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料全过程管理的创新实践

2017-11-20李彦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22期
关键词:科学决策

李彦

摘 要:燃料管理秉承高起點,新起步,新特色出发,打破原有的独立部门管理模式,确立了以“两个体系,三权分立,关口前移,全程管控,科学决策”为核心内容的“大燃料”管理体系,智能化、信息化深入到燃料管理的各个工作层面。该体系对电厂下水煤管理保障供应、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燃料管理的创新实践为例,特别是下水煤在燃料供应管理中的新型管控模式为例,浅谈该实践如何实现电厂的燃料管理工作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两个体系;关口前移;全程管控;科学决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2.047

1 两个体系

(1)燃料保障体系。燃料保障体系以“量、质、价”为主线,实现权责匹配,动态调控,优化决策的管理体系。该体系形成了以系统自产煤和外部长协煤为支柱,市场煤为补充的煤炭供应框架,形成了以神华集团、华电煤业为主的支柱性供应商体系,保障有力的燃煤供应渠道。形成以设计煤种为依据,提高热值,控制硫分和灰分,适当进行优质煤补充的煤质结构。逐步总结出最佳的煤质结构模型,即热值稳定在5000大卡左右,硫份控制在0.8%以内,灰分控制18%以内。成立了阳光采购领导小组,对煤炭采购进行招标式竞价,实施三级密码邮箱报价,由燃料供应部、计划营销部、纪监审部三方共同开启电子邮箱,保证了投标报价的公平公正。

(2)燃料监督体系。燃料监督体系以规章制度为约束,以信息化科技手段为保障,开发上线了全过程动态监控系统。包括3G单兵监控系统在内,共设有41个监控摄像头,其中动态监控4台,煤样车监控3个。为调运及其验收人员配置了3G单兵作战系统,利用随身佩戴的专用摄像机,全程录像监控,将现场实况远传至监控大厅,实现了零死角、无盲区、视频化监管,提高了监督的实效性。同时,引入银行安保理念,借鉴银行系统的货币押运,购买了56个运钞专用保险箱,将煤样放置在保险箱内,配置了具有移动监控功能的专用送样车,确保煤样处于“全天候”监控状态。在入厂煤验收二级编码中,用条形码扫描替代传统的手写编码,实现了煤样编码的有效隔离。

2 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是燃料采购、验收、结算由三名中层干部分别负责,同时在监督体系作用下,形成体内制衡与体外监督结合的双层管理机制。成立燃料供应部、煤检中心,纪检审部行使监督职能,设置专职燃料监督岗位,形成了采购、质检、监督三权分立的燃料管理模式。

3 关口前移

(1)调运重点前移管理机制。关口前移是把调运工作的重点放在电煤发运源头的监督上。在货源地,驻港检质监装人员现场佩戴全过程动态监控系统,监督煤炭装船、验水尺,直到最后封仓,同步画面、语音由监控室实时监录,实现远程异地知晓、指挥、控制、调度装船过程中的关键点。专门成立秦皇岛办事处,配置4名驻港驻矿员,长期往返于秦皇岛、天津、黄骅等环渤海煤炭集散港口,对港发煤炭的水尺计量、采样、制样等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源头上控制了亏吨亏卡现象。对于长协煤,装船港与卸船港低位发热量热值差不大于0.418MJ/kg,长协煤到港验收无亏吨,市场煤到厂验收不出现纠纷。对装船完毕的船舶进行签封、张贴封条,制作监装简报,通过传真、短信方式及时将监装信息反馈给厂内管理人员,作为厂内验收的参考依据,从源头上控制了亏吨亏卡现象。从而好监质监装和入厂验收关,确保监督工作扎实有效。

(2)“五位一体”调度管理机制。搭建了华电集团首个“准班列、准班轮”供煤渠道,实现了“煤、路、港、航、电”五位一体的燃料供应渠道。自准班轮开通以来运煤量占到了总进煤量的70%,保障了机组安全运行。通过建立五位一体的燃料接卸系统,接卸效率大幅提高,船泊在港时间大幅缩短,2014年,单台门机的接卸效率同比提高28%,由383t/h提升到493t/h;船舶平均在港时间同比降低17%,由116.57小时/艘次降至93.72小时/艘次;船舶年平均吨位提高了10%,由3.63万吨/艘次提升3.94万吨/艘次[1]。这种“煤—电—运”合作新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电煤保障能力,对于稳定煤质、降低船泊滞期费的发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全程管控

今年以来,莱州公司以燃料细节管控为重点,探索实施形成三个管理层次的“111燃料全过程精细化管控体系”,即1条管理主线、10大管理环节、100项控制要点。紧紧围绕燃料全过程管理这条主线,将燃煤采购、燃煤入厂到入炉燃烧等各环节,对照“量质价、收耗存、调卸掺评”分解为10个管理环节,每个环节对应一个管理流程和10项控制要点,每个流程对应涉及部门及岗位,找准关键点,形成“人物、时间、事件”三位一体的燃料管控环节工序卡,以指导燃煤全过程管理工作。“111燃料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是该公司本年度燃料管理的一项创新,从采购到检质监装,从调度到接卸,从质检到掺配掺烧,从核算到燃烧后评价整个过程根据各环节特点,提炼关键因素,做到100余项要点可控、流程清晰,切实将精细化落实到每个环节中。

(1)优化船舶调运,提升煤场库存。发挥电港一体化优势,合理安排船期,优化船舶调运,在煤价、电量、库存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合理提升厂内燃煤库存。

(2)优化进煤结构,控制煤炭指标。为确保机组燃烧稳定高效,严把入厂煤煤炭指标,充分利用单兵作战系统,强化检质监装至煤炭接卸各环节的全过程管控。10月份冬储煤平均热值较1-9月份平均值升高23大卡、干基硫分降低0.06%、干基灰分降低0.75%,为机组稳定可靠燃料提供了保障。

(3)在到厂验收计量及质检全过程,皆采用先进的全过程动态监控系统。聘请第三方专业监测机构进行水尺验收,燃料监督人员全程跟踪,同时定期更换第三方水尺验收机构和人员,采制化人员皆实行专车专线专箱行走,除了统一采用动态监控系统外,采制化工作间还安装了指纹识别系统,由专人进行工作。化验室实现了化验区与工作区的有效隔离。确保入厂煤检斤率达到100%。所有操作即时监控,即时监控音像同步传送。endprint

(4)精细掺烧掺配,严格控制入炉煤品质。结合实际编制了《入炉煤掺配掺烧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煤种分堆存放,根据煤种采取分仓掺配、堆取料机上煤掺配等手段精细掺烧,为机组燃烧提供可口的“细粮”;1至9月份全部采购热值5000大卡左右锅炉适烧煤种,确保了煤炭品质稳定,为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及达标排放奠定了基础。

(5)科学研判市场,降低采购成本。密切跟蹤煤炭市场变化,充分发挥燃料采购决策委员会的指导、决策作用,根据煤炭市场形势及时调整燃料采购策略,时刻关注煤价调整时间,合理控制船舶靠泊时间,通过“涨前增量,涨后减量”的调运方式,仅10月份就取得调运效益近130万元。燃料供应部积极开展对标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每月初开展与同流向、同区域电厂的煤价对标工作。通过对标,找出差异,分析原因,更有针对性地制定采购策略。通过市场分析与对标的结合,制定相对合理的采购策略,优化进煤结构,细化燃煤采购合同考核指标,降低了燃料采购成本。

(6)环保方面,科学采购煤炭,严格控制入厂煤指标。为最大限度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莱州公司严把入厂煤硫分关,通过合同约束入厂煤硫分,并加大硫分超标扣款力度;今年1至9月份,平均入厂煤硫分控制在 0.57%,较去年同期降低0.09%。根据各煤种燃烧规律,科学合理确定采购煤源,1至9月份平均入厂煤灰分控制在13.92%,较去年同期降低1.18%。

5 科学决策

(1)民主决策的决策体系。在公司煤炭采购决策方面,以综合信息反馈科学决策。成立燃煤采购决策委员会,每周召开一次燃煤定价会议,每月召开一次煤炭价格决策及采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入厂煤价分析会,由总经理、公司党委成员、经营班子和纪检、财务、燃料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系统分析煤炭市场行情和电量形势,对进煤结构、煤质结构、库存策略进行研讨,发扬民主、群策群力,提高市场研判能力,增进采购决策的准确性。我公司正在着力推动燃煤经济性能后评估工作指导掺配掺烧,以达到煤炭采购成本最低化,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

(2)阳光采购的决策体系。成立“阳光采购”领导小组,每月按照评价方案实施细则,对本月煤炭供应客户的供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打分,并按照得分进行排名,形成报表,报领导小组审核。对评价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特殊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根据领导小组意见进行相应处理。每月按时公示“阳光采购”工作情况。

6 结束语

莱州公司将燃煤全过程监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健全管理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实现管理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决策
新常态下领导思维创新与科学决策
浅析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历程及影响
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水平
关于创新型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探讨
教育研究推动政府决策的问题及路径
关于对部门统计规范管理工作的思考
开发利用安全信息系统 规范煤矿安全管理
决策:领导工作的起点
积极开展资政服务助力政府科学决策
习近平调查研究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