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和运用自制教具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2017-11-17李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7期
关键词:自制教具自主学习小学语文

李莹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教具已经是一种常态,其中自制教具日益成为教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自制教具的种类、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与在课堂上的应用,鼓励教师与学生一道多动手自制教具,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做好有效保障 。

关键词 小学语文;自制教具;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7-0115-02

1 引言

运用自制教具辅助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形象、直观地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所谓自制语文教具,是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而制作的教学用具、模型等。这些教具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运用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1]。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并采取就地取材、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除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主要要素外,加上教具的辅助,将更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2 语文自制教具的种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种类繁多的教具,具体来说,按照制作材料一般分为纸质材料教具、木质材料教具、塑料材料教具、玻璃材料教具等。其中纸质材料最多,书写纸最为常见,另有图画纸、卡纸、硬纸板等;木质材料主要有木条、木板等;塑料材料主要有塑料实物、塑料板等,由热塑性、热固性塑料制作而成,特点是密度小、可塑性强、易清洗;玻璃材料主要有玻璃板、玻璃棒、玻璃器皿等。

自制语文教具具有简单、直观、经济实惠、方便运用的特点,并且根据需要可以现场制作,也可以一物多用,为教学提供很大方便。

3 自制教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自制教具具有直观、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非常方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认识汉字,教师在硬纸板上先画出一个个非常好看的水果,比如苹果、橘子、石榴等,然后涂上鲜艳的颜色,再剪下来,与实物般大小,这些教具就可以代替真实的水果来用。为了让学生把汉字与水果对应起来方便认识,在一张大纸上写上要学的大字,字的颜色也非常漂亮,尽量与水果的颜色相一致,字号与水果一样大。

在教学时,先出示汉字,然后每学习一个汉字就把相应的水果贴在上面,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眼、口、脑等感官,提高学习效率。当教学完以后,再把这些水果画取下来折叠起来保存,以便下节课再用。为了进一步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上讲台动手操作,根据教师的提问,把水果贴在对应的汉字上面。这种根据要教学的汉字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边讲解边运用教具进行的汉字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教具的制作需要动手,因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在运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2]。教具的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具的选择与制作过程中都需要认真研究教材,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研究,从而得出需要什么样的教具。在制作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就要对教具不断进行研究与修改,从而制作出更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具。

自制一套语文教具事先要设计教学方案,然后收集材料,对材料进行加工,最终制作成合适的教具。这个过程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的过程。

培养师生的协作能力 自制教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不是简单的一个物体,而是承载着一定的内涵。因此,自制语文教具的过程不是对物体的简单复制,而是要经过长期的研究、思考、实践的过程,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因此,自制教具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3]。自制教具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事,也应该是学生的事,所以教师在教具制作与使用过程中应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结合,契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并根据学生运用教具过程中反馈的信息不断地对教具进行修改。只有在制作中运用科学的知识与制作工艺,并尝试创新,大胆启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教师与学生团结协作,才能制作出更好的教具。

节约经费 自制语文教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勤俭办学的有效措施,用最少的钱制作出最好的教具以提高教学质量。花钱购买来的教具不一定能满足教学需要,因为在教学中各种各样的情况都会出现,同一个教具可能会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自制教具非常必要。自制教具要经济实用,其材料可以不花钱就能找到,比如废旧的食物油桶、塑料绳、鸡蛋壳、木板下脚料等,都可以拿来用,而且这些材料在实际生活中很常见,易于收集加工。

4 自制语文教具的应用

培养兴趣 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往往能决定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可以利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自制语文教具的关键是要先设计好,再动手制作[4]。要发动学生对教具进行设计,有时候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已经掌握了知识,这是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学生对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制作。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设计一个魔术变字桶,由于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制作这个教具过程中,准备两个废旧的食用油桶,给它们打扮得非常漂亮,上面还做了一些装饰。把汉字的偏旁和部首分别制作在一些形状各异的卡片上,然后把本节课要学的汉字卡片放在桶上。左边的桶周围全部贴上偏旁,如“氵”“亻”“扌”等,而且同一个偏旁可以制作好几个,以便于与右边桶上部首的数量相当;在右边的桶上放上与之相对应的部首,比如“可”“每”“工”“故”“十”“门”“是”“丁”“工”等。在上课时,把桶往讲台上一放,马上就会制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学生已经在迫不及待地等教师上课了。当开始学习汉字时,让学生上讲台来,把右边桶上的部首字卡片拿到左边桶上的相应偏旁位置,并贴在上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为了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些字用完之后,把偏旁与部首回归原位,再让其他学生进行操作。endprint

指导识字 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入新颖的教具,可以活跃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时,笔者制作了很多识字卡,每张卡片上既有汉字、拼音,又有表示汉字的意思的图画。这些图片都是笔者亲手畫出来的,还涂上鲜艳的颜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图画下面的汉字写在方方正正的田字格里,学生看到字再与图画进行比较,就很容易在识字的同时理解字的意思。这些图画卡片让学生只看一眼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这些卡片,笔者把它们放在教室的一角,学生在课下还可以翻看,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指导理解课文 在小学语文中有些课文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可以运用教具把教学难点与重点给学生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在教学《画杨桃》时,很多学生对杨桃的概念不清,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过这样的水果。由于受地域的限制,本地不产出杨桃,教材中也没有相关图片。于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选用合适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杨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描述了解杨桃的形态。

教师先捏一个杨桃模型供大家参考,通过随时变换杨桃的位置,让学生对杨桃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有学生边观察边说:“从上面看,它真像一颗五角星啊!”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理解了课文中所说的“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真正含义。

引导合作学习 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运用合作学习法,能有效培养协作能力与交流能力[5]。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条件,让他们在自制语文教具过程中多加合作,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质量。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在头脑中勾勒出美丽村庄的画面;然后进一步讲解,并让学生把想象中的美丽村庄用彩色笔画出来。学生边想边画,画好后平铺在课桌上,然后用橡皮泥捏出一棵棵大树、一只只小鸟,给村庄增添了美的元素。学生在制作时兴致高涨,经过一番努力,形形色色的小村庄诞生了。

在课文中讲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慢慢被人们破坏了,随之学生的心情也变得灰暗起来,惋惜之情油然而生,激发出保护环境的决心,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5 结束语

在小学文教学中,教具的使用已经成为有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辅助手段。运用自制语文教具更是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的一种常态,帮助教师解决了很多正规教具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语文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自制语文教具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促进了手、脑的协同发展,又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一种团结协作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方式,提高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松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具的结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0):64-65.

[2]补璞玉.语文教学中教具误用例谈[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6-47.

[3]龚雪元.开发自制教具 丰富语文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10):50.

[4]范延宵.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创新与应用文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108-109.

[5]杨阳.如何运用小教具激活语文课堂[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4(17):91.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制教具自主学习小学语文
论自制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