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内科护理学实训方案的设计
2017-11-20许海玲
许海玲
(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7)
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内科护理学实训方案的设计
许海玲
(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7)
目的 探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方案设计,以提高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方法 研究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查阅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和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分析当前内科护理学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法,制订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内科护理学实训方案。结果 初步形成包括内科护理学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方法、效果评价等内容的实训方案。结论 内科护理学实训方案应以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案例为载体、以护理程序为基本工作方法,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保障实训教学质量。
实训方案;护士核心能力;内科护理学
护士核心能力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综合能力,护士核心能力指护士在完成护理教育课程后获得法律规定的许可,能够在相关机构从事健康照顾工作的能力,具有综合性、可迁移性和可评价性等特点[1-2]。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护士职业生涯,而学校教育是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内科护理学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站在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高度,思考内科护理学在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讨能提高护生护士核心能力的内科护理学实训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1 实训方案制订前的准备
1.1 研究五年制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和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必备的职业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和社会工作能力,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规范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专业课程,其任务不仅仅是传授这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素质”与护士核心能力的内涵高度相似,因此,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主旨在于:培养具备一定护士核心能力的护理人才。
1.2 了解目前内科护理学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及内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不足,导致当前开展的内科护理学实训课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实训课以病例讨论为主,主要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有少数实训环节多为内科护理技能项目的训练。任课教师需要站在护理人才培养的高度,从护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的角度,去思考内科护理学实训课的任务以及其在护理人才培养中该发挥的作用。
1.3 分析护士核心能力内涵及其培养途径
国际护士协会将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护士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3种属性在实践中的有机结合,并指出护士核心能力建立于世界发展趋势、卫生保健形式和专业现实的基础上[3]。加拿大护理学会将护士核心能力界定为在规定的实践角色和环境中,护士为保证符合护理安全和伦理的实践行为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判断力和个人特质的结合。刘明等[4]通过质性研究得出,护士的核心能力为护士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这3个基本属性在实践中的有机结合,护士核心能力反映在临床护理、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咨询、领导能力、人际关系、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这7个维度中。其对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基本明确了我国护士核心能力的内涵。从三者对护士核心能力的描述来看,都明确了护士核心能力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即护士核心能力最终体现在实践环节,也是实践能力的一种表现。吴菲等[5]调查研究发现,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对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层次的护生都是必要且重要的。此外,庞亚娟等[6]通过对我国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应用情况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1.4 咨询专家、临床调研
通过临床调研、咨询专家,了解实习护生、新入职护士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临床护理工作任务和要求,探讨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改进措施。调研发现,实习护生及新入职护士存在以下问题: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对护理程序的认识与运用有所欠缺、护士核心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探讨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内科护理学实训方案十分必要。
2 制订内科护理学实训方案
2.1 实训目标
(1)护士核心能力目标: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伦理与法律素养、科研及职业发展能力(可解读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专业知识及技能目标:掌握内科常见病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能对内科患者进行准确的护理评估,并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2.2 实训内容
本着教学为临床服务的宗旨,内科护理学实训课内容以内科常见病的护理为主,兼顾内科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重视实践过程,将护理程序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纳入内科护理学实训课。为让护生明确实训任务、了解临床护理工作,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展项目教学法,让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内科护理学实训中。
为培养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综合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高仿真教学等方法,同时培养护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对应培养的能力见图1。
图1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对应培养的能力
2.3 制订每次实训课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实施步骤
为保障实训课顺利实施,详细制订每次实训课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等。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为例:(1)实训目标:①理论目标:理解、掌握支气管哮喘的概念、病因、治疗及护理措施等理论知识。②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疾病知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做出正确的护理评估,发现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例如:低效性呼吸形态、清理呼吸道无效、知识缺乏等,并运用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整体护理。③情感目标:体会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身心感受;体验医护人员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保持健康的职业价值感、救死扶伤的使命感。
(2)实训内容:任务一:支气管哮喘低效性呼吸形态的护理;任务二:支气管哮喘患者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任务三: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仿真教学)。
(3)实训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高仿真教学[7]、查阅文献资料等。仿真教学:利用高仿真模拟人,设计案例,让护生处理案例中患者的护理问题。角色扮演:组织护生分别扮演患者、患者家属、医生、护士等角色,处理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查阅文献:在课前准备及课堂实训过程中,护生可查阅文献资料解决相关问题。
(4)实施步骤:课前准备:分组、讨论实训课内容、明确实训任务、分解任务至小组成员;学习教材、查阅文献资料,做好相关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的准备;各组根据实训目标及内容编写剧本。课上实训:模拟临床护理工作情景,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高仿真模拟人进行护理实训。课后反思:反思自己在实训课中的表现及不足,并查找资料及文献解决本次实训课遇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2.4 编写内科护理学实训教材
根据内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目的及理念,组织同课程教师编写内科护理学实训指导教材,请临床护理专家做指导。兼顾内科护理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实训内容按系统划分,包括8个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与临床护理工作内容紧密结合。为方便开展高仿真教学,将具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的、高仿真模拟人可以直观呈现症状及体征的实训项目编写成高仿真教学案例。
2.5 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实训课的教学效果评价采用我国学者刘明编制、2009年修订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共5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0分为完全没有能力,4分为很有能力,量表总分为0~232分,分数越高表示核心能力越强。
3 讨论
3.1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实训项目开发
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为例,通过护理评估,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能存在3个护理问题,可以设置成3个任务。任务一:支气管哮喘低效性呼吸形态的护理;任务二:支气管哮喘患者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任务三: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这样有利于明确实训课的任务、降低实训课的难度,有利于理论知识与护理技能学习有机结合,确保实训课顺利开展。
3.2 以案例为载体设计实训项目
临床护理工作解决的是患者的健康问题,但如果内科护理学教学只研究“健康问题”,而没有“患者”做载体,护理教学便会失真。以案例为载体设计实训项目,会激发护生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的责任感、迫切感,产生实训的动机;实训课上呈现案例的是患者或高仿真模拟人,不仅可以呈现躯体的健康问题,还有社会及心理问题,有利于护生把“人”当作护理工作的对象,而不是疾病,从而实施整体护理,体现人文精神。
3.3 鼓励护生自己编写剧本
出于角色扮演的需要,每次课都需要“演员”和“剧本”。剧本包括情景的设计、人员的角色分工、每个角色的台词等。剧本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为护生准备好剧本,另一个是护生自己写剧本。最好由护生写剧本,理由如下:(1)护生写剧本,其实是在设计一次实训课的“方案”,包括实训内容、人员分工、实训流程等,使护生在实训课中起到主导作用,有助于调动护生的积极性。(2)护生设计编写剧本的同时,基本记住了剧本中的内容、台词,不用花精力去背诵别人写的剧本,减轻了护生的负担。同时,教师不用花时间写剧本,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3)剧本中的剧情,就是疾病演变的病情;剧本中人物的台词,就是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剧中“患者”该有的表情、动作等,就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护生自己写剧本,其实是护生对疾病知识的理解、记忆与运用的过程。同时,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及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而教师的作用,是评判护生剧本中包含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这也是剧本的关键及价值所在。
3.4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要落实于实践环节,而实训课的实践环节是模拟临床护理工作。内科护理学专业课教师的优点是理论基础扎实,擅长课堂教学;缺点是临床实践能力弱,基本不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尤其是五年制高职护理院校的内科护理学专业课教师,通常是一个人承担一门专业课的全部教学任务。作为内科护理学教师,要承担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系统的授课任务,很难做到既“全”且“专”。所以,对于内科护理学实训课,专业课教师常无力应对。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兼职教学的护理人员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掌握精湛的内科护理相关技能,在内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者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相对欠缺。因此,建设一支由内科护理专职教师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内科护理学实训课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
3.5 重视护理程序的应用
护理程序是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挖掘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科学工作方法,是护士在医院进行专业护理活动的核心思想与基本方法。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内科护理学实训,有利于护生从护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8]。笔者以“护理程序”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近3年的文献共118篇,其中2017年8篇,2016年52篇,2015年58篇,大多数是关于护理程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涉及内科护理、外科护理、中医护理、儿科护理、急诊护理、护理教学等多个领域。这说明,护理程序在护理相关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内科护理学实训课上,重视护生对护理程序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3.6 实训课前做好充分的知识及技能准备
实训课前,教师预先告知护生实训内容,明确实训任务,是确保实训课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为例,见图2。
图2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实训任务
[1]闫瑞芹,沈宁.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发展现况[J].护理研究,2004(3):201-203.
[2]樊落,席淑华.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115-117.
[3]Alexander M F,Runciman P J.ICN framework of competencies for the generalist nurse:Repor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onsultation[M].Geneva: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2003.
[4]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3):204-206.
[5]吴菲,叶茂,代颖,等.不同教育程度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3):761-763.
[6]庞亚娟,周兰姝.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17):2064-2066.
[7]赵蓓.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护理仿真综合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9):2415-2417.
[8]丁敬美,李武平,张敏.护士对护理程序掌握及应用程度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21):2608-2610.
G420
B
1671-1246(2017)22-00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