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微论文,开启数学学习的新渠道

2017-11-17江苏省靖江市真武小学吴建彬刘菊秋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0期
关键词:论文评价数学

江苏省靖江市真武小学 吴建彬 刘菊秋

数学微论文,开启数学学习的新渠道

江苏省靖江市真武小学 吴建彬 刘菊秋

“微论文”重在“微”字,完全没有内容、字数以及形式等方面的限制。它是随笔,是日记,是微博,甚至可以是聊天记录。它只是让学生去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自己能写的东西。“数学微论文”可以是学生对某一个数学问题的理解、评价,也可以是某一节数学课学习的真实想法,还可以记录学习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经过、经验等。“嗨”就是“happy”,“嗨起来”是快乐、开心、兴奋起来的意思。我们课题组研究的就是运用数学微论文这种特定的教学方式,让全体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习变得“嗨起来”(我校正在开展的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立项课题)。下面就具体谈谈我们借助数学微论文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课前撰写数学微论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可我们听课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教师提问:关于这一课,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想问的吗?课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人会提问的。这样的步骤完全就是课堂小结的一个摆设,久而久之,教师们也习惯于省略了这个步骤。

那么学生们真的就没有不懂要问的地方吗?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出现这样的情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学生们不愿意或者不习惯提问,另一方面,学生根本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学生们不愿意或者不会提问的主要原因是课前没有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课堂上又没有也不可能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于是,我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试着整理出相关的问题或重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微论文),这样后进生会带着问题、尖子生会带着成果走进课堂,有了这些问题和成果,课堂上学生们听得更认真了。当有学生提问时,别的学生还会争先恐后地为他们释疑解惑,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许多,经过检测发现,学生掌握的效果也比原来好很多。

由此可见,课前撰写数学微论文确实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上交流数学微论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的过程后,在撰写课前微论文的基础上,我们的课堂就应该是学生表现的舞台。课堂上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汇报交流,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展示的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真正喜欢上数学,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大家知道数学概念的语言是十分严密的。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在教学时要不要总结出一板一眼的定义、规规整整的板书以及可以背诵的结论呢?对此,我们安排了多次的“同课异教”活动,活动发现:如果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的严密性,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复习时由于学生害怕讲得不够规范,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只能由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相反,如果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也就是数学微论文)来表达,学生们会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整个课堂瞬间充满了一双双迫不及待想表现的眼睛和一阵阵的欢呼雀跃声,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在交流数学微论文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可提议全班学生为他鼓掌、喝彩。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要及时做出评价,好的要给予肯定,错误一定要得到纠正。这样整个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而教师仅仅扮演着“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三、课后撰写数学微论文,确保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课后,我们还要求学生撰写总结性或反思性的数学微论文。总结性的微论文既可以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概括,也可以对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性的微论文可以记录数学学习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经过、经验等,其中,错题档案是学生们写得最多的一种。

其实苏教版新教材已经明确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在第二学段(4~6年级)的单元末尾处几乎都设计了“评价与反思”板块。不过,通过我们课题组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对此是不理不睬,几乎一次都没有组织过。这种现象不得不令我们深思:“评价与反思”真的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吗?它对我们的学习到底有没有帮助呢?于是,我们安排了针对性的对比实验。经过三年的对比实验、深入分析后发现:经常进行评价与反思的学生,常常能自觉反思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并能及时做出调整;经常进行评价与反思的学生,大多数能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他们乐于与他人合作,善于提出问题、探索未知。学生通过评价与反思,逐步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做人,学习数学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评价与反思”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作业,它就是一次组织学生撰写数学微论文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必能落到实处。

四、搭建QQ交流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练习形式往往过于统一化、标准化,学生对这样的练习毫无兴趣,教师也无法顾及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这种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于是,我们对练习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据调查,我校中高年级中有93.4%的学生至少拥有一个QQ账号,其中64.8%的学生喜欢用QQ与人交流。鉴于QQ在小学生中的广泛使用,我们在练习时引入了QQ交流平台,定时组织学生进入平台交流讨论。例如,我们在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时,就利用QQ群提供了下列一组题的讨论:

下列各式中的x和y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这些看似复杂的题通过QQ群讨论、质疑、争论,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行解决,尤其是最后一题,居然有好几个学生能够判断出x和y成正比例,并且讲得头头是道,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些讨论、质疑、争论就是我们最想要的数学微论文。我们利用QQ的一对多、多对一的群聊模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学生在群聊中还可以看到别人的想法,从而产生思维上的碰撞,真正实现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QQ群聊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QQ表情及时给予评价,或惋惜,或点赞,或加星,常常让学生乐在其中。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提供了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资料,再加上QQ平台的新模式,完全可以将学生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参与,让数学学习真真切切地“嗨起来”。

综上所述,数学微论文就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记录,可以是收获,可以是困惑,也可以是争论。而在实际教学中,困惑和争论的价值远比收获大得多,数学微论文正是获取困惑和争论的最佳渠道。运用数学微论文这种特定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论文评价数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