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中国翻译研究述评

2017-11-20张保国肖文文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译介论文文化

张保国, 肖文文

(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2016年中国翻译研究述评

张保国, 肖文文

(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担负重要使命的中国翻译研究渐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境。文章基于罗列与穆雷提出的翻译学科框架,运用文献计量、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结合政策导向和行业导向驱动,从普通、应用及其他方面(译介、专业、文学、管理、技术、对比、口译、翻译史)的翻译研究梳理了2016年中国翻译研究的成果、热点、不足及趋势。

翻译研究;翻译研究述评;翻译学科框架

在推进“通过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魅力”和“一带一路”战略下,2016年中国译界继往开来,各类翻译研究、学术研讨会、交流会蓬勃开展。译界的研究研讨呈现出政策和行业导向的趋向,如研究研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典籍外译,文化译介机制,翻译人才培养,翻译技术运用及开发,区域合作翻译,中西翻译理论及模式创新等。由此可见,2016年是翻译学发展不断推进的一年,翻译研究主要围绕探寻跨越翻译活动中的文化和语言障碍,寻找文化译介的有效方式,推动更多优秀文化作品走出去以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本文梳理了28种中国(除港澳台外)外语类期刊出版的翻译研究论文,运用文献计量、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2016年中国译坛成果、热点、不足及趋向。

一、2016年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统计

在2016年,中国(除港澳台外)的28种外语专业期刊共刊发翻译类研究论文898篇,其中研究类论文795篇,会议综述、人物访谈、译者心得、译作赏析、书籍评介等共103篇(见表1)。其中作为中国翻译研究的顶级期刊《中国翻译》上的论文数量占压倒性优势,可见国内翻译研究的整体水平在大幅度提高。

根据罗列与穆雷提出的翻译学科框架(见表2),作为二级学科的翻译学包含十个下属三级子学科:普通、应用、对比、文学、专业、口译、技术、管理、译介、翻译史[1]。基于此,笔者对2016年中国翻译研究的795篇论文进行分

类统计(见表3),梳理其研究热点。

表1 2016年国内外语类期刊出版翻译研究论文数量

表2 罗列&穆雷翻译学学科框架翻译学

表3 2016年各类翻译研究论文数量、占比及研究热点

表4 2011—2016年国内外语类专业期刊各类翻译研究论文数量及占比①

根据表3,占主体地位的是普通翻译研究、专业翻译研究、文学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而据表4历年数据对比,应用类研究论文的数量降至历年最低,对比研究论文大幅减少,文学类和专业类总体呈上升趋势,译介类论文数量略有减少。笔者从普通、应用及其他方面(译介、专业、文学、管理、技术、对比、口译、翻译史)的翻译研究梳理2016年中国翻译研究总体特征。

二、普通翻译研究

据表3,普通翻译研究类论文在2016年翻译研究论文总数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据表4,通过纵向对比研究,普通类翻译研究论文的数量历年波动较大,但整体而言都维持其研究的主导地位。下文就罗列与穆雷提出的翻译学科框架(见表2)普通翻译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展开述评。

研究领域方面,2016年研究的热点话题包括翻译符号学、认知翻译学、翻译伦理研究、社会翻译和翻译传播学。贾洪伟详细叙述了符号学的概念和内涵,深入剖析了翻译符号学与符号翻译学的不同之处,提出了建立翻译符号学的可能[2]。王寅提出了认知翻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在汉译互译(特别是处理英语长句)时,就应当在事件域总体框架中按照时序关系适当调整成分要素及其关系顺序[3]。王岫庐反思了当前翻译伦理研究热的现象,提出了翻译无信则不立的观点,分析了翻译伦理和道德之间的关系[4]。邢杰、陈颢深和程曦对社会翻译学近20年的发展进行了追溯,并且展望了该方向的前景,提出翻译社会学的研究应不断追本溯源,透彻把握理论,正确运用可行的研究方法[5]。谢柯和廖雪汝对翻译传播学的名与实进行了探讨[6]。从以上研究领域我们可以清楚认识到,翻译的跨学科研究是当下翻译研究的主要途径。研究学者们从其他的学科借取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理念和途径,力图在拓宽翻译研究领域和视角的同时,推动翻译也向纵深丰富的方向发展。

翻译现象方面,杨绛曾提出的翻译理念“翻译度”被译界挖掘出来,并探究了其实用性,例如吴琪探讨了先生的翻译观对科技翻译的启示[7]。此外,不少学者对回译、重译、自译等现象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其中周领顺对自译进行了重新定性,将“自译”分为作者译和译者译两类[8],推动了对这一翻译现象的纵深发展。王宏印进一步阐释了无本回译,认为非常值得译界学者进一步探讨[9]。除此之外,杨全红厘定了中国传统译论“创译”。人们几乎都认为“创译”源于李之藻的相关论述,学界又几无例外地将其解读为创造性。经杨全红考证,“创译”在唐朝的佛经翻译话语中业已有之,而其仅仅表示开始做翻译[10]。以上研究体现了学者严谨以及探索的精神,也鼓励青年译介学者以同样的态度开展翻译的研究。

翻译本体论思想方面,刘满芸提倡一种共生的翻译方式。笔者之所以将其归纳入翻译思想的范畴,是因为刘满芸认为共生翻译研究将生物共生的自然主义哲学观引入翻译学领域进行学科整合研究,探寻自然生物多样性与人类语言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同一性机制与普遍性关联[11],因此共生翻译研究是翻译学术探索的新视阈和新途径。但是蓝红军对此却提出了异议,指出:除了贡献新异奇怪的名词之外,并没有给翻译学带来真正的范畴拓展[12]。钱纪芳对和合翻译思想进行了比较充分详尽的阐释,“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代和谐文化之根[13]。和合翻译学将在整体上提高人们对翻译过程与属性的认识,也为人们解决现实中的具体翻译问题、解释历史中的具体翻译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视角。

翻译方法方面,译界学者历年来对会通翻译、翻译会通、深度翻译、变译、零翻译、全译、厚译、合译等翻译方法有过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近些年亦是如此,但是学者们不仅对这些翻译方法和策略做了更加纵深的研究,更尝试着与应用翻译领域相结合运用,如李静和屠国元探讨了旅游外宣文本的顺应性变译,从而适应译语读者的文化语境[14]。由此可知,在翻译职业化、翻译技术不断创新、语言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朝着应用和实用的方向不断发展。

翻译角度方面,机器翻译正逐步从机械性的语言转换向智能性的高端语言发展,机器与技术的介入,将使历来充当翻译主体的人产生莫大的危机感,因为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之间存在着一种职业竞争,机器翻译将夺走译者翻译的乐趣、成就感以及主体感,人工译者的角色将被弱化,他们思维有可能因为程式化的翻译而变得弱化甚至石化。在德国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y Berlin)举办的第20届世界翻译大会上,有学者提出这样一个担忧:人工翻译还是机器翻译?翻译工作者与学术家的未来。但是这并不代表译者的主体性特质将会被完全抹杀或者全盘否定,许多学者在机器翻译当道的专业领域也提出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例如,黎志卓和黄德先讨论了民航英语翻译的译者主体性[15]。而对情感、艺术、伦理、审美等人文类型的文本则是人工翻译的主要用武之地,也是机器翻译无法完全取代的,在这类文本中,译者的风格是一个凸显的特色,也是历年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三、应用翻译研究

根据罗列和穆雷建构的翻译学学科框架,应用翻译研究包括翻译教育、翻译培训、翻译批评、翻译测试等内容。2016年的研究热点主要是翻译的教学和对翻译批评的探讨。据表4,应用类翻译研究论文的数量为连续五年来最低。

翻译教育方面,通过文献统计,2016年一共有上万篇相关论文。内容辐射广,层次跨度和专业跨度都太大,例如有大学英语翻译教育,专八翻译教学、科技翻译教学、医学翻译教学等。这说明译界学者对于翻译能力的培养、各层次翻译人才的教育非常重视。特别是对翻译硕士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向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曹进和靳琰指出翻译硕士的价值要在翻译市场中凸显,培养的各个环节都应把市场因素考虑进来[16]。董洪学和张坤媛提出了翻译硕士教学与翻译技术相结合以适应不断增长的语言服务要求[17]。但是何刚强提出了他对翻译硕士教育的担忧,例如语言不过关,老师不称职,评估不合理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正视与解决,我国的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前景是堪忧的[18]。蓝岚提出翻译史的教学应该纳入翻译本科教学的课程大纲中[19],而201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的翻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高端论坛则探讨了培养高质量翻译学博士研究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和新方法。但是相比之下,译界对翻译本科专业的教学、翻译博士专业的教育关注度不够。翻译人才的底层和最高层次的研究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翻译批评方面,翻译批评一直在翻译研究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翻译批评的重要性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但是翻译批评研究对促进翻译学科研究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翻译批评的主要方式有:文字校对式、价值判断式和理论印证式。但是这三种方式的概念容易被混淆,难以形成科学稳定的翻译批评模式。许钧、蓝红军分别对刘云虹的《翻译批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翻译批评可以帮助译界关注并正视当下翻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良倾向,发挥其警醒的建构力量[20-21]。此外,网络翻译批评是网络媒介和翻译批评相结合的产物,是网络时代发展的特有产物,之前早有学者关注到了这一特殊的批评模式,王一多进一步对网络翻译批评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性的研究。

四、其他方面(译介、专业、文学、管理、技术、对比、口译、翻译史)的翻译研究

译介研究主要包括翻译文学、译介方式、译介途径等方面的内容。本年度译介研究的特点是用描述性方法对当前的文化、文学译介现状进行点状研究,即研究某位作家或者某部作品的译介情况。在48篇译介研究论文中,有16篇是关于外译中作品的译介,即对内译介,主要是英译中,另外还包括日译中和俄译中,主要围绕的作家有毛姆、艾丽斯·沃克、《老人与海》等。另外有18篇论文研究对外译介,主要是研究中国典籍的对外译介(元曲、《道德经》、戏剧等)、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韩少功、王际真、莫言等)以及文化的对外译介。李海军、蒋凤美等综述了《中国丛报》对中国典籍的译介[22-23]。有5篇文章研究了少数民族文学文化作品的对外译介,译介较多的是藏族诗人仓央嘉措。余下的4篇论文则探讨的是译介的方法和途径,其中周领顺研究了如何向外推介中国的乡土语言文化[24]。

从表3可以对比得知,专业翻译研究论文数量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译界研究者对各专业领域的翻译问题及现象、翻译理论对专业翻译的具体指导作用等的兴趣持续增加,而在本年度的研究热点为医学、政治、旅游等。王玲探讨了《黄帝内经》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具体翻译方法,希望更多译者专注中医典籍的翻译[25]。这一趋势说明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翻译研究在朝着精细化、专门化、行业化的方向发展。

对文学翻译研究的关注不断上升,这与国家鼓励中国文化文学走出去,推动中国语言崛起,讲好中国故事等政策导向不无关系,但是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探讨单部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方法、翻译视角、翻译批评、翻译理论等,研究的模式固囿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或者现象、历史的描写陈述,宏观的文学翻译视角并没有形成,文学翻译研究与对外译介相关联的意识还不强烈。但是除了点状分布研究,也有面的文学研究,如郭刚探讨了上海孤岛时候政治因素与文学翻译的关系[26],许渊冲撰文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27]。

管理和技术翻译研究主要研究翻译技术、机器辅助翻译、翻译政策、翻译行业等方面,其论文数量虽较往年略微有所上升,但总体数量比重太小。这不免让人担忧,因为翻译不应该成为在真空中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当下全球语言服务行业迅速发展,本地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翻译研究的发展与突破应紧跟时代步伐,这将有利于翻译行业的发展朝着自动化、规模化、便捷化前进。

据表4,对比、口译和翻译史研究发文量的波动,可能是受研究视角、范式、史料、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对比研究论文数量急剧减少,而且集中研究的是译本对比,比较难以保持稳定集中的研究成果。在2016年中国翻译研究的795篇研究类翻译论文中,有85篇是关于其他语种和少数民族翻译研究的。从论文的数量来看,貌似译界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力度很大,但其中62篇论文来自《民族翻译》《日语学习与研究》《中国俄语教学》,在其他的核心期刊只是零星散见,其中发文量较多的是《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一共7篇。其他语种主要关注的是俄语和日语。由于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行,论文出现了对越南语(1),韩语(1),和东南亚语言(1)的研究。而少数民族翻译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少数民族-汉语翻译和少民族-英语研究,而研究较多的少数民族为藏族和维吾尔族,此外壮族、彝族、仓颉族也有所涉及。研究的内容有语言转换翻译,也有文学文化的翻译和译介。对于翻译学科整体而言,这两个方面都是被忽视、弱化、边缘化的内容,尤其是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政策的实施,翻译研究内容、研究面都要拓宽。口译研究的方法和模式和笔译完全不同,且口译方向的专业研究人员、力量相对笔译要少很多,任文将口译研究的视角转向了社会学,鼓励和促进口译研究跨越认知和语言的层面进一步发展。而翻译史的研究则较为关注译家译论的研究。

五、2016年中国翻译研究的成果、不足及趋势

总的来说,从2016年中国翻译研究论文发文量、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深度与宽度等来看,硕果累累,但是研究的不足依旧存在。

就普通翻译研究而言,译论纷呈,百家齐鸣,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不断得到丰富,如女性主义、接受美学、后殖民主义等。但总体而言,仍停留在概念的借用、理论或方法的机械套用,而对翻译学理论建构研究缺乏宏观眼光和创新思维。伊格尔顿在其著作《理论之后》(After Theory)中发出了忧虑的感慨“理论的黄金时代已消失”,西方的翻译理论也不再像往日辉煌,被奉为圭臬,这从我们论文研究视角可以窥见一二,只有少数篇章探究了阐释学、本雅明纯语言观等,在这样一个后理论时代,一段时间内“很难再提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的理论”,而且译界将陷入一种翻译范式随着时代变化与需求而变更的尴尬境地[28]。翻译职业化、机器化、产业化等特点都会极大地挑战传统的翻译理论体系和研究模式,未来的研究趋势和重点将会是人工翻译和智能翻译并行的时代,如何定位翻译的伦理?如何创造一种合理而有效的人机翻译模式和理论?最终翻译研究将进入哪一种全新的范式?

应用翻译研究呈现出“行业导向”的趋势,强调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与企业联姻,以技术的掌握为目的,以工作效率的高低、翻译产出速度的快慢为评判标准。这样一种培养导向虽然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契合,符合语言服务行业全球化与本地化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将有可能导致翻译研究力量陷入“青黄不接”的困境。从2011—2016年的应用翻译研究论文的内容来看,重点在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标准等,主要对象为翻译专业硕士(MTI),有以下三点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首先,对不同翻译人才培养层次的投入力度不一。截至2016年末,全国一共有253所高校设立了翻译本科专业,翻译专业本科学生是有望成为未来译界研究者的主要人群所在,而2016年关于翻译本科专业教育的论文只有三篇,显示对其重视的力度不够。另外只有一篇会议综述是关于翻译博士培养方向的。基础层次和顶级层次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成果都缺乏研究。其次,缺乏对翻译理论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方法的足够认识。翻译理论的学习有助于翻译专业学生的整体素养的提高,能够促使他们学会思考,将大量的实践所得出的经验、感悟、教训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为整个翻译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不是沦为翻译的工具,或者把翻译事业仅仅当成谋生的工具。再者,对学科建设使命意识的重视力度和养成教育不足。现在社会经济发达,物欲横流,追求享受已然成了大众随趋,能于闹市坐得住冷板凳,能于清贫保持得住学习的人已然不多。2016年两位译界大家杨绛和陆谷孙先生的辞世,让青年学者们重新关注了他们简朴的生活,炽热的研究热情。当下,机器智能翻译迅速发展,对人类的翻译智慧造成了巨大威胁,是翻译学发展受到各种挑战的艰难时期,翻译的去理论化、翻译理论的无用论,甚至反对理论建设的声音时有出现,使得翻译学理论陷入尴尬之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树立当代中国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29]。在此政策导向下,译介中国文学经典,推动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正成为越来越多文艺工作者的自觉。在这其中,如何跨越翻译活动中的文化和语言障碍,如何探寻文化译介的有效方式,成为文艺界和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而笔者关注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首先,译介的文学数量少。而根据研究论文的数量,对内译介和对外译介旗鼓相当,且对外译介主要关注的是微观层面的个别作品和作家,没有形成“汹涌如潮,势不可挡”之势。更加让人觉得担忧的是对译介方式和途径的研究明显不足。从中外文学文化开始交流沟通开始,大量国外经典译入我国,然而我国文化经典数量相比之下却不忍卒视。据鲍晓英统计:1990—2010年间西籍汉译近10万种,而汉籍西译不足1500种,而且以对外译介为主要目的的《熊猫丛书》共出版英文版图书194部,其中1981—1990年96部,1991—2001年 98部,2001年后仅为 23部[30]。由此可以看出对外译介一直以来成效不是很高。其次,对外译介主要是文学作品为主,尤其是文学典籍,这肯定是对外译介的主要内容。然而对文化的译介相对而言不足,中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众多,风土人情习俗文化特色更是不胜繁举,这些都应该成为译介的对象,使中国以完整而饱满的形象呈现。例如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食文化、地理地貌文化等,这些应该是很好的译介内容。再者,译介的方向应该极大拓宽。目前我们的文化文学主要是向英语世界国家译介,其他语种的相对较少,或者屈指可数,应该加大其他语种翻译人才的培养,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每个角落。最后,译介方式和途径应该被给予更多重视,以便促进中国文化文学更好、更快、更有效的走出国门。是否我们仅就局限于文化文学文本的译介?《舌尖上的中国》翻译成英文A Bite of China,以纪录片的形式译介了中国。可否有其他更多更接地气,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译介中国文学文化呢?这些内容可能成为今后译介研究的趋势。

当然,翻译研究不足还存在于其他的方面。例如,对翻译与语言服务行业联姻方式、途径、效果等的研究不足,翻译技术更注重的是语料库、机辅翻译、机器翻译等的应用,对技术如何开发研究不够,这主要是由于跨学科人才不足引起的,例如,精通翻译而又计算机编程技术较强的人才少之又少。

六、结语

万“论”不离其宗,翻译归结到底,不应只是一门纯粹的理论学科,对其研究应该发挥其“经世致用”的功能,实现“译研”结合型人才的培养。“一带一路”背景下,不光是经济走出去,更是文化走出去,翻译研究对象除了汉英以外,还要拓展对外译介的语种,实现多维立体的文化输出目的。另外智能翻译技术的杰作,科大讯飞“晓译翻译机”的问世,不只拓展了“翻译是一门科学”的内涵,更要求我们加大力度研发翻译科技。

注释:

①2011—2013年数据来源:伍志伟、邹兵和许艺《2013年中国翻译研究年度综述——成果、问题与趋势》,《当代外语研究》,2014(8):48-52,2014年数据来源:许艺,刘建珠和赵护林《中国翻译研究年度评析2014:特点、问题与趋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5):60-64,2015年数据来源:傅琳凌和邹斌《2015年中国翻译研究年度评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3(6):69-74。

[1]罗列,穆雷.翻译学的学科身份:现状与建设[J]. 上海翻译,2010,15(4):11-15.

[2]贾洪伟.建立符号学的可能性[J].山东外语教学,2016,37(3):90-100.

[3]王寅.ECM和时序像似性与翻译实践:认知翻译学探索之十一[J].山东外语教学,2016,37(3):3-11.

[4]王岫庐.再谈翻译伦理[J]. 上海翻译,2016,31(5):13-18.

[5]邢杰,陈颢深,程曦.翻译社会学研究二十年[J]. 中国翻译,2016,38(4):14-20.

[6]谢柯,廖雪汝.“翻译传播学”的名与实[J]. 上海翻译,2016,31(1):14-18.

[7]吴琪.杨绛的翻译观对科技翻译的启示[J].中国科技翻译,2016,29(4):41-43.

[8]周领顺.“作者译”与“译者译”:为“自译”重新定性[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39(6):102-107.

[9]王宏印.朝向一种普遍翻译理论的“无本回译”再论:以《大唐狄公案》等为例[J].上海翻译,2016,31(1):1-9.

[10]杨全红.“创译”之创造性误读及其他[J],中国翻译,2016,38(6):82-85.

[11]刘满芸.共生翻译研究刍议[J].上海翻译,2016,31(5):18-24.

[12]蓝红军.“理论之后”翻译学的理论建构[J]. 中国翻译,2016,38(5):5-6.

[13]钱纪芳.基于太极图式的和合翻译思想之“象”[J].上海翻译,2016,31(6):1-8.

[14]李静,屠国元.旅游外宣文本英译的读者观照与顺应性变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6,29(3):51-53.

[15]黎志卓,黄德先.从民航英语的翻译看译者主体性[J].中国科技翻译,2016,29(4):1-5.

[16]曹进,靳琰.市场驱动下的翻译模式培养: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翻译,2016,38(2):50-55.

[17]董洪学,张坤媛.云计算学习平台下MTI翻译工作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6,167(1):56-61.

[18]何刚强.“四重忧患”伴“三关失守”:我国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何去何从?[J].上海翻译,2016,31(2):1-5.

[19]蓝岚.从《要求》到《国标》:被忽视的 BTI翻译史课程[J].东方翻译,2016,8(5):16-20.

[20]许钧.论翻译批评的介入性和导向性:兼评《翻译批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48(3):432-441.

[21]蓝红军.翻译批评的本质回归和价值重塑:刘云虹《翻译批评研究》评析[J].外语教学,2016,37(3):94-98.

[22]李海军,蒋凤美.论《中国论丛》对中国典籍的译介[J].山东外语教学,2016,37(6):101-106.

[23]蒋凤美,李海军,高婷,等.《中国丛报》对中国科学典籍的译介[J].中国科技翻译,2016,29(3):62-64.

[24]周领顺.中国“乡土语言”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的力作《异域的体验: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评介[J].外国语文研究,2016,2(1):106-111.

[25]王玲.《黄帝内经》中颜色词的英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6,29(2):53-56.

[26]郭刚.翻译与政治:对上海孤岛时期文学翻译的考察[J].中国翻译,2016,38(4):35-42.

[27]许渊冲.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2016,38(5):93-99.

[28]EAGLETON T.After theory[M].New York:Basic Books,2003.

[29]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10-1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30]鲍晓英.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译介模式探索: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3,38(5):62-65.

[责任编辑、校对:李书华]

A Review of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in 2016

ZHANG Bɑoɡuo,XIAO Wenw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 Sichuan 614000,China)

With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going global”strategy,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assigned significant mission have been increasingly flourishing,“hundreds of flowers bloom together,hundreds of schools contend insightfully”.Based on disciplinary framewor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proposed by Luo Lie&Mu Lei,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achievements,focuses,deficiencies in 2016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driven by cultural strategy and translation industry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the aspects of common,practical,media-translatological,professional,literary,managerial,technical,contrastive,interpreted and translation history research through bibliometrics,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ranslation Studies;Review of Translation Studies;Disciplinary Framewor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315.9

A

1009-8666(2017)10-0070-10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10.011

2017-06-27

张保国(1984—),男,安徽合肥人。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肖文文(1986—),女,山东聊城人。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译介论文文化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