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文化价值
2017-11-21
清明节的文化价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此时春回大地,天清地明,万物复苏,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的起源,距今已经2500多年,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古代在清明节气前后还有两个重要节日,一个是寒食节,另一个是上巳节,现在的清明节其实是三节合一。
清明作为唯一兼有节日和节气双重身份的日子,主要由祭祀扫墓和踏青春游两大民间习俗组成。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文化基因,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首先,清明节是华夏儿女寻找民族认同感的载体。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炎黄二帝的神话传说一直讲到今天,成为历史深处的文化符号,“炎黄子孙”也成为中华儿女自觉又自豪的称谓。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清明节的祭拜仪式,传承着中华民族同根同祖的理念。
其次,清明节体现了老百姓向往政治清明的良好愿景。寒食节为纪念晋国介子推而设,后与清明节融合。传说,介子推抱母葬身山西绵山,弥留之际曾给晋文公留诗:“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为哀悼和纪念介子推,将那日定为“禁火日”,全国上下不生明火,百姓只吃冷食,因此也称“寒食节”。介子推对国家政治清明、朝野风清气正的希望,也成为千百年来百姓的期盼。
再次,清明节体现了寻常百姓对先人的感恩情怀。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清明这天,老百姓或在祠堂,或到墓地来祭拜先人,一来表达对先人的追思和感恩,二来祈求先人保佑全家平安健康。同时,以清明节为契机,整个家族的人团聚在一起,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人们的家庭意识和伦理意识自觉增强,有利于维持一个家族的团结。
此外,清明节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在春暖花开、莺飞燕舞、绿草青青、和风煦煦的时节里,一片生机盎然之景,人们结伴外出踏青赏花、拥抱自然,驱散冬日的寒气和蛰伏一冬的郁闷心情,于生活中寻找乐趣,有利于身心健康。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历经千年而不衰,它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文明的缩影,蕴涵着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体现了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