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义从四川改属贵州时间考

2017-11-16

戏剧之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仁怀大辞典绥阳县

文 海

(1.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2.凯里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遵义从四川改属贵州时间考

文 海1,2

(1.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2.凯里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目前,关于遵义从四川改属贵州的时间有雍正五年、雍正六年和雍正七年等三种说法。这三种说法都有相关的历史资料的支撑,但根据对史料的分析和解读,雍正六年遵义从四川改属贵州的理由较充分,而其他的两种说法则有些勉强。

遵义;贵州;四川;改属;时间

遵义是贵州乃至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属于四川管辖,但到底是哪一年改属贵州的,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雍正五年,第二种是雍正六年,第三种是雍正七年。迄今为此,笔者尚未看到有正式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关注,因此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一下,希望抛砖引玉,以解决这个问题。

遵义从四川改属贵州的时间,从当今学界很多人撰写的各种论文、专著或辞书中可以见到有三种说法,有认为是雍正五年的,有认为是雍正六年的,还有认为是雍正七年的。如认为是雍正五年遵义改属贵州的有:王燕玉《贵州史专题考》:“(遵义府)雍正五年,改隶贵州布政司。”[1]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雍正五年遵义府划归贵州省。”[2]周春元等《贵州古代史》:“公元一七二七年(雍正五年),划四川的遵义府并所辖遵义、绥阳、桐梓、仁怀、正安五州县隶贵州。”[3]《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清雍正五年(1727)遵义府及其属县划入贵州。”[4]张湛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小辞典》:“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原属四川之遵义府改隶贵州布政司,以补贵州之不足,增黔省之财富。”[5]《辞源》:“(遵义府)雍正五年改属贵州。”[6]阎崇年主编《中国市县大辞典》:“遵义县,清雍正五年(1727)从四川划入贵州。”[7]

认为雍正六年的有:方铁主编《西南通史》:“(雍正)六年,割四川遵义属贵州。”[8]牛平汗《清代政区沿革表》:“(遵义府)六年七月戊寅(1728.9.3)析四川省属遵义府及所领一州四县来属贵州省。”[9]柴兴仪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贵州省》:“雍正六年遵义府由四川划归贵州。”[10]《贵州省志·地理志》上册:“(遵义府)雍正六年七月二十九日(1728年9月3日),从云贵总督鄂尔泰之请,令将四川省属之遵义府改隶贵州省,其所属之正安州、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仁怀县随府改隶贵州。次年交割完毕。”[11]

认为雍正七年的有:谭其骧《长水集·贵州释名》:“今遵义、绥阳、正安、桐梓、仁怀……旧属四川,雍正七年改隶(贵州)。”[12]《四川古代史稿》说雍正七年遵义府改属贵州。[13]《辞海》:“(遵义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贵州。”[14]《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遵义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属贵州省。”[15]《中国历史大辞典》:“(遵义府)清雍正七年(1729)改属贵州省。”[16]

从以上所引的关于遵义从四川改属贵州时间的观点可以说每种观点都有许多人支持,甚至出现一种著作里面同时有两种说法的奇怪现象。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对我们判断哪一种说法正确或有道理带来困难,即以上所引的文章、专著或辞书等对遵义从四川改属贵州时间的每种说法后面几乎都没有注明所依据的史料或出处。因此,为了让问题变得清晰一些,我们有必要把所引以上的每种观点所依据的可能史料或出处给找出来。

首先来看一下关于时间为雍正五年的史料记载。乾隆《贵州通志》:“(遵义府)雍正五年改隶贵州布政司,领州一县四。”[17]嘉庆《仁怀县草志》:“(仁怀县)辖于遵义,雍正五年四川改属贵州布政司。”[18]道光《仁怀直隶厅志》:“(仁怀)本朝雍正五年改拨贵州。”[19]道光《遵义府志》:“雍正五年割遵义府并所领一州四县隶贵州布政使司”。[20]嘉庆《正安厅志》:“(正安县)(雍正)五年改属贵州。”[21]《清史稿》:“(遵义府)雍正五年改隶(贵州)。”[22]光绪增修《仁怀厅志》:“(仁怀)雍正五年改拨贵州。”[23]清人爱必达《黔南识略》:“(遵义府)改隶贵州布政司,领州一、县四。”[24]清人谢圣纶《滇黔志略》:“(雍正)五年,……割四川遵义府并所辖遵义、正安、绥阳、桐梓、仁怀五州县隶贵州。”[25]

关于时间为雍正六年的史料记载。《清朝通志》:“遵义府,旧隶四川省,雍正六年改属(贵州)。”[26]《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六年七月戊寅)(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公历1728年9月3日)改四川遵义、桐梓、绥阳、仁怀四县,正安一州及遵义协官兵,俱隶贵州管辖,从云贵总督鄂尔泰请也。”[27]嘉庆《四川通志》:“雍正六年,遵义隶贵州。”[28]乾隆《绥阳县志》:“(绥阳县)国朝雍正六年隶贵州”。[29]

关于时间为雍正七年的史料记载。《清朝文献通考》:“遵义府雍正七年改隶贵州。”[30]《清朝通典》:“遵义府,雍正七年改隶贵州。”[31]乾隆《大清一统志·遵义府》:“(遵义府)雍正七年改隶贵州省,领州一县四(正安州、遵义县、仁怀县、桐梓县、绥阳县)。”[32]

以上每种说法的史料依据都不是清代档案资料,以及每种说法的史料依据本身在史料价值上没有超过其他两种说法。因此,要解决该问题确实不易入手。

首先,解决此类问题,一般第一步根据的是史料价值。而从以上三种说法的史料依据来说,没有直接的档案资料,好像不好入手,但是关于雍正六年说法中的一条史料依据与其他两种说法的史料依据有些不同,即清实录记载的时间最详细,不仅有年月,还达到具体日期的程度。虽然清实录不是档案资料,但是由于这条史料记载详细,一定是直接从第一手资料的档案资料中引用而来的,史料价值是很高的。而其他两种说法的史料依据只到年,都没有到月份,可以说应该不是直接从档案资料中引用来的,而是从其他二手资料中引用的。

其次,对于把遵义从四川改属贵州,从程序上来说,应该是:先有人提出可行的建议,然后拿到朝廷讨论,然后下发朝廷的决定,最后是两地进行交接。我们不难从这样的程序中知道:朝廷的决定是最重要的环节,建议阶段还没有朝廷批准不能算是改属了,而交接阶段也只是朝廷意见的延续而已。由此,历史的事实应该是这样的:先是鄂尔泰在雍正五年时提出遵义离四川远,而和贵州近,应该把遵义划归贵州管辖;然后经朝廷进行讨论,在雍正六年七月戊寅(公元1728年9月3日)同意鄂尔泰的意见,改遵义归贵州。最后,在雍正七年基本交割完毕。

再次,遵义划归贵州后,遵义及其一州四县的地方志除了乾隆《绥阳县志》说成是雍正六年外,基本上都认为是雍正五年(1727年)遵义从四川改属贵州的。而我们一般所见到的很多四川方面的地方志都说雍正六年遵义划归贵州的。因此,不仅要看贵州地方志的说法,也要看四川地方志的说法,而不是只根据一方的说法就判断。我们认为,结合上述的分析,四川地方志和乾隆《绥阳县志》说的雍正六年遵义从四川改属贵州应该是比较有道理的。

结 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初步判断雍正六年的说法比其他两种说法更有道理。尽管秉持雍正七年的观点有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但通过分析我们排除了这种观点。当然,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看法,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该问题,以彻底解决这个悬案。

[1]王燕玉.贵州史专题考(修增本)[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299.

[2]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9.

[3]周春元等.贵州古代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276.

[4]中国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819.

[5]张湛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小辞典[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158.

[6]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第四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085.

[7]阎崇年主编.中国市县大辞典[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012.

[8]方铁主编.西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711.

[9]牛平汗.清代政区沿革表[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357.

[10]柴兴仪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贵州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41.

[11]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地理志上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68.

[12]谭其骧.长水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95.

[13]蒙默等.四川古代史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421.

[1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2435.

[15]戴均良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3228.

[16]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3202.

[17](清)靖道谟,杜诠.贵州通志(一)·卷之三[M].嘉庆修补本,乾隆六年(1741):48.

[18](清)禺坡.仁怀县草志[M].嘉庆钞本,嘉庆二十一年(1816):2.

[19](清)陈熙晋.仁怀直隶厅志·卷之一[M].道光刻本,道光二十一年(1841):2.

[20](清)郑珍,莫友芝.遵义府志·卷二[M].道光刻本,道光二十一年(1841):77.

[21](清)游玉堂.正安厅志·卷之一[M].嘉庆刻本,嘉庆二十三年(1818):18-19.

[22](清)赵尔巽等.清史稿第九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2362.

[23](清)王椿.增修仁怀厅志·卷之一[M].光绪刻本,光绪二十八年(1902):19.

[24]爱必达,罗绕典.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M].杜文铎等点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42.

[25](清)谢圣纶.滇黔志略[M].古永继点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205.

[26]王云五主编.清朝通志·卷三十一[M].商务印书馆,1935:6914.

[27]鄂尔泰,张廷玉.清实录·第七册·世宗宪皇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72.

[28](清)常明等.(嘉庆)四川通志(第一册)[M].成都:巴蜀书社,1984:511.

[29](清)傅维澍.绥阳县志[M].乾隆稿本,乾隆二十四年(1759):3.

[30]王云五主编.清朝文献通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7392.

[31]王云五主编.清朝通典[M].台湾商务印书馆,1935:2728.

[32]纪昀等.文渊阁四库全书·大清一统志·遵义府第四八三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388.

K921

A

1007-0125(2017)09-0264-02

文 海(1979-),男,苗族,贵州雷山人,历史学硕士,中南民族大学2015级博士研究生,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仁怀大辞典绥阳县
A knowledge-guid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ed approach for herb recommendation∗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绥阳县老年大学临时党委正式挂牌成立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研究述评
酱香白酒让仁怀经济跑出加速度
敦煌藏文文献P.T.2第一部分译注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仁怀酒业四十年 悠长醇厚惹人醉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
仁怀市委离退局“两学一做”活动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