以及与区域外的互联建设,以雅加达等城市为重点推动区域内大城市群互联与相关市政建设,以建设基础设施、制度、民众互联以及塑造有利于互联的外部环境为重点推动多元融合互联互通,以“有质量的基础设施伙伴计划”吸引东盟国家加强互联合作等。日本积极推动互联有深刻的动因,着眼于经济与地缘战略利益的实现,势必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应妥善加以应对,既有针对性,又着眼于能力的提升。
日本 东盟 互联互通 中国
[作者介绍] 张继业,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老挝—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东南亚区域与国别、美国对外政策以及中美关系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日本不断在东南亚加大战略投入,积极推动东盟国家互联建设,此举无疑将对中国相关政策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日本在东盟互联建设方面的政策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重点研究日本支持东盟互联建设的政策设想、政策举措、政策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的政策应对。
一、 政策设想
长期以来,日本出于经济利益与地缘战略利益考虑,高度重视发展与东盟国家关系,而以政府开发援助(ODA)等推动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建设成为日本推进双方关系发展、谋取利益的重要手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服务于日本企业向泰国等国大规模转移制造业产能、投资设厂的需要,日本政府积极支持曼谷等大城市群互联体系建设;此后的90年代初,为了填补冷战后东盟地区的地缘战略真空、增强区域影响力,日本着力在湄公河次区域推动建设东西经济走廊、南部经济走廊;进入21世纪,出于反恐、反海盗以及应对中国崛起的需要,日本又与新加坡、印尼等国围绕海上航路畅通加强安全合作。
近年来,日本因应地区形势变化及自身利益拓展需要,更积极进行政策谋划、进一步推动东盟互联建设。2010年受日本与东盟委托,由日本全资创建的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所推出《亚洲综合发展规划》报告,并提交给当年举行的东亚峰会,此后至2015年先后三次推出该报告升级版本,从而集中勾画了日本在东盟互联方面的政策思路。*参见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 The Comprehensive Asia Development Plan,October, 2010, http://119.90.25.29/www.eria.org/RPR-2009-7-1.pdf;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 The Comprehensive Asian Development Plan 2.0 (CADP 2.0): Infrastructure for Connectivity and Innovation,November,2015, http://119.90.25.30/www.eria.org/ERIA-RPR-FY2014-04.pdf;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 ASEAN - India Connectivity: The Comprehensive Asia Development Plan, Phase II,December,2011, http://www.eria.org/RPR-2010-7.pdf.(上网时间:2016年9月30日)2011年,以东盟推进共同体建设并通过《东盟互联计划》为契机,日本提出《支持东盟互联愿景规划》,并成立由日本外务省、贸易与产业省、日本商会等公私部门组成的“支持东盟互联项目组”,在机制上加以保障。*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JICA’s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ASEAN”, https://www.jica.go.jp/english/publications/brochures/c8h0vm000000k9k0-att/jica_asean.pdf.(上网时间:2016年9月30日).2013年,在日本与东盟建交四十周年纪念峰会上,支持东盟互联建设成为双方推进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愿景规划之一,为此日本决定5年内斥资2万亿日元重点在“强化互联”、“缩小发展差距”等方面支持东盟发展。*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Japan-ASEAN Commemorative Summit(Japan’s ODA to ASEAN )”, http://www.mofa.go.jp/mofaj/files/000070232.pdf.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3日)2016年5月,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就日本对东盟政策发表演说,表示将把支持东盟实现高水平互联与促进法治并列作为日本对东盟政策的两大重点。*Fumio Kishida, “Diversity and Connectivity - Role of Japan as a Partner”, http://www.mofa.go.jp/a_o/rp/page4e_000424.html.(上网时间:2016年10月5日)在同年9月举行的日本与湄公河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日本公布《日本与湄公河区域互联倡议》,呼吁区域各国围绕提升该区域互联水平加强与日本合作。*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Joint statement of the Eighth Mekong-Japan Summit”, http://www.mofa.go.jp/mofaj/files/000187094.pdf. (上网时间:2016年9月30日)凡此种种,都表明近年来日本不仅积极推动东盟的互联互通,而且形成了较系统的政策框架,有着清晰的政策设想。
第一,功能定位上,日本认为,互联互通应服务于东盟国家在工业化方面的协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缩小国家间发展差距、推进区域经济融合与一体化发展。《亚洲综合发展规划》系列报告深刻阐释了这一政策思路。该报告认为,日本的互联计划最大特点在于,将东盟国家工业化与基础设施发展联系起来,着眼于促进经济融合与缩小发展差距。为此,日本应从两方面重点施援。*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 The Comprehensive Asian Development Plan 2.0 (CADP 2.0): Infrastructure for Connectivity and Innovation,November,2015,p.1, http://119.90.25.30/www.eria.org/ERIA-RPR-FY2014-04.pdf. (上网时间:2016年9月28日)一是跨区域以及与区域外的互联建设。报告认为,东盟各国由于发展阶段不同而存在巨大发展差距,这既成为长期制约东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障碍,也意味着各国在经济上各有优势、存在高度互补性,因此要缩小发展差距、推进区域一体化,关键是利用好东盟国家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东盟各国在工业化方面协同发展。在区域内已形成曼谷、雅加达等产业聚集的大城市群,以及近年来跨国公司着力在全球范围内根据各国资源禀赋优势配置生产环节的情况下,东盟国家协同发展的重点是以区域内大城市群为中心,向欠发达国家与地区拓展产业链,逐步形成资源高效整合的一体化区域与次区域生产网络,与此同时积极融入世界生产体系、承接国际产能转移。由此,建设跨区域以及与区域外互联互通,特别是以大城市群为节点,构建贯穿区域内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经济走廊,可以从减少物流成本与时间、增强供应链稳定性与有效性的角度,服务于生产网络在区域内外的拓展与融入,实现东盟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间资源的有效交换、经济的有效联通,进而促进东盟各国工业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同上。二是大城市群的互联以及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报告认为,东盟国家要实现协同发展、加深经济融合,另一个重点是大城市群须发挥引领作用,即在创新基础上推动产业集聚与升级,由此腾出更多生产环节向区域内欠发达国家转移,并整体带动区域内产业链紧密融合、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在大都市构建由地铁、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组成的高速高效的互联体系,并建设工业园区、研发场所、商业娱乐中心等相关基础设施,可以从物流的便捷性与即时性以及吸引人才进入等方面,促进大城市群产业聚集与升级,从而增强其在促进区域发展与融合方面的引领作用。*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 The Comprehensive Asian Development Plan 2.0 (CADP 2.0): Infrastructure for Connectivity and Innovation,November,2015,pp.20-30, http://119.90.25.30/www.eria.org/ERIA-RPR-FY2014-04.pdf.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8日)
第二,地理布局上,日本的构想可概括为“两大板块”、“三大经济走廊”、“一大联接”。基于东盟地理特点,以及日本在该区域投资与贸易布局和对互联互通功能定位的理解,日本于2011年提出“建设以东西与南部经济走廊为核心的主干线”、“东盟海上经济走廊”两大愿景规划,从而将东盟分为湄公河次区域、海上东盟两大板块。在湄公河次区域,日本着眼于建设两条贯穿该区域并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陆海大动脉,即从越南岘港出发,由东向西贯穿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四国,最终到达缅甸毛淡棉港并隔海辐射仰光的东西经济走廊,以及从越南胡志明市出发,由南向北穿行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四国,途经金边、曼谷等大城市群,最终到达缅甸土瓦港的南部经济走廊。*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JICA’s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ASEAN, November 2012, p.3,https://www.jica.go.jp/english/publications/brochures/c8h0vm000000k9k0-att/jica_asean.pdf.(上网时间:2016年9月13日).此外,2016年9月的《日本与湄公河区域互联互通倡议》提出,将把建设越南河内到老挝万象的互联互通作为另一大政策重点。*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Japan Mekong Connectivity Initiative Projects, http://119.90.25.37/www.mofa.go.jp/files/000186500.pdf.(上网时间:2016年9月30日)至于海上东盟板块,日本意在构建联接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文莱等国的环形海上东盟经济走廊,重点是港口建设与航路设计,特别是建设能够支持海陆一体、高速联运的滚装船港口,从而形成海陆无缝对接的海上高速交通网线。*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JICA’s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ASEAN”, pp.5-6,https://www.jica.go.jp/english/publications/brochures/c8h0vm000000k9k0-att/jica_asean.pdf.(上网时间:2016年9月30日)“一大联接”即联接湄公河次区域与印度次大陆。2011年,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所在《亚洲综合发展规划》系列报告框架下发布题为“东盟与印度的互联”的报告,提出了“湄公河次区域—印度经济走廊”概念,构想通过重点建设缅甸土瓦港将南部经济走廊向西延伸,跨越印度洋与印度金奈港相联,以及建设穿越泰国、缅甸、印度西北部的公路等,从互联角度构建该走廊。*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 ASEAN - India Connectivity: The Comprehensive Asia Development Plan, Phase II,December,2011,pp.18-30,http://www.eria.org/RPR-2010-7.pdf. (上网时间:2016年9月28日)2015年由日本牵头制定的《湄公河区域工业发展愿景规划》继续阐释该构想,认为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与印度发展互利互补经济关系,有助于这些国家工业化与产业链的发展,因此以缅甸境内建设深水港为重点推进两大区域互联就成为一项重要目标。*Ministry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 of Japan ,The Meko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Vision, p.3,http://www.meti.go.jp/press/2015/08/20150824003/20150824003-2.pdf.(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日)
第三,内涵构成上,日本倡导多元融合的互联互通,即以基础设施、制度、民众间的互联为主要部分,并兼顾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对互联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从而形成各部分融合相嵌、各种因素正能量叠加、总体效用最优化的互联互通格局。在日本看来,东盟各国要实现产业链高度融合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仅有基础设施互联是不够的,还需要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互联、民众间互联,并从人力资源建设、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等方面塑造有利于促进互联的外部环境。在2011年的《支持东盟互联互通愿景规划》中,日本即表示要在基础设施、制度、民众间三大方面支持东盟互联。*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JICA’s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ASEAN, p.2,https://www.jica.go.jp/english/publications/brochures/c8h0vm000000k9k0-att/jica_asean.pdf.(上网时间:2016年11月5日).在2015年的《日本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合作——新东京战略》中,日本表示除了要在陆海空基础设施方面推进“硬的互联”外,还要支持“软的互联”,即制度互联,诸如帮助东盟各国完善国内司法与知识产权体系,促进通关与邮政方面的现代化、港口手续一体化等,以及民众间互联,即促进各国民众在体育、文化等方面加强交流。*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New Tokyo Strategy 2015 for Mekong-Japan Cooperation”, http://www.mofa.go.jp/s_sa/sea1/page1e_000044.html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日)在2016年5月的政策演说中,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更深刻阐释了构建多元融合互联格局的政策思路,他提出日本要在东盟地区打造“有活力与效力”的互联互通,即“日本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不只是修路建桥,而要做得更多。比如,要通过优化通关手续使跨境货物运输便利化,要发展经济走廊沿线地区以创造物流与人流,从而尽可能地利用好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Fumio Kishida, “Diversity and Connectivity - Role of Japan as a Partner”, http://www.mofa.go.jp/a_o/rp/page4e_000424.html.(上网时间:2016年9月30日)他特别强调人力资源建设等因素对互联的重要意义,称“与改善基础设施相比,发展那些能够引领各国工业化发展的人力资源,对于促进东盟互联同样非常重要”。*同上。
二、 政策举措
基于以上政策构想,近年来日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东盟互联建设。
第一,以湄公河次区域为重点推动跨区域以及与区域外的互联建设。较之海上东盟板块,日本更重视湄公河次区域,日本以2007年成立的“日本与湄公河区域合作伙伴机制”为平台,从整个区域的角度谋划与实施互联建设。在此机制下,2012~2015年,日本斥资6000亿日元支持互联等方面建设,2016~2018年,援助总额增至7500亿日元。事实上,在日本长期支持下,东西经济走廊、南部经济走廊这两条陆海大动脉已初步建成,因此近年来日本以实现两大走廊高效高速联通为目标,把工作重点放在修复路网的薄弱环节、打破联通瓶颈、升级重点设施等方面,为此着力支持一些重点项目,包括东西走廊东部出海口—越南岘港改扩建项目、越南海云关隧道项目、湄公河第二国际大桥项目、连接越南与柬埔寨的国家1号公路升级项目、柬境内横跨湄公河的乃良大桥项目等。此外,2013年以来日本因应缅甸民主化进程而重启对缅援助。基于缅甸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其长期受西方制裁、国内路网等设施条件落后之现实,日本将缅甸视为实现两大走廊跨区域高效联通的薄弱环节,及启动湄公河次区域与印度次大陆互联的关键所在,着力支持缅甸推进互联建设,重点是支持缅境内路网建设,以使之更好地与两大走廊融合,并从港口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其与印度次大陆的互联等。2015年的《新东京战略》明确指出,要通过修建公路提升东盟国家与印度次大陆的陆上互联,要通过与泰国、缅甸合作建设土瓦港经济区提升海上互联。*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New Tokyo Strategy 2015 for Mekong-Japan Cooperation”, http://www.mofa.go.jp/s_sa/sea1/page1e_000044.html.(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日)就海上东盟板块而言,日本在推动海上东盟经济走廊建设方面投入资源有限,仅取得一些初步成果,包括完成“滚装船港口网络及短途海运”项目研究,并向东盟提出政策建议,帮助菲律宾实施造船业现代化项目,支持马来西亚柔佛港、印度尼西亚杜迈港、菲律宾苏比克湾等重要港口改扩建工程等。日本还以保障海上通道安全为由,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加强相关合作,重点是通过情报共享、人员培训、装备援助等,加强这些国家海上执法能力。此外,随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向前推进并达成协议,日本打着跨太平洋海上与陆地互联的旗号,不仅与已是TPP成员国的东盟国家加强相关合作,而且积极支持其他东盟国家加入TPP。在2016年5月的政策演说中,岸田文雄明确表示,“海上互联也非常重要”,“太平洋向东跨越南海到达湄公河区域,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与越南已是TPP成员,在此基础上,日本极其欢迎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对于加入TPP表示出的兴趣,日本将支持越南改革其国内体制以更好履行TPP协议”。*Fumio Kishida, “Diversity and Connectivity - Role of Japan as a Partner”, http://www.mofa.go.jp/a_o/rp/page4e_000424.html.(上网时间:2016年11月7日)
第二,推动区域内大城市群互联互通与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雅加达。2010年,日本与印尼签署在大雅加达地区推进城市建设的战略协议,并成立高官指导委员会、专家技术委员会作为机制保障。*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Fourth Steering Committee Held by Cabinet Members of the Governments of Japan and Indonesia on the Metropolitan Priority Area for Investment and Industry(MPA) in Jabodetabek”, December 11,2013,http://www.jica.go.jp/English/press/2013/131217_01.html.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1日)2012年,该指导委员会通过《大雅加达地区城市重点区域建设规划》,勾画到2020年雅加达城市群建设蓝图,提出着力建设18个“快车道项目”、45个重点项目。*“JABODETABEK Metropolitan Priority Area (MPA)”, October 2012, http://119.90.25.31/www.mofa.go.jp/region/asia-paci/indonesia/pdfs/Attachment2.pdf.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2日)近年来,日本即根据此规划积极支持该城市群建设,所支持的一些重大项目包括:作为印尼首条地铁的雅加达城际快线南北线、东西线项目;有助于缓解雅加达电力紧张状况的苏门答腊到爪哇输配电线项目;有助于加强雅加达海上互联的巴丁班港项目等。二是马尼拉。2015年,日本与菲律宾签署《在马尼拉城市群建设有质量交通基础设施的合作路线图》,确定了两国合作目标,即到2016年,双方要联手推进马尼拉交通枢纽、主干道分流道路、轨道交通系统升级、中吕宋快速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启动马尼拉中央商业区交通运输系统、南北向市郊铁路、马尼拉新机场等项目建设,并着眼于该市到2030年的互联互通建设,成立由高官指导委员会、专家技术委员会组成的常设机制加以谋划落实。*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Cooperation Roadmap for Quality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the Transport Sector in Metropolitan Manila Area”, http://119.90.25.30/www.mofa.go.jp/files/000083660.pdf.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0日)三是河内、胡志明市。近年来,日本与越南合作着力于推进一些大项目,诸如河内内排机场二号航站楼、科技产业中心、城铁1号线、3号城市环形路,以及胡志明市城铁1号线、城市水资源处理系统、盖梅港扩建工程等项目。此外,日本还积极支持河内到胡志明市南北高速公路、铁路的修建与修缮工程,以此推动这两大城市间互联水平的提升,从而帮助搭建以两大城市互联为核心、从北到南跨越越南全境的交通网络。
第三,推动多元融合互联互通。除了基础设施外,以多元融合互联互通的政策思路为牵引,日本在制度互联、民众互联方面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并且从一些重要因素入手塑造有利于互联的外部环境。制度互联方面,日本一方面重点帮助缅甸、越南等转型国家,完善其国内司法立法体系,以减少跨区域互联互通在这些国家的制度障碍;另一方面从制度层面入手推动跨区域投资与贸易的便利化。比如,日本通过提供先进技术装备与操作系统、培训相关人员等帮助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实施“国家单一窗口”项目,从提高跨境通关效率上促进互联。民众互联方面,日本主要通过实施一些面向东盟各国涉及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项目,以达到促进各国民众交流、培养民众东盟共同体意识之目的。比如,近年来,日本持续推进“东盟大学网络:东南亚工程教育发展网络”计划,在此计划下,来自东盟各国的19所一流大学组建了上述网络,使之成为东盟各国顶尖科教人才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培养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机制平台。此外,基于人力资源建设、自然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发展、电力供应与联通等方面因素对于塑造有利和谐的互联环境的重要性,日本在上述方面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包括于2015年推出面向东盟国家、印度等国的“工业人力资源发展合作倡议”,将人力资源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结合起来,表示要在未来3年为上述国家培养4万名工业技术与管理人才。*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Industri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Initiative”, http://119.90.25.44/www.mofa.go.jp/mofaj/files/000112833.pdf.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12日)《日本与湄公河区域互联倡议》亦包含了加强湄公河水资源与周边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灌溉农业、推进跨区域电力网络构建等具体计划。*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Japan Mekong Connectivity Initiative Projects, http://119.90.25.37/www.mofa.go.jp/files/000186500.pdf.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2日)
第四,以“有质量的基础设施伙伴计划”吸引东盟国家加强互联合作。日本2015年5月推出该计划,要在3年内投入1100亿美元支持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一批“使用方便、耐用且有利于环境、能够防灾,长期看在成本上是划算的”,而且“能够促进亚洲国家互联互通”的“有质量的基础设施”。*Ministry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 of Japan, Partnership for Quality Infrastructure, http://www.meti.go.jp/english/press/2015/pdf/0521_01a.pdf?crazycache=1.(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日)2016年5月,日本进一步提出“扩大的有质量的基础设施伙伴计划”,将支持金额增加到2000亿美元。*Ministry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 of Japan , “The G7 Ise-ShimaSummit ‘Expanded Partnership for Quality Infrastructure’”, http://119.90.25.28/www.meti.go.jp/english/press/2016/pdf/0523_01a.pdf.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日)上述计划的核心在于以更有吸引力的技术转让、更多资金支持、更优惠灵活的融资条件,调动东盟等国在互联方面的合作积极性。比如,在融资条件上,该计划有较大创新,包括允许在没有所在国中央政府担保情况下,向其地方政府发放开发援助贷款,允许日本国家合作银行向那些有较大风险但潜在收益可观的项目贷款,允许一些中等收入以上国家以本国货币偿还日元贷款,推出美元类的开发援助贷款,并把开发援助贷款审批拨付过程缩短到最多一年半时间等。*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Follow-up Measures of ‘the Partnership for Quality Infrastructure’”, http://119.90.25.49/www.mofa.go.jp/mofaj/files/000112838.pdf.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日)该计划出台后,日本即重点向东盟国家推销。2015年11月安倍专门就此发表政策演说,指出该计划在技术、融资、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强调“仅仅通过卖东西得到短期利益不是日本的做派,日本要全程积极参与项目运作,以所积累的经验与智慧,使整个项目完美收官,日本不仅要获得利润,更要致力于承担责任”,以此呼吁东盟国家加强与日本合作。*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Address by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on the Occasion of the ASEAN Business & Investment Summit”, http://www.mofa.go.jp/a_o/rp/page4e_000347.htm.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日)在日本推动下,以“有质量的基础设施伙伴计划”推进湄公河次区域的互联被写入2015年的《新东京战略》。*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New Tokyo Strategy 2015 for Mekong-Japan Cooperation”, http://www.mofa.go.jp/s_sa/sea1/page1e_000044.html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日)
三、政策动因
日本之所以积极推动东盟互联互通建设,主要是着眼于此举本身,以及其对于东盟国家协同发展、缩小发展差距、经济融合与区域一体化等的促进作用,能够极大地促进日本在一些领域重要利益的实现。
首先在经济上,一方面,长期以来,在日本悉心经营下,特别是通过将大规模持续的政府开发援助与私营部门的贸易与投资有机结合,日本在东盟地区打下了深厚的经济基础,该区域已成为涉及日本海外经济利益的重要地区,2014年,东盟国家与日本贸易额达到2200亿美元,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Masahiro Kawai,Moe Thuzar and Bill Hayton, ASEAN’s Regional Role and Relations with Japan:The Challenge of Deeper Integration,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February 2016,p.10, https://www.chathamhouse.org/sites/files/chathamhouse/publications/research/2016-02-18-asean-regional-role-kawai-thuzar-hayton.pdf.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日)在投资上,日本跨国公司长期持续向东盟国家转移制造业产能,以曼谷、雅加达等区域内大城市为中心,构建跨区域生产网络,2014年,日本在东盟区域存量投资达到1800亿美元,成为东盟最大直接投资来源国。*同上。近年来,东盟国家自身发展也使之在经济上对日本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在经济体量与市场规模方面,“一个有着超过6.2亿人口,而且处于工作年龄、消费能力强的中产阶级持续增长的东盟地区正开始收获人口红利”。*Nobuhiro Aizawa, “Japan’s Strategy toward Southeast Asia and the Japan-U.S. Alliance”, CSIS Report,April 2014,p.1. http://csis.org/files/publication/140422_Aizawa_JapansStrategySoutheastAsia.pdf?crazycache=1. (上网时间:2016年11月2日)而且“东盟已成为世界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到2012年,其GDP已达2.3万亿美元,超过印度、占整个亚洲的12.5%”。*Nobuhiro Aizawa, “Japan’s Strategy toward Southeast Asia and the Japan-U.S. Alliance”, CSIS Report,April 2014,p.1,http://csis.org/files/publication/140422_Aizawa_JapansStrategySoutheastAsia.pdf?crazycache=1. (上网时间:2016年11月2日)在地区经济融合与地缘经济价值方面,以2015年底建成东盟共同体为标志,东盟区域近年来经济融合与一体化加速发展,令区域内市场扩大、经济要素有效整合,这与东盟毗邻中、印两大市场的地缘优势相呼应,进一步增强了东盟在经济上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近年来,尤其是安倍政府上台以来,以使日本成为一流大国为目标,*Shinzo Abe, “ ‘Japan is back’, Policy Speech by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at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http://japan.kantei.go.jp/statement/201302/22speech e.html. (上网时间:2016年11月2日)大幅调整对外战略,经济上着眼于重塑大国实力基础,将推动基础设施等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扩大海外投资并优化投资布局作为重点。《日本复兴战略》即强调要战略性地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基础设施出口、推动企业海外投资与贸易等。*Prime Minister of Japan and His Cabinet, Japan Revitalization Strategy,June 14,2013,pp.128-135.在安倍政府支持下,日企实施“中国+1”投资战略,即在保持甚至减少对华投资情况下,向中国周边更具禀赋优势的国家投资,以优化产业链布局。
基于日本在东盟的经济基础、东盟经济重要性的上升,同时为贯彻日本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思路,近年来日本着力于通过推动区域互联建设,从拓展优化海外出口与投资的角度,推进相关经济利益的实现。具体看,其一,以互联建设带动日本基础设施等产品出口。东盟大部分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基础设施方面需求旺盛,据世界银行估计,2016~2020年,仅越南一国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就将超过1000亿美元。*“Japan Prioritises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for Vietnam”, People’s Army Newspaper, March 26,2016.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发展将令东盟国家在物流、管理、金融等方面产生更多服务业需求。正是看中了东盟国家的巨大需求,日本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着力于以更优惠的技术转让、融资条件,以及积极的政府游说,帮助日本企业赢得基建项目。此外,日本也有以东盟地区为舞台,在铁路、城市基建、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树立国际标准的考虑。“有质量的基础设施伙伴计划”即将推动日本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作为该计划四大支柱之一。*Ministry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 of Japan, Partnership for Quality Infrastructure, http://www.meti.go.jp/english/press/2015/pdf/0521_01a.pdf?crazycache=1.(上网时间:2016年11月2日)其二,以互联建设助力日本企业扩展、优化在东盟区域内外的生产网络,为其进一步向该区域转移产能创造有利条件。东盟区域内互联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地区间联通加强,将从减少物流成本、增强供应链稳定性等方面,助力日企以区域内大城市为中心进一步向落后国家与地区扩展生产网络,从而更好地利用各地禀赋优势的互补性对网络加以优化。同时,改善区域内互联同发展与区域外互联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增强东盟经济竞争力,凸显其在劳动力成本、资源、市场、地缘方面的优势,既助力日企在“中国+1”战略下向东盟国家转移产能,又有助于日本以东盟国家为制造业加工平台、深化与印度等域外大市场的经济联系,从而优化日企在整个东亚地区的投资布局。其三,互联建设有助于增加日本在零部件等中间产品方面的出口。互联建设将推动东盟区域经济融合与一体化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区域市场的扩大与区域内制造业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及规模做大,由于这些企业相当大一部分属于加工装配环节,需要从日本等先进国家进口零部件等技术资本密集的中间产品,所以互联互通加强会间接拉动日本对东盟国家的中间产品出口,而这类产品在日本对东盟出口中所占比例很高,如2011年占比即超过70%,因而对于日本经济利益有较大促进作用。*Hitoshi Sato, “How Can ASEAN and Japan Mutually Benefit from AS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p.5, http://119.90.25.25/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asia/---ro-bangkok/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314225.pdf.(上网时间:2016年11月2日)
其次,在地缘战略上,近年来亚太地区地缘战略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更重视对周边的战略经营,海权斗争白热化,大国战略博弈加剧。日本围绕成为一流大国目标,大幅调整对外战略,在地缘上加大对亚太的战略介入,强化与中国的战略竞争,积极拓展海权。在此背景下,东盟国家在战略上对日本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在一些领域承载着日本的重要战略利益,促使日本更加积极推动东盟互联建设。
第一,着眼于战略上反制“一带一路”倡议,谋夺东亚地区合作主导权。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东盟“10+3”机制为核心的东亚地区合作启动以来,日本一直致力于夺取合作主导权并将此作为提升日本战略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将中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为了扭转实力上的劣势,日本拉拢东盟,并推动东亚合作朝亚太合作方向发展,以吸纳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加入以制衡中国。由此,近年来,在日本战略上更积极介入亚太,而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地区合作的情况下,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抱有极大戒心,担心这将导致中国主导地区合作进程,令中国建立起“一种以中国版门罗主义与人民币为基础的地区霸权”,*Tyler Durden, “Abe Scrambles to Keep ADB Relevant as Xi Dispenses ‘Belt’Whipping”, http://www.zerohedge.com/news/2015-11-21/abe-scrambles-keep-adb-relevant-xi-dispenses-belt-whipping.(上网时间:2016年11月2日)因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反制,包括拒绝加入亚投行,进而很快提出“有质量的基础设施伙伴计划”,以1100亿美元对1000亿美元,在资金额上超过亚投行100亿美元,以及推进TPP谈判,企图在隔离中国的情况下,使地区合作继续朝以美日为核心的亚太合作方向发展等。无疑,推动东盟国家互联建设也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东盟区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建设地区,日本不惜血本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拉拢东盟国家与之合作,将使”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区域的推进过程中面临更多强有力竞争,尤其是在东盟国家普遍实施大国平衡战略、在中国与美日间寻求平衡的情况下,日本的介入客观上将使“一带一路”建设在项目竞标与落地实施等方面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并增加中国在推进该倡议过程中所付出的经济与外交成本。与此同时,日本以推动互联互通为由,拉拢东盟国家与之加强在TPP方面的合作,凸显日本着力推动地区合作朝亚太合作方向发展的战略意图,对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地区合作是一种挑战。另外,长期看,在互联互通推动下,东盟国家工业协同发展、经济融合程度加强,它们与日本在基建、产能等方面加强相关合作,将加深东盟国家间以及它们与日本间的经济相互依赖,这客观上有助于平衡东盟国家对中国的高度经济依赖,牵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以加强地区经济融合推进地区合作的努力。
第二,着眼于拓展海权利益,限制中国向海洋发展。长期以来,海权对日本有着高度重要性,安倍政府对此尤为看重,把所谓的“保持亚洲海洋绝对开放、自由与和平”作为日本永恒国家利益,并以“亚洲最大海洋民主国家”自居,*Shinzo Abe , “The Bounty of the Open Seas:Five New Principles for Japanese Diplomacy”, http://www.mofa.go.jp/announce/pm/abe/abe_0118e.html. (上网时间:2016年11月3日)表示要在维护和发展“开放与稳定的海洋”方面扮演“首要角色”。*同上。日本将大国梦与海权拓展结合起来,重点是要确保“这条经过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亚丁湾到达日本近海,其间穿越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的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安全”,*Prime Minister of Japan and His Cabinet,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December 17,2013,.p.16.并在此过程中重点限制中国的海权发展。为此,日本除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深化美日同盟外,还将发展与东盟国家等“海上亚洲国家”的联系作为重要支撑,*Shinzo Abe , “The Bounty of the Open Seas:Five New Principles for Japanese Diplomacy”, http://www.mofa.go.jp/announce/pm/abe/abe_0118e.html.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21日)推动互联建设无疑成为日本拉拢东盟、实现上述海权利益的重要手段。其一,日本以推进东西经济走廊、南部经济走廊建设为核心,构建联接印度洋、太平洋,横贯湄公河次区域东西向的陆海大动脉。“这将使孟加拉湾与南海联通起来,从而绕过马六甲海峡,”不仅在降低运输成本与缩短运输时间方面使日本在经济上获益,而且将增强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安全性。*Corey J.Wallace, “Japan’s strategic pivot south diversifying the dual hedg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Vol. 13,.July.2013,p.493.其二,日本打着促进海上互联互通、保障航行自由的旗号,加强与东盟国家、特别是南海沿岸国家的海上安全合作,提升其海上军事能力,能够增强东盟国家在维护其海上交通线安全、限制中国海权发展方面的能力。事实上,日本担心在可能的情况下,“中国日益强大的海军将集中在巴士海峡以及南海航线上采取行动,切断日本海上商业运输”。*同上,p.489.因此,在日本看来,“在抵御中国不断加强的海上压力上,东盟国家能力与活力的提升,将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卫士去抵御中国对南海有争议区域的扩张”。*Edited by Yuki,Tatsumi, Japan’s Foreign Policy Challenges in East Asia, The Stimson Center,2014,p.54.
第三,着眼于促进东盟国家工业化、区域一体化发展,从而从长远与战略的角度出发,塑造一个更具实力与凝聚力的东盟以对华实施战略制衡。近年来,日本着力塑造有利于制衡中国的地区力量格局,包括强化美日同盟,发展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关系,以及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等方面支持印度、越南等中国周边国家发展等。同时积极推动塑造有利于制衡中国的国际规则体系,包括推进TPP、叫嚣所谓的国际海洋法治等。无疑,推动互联建设有助于日本从以上两方面出发,更好地借助东盟国家制衡中国。因为此举既能够促进东盟国家发展、从而更有实力牵制中国;又可加强东盟国家凝聚力,从而使日本能更好利用东盟框架下的合作机制,从规则上制衡中国。长期以来,相互间发展差距大、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高、民众共同体意识缺乏等因素叠加,导致东盟国家缺乏凝聚力。在日本看来,凝聚力不强使得东盟国家在南海等问题上难以形成统一立场,严重制约了东盟等机制的对华约束力。*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Japan-Viet Nam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 http://www.mofa.go.jp/s_sa/sea1/vn/page3e_000488.html. (上网时间:2016年10月17日)而日本推动互联建设,显然能够从东盟国家经济融合与协同发展、共同体意识构建等方面增强东盟各国间的凝聚力,客观上有助于提升其利用机制在规则上对华制衡的能力。
四、中国的政策应对
日本近年来积极发展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合作,中国因素无疑是其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在推进互联过程中与中国展开强力竞争,在经济上、地缘上对中国实施战略牵制与限制也成为日本重要的政策目标。日本此举势必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从大的方面看,中国将在“一带一路”的推进、海权的维护与拓展、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发展以及塑造有利于中国的周边环境等方面,面临更多挑战与更复杂局面。对此,中国应妥善加以应对。
一方面,应有针对性地施策。首先,在互联建设的内涵上,中国应更注重政策谋划与细节落实,强化绿色的、高质量的、更广泛惠及当地民生的理念。事实上,在此方面,日本刻意彰显与中国的不同之处,针对东盟地区国家有舆论认为,中国承建的项目质量不高、破坏生态环境,以及中国重在搞样板工程、对基层民生帮助不大等,日本主打“质量牌”、“绿色牌”、“民生牌”,力图“在与中国的战略比较中”,*Corey J.Wallace, “Japan’s Strategic Pivot South Diversifying the Dual Hedg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Vol 13,July 2013,p.501.进行人心与影响力竞争。其次,在地理上,中国应沿着“一带一路”在该区域的建设路线,重点打造支点城市。比如,在湄公河次区域,日本打造以曼谷、胡志明市、河内等大城市为支点,东西向贯穿该区域的东西经济走廊、南部经济走廊,由于以上经济走廊建设起步早,走廊沿线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生产网络已颇具规模,其进一步发展势必对该地区经济资源产生虹吸效应,从而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从中国出发、南北向穿越该区域的互联互通,以及建设沿线经济走廊构成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应着眼于以互联互通建设促经济要素流动,重点打造支点城市,以支点城市带动沿线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产业链构建,着力打造有活力、有效力、中国要素丰富的跨区域大动脉与一系列沿线经济走廊。泰国清迈、柬埔寨金边、老挝万象等城市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发展方面潜力巨大、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所在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反应积极,可作为支点城市加以打造。再次,针对日本以“一大联接”加强与印度在湄公河次区域互联建设、产能等方面合作,中国应加强与印度的战略沟通,充分考虑并尊重印度基于地缘现实与发展需要在该区域的利益,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四方联合工作组”等为平台加强对区域共同利益的认识与拓展,以此深化战略合作。最后,在建设节奏上,应更有耐心,着眼于长远与实效。事实上,日本在东盟区域搞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产能转移等也非一日之功,而是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悉心经营。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运筹周边形势及发展与东盟国家关系的能力。首先是增强中国在东盟地区的经济影响力。长期以来,中国影响力提升的关键缘于双方贸易关系的高速发展,东盟各国在出口与进口方面对中国高度依赖。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应继续拓展深化双方经贸关系,重点是将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消费型社会的构建与更多地吸纳来自东盟国家的商品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区域国家,加深其对中国的贸易依赖。与此同时,要补上在投资领域的“短板”,中国在对东盟国家投资方面远弱于日本,从2010年到2012年,中国对东盟的投资由25亿美元增加到43亿美元,而同时期日本的投资额由108亿美元增加到231亿美元。*Edited by Sarah Teo and Bhubhindar Sigh, “Impact of The Sino-Japanese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on ASEAN as a Region and Institution”,RSI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December 2014, https://www.rsis.edu.sg/wp-content/uploads/2014/12/PR141224_Impact_of_Sino-Japanese.pdf.(上网时间:2016年10月17日)所以,应配合“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产能合作,加快面向该区域国家投资走出去步伐,深化投资关系,优化投资结构。从长期可持续角度看,中国在该区域的投资应主要基于产业链的分工协作,而不是单一的对上游资源类产品的开发。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关键是要构建以自己为核心、区域国家借助各自禀赋优势积极参与、涵盖产业链全环节的生产网络,使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基于产业链联接而融为一体。其次是增强中国在该区域提供公共安全产品、削弱美国军事保护伞等方面的能力。逐步使东盟国家在安全上产生对中国的依赖,是中国扩展区域影响力的另一条重要路径。事实上,从防灾减灾、打击贩毒到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等,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加强合作空间很大,要在加强中国相关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使中国成为区域公共安全产品的重要提供者。与此同时,中国要进一步加强“区域拒止”“反介入”能力建设,逐步在南海区域形成对美国的局部军事优势,弱化美国保护伞对东盟国家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黄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