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爬梯”到“登山”:教学隐喻的转型

2017-11-20单新涛李志朋

教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登山

单新涛 李志朋

[摘要]教学隐喻是对教学生动形象而又独特的表达,对其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教学、体悟教学。“爬梯”和“登山”作为两个不同的教学隐喻,背后所蕴含的教学理念千差万别,前者将教学视为一个攀爬阶梯的线性过程,从而使得教学实践陷入种种困境,后者带来了教学理念的一系列转变。

[关键词]爬梯;登山;教学隐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6-0053-03

0引言

“隐喻通过把某一事物的局部特征直接赋予另外一种事物从而达到认识另外一种事物的目的,简单、直接、准确,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1]教学隐喻是人们用隐喻的方式看待教学,从而达到对教学生动形象的表达。对教学隐喻进行分析,便于深入领会其背后的理念与价值,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提出了两种课程隐喻:阶梯型课程与登山型课程,并指出应该“在传统的‘阶梯型课程之外创造‘登山型课程”。[2]受此启发,笔者认为在教学领域,“爬梯”和“登山”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隐喻。从“爬梯型教学”到“登山型教学”,是教学隐喻转型的必然选择,这对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爬梯”的教学隐喻及其实践困境

简而言之,“教学即爬梯”就是把教学视为一个攀爬阶梯(或楼梯等)的过程。它预设了一个固定的教学目标——爬上梯顶,使得教学过程成为朝向这一目标单向的、线性的步步攀升过程。“爬梯”的隐喻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

1.1阶梯的终点预示着教学目标的终极性和一元化

一提到“爬楼梯”,人们想到与之相关的形容词也许就是枯燥、乏味,甚至无聊。这种体验首先来源于阶梯的终点:在爬梯的过程中,爬上梯顶是唯一目标,不会有人从单纯爬梯的活动中获得太多意义。爬梯的过程也并没有太多乐趣可言。在爬梯型的教学当中,所有的学生被视为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运动员”,阶梯的终点就是自己运动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学目标必然是终极性的。在这种教学中,到达终点是唯一的目的,因此教学目标必定是一元化的。它只注重外显的、较为客观的、易于测量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这种教学目标以其较为明确、易于操作和评价而受到教师的青睐,却以牺牲学生的内在体验为代价。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态度倾向、价值观等等这些隐性的心理过程被忽视。学习者由一个鲜活的、丰富的“人”降格为一个单纯的“认知体”和“单面人”。

1.2阶梯的层级象征着教学过程的程式化

爬梯的过程中,线路是固定的、唯一的,也是预设好的。爬梯型教学是按照预定的教学设计不断推进的过程,师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在教学中师生极力关注与既定目标相关的事物,而忽视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资源与事件,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单一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爬梯强调平稳的攀登,一步踏住一个阶梯、稳步攀升。因此,爬梯型教学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一个个循序渐进的小步子,师生按照设计好的步骤进行教与学,它们正如楼梯的护栏一样“保护”学生的思想不发生任何的“跨越”。事实上,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正是这样。固然,程式化的教学过程有其可取之处,它有利于那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这方面来说,它具有手段上的可行性和行为上的正当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在价值上一定是合理的。归根结底,程序化的教学更像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机械性活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师生只能循规蹈矩,不敢或无力越雷池一步。学校犹如工厂,教室犹如车间,学生的学习犹如机器零件的生产,教学不再具有“成人”的价值诉求,而沦落为机械的训练。这也正是为什么斯金纳的教学理论遭受诟病的原因所在。

1.3阶梯的可计量性暗示了教学评价的量化性

在“教学即爬梯”的隐喻中,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爬得的阶梯数。在爬梯中,由于阶梯上下分明,每一个攀爬者所处的位置一目了然,攀爬的阶目直接决定了它的位置。在教学中也如此,学生作为被评价的对象,各科的表现可以根据其所取得的成绩直接判断,学生被教师依据考试分数而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似乎理所当然。在这种隐喻中,教学评价就是将学业成就(学生已爬得的梯数)与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应爬的梯数)相比照的过程。因此,评价教学优劣的标准就是学生能否实现预定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定目标。基于此,“目标—成就—评价”模式极为盛行。实践中,人们最為重视的评价有两种:一是以目标为参照标准评价,二是以他人为参照标准评价,不少人往往还时常为哪种模式更为科学合理而争执不下,却唯独遗忘了以每个学生独特的那一个“自我”为参照的潜力参照评价。在这种评价标准下,甄别、选拔、是否达标成为评价的主要诉求,其实现不得不诉诸于种种量化手段。这使得其它更有价值的评价方式的应用受到排斥。量化评价自身的合理性也是值得怀疑的:学生本身是复杂的个体存在,其发展状况如何,岂能是一组数据、一堆冰冷的数字所能代表和包含?

1.4爬梯者的孤立攀爬导致了生生关系的竞争化

在爬梯的过程中,所有的攀爬者朝着同样的目标,甚至以几乎同样的方式行进,目标和方法的趋同性使他们处于一种竞争关系的状态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帮助别人获得成功,就意味着自己很可能要落后而被淘汰。传统的学习即是如此,不少父母会告诫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同伴分享,以免被同伴超过。学习者之间彼此独立、互不交流,无疑使其陷入了孤立化的境地,这种现象所造成的结果,正如佐藤学所言:“加剧了学习的个人主义化”。事实上,学习是需要学习者之间互动、合作的。不但学习如此,学生今后踏入社会,作为一个公民,会立刻发现,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学会合作都是21世纪人类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教学中生生之间交往、合作的缺乏,不但对提高其学习效果没有裨益,而且容易让学生养成“孤立”的处事习惯和意识,对未来生活和生涯成长极为不利。

2“登山”的教学隐喻及其实践诉求

2.1教学目标实现多元化

不同于爬梯的枯燥无味,登山的概念大不相同。好玩、有趣、充满激情成为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如果师生把教学视为一个“登山”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必定是多元化的。设问一个登山者登山的目的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是为了登上山顶,也有人是为了健身,还有的则会回答:不为什么,只是一种享受。后者就是希望在登山过程中能够由一景一物而获得生命的感悟,这正是登山者的最高境界。教学亦是如此,满足于公共知识的获得与基础技能的增长,只是教学所要达到目标的一部分,教学的最终目的必将指向于学生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提升。对于不同的学生,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必定是不同的、多元化的。因此,教学中教师既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身心获得愉悦。知识因其自身的魅力而使师生乐在其中,教学的结果是不但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乐学”。

2.2教学过程走向生成化

登山的过程,或许会有一些预定的路线,或许没有。对于那些预定的线路来说,通达山顶的路径也并非唯一。在登山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不同的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登山路途,而不是“自古华山一条道”。以登山为隐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多途径到达目的地,改变单一路径达到教学目标的做法。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在不确定中探索,甚至于说是一个探险的过程,有人把教学比作“理性的探险”[3],这正是表示教学过程中可以充满偶然性、不确定性。因此,并非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必须严格遵守预设的流程,师生完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判断进行二次选择设计。正如在登山过程中,人们可以为着美景驻足停留。师生在登山型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暂时悬置预定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事件给予充分的关注,开阔师生的视野,增强教学过程的丰富性、生成性。

2.3师生关系注重交往互动

登山中存在两类不同的主体:游客和导游。导游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知晓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登上山顶。秉持为游客服务的理念,导游基于游客的目的、兴趣为游客提供引领,但从不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游客。在登山型教学中,学生便是游客。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出现,像导游预先熟悉景区的风景一样,对教材的理解先于学生。教师作为年长的、有经验的一员,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就像每到一地,导游都会饶有兴趣地向游客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感悟或是声情并茂地讲解,或是循循善诱地引导,在学生迷失方向时为其“指点迷津”。而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个性体验与教师、同伴分享。师生基于各自的视界展开对话,相互启发,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共享共创,而学生则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的结果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我成长。

3教学隐喻转型的启示

不同的隐喻实质上反映了不同教学价值观念与取向。总体而言,爬梯型教学强调教学外在价值、功利价值的实现,而登山型教学则注重教学的内在价值、理想价值。在爬梯型教学中,预定的、单一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处于首要位置,是师生教学过程中一切活动的外在目的,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爬梯型教学观认为,教学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其价值就是在于怎样有效地、科学地实现预想目的。“预定”“单一”“外在”“唯一”,正是这些吸引着教者追求教学的功效、功绩,过分强调教学的近期目标与显性目标,其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形成纯粹的“应试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获取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学生学习过程异化为重复性的题海训练,教学的评价则诉诸于考试分数。“教学即登山”的隐喻反映了这样一种教学价值观念:教学具有内在的目的,这种内在的目的就是学生个性的形成、天性的完善以及价值的提升。教学是在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共同驱动下进行。“丰富性”“多元性”“开放性”“内在性”都是在实现教学内在目的的过程中得以呈现的。于是超越旧有思想观念、只关注教学近期价值和功利价值的不良倾向,而把目光投向那些长远的、根本性的东西成为教者的追求。

4结束语

总之,爬梯型教学在很多方面类似于行为主义的教学观,更多地强调通过训练掌握知识;登山型教学是一种偏向于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秉持“全人”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最终指向学生自我价值的最终实现,注重师生、生生对话,把教学视为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教学就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攀爬山峰,“教师对于学生的意义形同导游,教学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勇气与胆量、情趣与欢乐不言而喻。”[4]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9-38.

[2]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103-104.

[3] 石中英.教育哲學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5.

[4] 陈尚达,卫平凤.风险意识与境域关怀:“登山式”语文课程的教学诉求[J].教育科学研究,2011(18):50-53.

AbstractTeaching metaphor is a kind of expression which is vivid and uniqu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metaphor,we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Ladder climbing" and "mountain climbing" are two different teaching metaphor,they are different in teaching ideas.The former regard teaching as a linear process of climbing the ladder,which makes many difficulties for teaching practice.While the later brought a series of transformations of teaching ideas.

Keywordsladder climbing; mountain climbing;teaching metaphor

猜你喜欢

登山
去登山吧
登山
阅读理解专练(一)
常识:妈妈去登山
登山
问别人
登山的小熊
多用登山杖
野外登山
一次难忘的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