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服务 让爱永恒
2017-11-21刘鉴良
◎刘鉴良
用心服务 让爱永恒
◎刘鉴良
幕后——挽联书写
2012年初,正值气血方刚的我,通过面试进入了广州银河园工作,担任挽联书写一职,成为当时书写班最年轻的书写员。刚开始心里还是很忐忑,身为广东人对这个行业本来就忌讳,况且自己刚从大学校园出来,很害怕因为这份工作被亲人朋友疏远。入职的头几个月,从未向亲朋好友提及过自己的工作。多次的左思右想,还是有点想打退堂鼓。通过老同事的不断开导和辅助,自己才慢慢调整心态,克服恐惧,进入工作状态,也渐渐对殡葬工作者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后来,我尝试告诉妈妈我在广州殡仪馆上班了,因为工作要想越做越好,必须有家里的支持。起初妈妈非常惊讶,问我一个大学生怎么去那种地方上班。接二连三问我在那里怕不怕,会不会看到那些东西。直到后来我直接用图说话,发了几张馆的全貌、业务大厅、洽谈室、书写班前台的照片给她看。妈妈说:“哇,原来殡仪馆又像公园又像银行的啊,我们这辈人只听过没见过,还以为像煤矿那样阴森森的呢。如果你觉得做事还开心的话,以后自己当作在办公楼上班,安安心心就行。”得到妈妈的认可,我更坚定自己在这岗位上能做得更好,也开始憧憬着自己的人生……
其实对于这个岗位,起初我以为这仅仅是个书写的工作而已,单纯是挽联写好挂在花圈上就完事了。因为自己从未直接接触过逝者和家属,更没有感受过告别厅生与死别离的场景。直到后来,终于有机会到告别厅现场书写挽联了,发现家属看到我写逝者名字的时候,他们瞬间就泪奔了,才明白这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动作,已经牵扯着家属与逝者不舍的痛。明白生与死,简单到完全是一个名字轻描于纸上,像一个声音,戛然而止。
曾闻古人云:字如其人,见字如面。有一次去仙鹤厅为一位九十多岁的逝者补写挽联,看他的老伴也有九十多岁,但是老奶奶仍然在告别厅里忙前忙后,大小事情都亲自把关一下,看得出老奶奶对老爷爷的感情很真很深。当礼仪人员将挽联挂上花圈的时候,她很细心地一一核对,生怕出半点差错。看到个别挽联有点潦草,她都摘下来,叫我重新写一副。当我重写时,老奶奶在旁边又和我说:“看到你写的字和我家老爷子一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似乎也看到他这一生清白为人正直。字里行间勾起我和他的很多回忆。”老奶奶的话语里,传递的是一份不舍的爱,也传递给我一份感动。
从那次起,我深深体会到参与挽联书写,大多时候虽是幕后参与,但也是服务于逝者和家属,我同样是肩负着殡葬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墨水成字于纸上,是我们传递给亲属对别离亲人的一份人情暖意。
这两年里,除了正常工作,我每天在工作间隙都坚持练字,最后把这一坚持变成了习惯。每逢接到大业务的时候,我都主动留守通宵值班,相比其他年纪较大的同事,这是我应该做的,更因为这是份细活,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一个字都不能错。或许是自己好学的原因,也或许是自己懂得了肩负责任,最后也成为了书写班最得力的一员。只有坚持用心服务,才能让别离的爱永恒延续……
前线——服务管理
2014年末,已有两年半书写经验的我,每天目睹了各种生离死别,生命的告别虽然多是痛苦,但更多却是感恩。从最初的恐惧到如今的坦然,我决定参与到前线工作中去。因为一直敬佩前线工作者的那份执着和无畏的坚守。
在圆满服务集团的几个月后,我第一次担任项目经理,秉持以人为本、服务无限的理念,参与殡仪服务的开展工作。每一项工作我都会以身作则,只有严于律己,才能带领团队把服务做到最好,让家属最满意。
第一次接触遗体处理是在阳春殡仪馆。那一次是高架桥事故,一个工人被桥梁坍塌压中,肢体分离,当天只能把工人的身体移运回殡仪馆,家属情绪很大,场面一度失去控制。而工人的头颅第二天才从现场运送回来,亲属强烈要求逝者火化之前一定要完完整整。由于当时的设备设施和遗体修复技术欠缺,这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逝者全貌修复完好是不可能的,只能把逝者的身体回归完整状态。冒着巨大的心理挑战,我第一时间参与工作中去,终于让逝者回归完整。最后家属的情绪才算稳定下来,同意火化。家属发自内心的一声声“谢谢”,是给予我工作的最大肯定!我们让逝者完完整整的走,守护了逝者最后的尊严,延续着他生命的价值,使我更加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使命感。
参加工作五年以来,我始终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殡仪服务工作之中,始终坚持在工作一线,驻守在省内多个殡仪馆参与殡仪服务工作。2015年参加了第三期全国殡仪馆建设与管理研修班,被评为优秀学员;2016年取得殡仪服务员证书;多年来一直参加殡葬协会举办的各个项目培训。我时刻明白,只有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不断升华自己,才能始终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去服务他人,让爱永恒。
转眼间,我在殡葬行业坚守了5年,经历过磨练,体验过艰辛,挥洒过汗水。充实而有意义的工作,让我对生命、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知。我愿意坚守我的工作,以最真诚的态度和服务,让两个世界的人都圆满。
(征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