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山理论与《城ヶの雨》的翻译

2017-11-20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潘 洵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潘 洵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冰山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海明威将之引入小说创作,强调小说写作仅需描述水面上的八分之一,而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则由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补充。文章认为冰山理论也适用于诗歌翻译,诗歌比海明威的小说更加简洁,我们能看到的部分应该远远不到八分之一。在诗歌翻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靠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补充,还要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创作过程等相关材料中寻找新材料,进行意象重构,最终实现意境对等之目的。

冰山理论;桐花事件;《城ヶ島の雨》

翻译家大多认为诗歌可译,而诗人则持相反意见,认为不可译。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就认为“诗之声律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①。英国诗人雪莱也认为诗歌不可译,“要想把诗人的创作从一种语言译为另一种语言,就像把一朵紫罗兰投入坩埚去找出它的颜色和香味的构成要素一样,是不明智的。紫罗兰必须再次从它的种子里长出来,否则它就不会开花——这都是巴比伦塔这祸根惹的麻烦”[1]。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雪莱这段话,或许能得到某些启示。坩埚中当然找不到“颜色和香味的构成要素”,但如果我们到作者创作的DNA中去寻找呢,情况应该会有所不同吧。

如何翻译好诗歌,前人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提出了不少具有创造性的观点,比如许渊冲的“三美论”,辜正坤的“多元互补论”等。许渊冲认为,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2]。三美论是许渊冲诗歌翻译活动的经验总结,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但它也和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一样仅仅是一个标准,没有涉及具体的翻译方法。辜正坤认为,人的思维具有多样性,与此相应翻译的标准也必然多样化,一个标准所具有的优点,正是其他的翻译标准所不具备的,所以翻译标准的多元化本身就意味着翻译标准的互补性[3]。许、辜二人讨论的主要内容都是翻译的标准问题,并且都以原文作为译文评价的最高标准,这属于传统的译论范畴,基本没有脱出严复“信达雅”的藩篱。另一面,为了进一步探索诗歌的翻译方法,不少年轻学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如“意象重构”与“意境对等”等。“意象重构”最早见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3期彭振川、王晶文的《意象重构与诗歌翻译》,而意境对等观点最早见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4期张志秀、张文鹏的《从语篇分析对比看翻译中意境对等指首要性》②。但遗憾的是他们仅仅触及到了这两个概念,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一带而过,没有深入探索。本文试以日本诗人北原白秋的《城ヶ島の雨》为例,以冰山理论为基础,以意象重构为手段,以意境对等为目的,探索诗歌翻译的新方法,并求证于相关专家学者。

一、冰山理论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提出冰山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内容组成,本我是人的各种欲望,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协调本我和超我,既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又不能过于压抑自身。他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小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状态,而无意识在很多时候是导致人的情感与行为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这就是冰山理论的由来。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去补充。他认为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就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之上。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简约。即删掉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像中国水墨画一样,计白当黑,不要铺陈,不要百分之百,只要八分之一。英国学者贝茨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文中指出,这种简约在语言技巧上表现为“删掉了小说中几乎所有的解释、探讨,甚至议论;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4],这个评价非常中肯。海明威18岁就参加过战争,没有经历过正规的写作训练,后来受聘为美国一家报社的驻欧记者,写文章和报道都要用电报发回美国,语言必须简明扼要,因此形成了独特的“电报体风格”,极少用修饰语。二是经验省略。海明威的省略与传统的留白不同。传统方法省略的是情味和韵致,而海明威省略的则是完全不同质的东西,即“实体经验”,需要我们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去填充。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读者经验参与的积极性,使读者觉得作家很信任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换句话说,海明威把冰山的八分之七空在那里,让读者凭借自身的经验去填充。海明威曾经说过,他总是“试图按照冰山的原理”写作。他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删除了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把丰富的含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统一在一个简约的整体结构之中,达到了简约与含蓄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冰山风格”。

将冰山理论用于文学创作,并进而形成冰山风格、冰山美学,这是海明威的历史功绩。但具有冰山风格的不仅仅是海明威的小说,还有诗歌。诗歌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复杂的事实过程,抒发丰富深厚的感情的艺术形式。仅就简洁性、概括性而言,诗歌要超过海明威的小说,水面上的部分可能还不到百分之一。诗歌翻译的本质是再创作,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研读诗歌的话,我们不仅要深入读解水面上的八分之一,更加需要去探索水面下的八分之七。水面下的这八分之七就是上文提到的创作DNA。为深刻理解诗歌内涵,笔者认为我们除了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补充以外,还需要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过程以及作品间性等多方面进行探索。

二、桐花事件

北原白秋是日本近代史上最有才华的诗人之一,1885年(明治18年)1月出生于福冈县山门郡沖瑞村,本名北原隆吉。父亲北原长太郎,经营酿酒、大米、海鲜等生意,是九州地区的大商号。外祖父石井业隆(北原本名隆吉的“隆”,即由此承袭而来),其祖先世世代代担任大津山氏(年俸14 000石的大名)的家老,是个旧贵族。他性格宽厚,喜欢读书,精通汉学,会作汉诗,并且收藏了大量日本古典文学、兰学、法国文学方面的书籍,对北原有很大的影响。1897年4月,北原考入县立中学传习馆,在校期间他接触到新文学,特别喜欢岛崎藤村的《若菜集》以及《文库》等文学杂志,还同其他文学爱好者一起发行内部刊物《蓬文》,并给自己取了个雅号“白秋”,“北原白秋”这个名字即由此而来。1901年,沖瑞村发生火灾,他家的酒窖受池鱼之殃被烧毁,祖屋虽然幸免于难,但损失巨大,这是他家道中落的开始。

1904年,他来到东京,进入早稻田大学。第二年参加《早稻田学报》征文活动,获得第一名,被誉为“韵文界的泉镜花”。但他在早稻田的学习生活不到一年时间,很快就退学,自己雇保姆,租房子,单独生活,那段时间他是快乐的单身汉。1904年受邀参加东京新诗社,结识与谢野晶子、石川啄木、吉井勇等知名诗人。1909年发表处女诗集《邪宗门》,诗集以“南蛮趣味”为根基,充满浪漫主义情调。诗歌颇受好评,北原也因此而一鸣惊人。1911年6月发表第二本诗集《回忆》。同行们在神田锦町的高级饭店为他举行盛大的庆祝会,评论家上田敏特意从京都赶来,给予他最高的评价。同年10月《文章世界》做了个社会调查,他力压石川啄木等,成了日本诗坛第一人。

当时,新闻记者松下长平与他比邻而居,松下的妻子松下俊子同北原家的女佣三田相识,两人有来往。在她们来来往往之间,白秋同俊子也相识了,并且互有好感。但当时俊子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丈夫松下甚至将情人带回家同居,他们的婚姻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不久,松下宣布同俊子离婚,俊子来找白秋,两人发生了两性关系。松下得知后,以自己和俊子尚未从法律上解除婚姻关系为由,将白秋告上法庭。1912年7月,白秋因“通奸”罪而被捕入狱,一时间舆论哗然,很多人都疏远了他,只有志贺直哉写信安慰他。辛亏其弟北原铁雄四处奔走,筹措到了松下所要求的和解金。拿到300日元(这在当时是笔巨款)的和解金后,松下撤诉,案件结束。牢狱生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白秋影响巨大,狱中他写了很多诗,这些诗后来收在《桐花》集中,所以这次事件也称为“桐花事件”。俊子离婚后,一个人搬到横滨居住,不久与白秋重逢。1913年4月,他们二人结为夫妻。

此时,九州老家生意破产,家人进京投靠白秋。但东京米贵,北原无法承担全家人的生活开销,不得已全家一起移居三浦半岛最南端的三崎。俊子个性放荡不羁,行动举止百无禁忌,与他家人很难和睦相处,这也给白秋带来相当大的困扰。为了生计,他父亲与弟弟不得不充当鱼行的掮客,但不久生意失败,无奈返回东京。家人离开后,白秋和俊子继续住在三崎,他努力写作,希望藉此摆脱颓废的精神状态。

1913年初,岛村抱月为提高日本诗歌质量,计划在数寄屋桥的有乐座举办音乐会,经志贺直哉力荐,委托北原白秋作词,梁田贞作曲。但当时的白秋,精神状态极端不好,似乎有抑郁症,没法写作。截稿时间临近了,还是毫无进展。一天,他从居所附近的见桃寺出发,走到向之崎,眺望海峡对面的城岛,秋雨朦胧,一片灰色,这就是他要找的意象。

三、《城ヶ島の雨》的翻译

中国古典诗学对日本诗歌影响巨大,虽然今天其影响力已经逐步减小,但意象、意境等诗学范畴已经牢牢扎根于日本民族的心底,现代日本诗歌仍然非常重视意象的创建与意境的营构。因此笔者认为冰山理论、意象重构、意境对等理论尤其适合于中日诗歌翻译的研究与评价。

《城ヶ島の雨》是北原一生中唯一为之建诗碑的诗作,其分量可想而知,但迄今为止还是没有好的汉译本。笔者不揣浅陋,拟在陈岩先生的基础上,深入解读诗歌的内涵,并重新翻译。

北原白秋接受委托以后,之所以久久没有开始创作,就是因为他没有找到一个意象,可以表达他自“桐花事件”以来的心境,直到他看见海面上朦朦胧胧的灰色的雨。瞬间,情景交融,意与境会,闸门打开了。城岛隶属神奈川县,位于东京湾南岸,属于梅雨气候区。秋冬之交,绵绵秋雨大概会持续20天左右,所以笔者将诗的题目译为《城岛雨季》,既与他的心境相通,也与后面的“无休无止”相呼应。当他来到城岛矶上时,身外是冰冷的秋雨,心里是“桐花事件”带来的凄风苦雨,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悲伤与无奈。北原诗作中,常用两个使用动词并列的形式来表示进行时,因此笔者将“ふるふる”译为“无休无止”,将“灰色的雨”这个意象延伸,打破时空限制,将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营造一个虚实相涵、内外一致的意境。

雨は眞珠か 雨,无边无际

夜明の霧か 像珍珠

それともわたしの忍び泣き

又像晨雾更似我心中无声的哭

从北原的角度来看,这场雨不仅在时间上无休无止,而且在空间上也是无边无际的,所以他至今还没有从雨季中走出来。镜头拉过来,他低头看自己的身边,雨水凝集成水珠;镜头推过去,远处烟雨茫茫。“珍珠”可能就是指泪珠,也可能指他与俊子的爱情,或者兼而有之。但“晨雾”无疑是指不可预测的将来,及其内心的迷茫,通奸事件与家庭破产对他的影响可想而知。“无声的哭”则总结了“桐花事件”以来,他内心的感受。

“船”与“帆”是本诗的另一组意象。如果说“雨”象征过去的话,那么“船”则指向未来。北原没有走出内心的雨季,一直停滞在原地。船扬帆起航,喻示他的心境开始出现变化。“通り矢のはな”陈岩译为“你的船似飞箭就要远去”[5],笔者觉得不妥。从物理的角度来看,速度跟空间有很大的关系,在速度不变的前提下,空间小则显得速度快,空间大则显得速度慢。“白驹过隙”的背后就是这个道理,白马的速度不一定快,但因为缝隙空间小,所以显得快。一样的道理,正因为大海太大,所以小船不可能像“飞箭”那么快。仔细查找之后,笔者发现“通り矢のはな”是地名,北原的诗碑即在此处。这里笔者只想强调一点,日汉翻译过程中,不能望文生义,否则极容易遭遇“汉字陷阱”③,即便大家也可能失误。

前两句基本沿袭了陈岩的翻译,但“唄で”陈岩先译为“靠歌”[5],后又改为“随”,“靠”呆板,“随”灵动,更有诗意。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这里的关键词是“心意気”,陈岩译为“心声”,笔者认为可行但有所欠缺。艄公在海上唱什么,岸上的北原应该听不清。所以将“心意気”理解为歌声中所蕴藏的艄公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能更好。艄公划船时唱的歌,一般多为号子歌,这种歌唱起来时,歌声低沉,曲调变化不大,节凑固定而且反复出现。所以笔者译为“歌声低沉,如浪滚滚”,希望能够表达出歌声的粗犷与豪迈,以及北原听歌时内心的感受。

雨はふるふる 雨,若有若无

日はうす曇る 天,似阴似晴

舟はゆくゆく 船,渐行渐远

帆がかすむ 帆,时隐时现

最后一段是全诗意境之所在。前两句创造了一个由雨转晴、虚实相涵的朦胧空灵的意境。这时候雨或许还在下,北原也没有完全摆脱桐花事件的影响,但肯定已经减小,所以雨还是“若有若无”,它显示的是一种变化。“うす曇る”是指尽管天上还有薄薄的一层云,但太阳已经隐约可见,所以笔者觉得“似阴似晴”恰好表现了这种捉摸不定的状态。最后两句隐隐有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境。送别就是目送对方离去,眼看着对方的人、船、帆次第消失。但如果在诗中把每个环节都写出来的话,就显得拖沓,没有诗味,所以李白没有理会这个过程,而是抓住了帆即将在波涛中消失的那一刹那:波起云涌,天人两隔。准确的选点,简练的表述,这样更能表达内心的不舍与惆怅。北原没有李白那么高超的艺术才能,但他借鉴了李白的手法,尽管在诗中帆不是第一次出现,但此前北原的目光集中在“船夫”“船”“橹”三者上面,“帆”没有进入他的审美范围。随着船只渐行渐远,帆缓缓地进入了他的视野。这时候白色的帆在海浪中时隐时现,渐渐融入海天一色的“晨雾”中。换言之,船只驶进了另一个世界,北原白秋也藉此走出了雨季。

从这种借鉴与模仿中,我们可以看出外祖父石井业隆对他的汉学熏陶发挥了作用。当然也有不同,李白表达的是送别后的失落感、寂寞感,而北原白秋朔造的意境是“否极泰来的重生”。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在指出诗与画的区别时曾说过:“一切物体不仅在空间中存在,而且也在时间中存在。物体也持续,在它的持续期内的每一顷刻都可以现出不同的样子,并且和其它事物发生不同的关系。……诗在它的持续性的摹仿里,也只能运用物体的某一个属性,而所选择的就应该是,从诗要运用它那个观点去看,能够引起该物体的最生动的感性形象的那个属性。”[6]北原白秋写出了那个属性。

四、结语

笔者认为诗歌是可以翻译的,但翻译不能拘泥于形式对等,拘泥于形式对等只能得到一些语言碎片,或者毫无诗意的散文,形式对等的“三美”很难企及。这就要求我们翻译诗歌时必须在深度认知的基础上进行重构。如何重构,冰山理论给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到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过程以及其他相关诗文中去寻找材料,以意境对等为目的,进行意象重构。

注释:

①据四川大学曹明伦先生(2009)考证,这话并非佛罗斯特所说,而是以讹传讹。弗罗斯特原话出自《关于诗艺的会话》:“It is that which is lost out of both prose and verse in translation。”(Poirier,1995:853-859)。《关于诗艺的会话》的参与者有出版社编辑威瑟斯、小说家沃伦、文学评论家布鲁克斯和弗罗斯特本人。根据会话记录,这次会话的中心话题就是诗的声调。弗罗斯特认为:“韵律是心的跳动、心潮的起伏,它本身就是一种音乐;声调应在字里行间,应该在含义之中,韵律含义双双都依附于声调;优秀的自由诗后面有格律诗的影子,如果没有多年格律诗的功底,自由诗会自由得一无是处。”所以曹明伦先生认为“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这句异文并非弗罗斯特所说,但如果一定要将这话塞给佛罗斯特的话,那么这里的“Poetry”就应该译为“诗意”而不是“诗歌”。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翻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译意,从这个角度来说,诗意与诗歌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关于诗艺的会话》显示,弗罗斯特认为声调才是诗歌的最基本的特征。据此笔者认为将“Poetry”理解为弗罗斯特诗歌的关键词“诗之声律”可能更加符合原意。

②意象重构、意境对等的观点是否由彭振川·王晶文、张志秀·张文鹏等最早提出,笔者不敢断言。本文仅以中国期网刊载时间先后为判断之根据。

③是指汉字相同,但意义不同的日语词汇。

[1]彭振川,王晶文.意象重构与诗歌翻译[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56(5):121-127.

[2]张智中.许渊冲与翻译艺术[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57.

[3]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轮[J].中国翻译,1989,11(1):16-19.

[4]贝茨.海明威的文体风格[M]//董衡巽.海明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133.

[5]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6.

[6]莱辛.拉孔奥[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

[责任编辑、校对:李书华]

The Iceberg Theory an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Rain of Jyouganosima

PAN X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Literature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58,China)

The Iceberg Theory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Freud,and was introduced into novel writing by Hemingway.It emphasizes that if novel writing was compared to an iceberg,only the 1/8 above water needs to write out and the 7/8 below water shall be complemented by readers with their life experience.The article holds that iceberg theory is also applicable to poetry translation,for poetry is more concise than Hemingway's novels,so the part the translator can see is far less than 1/8.Therefore,during the poetry translation,the translator not only rely on his own life experience to supplement it,but also search new materials from the his life experience,creation process and other related materials to achieve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realize the purpose of artistic equivalence.

Iceberg Theory;Kirihana Incident;The Rain of Jyouganosima

H059

A

1009-8666(2017)10-0064-06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10.010

2017-07-03

潘洵(1969—),男,安徽安庆市人。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与国际交流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中日文化交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