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例RhD阴性献血者ABO、Rh、MN和P血型基因频率的调查
2017-11-16李雄英孔庆芳谭庆芬杨珊徐阳曦
李雄英 孔庆芳 谭庆芬 杨珊 徐阳曦
459例RhD阴性献血者ABO、Rh、MN和P血型基因频率的调查
李雄英 孔庆芳 谭庆芬 杨珊 徐阳曦
目的 探讨柳州地区RhD阴性献血者ABO、Rh、MN和P血型分布特点。方法 对459例经抗球蛋白试验确认为RhD阴性的献血者,作ABO血型、Rh血型系统中的C、c、E、e抗原、MN血型系统中的M、N抗原和P血型检测,并计算各血型系统基因频率。结果 ABO血型分布:O(0.414 0)>A(0.285 4)>B(0.233 1)>AB(0.067 5);基因频率分布:r(0.645 2)>p(0.193 4)>q(0.161 4)。Rh血型分布:dccee(0.518 5)>dCcee(0.322 5)>dCCee(0.091 5)> dccEe(0.047 9)> dccEE(0.008 7)=dCcEe(0.008 7)>dCCEe(0.002 2),未检出 dCcEE及dCCEE;基因频率分布:cde(0.701 1)>Cde(0.259 6)>cdE(0.039 3)>CdE(0.000 0)。MN血型分布:MN(0.568 6)>M(0.250 6)>N(0.180 8);基因频率分布:M(0.534 9)>N(0.465 1)。P血型分布:P2(0.684 1)>P1(0.315 9);基因频率分布:P2(0.827 1)>P1(0.172 9)。结论 柳州地区RhD阴性献血者ABO、Rh、MN和P血型分布特征总体符合中国南方人群的分布特征。
RhD阴性 献血者 血型 基因频率
自从1901年Landsteiner首先发现人类红细胞ABO血型系统以来,迄今为止已经发现并经国际输血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lood Transfusion,ISBT)确认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有36个,共300余种抗原。红细胞血型作为人类的一种遗传标记,在输血医学、免疫遗传学、法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红细胞血型的遗传背景具有多态性,其抗原在不同种族、民族和地域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国内许多学者都对本地区随机人群的ABO、Rh、MN和P血型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而专门针对RhD阴性献血人群的报道较少见。现将柳州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 ABO、Rh、MN 和P血型系统各种表现型及其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007年1月~2016年12月经本中心确认为RhD阴性且无亲缘关系的无偿献血者459例,其中男性249例,女性210例,年龄18~55岁。
2 试剂和仪器 IgM抗-D、IgG抗-D(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豪制药有限公司),IgM+IgG抗-D(加拿大Dominion Biologicals Limited公司),IgM抗-A、抗-B、抗-C、抗-c、抗-E、抗-e、抗-M、抗-N、抗-P1、抗球蛋白(IgG+C3d)试剂(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ABO反定型试剂红细胞 ( 本室自制)。CENTRA W细胞洗涤离心机(美国Thermo scientific公司),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北京汉泰旭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600A血库专用自动平衡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HH-600数显三用恒温水箱(金坛市科杰仪器厂)。
3 方法
3.1 RhD阴性确认:使用IgM抗-D血清,采用全自动微量板盐水法对献血者血标本进行初筛,不凝集者采用试管法复验,复验仍不凝集者用3批以上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IgG型或IgM+IgG型抗-D试剂,采用试管法间接抗球蛋白试验进行确认,检测结果全为阴性则判为RhD阴性。
3.2 ABO血型检测:采用试管法进行正反定型。
3.3 Rh、MN、P血型检测: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分别使用IgM抗-C、抗-c、抗-E、抗-e、抗-M、抗-N、抗-P1试剂,采用盐水试管法检测相应血型抗原。
4 统计学处理 ABO血型基因频率采用Wiener法[1],A、B、O基因频率分别用p、q、r表示;Rh血型基因频率计算参照文献[2,3];MN血型基因频率采用基因计数法[1];P血型基因频率采用方根法[1]。各血型系统表现型期望值的计算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并对各血型系统表现型观察值与期望值进行χ2检验,以检验Hardy-Weinberg吻合度。自由度ν=表型数-基因数。
结 果
柳州地区459例RhD阴性献血者ABO、Rh、MN和P血型分布见表1~4。
表1 ABO血型分布
注:当1个试验中的任意表型期望值<5时,使用卡方检验不恰当,期望值<5时,合并几项表现型,使之>5后再计算
表3 MN血型分布
表3 P血型分布
讨 论
ABO血型系统(ISBT命名的标号为001,符号ABO,抗原4种)是人类血型系统中抗原免疫原性最强的一个,因此在临床输血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有文献表明,ABO血型在中国分布特点为:从北向南的方向,B基因频率逐渐下降而O基因频率升高;云贵川和长江中下游地区A基因频率升高,两广、福建、台湾O基因频率较其他地区高[1]。从表1结果可知,柳州RhD阴性献血者ABO血型分布:O(0.414 0)>A(0.285 4)>B(0.233 1)>AB(0.067 5),基因频率分布:r(0.645 2)>p(0.193 4)>q(0.161 4),与南方人群有较高O型频率[1]的结论相吻合;与文献报道的广东地区[4]的血型分布O(0.423 4)> A(0.306 3)> B(0.216 2)> AB(0.054 1)、基因频率分布r(0.653 5)>p(0.200 5)>q(0.146 0),以及闽东地区[5]血型分布O(0.446 8> A(0.259 3)>B(0.227 9)> AB(0.066 0)、基因频率分布r(0.662 8)>p(0.178 0)>q(0.159 2)较接近。
Rh血型系统(ISBT命名的标号为004,符号RH,抗原61种)是最具复杂性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也是临床输血中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的血型系统,其中与临床输血密切相关的主要是5个抗原:D、C、c 、E、e。表2结果显示Rh血型分布:dccee(0.518 5)>dCcee(0.322 5)>dCCee(0.091 5)> dccEe(0.047 9)> dccEE(0.008 7)=dCcEe(0.008 7)>dCCEe(0.002 2),未检出dCcEE及dCCEE;基因频率分布:cde(0.701 1)>Cde(0.259 6)>cdE(0.039 3)>CdE。柳州RhD阴性献血者Rh表现型分布与国内其他地方[6-8]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以dccee分布最多,其次是dCcee,其他表现型分布较少,基因频率以cde为最高。
MN血型系统(ISBT命名的标号为002,符号MNS,抗原48种)是人类使用免疫血清学发现的第2个血型系统,在血清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具有复杂性。在临床输血、法医学、亲子鉴定等研究中意义较大的有M、N、S、s等抗原。MN血型由M和N两种等位基因所控制,为共显性遗传,使用抗-M和抗-N血清检测红细胞可检出M、MN和N三种表现型。有文献表明,M、N抗原在我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的分布情况,基本上是北方民族中的M基因频率低于南方民族,即北方民族N型占多数,南方民族M型占多数[1]。吉林[9]、辽宁[10]、河北邯郸[11]等北方地区报道的MN基因频率分布为N(0.539 5)>M(0.460 5),N(0.509 3)>M(0.490 7),N(0.565 4)>M(0.434 7);而广东[4]、江西[12]、浙江温州[13]等南方地区报道的MN基因频率分布为M(0.522 5)>N(0.477 5),M(0.542 8)>N(0.457 2),M(0.537 2)>N(0.462 8)。以上这些地区调查的MN基因频率均符合北方民族N型占多数、南方民族M型占多数这一分布状况。从表3可看出,柳州RhD阴性献血者MN血型分布:MN(0.568 6)>M(0.250 6)>N(0.180 8),基因频率分布:M(0.534 9)>N(0.465 1),这符合南方人群分布特征,且符合我国人群M基因频率约为0.5~0.8的分布状态[14]。
P血型系统(ISBT命名的标号为003,符号PIPK,抗原4种)是人类使用免疫血清学发现的第3个血型系统。临床上常根据与抗-P1血清是否凝集分为P1和P2两种表现型。本次调查结果(表4)显示柳州RhD阴性献血者P血型分布:P2(0.684 1)>P1(0.315 9),基因频率分布:P2(0.827 1)>P1(0.172 9),基本符合我国人群P1 基因频率在西北地区较高约0.4、北部地区约0.3、南部地区普遍低于0.2,但界限不很清晰的分布状况[14]。
表1~4中各血型系统表现型的观察值与期望值χ2检验结果显示:ABO、Rh、P这三种血型系统观察值和期望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而MN血型系统观察值和期望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国内一些地区的调查研究[15-17]中也报道MN血型的观察值与期望值不吻合的情况,具体原因不明,是否与所使用的抗血清及MN血型存在遗传变异体或亚型有关,有待深入探讨。
综上,柳州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的ABO、Rh、MN和P血型分布总体上符合我国南方人群分布特征。通过对柳州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的ABO、Rh、MN和P血型进行调查,可为本地区这些血型系统的基因频率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积累资料,有利于本地区稀有血型档案库的建立和科学合理管理RhD阴性血液,可及时为已产生抗体的RhD阴性患者提供配型相合的血液,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1 赵桐茂.人类血型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26-230.50-53.66-67.87-89.
2 伍伟健,苏凯,魏波.一种改良Rh血型基因及其单倍型频率估计方法的推导[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22(12):1247-1250.
3 王广结,王钢,郝露萍,等.如何估计Rh血型期望值和Hardy-Weinberg吻合度[J].陕西医学检验,1994,9(3):147-148.
4 王钢,金锋,蓝建崇,等.广东汉族人群 Rh、MNSs、P、ABO血型系统抗原分布[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5(1):28-29.
5 陈则清. 闽东畲族 ABO、MN、P血型分布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1996,9(1):42-43.
6 李静.安阳无偿献血人群中RhD阴性调查[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4):334-337.
7 尚锦青,贾雯婷,苏仁娜,等.呼和浩特地区RhD阴性献血者表型库的建立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1):1550-1551.
8 孙蕊娟,谢波,柳嫦瑛,等.咸阳地区供血者Rh血型系统抗原频率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3):253-254.
9 刘秀梅,张慧心,李亚冬,等.吉林地区汉族人MN血型分布调查[J].吉林医学院学报,1995,15(4):104.
10 李晓丰,车宝轩,黄旭颖,等.辽宁地区MN血型系统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及频率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1126-1128.
1 1 孙国栋,孙立明,张艳萍,等.邯郸地区无偿献血ABO、MN、Rh系统血型分布调查[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 (2):112-113.
12 李国良,肖莉,孙瑜,等.江西地区汉族人群 Rh、MN血型系统调查[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0,40(1):100-101.
13 陈荣仓,蔡淑锋,朱紫苗,等. 温州地区献血人群MN、P、 Lewis 和 Kidd 血型系统血型表现型分布的调查[J]. 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0):1681-1684.
14 血型调查组.我国十六个民族的血型调查报告Ⅱ.MN及P血型调查结果[J].中华血液学杂志,1980,1( 6):352.
15 尹娇杨,田秀荣,刘健,等.辽宁锡伯族ABO、MN、P血型系统基因频率的分布[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7(1):19-20.
16 洪缨,巩天祥,周昌华,等. 成都地区献血人群Kell等9个血型系统抗原基因分型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8):763-765.
17 高勇,潘雅军,毕星秀,等. 徐州地区人群红细胞血型系统分布调查[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20( 4):378-37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ABO,Rh,MN,and P blood group among RhD negative blood donors in Liuzhou area. Methods 459 RhD negative blood donors were confirmed by 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These blood donors were detected ABO blood group,Rh (C,c,E,e)antigens,MN antigens and P blood group.The gene frequency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of ABO blood group:O(0.414 0)>A(0.285 4)>B(0.233 1)>AB(0.067 5); the distribution of gene frequency:r(0.645 2)>p(0.193 4)>q(0.161 4). The distribution of Rh blood group:dccee(0.518 5)>dCcee(0.322 5)>dCCee(0.091 5)> dccEe(0.047 9)> dccEE(0.008 7)=dCcEe(0.008 7)>dCCEe(0.002 2),dCcEE and dCCEE could not be detected; the distribution of gene frequency:cde(0.701 1)>Cde(0.259 6)>cdE(0.039 3)>CdE(0.000 0). The distribution of MN blood group:MN(0.568 6)>M(0.250 6)>N(0.180 8); the distribution of gene frequency:M(0.534 9)>N(0.465 1). The distribution of P blood group:P2(0.684 1)>P1(0.315 9); the distribution of gene frequency:P2(0.827 1)>P1(0.172 9). Conclusion On the whole,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ABO,Rh,MN and P blood group among RhD negative blood donors in Liuzhou area are accord with the southern Chinese population.
RhD negative Blood donor Blood group Gene frequency
R457. 1+1 R392.11
A
1671-2587(2017)05-0494-04
Investigation on ABO,Rh,MN and P Blood Gr oup Gene Frequency of 459 RhD Negative Blood Donors LI Xiong-ying,KONG Qing-fang,TAN Qing-fen,et al. Guangxi Blood Center,Liuzhou,545005
10.3969/j.issn.1671-2587.2017.05.025
545005 柳州,广西血液中心
李雄英(1982–),女,广西桂林人,主管技师,硕士,主要从事免疫血液学和临床输血研究工作,(E-mail)fanqielushui@126.com。
2017-02-27)
(本文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