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CT数字化成像与移动医疗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2017-11-20徐如祥
徐如祥
·述评·
移动CT数字化成像与移动医疗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徐如祥
神经外科; 移动CT; 数字医学; 颅脑战伤; 脑梗死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一种全新的互联网移动医疗已经开始显现其作用。人们带着手机、平板电脑去看病,戴着智能手环时刻监测心率,携带无线跌倒监测仪时刻监测老年人的行动,通过远程医学会诊指导千里之外的医生进行疾病诊疗[1-3]。互联网移动医疗将彻底改变医院的医疗及护理模式,使患者就医更便捷,实现疾病治疗个体化与精准化[4,5]。颅脑损伤、脑卒中等神经外科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诊疗技术复杂等特点,如何将互联网移动医疗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疾病的诊疗,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就此进行评述,谨供各位同道参考。
一、互联网移动医疗的概念
神经外科疾病包括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功能性疾病、颅内感染等。目前患者的就医方式包括常规门诊和急诊,诊疗流程是分类救治,阶梯式逐级转诊后送,其实质是以医院和医生为中心。目前,中国的医院发展极不平衡,大医院诊疗设备先进,专家云集,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中小医院门庭冷落,结果往往是到大医院就医难,找专家看病更难。
近年兴起的互联网移动医疗开创了新的医疗模式。一般概念的移动医疗服务包括远程教育与培训、远程数据采集、远程监控与管理、远程医学会诊、慢性病与健康管理支持等[1,5,6]。以CT数字化移动影像技术为基础,互联网信息平台为支撑,专家团队为智脑库,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移动医疗服务模式,推动数字医学的发展,将为神经外科疾病诊疗带来巨大变革。
二、神经外科疾病移动医疗平台建设
互联网移动医疗借助数字化移动影像、智能路由、高清音视频通信、数据传输等技术,患者或基层医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发起和后台医疗专家的双向音视频通话,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需求为牵引,以提升人民卫生健康为目的的移动医疗模式。
(一)数字化移动影像技术
神经外科疾病的诊疗离不开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发展。1972年,Hounsfield在国际上发明了第一台脑部CT,1979年因其在数字化影像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7]。我们知道,传统的X光检查只能产生一幅颅脑骨性结构的平面图像,诊断价值有限,而CT是X射线从多个方向沿着头部某一选定断层层面进行照射,通过测定透过的X射线量,数字化后用计算机算出该层面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然后重建形成图像,这种断层成像图质好,诊断价值高[6,7]。CT已成为神经外科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设备和诊断的“金标准”[7-9]。CT能够显示出脑损伤及其后遗症、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等的准确位置,为疾病提供精准的临床诊断依据[10,11]。近年来,大型多层螺旋CT(如64排螺旋CT)己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其体积和质量庞大,只能在放射科CT室内固定使用。小型移动式CT的发明,将头颅的断层成像技术带到了床旁、救护车中、救援直升飞机上、医院船上,解决了CT数字化成像技术的远程移动医疗运用问题[12,13]。
(二)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
移动通信是连接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间或另一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14]。移动通信一般由通信卫星、关口地球站、控制中心以及移动终端组成。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基于卫星通信的移动医疗,命名为卫星“天基”移动医疗。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成为一体,建立互联网技术平台与移动通信的综合应用模式。具体讲,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商业、医疗、教育培训服务等的新兴业务[15,16]。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与数字化影像技术相结合,加快了数字图像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在互联网信息平台的管理与支持下,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不再需要患者或家属提着CT图片奔波于各大医院找专家会诊,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将CT数字图像及疾病相关信息传输到专家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进行双向音视频会诊或诊疗技术操作指导。
(三)专家团队智脑库
通过移动互联网后台管理平台,基于自愿和公益性的原则,组织不同地区的神经外科专家,构建全国性的“智脑库”,充分发挥专家的“智脑”作用,为基层医院医生或患者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医疗技术服务,解决或缓解患者到大医院就医难、找专家看病更难的负面效应,为政府分忧,为民众解愁,使医疗卫生工作回归公益性和服务性的本质。互联网移动医疗不仅缩短了医生与患者间的“距离”,更增添了一份医患之间的亲情。
三、互联网移动医疗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
无论是颅脑创伤还是脑卒中,救治的“时间窗”很短,死亡率极高,传统的分类救治,阶梯式逐级后送很难使患者在有限的“时间窗”内获得有效救治。利用救护车载移动CT远程机动使用,可以使患者赢得救命的“黄金”时间,拯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一)颅脑创伤移动医疗救治
移动CT的应用显示了重要的临床技术优势,为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床旁或远程移动诊疗手段,建立“移动创伤单元”。据文献报道,重型颅脑创伤救治的时间为伤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特别是发生脑疝者,救治的“黄金时间”仅30 min,要在伤后数十分钟或数小时之内将伤员“阶梯式”转送到后方野战医院是非常危险的[17,18]。据报道,颅脑战伤发生率为17%~23%(第二位),伤死率为35%~50%(第一位)。颅脑战创伤死亡者中36%发生于战地一线,41%的死亡发生在伤后48 h之内。如果在脑创伤后及时进行CT扫描精准诊断和救治,可使20%~30%伤者免于死亡[19,20]。移动CT救护车、救援直升飞机等运载远程机动扫描应用,构建颅脑创伤移动救治单元,及时消除致命性的危险因素,这是移动医疗在颅脑创伤救治领域的最佳应用。
(二)脑血管疾病的移动医疗
据报道,中国每年新发生脑梗塞250万~300万人次,死亡100万人次,挽救患者生命的最佳救治方法是在发病后3~4.5 h给予溶栓治疗,使血管再通,恢复血供,当静脉溶栓血管未通者,可以延长至脑梗塞发生后7 h内再给予动脉介入溶栓,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21-25]。应用救护车运载移动CT建立“移动卒中单元”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在脑梗塞发生的现场进行车载移动CT扫描确定梗塞的部位及大小。一旦明确诊断,即刻给予静脉溶栓药物,将使更多的脑卒中患者在有限的时间窗内获得有效治疗,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挽救患者生命,减少残疾。
对于脑出血患者,移动卒中单元的作用在于车载移动CT现场扫描,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及血肿大小,出血有无破入脑室等。若发现血肿引起严重的脑移位或脑疝征象,应在发病现场采取锥颅血肿引流或脑室穿刺置管引流等救命处置措施,防止高颅压、脑疝发生危及生命[10]。
(三)移动互联网生命功能监测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大多独居生活,加之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痴呆等慢性疾病,如何及时发现脑出血、脑梗塞或跌倒,已成为互联网移动医疗的重要工作任务。国内已有机构研制出微型移动健康检测仪和可穿戴的报警装置,通过智能手机收集、存储、分析和上传生命体征、位置等数据为移动医疗开创了新思路。如“云端健康检测仪”可同时自动检测血压、血氧、血糖、体温、心率、心电等六项指标,“可穿戴式医疗报警装置”可以对老年人及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GPS定位跟踪监护,为医生、健康管理者或家属提供实时健康监测和应急处置机会[14,15]。
四、展望
互联网移动医疗作为一个新兴医疗健康产业尚处在萌芽期,还没有发展为成熟的移动医疗模式。但是,基于互联网+移动CT数字影像+车/机/船运载的“颅脑战创伤移动救治单元”、“移动卒中单元”,以及“可穿戴式监测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移动医疗技术,将在国家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1] 张平,甘莜青.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医疗服务模式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108-113.
[2] 庹兵兵,沈丽宁,徐彪,等.美欧移动医疗项目推进与监管措施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2):78-80.
[3] 江明尹,刘胜林,程菊,等.国际移动医疗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3):49-52.
[4] 宋亮,聂生东.基于移动设备的三维图像重建架构及其应用[J].中国物理学杂志,2016,33(9):903-908.
[5] Free C,Phillips G,Wasson L,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mobilehealth tschnologies to improve health care service delivery process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ata-analysis[J].PLoS Med,2013,10(1):e1001363.
[6] Vansal G,Zahedi F,Gefen D.The impact of personal dispositions on information sensitivity,privacy concern and trust in disclosing health information online[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0,49(2):138-150.
[7] 霍福涛,徐卫玲,张维新.CT与放射线 [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3):71-74.
[8] 张志强,刘丽娟,张强,等.移动CT和常规CT检测对颅脑损伤后脑继发性损害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6,15(11):1159-1163.
[9] 张强,吴素芳,张志强,等.移动式床旁CT的初步临床应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2):197-199.
[10] 张志强,张强,徐如祥.移动式床边CT在导航引导小微创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8):836-838.
[11] LaRovere KL,Brett MS,Tasker RC,et al.Head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ing during pediatric neurocritical care:diagnosis yied and the utility of portabl studies[J].Neuricrit Care,2012,16(2):251-256.
[12] Carlson AP,Yonas H.Portable head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er-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experience with 3421 scans[J].J Neuroimaging,2012,22(4):408-415.
[13] Peace K,Wilensky EM,Frangos S,et al.The use of a portable head CT scanner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J Neurosci Nurs,2010,42(2):109-116.
[14] 马锡坤.网络医疗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8):70-72.
[15] 张会丽,姜勇.我国发展移动医疗的PEST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11):6-9.
[16] 刘丽杭,陈小玲,阳历.移动医疗服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8):3302-3304.
[17] Alarhayem AQ,Myers JG,Dent D,et al.Time is the enemy:Mortality in trauma patients with hemorrhagefrom torso injury occurs long before the “golden hour”[J].Am J Surg,2016,212(6):1101-1105.
[18] Newgard CD,Meier EN,Bulger EM,et al.Revisiting the“golden hour”:an evaluation of out-of-hospital time in shock and traumatic brain injury[J].Ann Emerg Med,2015,66(1):30-41,41.e1-3.
[19] Warden D.Military TBI during the Iraq and Afghanistan wars[J].J Head Trauma Rehabil,2006,21(5):398-402.
[20] Schwab KA,Ivins B,Cramer G,et al.Screening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troops returning from deployment in Afghanistan and Iraq:initial investigation of the usefulness of a short screening tool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 Head Trauma Rehabil,2007,22(6):377-389.
[21] 白青科,赵振国,隋海晶,等.快速MRI指导的4.5h及4.5~12h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对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10):926-927.
[22] 但毕堂,彭小祥,陈小奇,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间窗内的动静脉溶栓分层治疗的对比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6):334-336.
[23] Chang P,Prabhakaran S.Review recentadvances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F1000Res,2017,6.pii:F1000 Faculty Rev-484.
[24] Evans M,White P,Cowley P,et al.Revolution in acute ischaemic stroke care:a practical guide to mechanical thrombectomy[J].Pract Neurol,2017,17(4):252-265.
[25] El-Ghanem M,Al-Mufti F,Thulasi V,et al.Expanding the treatment window for ischemic strok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novel system-based technology[J].Neurosurg Focus,2017,42(4):E7.
2017-07-24)
(本文编辑:马帅)
徐如祥.移动CT数字化成像与移动医疗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CD].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7,3(5):257-259.
徐如祥,男,四川西昌人,1956年11月生,1976年11月入伍,1976年3月入党。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院长,技术二级,文职一级。神经外科主任,陆军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中青年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赴日本留学1年。
承担国家重大疾病救治—颅脑与脊髓损伤救治技术研究重大课题、国科金重点项目、军队重点课题等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收录110篇;主编、副主编专著7部;培养博士后35名、博士研究生100名、硕士研究生75名。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分会主任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北京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主编,《中国神经外科临床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副主编,《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10余种杂志编委;曾先后被评为总后勤部科技新星、科技银星,荣获第二届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科技之星、2006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医师奖,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带领医疗队赴映秀、耿达等重灾区救治群众,因成绩突出荣立特等功,并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全国卫生系统优秀党员。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10.3877/cma.j.issn.2095-9141.2017.05.001
全军十二五重点军事医学课题(BWS12J010)
100700北京,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徐如祥,Email:zjxuru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