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慈善市场化

2017-11-17整理羽佳

至爱 2017年9期
关键词:营利拉里慈善事业

整理|羽佳

反思慈善市场化

整理|羽佳

服装大亨马克·恩科曾在2011年很自豪地宣布“非营利的未来就是营利”。硅谷很多知名人士十分赞成这个主张,如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吉和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都很支持一家名为“Not For Sale”的反对贩卖人口的组织。虽然这家组织名称的含义是“非卖品”,但它正在开发一些诸如牛仔裤和电话之类的营利产品。在理想状态下,这些产品会给组织带来持续的收入,进而成为其慈善经济来源。

营利组织FEED销售简单环保的手提袋,再通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将所得利润用于帮助卢旺达的贫困孩子买餐点。与其到处追着别人求他们捐钱,不如通过销售产品来筹款……仅仅靠煽情是不够的,人们还需要买到实际的产品。我们与全球知名品牌如苹果、GAP和星巴克合作,推出相关产品,然后将部分销售利润捐给旨在帮助非洲防治艾滋病、疟疾和肺结核的全球基金(Global Fund)。我们不是慈善,而是一种商业模式。GAP曾经想把销售我们T恤的利润捐回给我们,但我们希望GAP能通过我们的产品赚钱……如果人们可以通过销售产品赚钱,慈善捐赠的经济来源才会变成可持续的。

—FEED创始人劳伦·布什(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孙女)

—Product(RED)的董事长坦新·史密斯

—“PRODUCT(RED)”创始人之一波比·瑟来福

采用消费方式推动慈善发展如今十分普遍。但是,当慈善捐赠和市场交易掺杂在一起,慈善作为另一种花钱方式的意义就减小了。传统的慈善动机—对人们生活的关心,对社会资金的创造;回报社会的责任—变成了消费主义的一部分。消费型慈善是否会破坏人们因同情心而想帮助别人的纯粹动力?需要我们思考。

通过支持“产品消费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市场化慈善破坏了慈善的变革潜力,而这种潜力代表了对社会变化的需求和实践。

—安吉拉·艾肯布里教授

人们之间的联系正在急剧减少,“各人自扫门前雪”则逐渐成为普遍现象。我认为即使有着不错的邻里环境,大多数的美国人用来做邻里交际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反而更愿意花额外的钱去健身房、理发店或者私人的交际俱乐部,因此,有学者相信,未来“更多的商业会着眼于通过模拟以往的群体组织来建立现实社区”。

—哈佛大学社会学家罗伯特·帕特南的代表作《独自打保龄》

当竞争加剧、财政吃紧时,非营利组织会主动或被迫采取尝试商业化运作方式谋求生存。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经费和捐赠;采取有偿服务,有利于扩大组织的资金来源;资本增值,能够稳定资金来源,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但过度追求“利益”后,是否会使人性贪婪而忘却使命、改变初衷?如何把控“商业化”尺度、坚守社会公信力,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去年出台的《慈善法》不仅仅是公益慈善事业的法律保护伞,也是公益慈善的衡量标尺。不加以约束的商业行为不仅会玷污公益慈善事业的美誉,伤害公益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也会使得公益慈善捐赠和参与度跌入低谷。因此无论是“公益+商业”,还是“公益×商业”的说法,在运作中尚需审慎行之。

—新华网

猜你喜欢

营利拉里慈善事业
爱婴室上半年营利双降,收购玩具商、投资MCN求增长
肩负使命的奶奶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J.K. Rowling Receives a Rare Honor from Prince William at Buckingham Palace
拉里不走 唐宁街10号“捕鼠官”续任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培养经营人才 探索营利模式
社会组织的营利冲动及其规制
拉里·金正式与CNN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