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耐力素质提升的实践干预研究
2017-11-20卢晓鹏
文/卢晓鹏
高中学生耐力素质提升的实践干预研究
文/卢晓鹏
通过对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课、体育课单元教学、“课课练”以及体能达标赛等对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进行实践干预的分析。以力求通过持久的实践干预达到提高高中生的耐力素质的目的,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高中生;耐力素质;实践干预
耐力素质下降一直是近些年学生体质测试中反映较突出的问题。耐力素质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体质状态与免疫机制强度等多方面的重要评价指标。耐力跑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中是高中生有着害怕心理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身体素质较为薄弱的项目之一,现阶段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耐力素质进行实践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高中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因素是很多的。第一,高考是社会、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大事,这使得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的意识,家长认为孩子不生病就行。第二,独生子女大多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怕苦、怕累的思想较为普遍,家庭的娇惯以及学校忽视了对他们进行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第三,教师在进行耐力素质教学时缺乏创新使学生喜欢体育却不愿上体育课。第四,体育不是升学科目,学校和文化课教师不重视体育,出现体育课经常被挤占现象,学生每天一小时成了空话。
综合学生的不同体质和兴趣可以进行多样性的实践干预,如有氧运动、趣味运动、体能达标赛等。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心肺的功能、培养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有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
二、实践干预方法
1.学习体育知识激发锻炼热情
利用开学第一课向学生宣传和动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意义与价值,明确耐久跑是反映学生耐力素质的一个项目。教师要重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耐力素质锻炼的重要性及锻炼价值,让学生知道耐力素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从生理的角度让学生知晓“极点”现象,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肌肉活动需要所造成供氧不足而产生呼吸急促、困难、四肢无力等正常的、暂时的机能状态。知道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提高了身体机能,就会减轻或克服“极点”现象,同时克服了心理上的畏惧感,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达到充满自信、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目的。这样,学生亲身体验到耐力锻炼的意义和价值,就起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参加耐力锻炼的动力和积极性。
2.开展课外活动提高耐力素质
根据学情和校情,每年结合“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有方案、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全体学生每天按班级方阵整齐划一,呼喊口号跑完一定距离。开展跑操优秀班级的评比,进行跑操优秀班级的展示,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天气热时,大课间安排广播操和身体素质“天天练”。活动课要求学生两路纵队奔跑几圈,再进行器材的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得到耐力素质锻炼和体能储备。
3.提高教学效果强化耐力素质
耐久跑相对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尤其是女生有畏难情绪。教师要根据学情和校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多种趣味的练习形式使枯燥乏味的练习变得新颖有趣,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苦中有乐,在苦与乐中提高耐力素质。
(1)设计动态合理的耐力跑单元教学计划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主教材之一。教师可结合天气、季节等特点,将耐久跑的教学分配和穿插在全年体育教学之中,同时也可单独安排一个教学单元。为了让耐久跑的课不枯燥,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计划(表1)中每个课时的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策略要不一样。
围绕单元教学计划,要在常态教学设计上下功夫。第一,要转变运动的路线和形式。用蛇形、螺旋形、操场图形等进行定距跑和定时跑;在跑中结合游戏,如传话、交替领跑等;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耐久跑练习。第二,创设情境或改变环境。在轻松欢快富有节奏的音乐下完成匀速跑;在校园内绕自然地形或定向跑等。第三,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男女生分别进行900米、600米的重复跑,要求男生达4分10秒、女生达3分30秒以内即为达标,或者跑小组第一名就可以少跑一个,这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每天跑操的学生一般耐力是可以的,在体育课上进行速度耐力的练习,学生一定会很轻松达标。第四,教师可以对单元教学计划作微调。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活动,都可以纳入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中。
表1 耐久跑单元教学教学计划
总之,在课上采用合理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和兴趣,就一定能达到耐久跑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耐力素质实践干预一定会有成效。
(2)运用多种多样的耐久跑练习形式
耐久跑在每学期中只占较少的单元课时,完全靠一个单元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利用体育课和教学内容来干预学生的耐力素质。第一,利用体育课5~8分钟的“课课练”,安排持续运动和强度适中的练习内容,如1分钟或2分钟跳绳;3分钟集体“∞”字跑动跳长绳;篮球场往返运球投篮;1分钟的仰卧起坐;拉渔网游戏;变换目标游戏;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2~3分钟健身操步伐变方向变节奏的练习;2人一组双杠摆越追逐等,达到锻炼学生耐力素质的目的。第二,结合教学内容,将技能、体能和比赛相结合进行组合教学,如篮球半场三打三;篮球全场五对五比赛;足球小范围抢断球;足球小场地五对五或七对七比赛;排球隔网比赛等。这样的组合教学使得学生所学的技能得到了运用,学生的耐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达到耐力素质实践干预的目的。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人们知道,保持体能和健康的最低要求是每周2-3次中强度的体育活动,也就是有氧运动。体育课上有耐久跑单元和“课课练”环节可以保证学生耐力素质得到锻炼。身体锻炼不仅在课堂进行,也要鼓励学生课外保持体育锻炼,所学的技能在业余时间进行运用,如参加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游泳、骑自行车等活动来锻炼耐力素质。
4.以“测”和“赛”共同监测耐力
体育学习同文化课学习一样,有学必有练,有练必有测。在一学年里,要至少进行2次测试和1次比赛,分别是第一学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期末测试以及第二学期的春季体能达标赛。规定身体无特殊情况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测试或比赛,测试是检查学生的耐力素质是否达标,并通过对测试不及格的学生进行多次补测直到达标,以起到以测促练的目的。比赛是按年级分组,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学生报名参加,个别学生因病、伤的必须出具医院证明,由班主任向主委会办理免赛手续,比赛按组取个人前50名和团体前六名给予奖励,并将此成绩纳入班级量化管理的评比中,学校及时做成展板张榜公布。这样的工作又促进了学校体育常规工作的开展。
三、实践干预的成效
1.课外活动课的实践干预确保了学生每天的运动量
耐力素质的提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具有一定量的锻炼,才能获得成效。每天的跑操或身体素质“天天练”以及活动课,在学校的要求下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作为班级量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保证了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运动量,学生的一般耐力素质锻炼得到了保证,团队意识得到了加强,耐久跑的习惯基本形成。
2.室内体育课和耐久跑教学起到理论引导实践的作用
高中生的思维敏捷趋于完善,理论的引导对体育实践课能起到指导性作用。体育课上出现“极点”不害怕了,学会怎么克服了;教师围绕单元教学逐节上课,并向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上,学生知道耐久跑必须做到持之以恒,量和强度必须循序渐进,课上教学方法多样,活动形式丰富;在平时的课上结合耐力素质“课课练”锻炼,学生参与耐久跑的积极性提高了,也就不觉得枯燥难跑了。
3. 体能达标赛成绩分析
体育赛事以竞争性、获胜欲望吸引着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他们好胜心强,为了比赛、为了达标,除了体育课上耐久跑单元教学能看到他们跑步的身影,平时也看到了他们主动绕操场跑步的情形;在平时的教学和活动中也出现了学生与体育教师交流关于耐久跑的话题。通过统计数据显示,本届学生并非像大家认为的高中学生耐力素质由于学习压力大导致逐年下滑的现象,说明我们这三年对学生的耐力素质实践干预研究是有效果的;说明体能达标赛的开展,不仅仅是一次3~5分钟的比赛,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赛前用各种方式的锻炼,在锻炼中适应、提高,在锻炼中同学间的交流和鼓劲,在锻炼中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在比赛中才能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到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就会看到学生比赛时跑得轻松了、自信了,达到了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目的。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 225000)
G633.96
B
1005-2410(2017)10-0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