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2017-11-16范明宝
范明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就我班的环境布置,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以幼儿的眼光自主创设环境
我班三位教师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和需求,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把区域和墙面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激发他们创设环境的积极性,多倾听孩子创设环境的构思和想法,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我们结合主题课程单元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能想到的让孩子自己想,孩子能得到的让孩子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准备就绪后让孩子自己协商如何装饰墙饰,发现幼儿的确有困难真的需要帮助时,教师再介入。在“秋天的图画”主题活动中,我们让孩子学习染料吹画,孩子们吹出了一棵棵结满果子的美丽的树,让孩子自己装饰后剪下来,贴在主题墙上,幼儿可以自主欣赏。在“圆圆的世界”主题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各自画了漂亮的太阳娃娃,然后贴在主题墙上,孩子们看着各自的作品,显得可神气了!
二、以幼儿够得着的高度为标准尽量使环境与幼儿近距离接触
教室内外,凡是幼儿能接触到、够得着的每一寸空间:栏杆、楼梯、走廊;室内的窗、门、角落、窗台等,都是幼儿自由创设的场地,这样,孩子才有机会真正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生动、直观、真实地拉近孩子与环境的“距离”,引发和实现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在我们的饲养区,孩子们带来了小乌龟,小白兔,一下课,孩子们就围着小动物,和它们说说话,看到小乌龟不动,有的孩子说是不是乌龟生病了,有的说是冬天来了,乌龟冬眠了,孩子们的意见五花八门,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在我们教室门口的栏杆上,我们布置了“我的心愿”,孩子们用彩色纸剪了一个个爱心,上面画上或是让父母写上自己的愿望,一有空孩子们就围着爱心杆,各自指着自己的爱心,说说自己的愿望,好像上面的字自己都认识似的,一副大人相。教室墙面的底部,我们设有“动一动,折一折”,把孩子们每周折的折纸放上去,孩子们可有成就感了。
三、区角环境的创设
更多的是我们教师和幼儿共同去发现和创制新的幼儿喜欢的区角材料,利用本土资源,乡土材料,不上眼的半成品但能給孩子带来无限创意的“零碎材料”,如块状的泡沫、扣子、蚶子壳、线状的毛线、麻绳、丝带、塑料软管等,处处都是可以供幼儿操作的材料,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丰富了各个区域角的活动内容。除了可单独使用外,更可以与其它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不仅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而且经济,不必花很多的钱,不易被破坏和损耗,也不怕被破坏和损耗。与以前我们精心设计的教玩具比起来,孩子们玩得更过瘾。我们也可放心的让他们更有创意地玩,而不怕他们弄坏区角材料。
总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应当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通过有目的的创设和利用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真正做到环境为幼儿服务,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