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拓展初探
2017-11-16彭才真
彭才真
20世纪末,中国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与之相伴的文化转型,与已经步入正轨的社会转型相比,文化转型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当前中国还处于一种多元文化共同并存、相互杂交、相互冲突的阶段,缺乏一个主导性的新文化规范。而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既给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语文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究竟如何自处、如何取舍,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而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语文课程的拓展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注意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涉猎,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那么,又如何“跨领域” 学习语文,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
我认为应该立足课本,以教科书为主线,辅之以课外阅读,加以延伸、整合、比较、探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稍加尝试。
一、课文延伸式拓展
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大部分作品文质优美,具有典范意义。这些课文有的节选自名著,有的是某个作家的代表作。这为拓深和拓广提供了很好的舞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400万字,高中三年要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它读物,总量不少150万字。可以说课内文本与课外阅读是构成中学语文最重要的最可操作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拓展着手于课内文本,着眼于广阔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广阔的“混沌阅读”中,构建较强的语文素养、审美能力、人文素养。
总之尽可能由节选作品向原著或该文作家其它作品作相应引申,使学生一方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引起进一步了解作者全部著作的愿望,从而促进语文学习。
二、专题比较式拓展
专题比较式拓展贵在引导学生发现某二文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解读文本,从而实现阅读视野的拓展、语文思维的迁移,进而实现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就读的方面,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比如:通过《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二文比较,才能“嚼之如饴,芳香溢口”,深味王安石、苏东坡各自风格。前者侧重于议,在“务为有补于世”,作者借游褒禅山之前后洞谈学子们应“深思慎取”的道理,在布局方向,游洞为谈“秘诀”作证,“秘诀”则为论“深思慎取”奠基,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先分说后归纳,先具体后抽象,思想深刻,语言精妙,已辟山水游记笔法之一径;后者则着力于叙,以“疑”发端,依“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行文,详细叙述夜游石钟山过程,尽其摹形摹色摹声之能事,给人亲临其境之感,或惊、或恐,且喜、且愕,别有一番情趣。二文分别阐明了一个道理,两文都体现了作者各自的艺术风格……通过对比,让人玩味不已。《琵琶行》《李凭箜篌引》两首诗都描写了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疾深变化的全过程,它们均用比喻手法、正面侧面相结合手法,尽现音乐艺术描写之妙。
三、单元整合式拓展
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按主题分组编排的,同主题下的一组文章训练目标一致,学习要求相近,这给单元整合提供了可能。一般的在同一组内编排4-6篇文章,单元整合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以单元训练目标和要求为纲,打破一篇课文教2-3课时的常规做法,一课时教多篇同主题课文。
四、问题探究式拓展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性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差异逐渐增大。论题探究式拓展以问题为中心,以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问题为拓展方向;学生在此过程中可自主探究,切磋问题,通过讨论、争辩、分析、综合、交流达成目标。
總之,问题探究式拓展对学生语文知识、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与提高是大有裨益的,将成为新时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多元文化共同并存、相互杂交、相互冲突的背景下,拓展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拓展是必不可少的,有效方法课堂拓展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能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锻炼,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在表达上得到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