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对策
2017-11-20王福涓区红霞余华梁敏妮姚典业马育璇
王福涓+区红霞+余华+梁敏妮+姚典业+马育璇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住院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表,对56例住院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雾化吸入依从性好的患儿31例(55.36%),依从性差的患儿25例(44.64%)。经单因素统计处理,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包括:患儿年龄、家长要求停止治疗、医务人员指导详细程度、以及患儿害怕医务人员等4个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家长要求停止治疗,及患儿害怕医务人员是影响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结论 家长要求停止治疗及患儿害怕医务人员是影响住院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可能有助于提高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
【关键词】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1..02
雾化吸入法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促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其治疗效果与患儿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密切相关[1]。有研究表明,许多人为和医疗方面的因素均可能影响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患儿的雾化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住院患儿家属进行调查,明确现阶段住院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务工作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2011年2月~4月,中山大學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共收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的住院患儿60例。所有患儿均伴有发热、咳嗽、咳痰、气促或喘憋等症状,一般生命体征平稳,医生诊断后认为需要进行并能够配合雾化吸入治疗。
1.2 方法
(1)问卷调查表于患儿住院时交由其父母或监护人填写,其内容主要包括患儿年龄、性别等患儿因素,家长的配合指导情况、家长是否要求停止治疗、治疗过程中有无更换家长等家长因素,以及医护人员指导的详细程度及患儿是否害怕医护人员等医护因素。填写完毕后于患儿出院时交还研究者。
(2)由不同的两名研究者对患儿分别两次雾化吸入时的情况进行观察,若患儿治疗过程中无哭闹、拒绝等行为,能够在15 min内顺利完成者为依从性好;反之,若治疗过程中患儿大哭大闹、强烈拒绝,雾化吸入时间超过15 min者为依从性差。若两名研究者的结论有差别,则由第三名研究者再进行一次评估。根据第三名研究人员接过判断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58份,回收率为96.7%。有效问卷56份,有效率为96.5%。56例患儿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73±1.41)岁。所有患儿均进行了雾化吸入治疗。其中,依从性好的患儿31例(55.36%),依从性差的患儿25例(44.64%)。
(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年龄小、家长要求停止治疗、医务人员指导的不够详细以及患儿害怕医务人员等,均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不佳有关。见表1。
(2)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患儿害怕医务工作者(OR=28.40,95%CI=3.79-212.87)及家长要求停止治疗(OR=10.31,95%CI=1.48-72.04)是影响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独立因素,见表2。
3 讨 论
3.1 患儿因素与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表明,患儿性别、年龄并非影响其雾化吸入依从性的独立因素。医学心理学认为,小儿认知、行为及思维的发展还不成熟,在患病的时候表现尤为突出。疾病和治疗增加了患儿适应医院生活的难度,他们往往需要比成人更长的适应期。遇到医务人员的治疗,不知如何面对,故对治疗产生畏惧心理,在治疗过程产生哭闹的情况不可避免。特别是年龄越小的患儿,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越多。较大年龄患儿,虽然语言已经发展得相当好,但他们的思维发展也还不成熟,社会适应能力还有限,认知与行为能力仍然不足。因此,患儿性别年龄等个体因素并不影响治疗的依从性。
3.2 家长因素与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表明,家长因素中,仅要求停止治疗是影响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独立因素。由于文化水平的差异以及对雾化吸入的认识不够[2],许多家长均认为其他的治疗方法如静脉用药、口服给药等比局部用药效果好,而对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信心不足。加之患儿有时不配合,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导致有些家长认为雾化吸入治疗起效后,即可停止治疗。而患儿对家长与生俱来的依赖性及服从性,使其也逐渐开始自然的抵制这种治疗方式,家长也不会对患儿的这种行为加以约束,极大地影响了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
3.3 医护因素与治疗依从性
虽然患儿对医护人员的害怕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但很大程度上,也与医务人员有着不可开脱的关系。服务态度的优劣是心理护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患儿对医护人员的害怕程度实际上因属于医护因素范畴。本研究发现,患儿对医护人员是否害怕也是影响其雾化吸入依从性的独立因素。在护理工作中,针对患儿性别、年龄、心理特征不同,运用暗示、促进理解等方法,调整其情绪、意志、注意力、性格等心理因素[3],使其减少对医护人员的害怕心理,能显而易见改善患儿的依从性。
4 结 论
影响患儿雾化吸入的因素很多,但关键还在于家长和医护人员等成人方面因素。作为成年人,应该从自身出发,引起重视,家长要增加对雾化吸入这一治疗方式的信心,医务工作者要用心做好对患儿的护理,才能提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7-273.
[2] 邵立萍.小儿雾化吸入不良依从性的分析及对策.自然科学报,2010,26(8):93.
[3] 周 倩,黎贵湘,陈本会.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西部医学,2010,22(4):775-7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