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降糖颗粒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研究
2017-11-20刘成祥
刘成祥
【摘要】目的 探讨参麦降糖颗粒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取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参麦降糖颗粒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BG、P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参麦降糖颗粒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格列吡嗪;参麦降糖颗粒;血液流变学;血糖波动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1..02
糖尿病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再加上机体免疫出现下降、基础疾病等导致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祖国中医认为,老年糖尿病属于“消渴”、“消瘅”等范畴,是由于机体脾肾亏虚等引起,导致淤血内阻引起。常规方法以格列吡嗪等治疗为主,药物属于西医降糖药物,虽然能快速降低患者血糖,但是治疗过程中患者血糖波动较大。因此,本课题以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参麦降糖颗粒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1~63岁,平均年龄(50.92±5.39)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8.94±1.36)年,体重指数(BMI)21~25 kg/m2,平均(23.89±2.73)kg/m2。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51.46±5.31)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59±1.23)年,体重指数(BMI)20~26 kg/m2,平均(24.01±2.52)kg/m2。入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国糖尿病分会制定的关于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均经过血糖测定得到确诊。本课题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督下进行,患者对治疗方法等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方法:每天餐前服用5~10 mg格列吡嗪(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6471)治疗,每天3次,连续服用12周(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参麦降糖颗粒治疗方法:每次6 g参麦降糖颗粒(武汉康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2020073),药物由由人参、生地、麦冬、山茱英、丹参、黄连组成,饭前温水冲服,每天3次连续服用12周(1个疗程)。2组治疗后12周采用血糖测定仪完成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后FBG(6.10±1.24)mmol/L、PPBG(6.38±1.19)mmol/L、HbA1C水平(7.21±1.45)%,低于对照组FBG(6.96±1.34)mmol/L、PPBG(7.64±1.23)mmol/L、HbA1C水平(9.34±1.32)%(P<0.05)。
3 讨 论
祖国中医认为:老年糖尿病属于“消渴”等范畴,人入老年后,脏腑功能减退,导致气血津液匮乏,引起五脏虚,从而引起精血耗损、阴阳失调,增加老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参麦降糖颗粒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參麦降糖颗粒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常用的降糖重要,方药由:人参、麦冬、生地、山茱萸、丹参、黄连等药物组成。方药中,人参味苦、行为,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等功效;麦冬具有清肺止咳、养阴生津等功效;生地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等功效;山茱萸味苦,性温,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及生津止渴等功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加强心肌收缩力及改善患者心脏功能;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诸药共奏,能发挥健脾补肾、活血化瘀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参麦降糖颗粒的使用能有效的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脑血管及微循环,具有降糖作用。同时,药物还能进一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水平,降低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降低血栓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机体血液长期高凝状态,发挥抗凝、减少尿蛋白水平。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参麦降糖颗粒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能贵,易 玮,马勤耘,许冠荪,朱舜丽,陈全珠.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0,(04):45-48.
[2] 陶 明,朱本章,李志刚,李素梅,赵宇辉.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02):73-75.
[3] 熊 玲,肖园园.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和预混人胰岛素治疗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3):23-25.
[4] 肖 丽,智永超,张芳. 血糖波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临床特点研究[J].中外医疗,2014,33(17):111-112.
[5] 廖 欢,杨美兰,颜雯,张伟勇,程佳. 老年糖尿病患者睡前血糖波动对心律的影响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03):99-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