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形计”:小贩当城管

2017-11-17

新传奇 2017年38期
关键词:协管协管员小贩

“变形计”:小贩当城管

“人们对城管有很多误解,其实城管和小贩并不是对立的。”曾是小贩,如今是城管的陈佳益这样说。在他之前,曾经的城管协管员阿勇却辞职当起了小贩,收入一时增长了近十倍。在他们的换位人生中,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图为陈佳益劝阻在路边树木上挂吊床的路人

小贩摆摊5年改行当城管

“人们对城管有很多误解,其实城管和小贩并不是对立的。”曾是小贩,如今是广西柳州市城中区行政执法局环江中队的队员陈佳益说。

9月16日,陈佳益和同事如平常一样在管辖地带巡逻。在巡逻中,陈佳益遇到占用人行道摆卖水果的摊贩、违法占用人行道停车的车主,他都一一好言相劝。

34岁的陈佳益皮肤黝黑,身材高大。在一年前,他还是令城管头疼的流动占道摊贩之一。2016年,陈佳益从一名小贩改行成为一名城管。

陈佳益回忆:“以前在街边推车卖粥,一干就是五年,每次遇到城管执法只要听话撤离,就不会被没收东西。”因此,陈佳益对城管印象不差。

后来,陈佳益发现流动摆摊始终不是长久之计。2016年,他得知柳州市城管部门招聘协管,认为这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便前来应聘。“虽然成为城管后收入比原来减少近半,但至少不用每日躲躲藏藏。”陈佳益说。

当小贩时,陈佳益曾觉得城管工作轻松,每天只用走来走去巡逻。真正入职后,陈佳益才体会到城管的艰辛。“清淤、违停、占道经营,每天都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处理。”他说。

陈佳益表示,外人对城管有很多误解,认为城管执法不讲情面。但事实上,城管遇到占道经营小贩都以劝导、教育为主,对于屡教不改的小贩,才采取强硬措施。

在执法过程中,陈佳益也难免遇到一些恶语相向的小贩。但特殊的经历让他更了解该如何处理与小贩的关系。

碰到不配合执法、恶语相向的小贩,陈佳益往往先给一些时间让双方冷静下来,再慢慢和小贩说道理。“多数小贩文化程度较低,对待他们需要更多耐心。”陈佳益说。

在陈佳益看来,城管和小贩并不对立,反而双方要互相理解,才能利于工作的开展。遇到一些家庭困难的小贩占道经营被处罚时,陈佳益会建议小贩将困难上报到城管部门,让管理者酌情考虑以教育取代罚款。

对于近年来被“妖魔化”的城管形象,陈佳益认为,只有文明执法,灵活执法,才能消除大众对城管的偏见。

陈佳益说:“如果没有城管,街边满是小贩占道经营影响交通,城市最终会变成是什么样呢?”

没人考考上也不来,协管改行当了小贩

在2014年,曾经的广州三元里城管执法中队协管员阿勇,却在做了四年协管员后,辞职在路边练起了摊。继而,他从“走鬼”(流动摊贩)上升到固定为人补货的商贩,月入一两万元。相比曾经,他的收入增加了近十倍。而他的前同行们,仍在城管协管员的路上蹲守着。

30岁的阿勇在16岁时从湖南老家来广州打拼,几乎什么工种都做过,2009年,他做了协管,一做就是4年。后来,他转行去摆起了地摊。

2013年,他在白云皮具城外摆摊卖了20多天的包具,积累了 5个熟客资源。现在他的工作就是守在皮具城门口刷微信群:哪个外地客户需要补货,他就去给他们补。说起当时摆地摊,阿勇笑笑,“也知道是暂时的,看他们来了我就收了。都认识嘛”。

城管队长白石峰说,阿勇并不是协管员转去做小贩的孤例。“做协管久了,更清楚什么路段旺,什么东西旺,上手更快”。

有人调侃协管员阿杰:“你不如转行做小贩啦。”阿杰反问:“要是真的没有城管,广州会是什么样子?”

然而,治理乱摆乱卖只是城管众多任务中的一项而已。白石峰拿出厚厚的一本书,晃了晃,“这里都是我们的职责,300多项,怎么管得过来。不知道领导是不是太高估我们的能力了”。

如今,城管队伍老龄化趋势严重。“现在的年轻人认为城管名声不好,都不来考,考上了也不来。”三元里城管执法中队9名执法队员,超过50岁的3个,年龄最大的56岁,两个 30多岁,4个 40多岁。“这已经是年龄搭配得比较不错的了,很多中队平均年龄都超过50岁。”

谈及工作任务繁重,城管执法队员们将这些归咎于“没爷”。“工商有工商部,环保有环保部,我们没有,最大的‘爷’就是广州市政府了。上面没有人帮你讲话,身份上也是尴尬的。”

“尴尬”的还有城管的拆违工作。2014年上半年,在梓园路,有村民搭了几间铁皮屋的违建。执法队员前去拆卸,一群老人坐在门口,他们不敢动,只好一直等到老人们走了才拆。

虽说和街道工作人员在一个食堂吃饭,白石峰和他们却是不同的编制。“街道人员是行政编制,我们是执法编制。两个编制不能互通交流,我们很多人干到退休都只是个科员。”

三元里城管执法队“人、财、物”归街道管,业务上归白云城管分局管。白石峰说,“这就是有两个爹。”万一两个“爹”闹矛盾了,意见相左,夹在中间真是左右为难。“提拔拿钱都是街道说了算,业务没干好,也要被分局批评。”

“变形计”促相互理解

实际上,城管与小贩换位也并非孤例。去年 11月 28日,江苏常州城管部门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发出的一则海选小贩“客串”城管的启事,吸引了当地市民和媒体的注意。当地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通过媒体表示,这一活动旨在促进城管队员和小贩之间的相互理解。负责人称,接下来还会安排一名城管队员在自己管理的辖区外“客串”小贩,体验经营者的不易,“绝对不是走走过场作作秀”。

在我国,城管与小贩的“猫鼠游戏”由来已久,至今仍是个无解的命题。城管与小贩的矛盾,不只是城管与小贩之间利益的冲突,更是经济发展、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在小贩与城管“关系场”的折射。双方频发的冲突说明,我们的城市管理确实有需要反思之处。

城管部门的城市管理权与小贩的生存权并非一对天然的矛盾。法律赋予小贩生存的权利,同时约束其占用公共空间、破坏公共资源的行为;法律赋予城管人员执法的权利,同时限制其滥用职权、暴力执法的行为。双方矛盾的激化,是由于法律实现过程中一些主体和手段的错误。在当前作为集合名词的“城管”遭遇集体污名化的背景下,各地城管部门有责任通过调整执法姿态,转变执法手段,把城管的公共形象“挽救回来”,城管和小贩换位的做法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首先,执法姿态决定了双方的立场。城管和小贩角色的不同,不应体现在地位的不同上,而只是生存方式和职责的不同。敢于“互换角色”,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常州城管放平姿态,摒弃城市管理理念的官本化,以平等、公开、透明的姿态与小贩对话的诚意。

其次,执法手段决定了矛盾的解决方式。以往,城管在执法过程中的确存在手段过于粗暴、野蛮的问题,导致民间一度流传“给我城管三千,还你世界和平”的调侃。近年来,公众对城管人性化执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常州城管以基于角色互换的普法、劝说,替代以往公众刻板印象中的“简单粗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城管与小贩间冲突的发生概率。但解决城管与小贩之间的矛盾,还取决于更重要的制度因素。只有我们的制度真正在城市管理、小贩生存、居民生活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城管与小贩的互换角色才不会是隔靴搔痒,才能实现体谅与和谐的初衷。

(《北京晨报》2017.9.18等)

猜你喜欢

协管协管员小贩
终于圆了指挥交通的梦想
北平的零食小贩
重庆市九龙坡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现状分析
还有多远
创建安全协管服务新模式筑牢矿井“亲情安全防线”
徐州市铜山区出台《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管理办法》
徐州市铜山区出台《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管理办法》
不熟不要钱
关于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柏香所:严格考评国土资源协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