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松潘金莲新画

2017-11-16编剧王耀成王泽坤

电影文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干娘嫂嫂王婆

编剧:王耀成 王泽坤

1.阳谷县城门外 夏日

护城河桥上,知县、师爷和一群县衙人员以及西门庆、李东夫、彭柏之等几位乡绅财主聚集在桥头等着迎接打虎英雄武松的到来。

锣鼓唢呐乐队喜气洋洋,非常起劲地演奏着,看热闹的人群从城门外延伸到城门里的街道上,场面十分喜庆、热烈、壮观。

远处可见城门门楣里砖雕着“阳谷县”三个大字。

桥的前面,停着八匹马分前后各四匹驾着一个用竹杆编扎的大竹排,四个角各由一个人牵着马,大竹排上用绳子固定着一把县衙里的“太师椅”。

风流倜傥的西门庆收回远望的眼神,微笑且傲气不屑地瞅着知县:“我说知县大人,这么多年,也没见您老办过如此隆重的场面呀。”

知县仍远望着,只是欣喜地微笑着:“那是,这么多年,几百年,有谁就凭一根木棒和两个拳头打死过老虎?这个畜生吃了多少人,武松是打虎英雄!”

师爷微微赞许地点着头:“更是为民除害的英雄啊!我们这些人,就是天下再了不起的人,也没有武松了不起呀!武松可不是我们这些草木之人,非比寻常啊!”

知县侧脸看着西门庆:“西门大人!”又看了看西门庆旁边的几位乡绅财主,“你们这些乡绅财主,不也很敬佩英雄吗?今天的场面和酒席不是你们积极张罗的吗?”

西门庆旁边的几位乡绅财主应声附和:“武松为民除害,我们敬佩之至呀!”

西门庆看了看身旁的几位乡绅财主,又凑近知县献媚:“我是给知县大人捧场呀!”

知县笑了笑:“西门大人就是嘴甜呢!哈哈……”突然,他眼睛一亮,激动地合掌用力一拍,“英雄来也!”然后向身后的乐队抬了抬手,示意乐队更起劲地演奏。

乐队演奏的越发起劲了。

武松骑着一头驴走来,身后跟着两个农夫,他们用一头驴驮着被武松打死的老虎。

知县等人迎上前来,武松从驴身上下来,走近知县他们。

知县欣喜激动地握住武松的手:“啊呀!英雄啊!阳谷县父老乡亲欢迎打虎英雄啊!”

师爷向武松介绍道:“这是咱们的知县大人。”

武松从知县手里抽出手,向知县做了个揖:“拜见知县大人!谢谢县太爷!”接着又要给知县行跪拜礼。

知县忙扶起武松:“武松啊,你打死一只虎,为百姓除了一大害,你是大英雄,是我们阳谷县的骄傲呀!应当我们给你行礼才是啊!”

武松谦虚地微笑了一下:“县太爷,言重了,武松也是偶遇偶得,到现在还是稀里糊涂的,我怎么就打死了一只老虎,怎么打的,我也想不起来了。”

知县双手抱住武松的肩膀:“英雄为民除害就好,为民除害就好!”把脸扭向西门庆,“这不,西门大人和几位大乡绅、大财主,特意为你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武松向西门庆等乡绅财主们作揖。

西门庆等也向武松作揖还礼:“我们在英雄面前,不值一提,我们是敬佩仰慕你这位打虎英雄啊!你看看,全城的百姓都出来欢迎你啦!”

知县抚了一把武松:“请,进城!”拉着武松的手,走过桥,到了大竹排前,“英雄,请上坐,让全城百姓,好好瞻仰瞻仰你这位打虎英雄的虎威吧!”

武松不好意思了:“这怎么使得,这怎么使得!”

知县使劲地往大竹排上扶武松:“使得!使得!这是咱们阳谷县千百年来不遇的盛大喜事呀!”

武松执拗不过知县,一个弹跳上了大竹排,坐到太师椅上,不好意思地朝人们点头致意。

知县招呼道:“把虎放到竹排的前面!”

几个人抬着虎放到了武松的脚前。

知县大喊一声:“英雄进城喽!”

知县和西门庆等人上马,跟在武松后面浩浩荡荡向城门走去。

武松不时朝两旁的人群点头致意。

2.城里街道 日

六七个人每人一手提着木水桶,一手用高粱穗子扎成的洗锅刷子往街道上潲水,压着街道上的土灰。

满街道的人群拥挤着,张望着,议论着,招着手,主动让开道路。二楼窗口也都挤满了探着身子张望的人。锣鼓唢呐声和人们的赞许声、嘈杂声交织,沸腾……

武松微笑着抱拳向人群致意。

武松及其身后的队伍左拐进了一条街口立着石牌楼,上面刻着“紫石街”三个字的街道。人群紧随其后,看不够似地往前挤着拥着,后面的街道上,洒落着摆摊人的瓜果、蔬菜、瓜子等杂货。

知县和西门庆骑在马上也不时交头接耳议论着什么。

武松不时向两旁的人群拱手致意,突然发现了什么,眼睛朝着路北定睛看去,嘴呆呆地张合着,最后终于欣喜地喊出声来:“哥哥!哥哥!”

路北的一个院门口站着武大郎和妻子潘金莲,身后放着卖炊饼的担子,他们和周围人群一样朝竹排这边张望着,人声嘈杂,他们没有听见武松的喊声。

武大郎望着望着,觉得竹排上的打虎英雄有点面熟,擦了擦眼睛,终于认出了是自己的弟弟,激动地拉着潘金莲的胳膊摇着:“原来,原来,打虎英雄,竟是咱家弟弟二郎!”

潘金莲也是很激动:“是吗?是二弟!”

西门庆看见了前面的潘金莲,欠起屁股,定睛瞅着。

潘金莲和武大郎在向竹排这边望着。

武松弯下身子和前面牵马的人说:“停下!快停下!”

竹排停了下来。

武松边招着手,喊着:“哥哥!哥哥!”急忙跳下竹排直奔到武大郎跟前,急忙抱住武大郎,“哥哥!哥哥!是弟弟我呀!”

武大郎的脸埋在武松胸前悲喜交加地哭了,摇着武松:“二郎啊!这么多年你去哪里了,也不给哥哥捎个信呀,你!”

潘金莲欣喜又呆呆地望着武松,眼睛也湿润了。

西门庆色狼般的眼神看向潘金莲的方向。

武大郎家对面路南是王婆家兼做茶馆、算命、择日生意,门口挂着一块幌子,上头是一个大的“茶”字,下面两竖行小字,分别是“算命”、“择日”,正反面相同。

窗户里的王婆殷勤地和西门庆打招呼:“西门大人!得空来喝茶呀!”

王婆的声音惊醒了痴迷的西门庆,西门庆把目光扭向王婆,调皮地回应着王婆:“王干娘!今天是没那闲心哦!改天!”接着,给王婆使了个眼色,试图把王婆的目光引向潘金莲那边。

王婆顺着西门庆的目光看去,恍然地笑了笑,回过头瞪了西门庆一眼,压低声音责备他:“就你眼尖!”

潘金莲痴呆呆端详着武松那张英武的脸。

西门庆色眯眯的眼神。

武大郎抹了抹眼泪,给武松介绍身后的潘金莲:“二郎,来,见过你嫂嫂!”

武松欣喜而呆呆地看着潘金莲,看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叫了声:“嫂嫂!”同时,给潘金莲低头行礼,“嫂嫂!”

潘金莲也向武松还了个女式的作揖礼:“见过二弟!”

武松果断地和武大郎告别:“哥哥,来不及多说了,县太爷和这么多人都候着,弟弟再来看哥哥、嫂嫂!”说完就扶着竹排走了。

武大郎和潘金莲目送着武松,武大郎泪流满面。

潘金莲依依不舍地望着:“二弟,回家来啊!”深情地目送着武松。

西门庆看着王婆,又朝潘金莲那边飞了个媚眼,又看着王婆。

王婆知道西门庆的心思,嘲笑的表情,用手指朝西门庆那边点了几下,又用食指在自己脸上划了几下,羞着西门庆。

一个人喊着:“打虎英雄还坐上去!”

人们跟着喊:“打虎英雄还坐上去!还坐上去!”

武松只好又上了竹排,回头看了一眼哥嫂,招了招手,前行了。

武大郎也向武松木呆呆地招手,潘金莲只是深情地望着。

西门庆诡秘地朝王婆笑了笑,跟着队伍向前走了,边走边看着潘金莲。潘金莲也看见了西门庆在盯她,就很不自在地垂下眼帘,下意识地挽了一下武大郎的胳膊,然后又抬起眼。

西门庆又回头微笑了一下。

潘金莲扭头欲往家门走。

武大郎对潘金莲说:“娘子先回吧,把家好好拾掇一下。”挑起担子跟在队伍后面向前走着,用袖口擦了擦眼睛,高声喊着,“炊饼!”

人们在武大郎身后簇拥着他,调侃地喊着:“炊饼!打虎英雄哥哥家的炊饼!快来买呀!”

武大郎又喊了一声:“炊饼!”

人们远去了,王婆笑眯眯地隔着街朝潘金莲喊了一句:“金莲!得空过来坐啊!”

潘金莲向王婆笑了笑:“王干娘,得空吧,我得赶紧收拾家了,二弟这就要回来了!”

王婆:“打虎英雄回来,给家里添喜气了!”

潘金莲朝王婆这边点点头,扭身进了院门,回头又朝王婆这边嫣然一笑,关上了院门。

王婆脸上露出了异样的笑容。

3.武大郎家 日

潘金莲喜悦的眼神打量着屋里的陈设,心里盘算着怎样收拾整理才好。

4.县衙大门口 日

县衙大门口有卫兵把门。

武大郎挑着空担子路过这儿时停住脚步向大门里张望,他露出了沾沾自喜的面容,转身向街的一头走去,边走边扭着短粗的身腰,边哼着曲子,样子怪怪得,十分好笑。

5.武大郎家院 日

武大郎笑容满面地从院门外进来,把院门关上,朝屋里走去:“娘子,我回来了!”

潘金莲笑吟吟地开了屋门:“回来了!”

武大郎回了句:“回来了!今天卖的真痛快!”

6.武大郎家 日

武大郎进到屋里,潘金莲关上了屋门。

武大郎没有放下担子就激动地说:“啊呀,卖的真痛快!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呀!人们知道咱是打虎英雄的哥哥,抢着买咱家炊饼,像疯子一样!像疯子一样!”

潘金莲帮武大郎卸下担子:“看你高兴得担子不放,先说个没完!你今天肯定不是走回来的。”

武大郎放下担子:“那是怎么回来的?”

潘金莲笑了笑:“你是颠儿回来的!”

武大郎不解地问:“娘子如何知道?”

潘金莲把给武大郎的洗脸水放在那儿:“你今天又见到了二弟,又痛痛快快卖完了炊饼,高兴呗!”

武大郎解下围裙,挽起袖口,洗手洗脸:“娘子,你真神了,我就是连颠带扭回来的,哈哈……”

潘金莲端起洗脸盆去倒水:“不过,你这个‘颠’啊,还不是屁颠屁颠的‘颠’,而是疯疯癫癫的‘癫’!”

武大郎“哈哈”地笑了笑,扫视着屋子:“娘子,屋子都拾掇好了?”

潘金莲沾沾自喜地扫了一眼屋子:“好了!二弟的房间也准备好了,就等二弟回来了!”

武大郎坐到饭桌旁准备吃饭:“娘子,今天我得喝一小杯!”

潘金莲笑吟吟地问:“二弟啥时来家呀?”

7.狮子楼外 黄昏

熙熙攘攘的人从门前经过,楼里传出宴会热闹的嘈杂声。

8.狮子楼 黄昏

上菜端饭的人以及参加宴会的人,在天井里、楼梯上、二楼走廊里上上下下来回穿梭着,热闹非常,参加宴会人的嘈杂声沸腾着……

二楼的一间大厅,知县和师爷、武松、西门庆及几位乡绅财主在大厅主桌上用餐,旁边有六桌,坐满了人,非常喜庆热烈。

武松已有几分酒意:“虎皮献给县太爷,垫在你大堂的太师椅上,那该有多威风呀!”

知县哈哈大笑:“我一个知县,没长那么尊贵的屁股呀!”知县侧脸看着师爷,“我想好了,打算献给府台大人,好请府台大人关照咱们阳谷县呀!”

师爷赶快应和:“好!好啊!”

西门庆也有点醉醺醺:“不!知县大人,还是,还是卖给我吧!”西门庆拱手向空中作了个揖,“我要献给,献给宰相蔡大人!”

师爷哈哈一笑:“也好!那西门大人可要给个好价呀!还有那副虎骨,可是贵重的药材,也正是西门大人药铺里需要的啊!”

一位乡绅打趣:“俗话说‘甘蔗打狼两头甜’,我看呀,今天是‘甘蔗打虎两头甜’!两厢都狠!都狠!”

知县一手抚摸着武松:“县衙是要讨个好价,县衙要再招些人马,打算聘我们的打虎英雄为都头,以维护地方治安!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呀!大家说是不是呀!”

乡绅财主们点头称赞。

武松制止大家:“县太爷,武松打小野荡惯了,再说我哪有那个本事,我连自己都管不好,哪能管别人呀!”

师爷端起酒杯:“昨天打虎人,明日武都头。来,我先敬武都头一杯!武都头,你也别推辞,非你莫属!明天这告示一贴,打虎英雄这个牌子一亮,地面上立马干净许多!这是件大好事!是咱阳谷百姓的福气啊!来!大家敬武都头!”

大家敬武松酒。

西门庆的脸阴沉了下来。

9.武大郎家 夜

二楼床上,潘金莲用被子蒙着上身和头,武大郎从潘金莲身上下来,躺在挨墙一边喘着。潘金莲撩开被子起身下地,蹲在盆子上洗着下身。

武大郎把一块布子扔到地上:“这么多年了,‘孩子’都在这上面了,娘子总还是洗呀洗的!咱们连个孩子也不要!”

潘金莲不高兴:“你知足吧你,咱俩相依为命凑合着就不错了,还要孩子!就你那样,生个孩子也还是个‘三寸丁’,到时连个媳妇也讨不上,咱们老了,孩子可咋办!”

武大郎欠起身:“我不是也娶了娘子这么俊的媳妇嘛!”

潘金莲长叹一声:“我不是爹娘早亡,被人贩子从张大户家买出来,又三倒两卖的,最后落到你家来。要是让我正儿八经相亲呀,说什么,我也不会看上你啊!你倒是个老实人,也很可怜,就这样凑合着过下来了,认命了!”

武大郎没趣地躺下,忽又坐起:“听人说,生孩子,随娘,娘子这么俊肯定随你!”

潘金莲上床在床边躺下:“你怎么和二弟长得不一样,你随谁,他随谁了?”

武大郎半天不说话,过了一会儿才没精打采地说:“这么多年了,今天和娘子说了吧,我和二弟是一个爹两个娘,我随了我娘,二弟还真是随了他娘!哎!二弟就是随了他娘的,他娘长得就高挑壮实,也俊,看来就是随娘的!”

潘金莲抢白了武大郎一句:“我说嘛,你们哥俩,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生孩子到底随谁还有个准?我们万一生个随你的,那不就麻烦了吗!睡吧,这个就别想了,我凑合着你,应付着你,你就烧高香吧!明天你去看看二弟,县衙的事忙完了没有。”

武大郎悻悻地面墙无语了。

10.县衙大门口 日

县衙大门外的墙上贴着一张《告示》,人们在围看。

一位老者念着:“为强化阳谷县治安,县衙特委聘打虎英雄武松任阳谷县衙都头。”老者高兴地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旁边一个地痞模样的人瞪了老者一眼,又瞅了一眼《告示》,走了。

武大郎挑着炊饼担子上前看《告示》。

老者正要离去,看见了武大郎:“哎呦喂!大郎啊,恭喜恭喜!你家二郎做了都头啦!你快去你家祖坟上看看,是不是长了一棵草呀!快去给祖宗烧烧香吧!”

武大郎看了看《告示》,高兴地连走带跑地离去。

11.武大郎家院 日

潘金莲在院里给几只鸡撒了几把玉米粒,听见几声喜鹊的叫声,抬头望了望天空。

“娘子!娘子!”武大郎挑着没有卖完的炊饼担子急匆匆地进了院门,“娘子!二弟做了县衙的都头了!当官了!当官了!咱家二弟当官了!”

潘金莲也很激动:“二弟他今天回来吧?”

武大郎:“我还没见着他,估计刚贴了《告示》,一时半会还顾不上呢!”

潘金莲微笑着望了望天空。

12.王婆茶馆 日

王婆在招待着几个喝茶聊天的人,忽然看向窗外:“吆!打虎英雄回来看哥哥、嫂嫂来了!”

几个人向外看去。

窗户外,武松提着礼品走近武大郎家街门口,停住脚步朝里喊:“哥哥!嫂嫂!”

一个喝茶人说:“哎,你们知道吗,武松做了咱们县衙的都头了,刚才我路过县衙时看见《告示》了!”

13.武大郎家院 日

武松进了院,武大郎和潘金莲也高兴地从屋里迎了出来。

武松笑看着武大郎和潘金莲:“哥哥!嫂嫂!”

潘金莲接过武松手里的两盒糕点、两坛酒、一块花布料:“二弟呀!刚回来,还没有安顿好,就买这么多东西!真是的!还给我扯了块衣料,二弟真懂事,看来没白在外闯荡!”高兴地忙活着往屋里引武松。

武大郎脸上乐开了花:“刚才哥去县衙找你,一见门口的《告示》,知道二弟成了县衙的都头,这不,也没进去找你,炊饼也没顾上卖,就跑回来给你嫂嫂报喜来了!咱家算是出了个人物啊!哥和你嫂嫂脸上也有光了!哈哈……”

武松欣赏的目光看了一下院里。

14.王婆茶馆 日

一个喝茶人说了句风凉话:“这就叫‘苍蝇扒在了驴蛋上,武大郎有硬根喽!”

王婆把手里的一颗瓜子打在了这个人的头上:“你这狗嘴!”

另一个喝茶人说:“回来看哥哥,八成是待见上漂亮的嫂嫂了吧!”

大家一阵哄笑。

王婆笑着责备大家:“别瞎说!小心武都头来拿你们!”

大家还是哄笑。

15.武大郎家 日

武松和武大郎坐在饭桌旁。

潘金莲在给他们沏茶:“不住家里怎么成,叫旁人笑话!”

武大郎:“爹娘都下世早,咱哥俩打小作伴,后来你离家飘了这么多年,哥把咱老家的房和地都卖了,进城置办下这么大一处院子,这家也有二弟一份,吃住都别多心。”

武松环顾了一下屋子:“还有二楼,这房子挺好的!”

潘金莲在一旁收拾着家:“房大院大,我和你哥冷冷清清的,二弟回来住,这家里也就有了热乎气!二弟还没有成家,这世上,咱们仨不是最亲的了吗!”

武松无奈地微笑了一下:“那好吧,可是要给嫂嫂添麻烦了。”

潘金莲笑着:“快别说麻烦不麻烦的,一家人在一起热热乎乎就好!”

武大郎笑看着武松和潘金莲:“你嫂嫂虽比你小两岁,可也是‘老嫂顶母嘛’,咱家都听她的!都听她的啊!”

潘金莲过来笑着推了武大郎一把:“嗨!你比我大十多岁,总怕我小,飞了,总往大里巴结我!老母是老母,老嫂是老嫂,什么顶母呀,况且我可是小嫂呀!二弟,别听你哥哥瞎咧咧!”

大家都笑了。

武松起身:“哥哥!嫂嫂!我先回县衙,看有什么公务,晚上就来!”看了一眼潘金莲。

潘金莲微笑着整理了一下武松的衣服:“晚上等你吃饭!”

武松有点不好意思。

16.紫石街 黄昏

透过紫石街的石牌楼,可见街道两旁的商铺和民居,稍远处是武大郎家和王婆的茶馆,街上行人稀疏,整个街景笼罩在太阳快要落山的阳光里。

17.王婆茶馆门口 黄昏

王婆在上门板,扭头看见武松提了点东西回来了,打着招呼:“武都头来了!”

武松“哎”了一声,朝王婆点点头,微笑了一下,进了武大郎院门。

王婆也微笑了一下,继续上着门板。

18.武大郎家 黄昏

武松把用荷叶包着的一只鸡、一块牛肉放在饭桌上:“嫂嫂,对门的大娘和我打招呼,是谁呀?”

潘金莲在灶台上忙活着:“哦,二弟说是对门茶馆的吧?”

武大郎:“是王干娘,街坊邻居都叫她‘王干娘’!”

潘金莲把一盘菜放在饭桌上:“王干娘可是这条街上的老人了。”

武大郎取着碗筷:“好人缘,守了小半辈子寡,没儿没女,说起来也挺可怜的!”

潘金莲端来酒坛子和酒杯,又拿上鸡和牛肉到案板上去切:“唉!这世上,可怜的人可真不少啊!”将切好的鸡和牛肉端上桌,倒了三杯酒,“二弟,你哥哥常常念叨你,这下好了,咱们一家人终于团圆了,来,干杯!”

武大郎更是高兴:“来,干杯!”

武松端起酒杯:“谢谢哥哥、嫂嫂!”三人都喝了。

潘金莲又接着满酒。

武大郎沾了沾眼睛:“二弟这么多年回来了,还在县衙有了差事,咱家多会儿修来的福啊!”

武大郎端起酒杯:“来,恭喜二弟!”三人又都喝了。

潘金莲又要接着满酒。

武松接过酒坛满酒:“嫂嫂,我来!”

19.武大郎家院 黄昏

紫红色的晚霞笼罩着院子。

武松的声音:“弟弟漂泊多年,今天终于回家了,弟弟敬哥哥、嫂嫂!”

潘金莲的声音:“嫂嫂干,哈哈……”

20.县衙院里 日

一些人在练着拳脚,喊声整齐洪亮。

武松在指导他的团队操练。

21.村庄废墟 夜

武松在训练他的团队翻墙、攀爬、追逐。

22.树林 日

武松教习他的团队厮打、格斗,他也与弟兄们厮打成一团。

23.树林旁河沟 日

武松和弟兄们光着身子跃进河里,洗澡,打闹,嬉戏,弟兄们一起往武松身上潲水,武松也在还击,击水声、打闹声、大家的笑声响彻一片。

24.王婆茶馆窗外 日

西门庆提着一盒糕点走来,发现里面没有喝茶人,只有王婆趴在桌子上眯着,便蹑手蹑脚把糕点轻轻放在桌上,蹲下身子大声咳嗽了一声。

王婆醒了,看见眼前的糕点微微一笑:“别藏了,还不快进来!和你干娘还玩躲猫猫!”

西门庆站起来嘿嘿一笑:“王干娘睡着了,也比常人醒着还清醒!怎么今天这么清净?”

王婆起身整理着头发、衣服:“兴许是县衙那边瞧热闹去了,听说武都头他们抓了几个盗贼。快进来吧,别隔着窗户了!”

西门庆走向门口。

25.王婆茶馆 日

西门庆走近窗前桌子旁,眼睛凝视着对面的武大郎家。

王婆关着窗户:“反正今天也没人来了。”

西门庆把住窗户,又向对面看了一眼,才帮着王婆一起关上了窗户。

王婆讽刺着西门庆:“看你那点出息!嘿嘿……走,上楼说话吧。”

西门庆提上糕点跟着王婆往楼上走:“干娘,这几天药铺有几个事把我给缠住了,要不……”

王婆提了一壶开水边上楼边说:“要不早来了,还能耐到今天!干娘还不知道你,急猴屁!”

他们上了楼,西门庆把糕点盒放在桌子上,解着绳子,王婆沏茶。

西门庆走到窗前把窗户打开一条缝:“干娘,我从高处看看,看她是不是正在院里。”

王婆不耐烦地笑笑:“行了吧你,我的西门大人,看把你馋的,你的魂还在不在了!”

西门庆合上窗户,坐到桌子旁:“让干娘说着了,打那天起我的魂就留在对面了,急得我嗓子直冒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王婆挑了一块点心吃着:“这种事,心急不得。再说了,她家叔叔回来了,就更不是时候了。你想呀,你长得倒是英俊帅气,又有钱,可人家叔叔长得高大威武,如今又是都头,有官职呀!你们俩就是个平手。她要是想偷腥啊,也得看火候呀!所以,先别急,急也没用,反而碰一脸灰。先看看,啊。干娘看男人,一个准,看女人嘛,也能八九。她家大郎是那副恶心样,想她金莲也不会总这么凑合,等等看吧。”

西门庆又急又撒娇,用拳头轻轻砸着桌子,轻轻跺着脚:“干娘干娘!快想想法子!求求干娘!快救救我呀!”

王婆哈哈大笑:“大人家里好几房媳妇,还急成这样,干娘光听说大人武功了得,床上功夫也真了得?”

西门庆自豪地笑笑:“那是!”

王婆有点老色迷的劲了:“真是?”

西门庆站起来,直了直腰:“那是!”

王婆故意疑问:“干娘怎么知道?看你这相貌、身材,八九成是个爷们儿。不过……”

西门庆不解地问:“我是什么样子,干娘怎么会知道?”

王婆眼睛色眯眯地在继续勾引着西门庆:“你知道!”

西门庆仍然不解:“我怎么知道?”

王婆紧追不舍:“你知道!”

西门庆莫名其妙:“怎么能让干娘知道?”

王婆娇声笑笑:“你知道!”

西门庆这才知道了王婆的心思,也色眯眯地凝视起王婆来:“哦!莫非干娘……”

王婆更加痴迷地望着西门庆。

好一会儿,西门庆慢慢地走近王婆,蹲下身子搂抱住王婆的腰和大腿:“干娘想知道?”

王婆一手搂住西门庆的肩头,一手抚摸着西门庆的脸,并把西门庆的脸紧搂在胸里,撒娇地摇了几下:“你才知道?你是不是看干娘七老八十了?啊?干娘不过刚60出一点点头!年轻时当饭吃,到了这个岁数,也就有一搭无一搭了。你瞧不起干娘,干娘好可怜啊!”

西门庆抱起王婆往阳面的卧室里走:“干娘早说嘛!我不是瞧不上干娘,只是没想到干娘还……”

王婆:“还这么浪对不?你光捡嫩花嫩叶掐,你不懂老女人!你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玩家。”

西门庆把王婆放在床上。

王婆搂着西门庆的脖子,淫荡的眼神盯着西门庆的眼睛:“这么多年干娘都忘了啥滋味了,让干娘也再回味回味!嗯?”

26.武大郎家 日

潘金莲穿上武松送给她那块花布做的衣裙打量着:“你们看,怎么样?”

武大郎和武松笑看着潘金莲。

武大郎对着武松:“二弟,你看你嫂嫂,你的那块布料穿在你嫂嫂身上,多好看呢!”

潘金莲忽闪着眼睛问武松:“二弟,怎么样啊?”

武松微笑着端详潘金莲:“好看!布料倒是其次,主要是嫂嫂长得好,身材好,穿什么都好看!”

潘金莲感激、受用地笑着:“二弟你真好!嫂嫂谢谢二弟了!”旋转着裙摆。

27.武大郎家 夜

武松把被子推开,露出了他那难以入眠的脸。他呆呆地看着屋顶,又侧了个身,用胳膊垫着头,还是睁着眼发呆,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合上眼睛。

二楼上,武大郎已面朝墙打起鼾声。潘金莲侧向床外,枕着胳膊发呆,脸上渐渐泛起了一丝微微的笑容。

起风了,二楼的窗户被风掀得忽闪着,发出很大的响声。

潘金莲睁眼起身,披上纱裙,去关窗户。回过头看了看仍在熟睡着的武大郎,蹑手蹑脚下楼,推开武松半掩着的房门,看了看睡着的武松,关严了窗户,给武松往上拉了拉被子,轻轻地退了出去,又轻轻地关严了门,手按着胸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才又蹑手蹑脚上楼。

武松悄悄睁开眼,轻轻欠起头看了一眼屋门,一只手从被窝里出来,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搓了搓,在被子上抹了抹,又闭上了眼。

28.武大郎家院外 晨

武松挑着哥哥的炊饼担子出了院门,武大郎在后面关上了门。

王婆拿着扫帚正在扫茶馆门前,打着招呼:“武都头,早啊!”

武松望着王婆那边:“哦!王干娘,您也早啊!”

王婆:“武都头去县衙,还帮哥哥挑一段,真是好兄弟呀!”

武松向王婆一笑,摆了摆手:“王干娘!走了啊!”

武大郎也朝王婆摆了摆手,跟着武松走了。

29.武大郎家 晨

潘金莲推开二楼的窗户平静地看着武松他们的背影。

30.武大郎家院外 晨

王婆看着潘金莲推开的窗户暗暗地微微一笑。

武大郎吆喝的声音传来:“炊饼!”

武松提高嗓门也吆喝着:“炊饼!炊饼!”

31.武大郎家 晨

潘金莲进到武松的房间,整理着武松的被褥,将脸贴在武松枕头上一会儿,又闻了闻枕头上的味道。

32.王婆茶馆院后门 晨

王婆拉开门栓,西门庆悄悄侧身进来,朝王婆搭讪一笑。

王婆扬起一只手做了个要打西门庆头的假动作,压低声音:“你还真是个急猴屁!前面有客人,你先到南房等我!”瞪了西门庆一眼先走了。

33.王婆南房里 晨

西门庆在南房里慢悠悠地来回走着。

屋里地上堆放着的或墙上挂着的,是些存放粮食的大小瓦缸、口袋、笼屉、盆盆罐罐、劈柴、梯子、筛子、麻绳、熏蚊子的草绳、农具等杂物。

34.王婆茶馆 晨

王婆向通往院里的门口走去,一个喝茶人和王婆开玩笑:“王干娘!又上茅房呀?好好坐下和我们扯一会儿!”

王婆回过头笑笑:“怎么,茶水还嫌不够味儿?那就来吧!你们先扯着,干娘立马就回来!”

大家都哄笑。

35.王婆茶馆院 晨

王婆从茶馆客堂门里出来,边走边假装解着腰带,走向院西南角的茅房,走到西厢房山墙处,放下了假装解着腰带的手,朝茶馆客堂那边侧耳听了听,瞄了一眼,遛进了南房。

36.王婆南房 晨

王婆进来:“前两天和你说别急别急,你就是沉不住气。上回和你说了我的猜测,看来的对的,那天我见金莲在二楼上看武松和他哥哥出去,她肯定是喜欢上了这个小叔子,要不然她不会这样被勾了魂似得。”

西门庆搓着手:“干娘,我不是急嘛!我现在是干什么也没心思,满脑子都是她!干娘说咋办嘛!”

王婆无奈的样子:“唉,你看你!”琢磨了一下,“看这样好不好,干娘正打算做几件过冬的衣服,干娘约她过来帮帮,借这个机会你们见见,看看她有何反应。不过干娘可把话撂在前头,把小鸟惊飞了可别怨干娘呀!”

西门庆赶紧向王婆献殷勤:“好!好!衣料我给干娘备好!”

王婆笑嘻嘻:“干娘不稀罕你这些。你就是没长毛的猴!”

西门庆显得胸有成竹:“只要能和她见面,说话,干娘你就瞧好吧!”

王婆走到西门庆面前,碰了一下西门庆的下身。

西门庆敏捷地弯腰后退了小半步:“啊呀,干娘!”继续后退着。

王婆逼近:“你西门大人是个爷们!”

西门庆嘿嘿笑笑:“干娘知道了?”

王婆:“可人家谁知道你西门大人是什么!”说完哈哈一笑,赶快又把自己嘴捂上,怕茶客们听见,不敢笑出声,又捂着抽动的肚皮,走向门口,“你还从后门走。耐心听信吧,别火烧屁股似得!”开门欲出。

37.武大郎家 日

潘金莲开了屋门:“干娘快进来!”

王婆笑嘻嘻地进来:“莲儿,忙什么呢?二郎这一回来,是不是忙累多了,也顾不上过去坐了!”

潘金莲笑了笑:“是干娘,是忙累了许多,可家里也热闹了许多!来,干娘,坐下说话!干娘今天有空了?”

王婆朝屋里四下张望着:“嗨!一伙人胡说乱侃的,听得我耳朵都脏了,过来清净清净。”瞅了一眼院里,“一进院,就看莲儿晾了那么多拆洗了的棉衣棉裤的,怎么,这么早就准备过冬的了?”

潘金莲端来一小笸箩葵花籽:“这不,秋风凉了,懒老婆也着忙了呗!”

王婆笑笑:“看你说的,莲儿这双手又灵巧又利索,绣鸳鸯戏水还没等绣完,鸳鸯就游开了,绣喜鹊登梅都能听见喳喳叫,干点活,眼还没看完,手就干完了!干娘也是女人,可手比耙子还笨,缝衣拆洗的,年年给莲儿添麻烦,真成了干娘的干闺女了!干娘可不好意思了!”

潘金莲反倒不好意思了:“看干娘说的,街坊对门住着,是咱缘分。我也没什么活,就是晚上和面早起蒸,大郎走了一身轻!干娘无儿无女的,也怪可怜的,别的帮不上,缝缝补补的,干娘吱声就行了。”

王婆:“莲儿,你真是干娘的干闺女呀!眼看就秋凉了,我这个笨老婆呀,就心慌了。做棉衣的东西干娘都备好了,该拆洗的也都拆洗了,还得麻烦莲儿了,趁莲儿的空。”

38.武大郎家院 日

潘金莲的声音:“那就大后天吧,我先把院里的收拾完。”

王婆从屋里出来:“那干娘大后天不开门,等你啊!”

潘金莲送王婆:“干娘拿过来就行了,干娘该开门开门。”

王婆坚持:“哎,那还有个完,干娘也该歇两天。就过来做,干娘那儿吃喝也方便,也该犒劳犒劳莲儿呀!”

潘金莲笑了笑:“看干娘说的,这点活算个啥,也是我们做小辈儿应该的嘛,还犒劳什么呀!”

39.紫石街 黄昏

武大郎挑着空担子高兴地走在紫石街上。

一个行人和他打招呼:“大郎,回家呀?”

武大郎高兴地应答:“回呀!”

武大郎走了几步,路边一个正在收拾货摊子的人向他打招呼:“大郎大哥,都卖完了?”

武大郎:“哦!兄弟,你也该回家了,明儿见!”

40.武大郎家院 黄昏

潘金莲在院里笑看武松赤着上身给她演说打虎的过程。

武松边比划边说:“老虎先是猛扑过来,我一个闪身,老虎扑了个空。”显现出雄健的胸肌和腹肌。

潘金莲的神情痴呆呆的。

武松在比划着打虎的过程,边比划边说着什么。

武大郎进院,看着开心:“好!好!二弟的功夫了得!”

潘金莲被惊醒了。

武松停住比划:“我在活动活动胳膊腿,嫂嫂让弟弟给她说说打虎的情景!回来那几天怎么也回忆不起来,静下来后就又想起来了。”

潘金莲鼓鼓掌:“二弟的功夫真好!真好!看的嫂嫂都入迷了!擦擦身,吃饭吧!”进了屋,端出一盆水,放下就回屋了。

41.武大郎家里 黄昏

潘金莲边往桌子上端着饭菜,边瞅着院里擦着身的武松。

武大郎:“娘子,流汤了!”

潘金莲手上碗里的菜汤洒到了脚旁,她看了看脚下,“噗嗤”一笑。

武大郎边取碗筷,边纳闷地看了一眼潘金莲。

42.西门庆家 傍晚

西门庆的几房太太在院里石桌子旁喝茶、吃小吃。

西门庆从大门外进来。

一个年龄较大的大太太问西门庆:“回来了,今儿让谁陪?”

西门庆边往正房堂屋走边懒洋洋地摆了一下手:“免了!”

43.武大郎家 夜

面墙而卧的武大郎翻过身想楼背对着他的潘金莲,潘金莲一抬胳膊挡了回去。潘金莲闭了一会儿眼又睁开,向床里翻了个身,一看武大郎就很心烦,就又翻回身来,出神地瞪着眼睛……

44.王婆茶馆外 日

茶馆的门板仍上着,幌子没有挂,街上行人来来往往。

45.王婆茶馆里 日

茶馆二楼,屋墙中间的一张桌子上放着茶水、点心、小吃什么的。

潘金莲在靠窗户的一张桌子上裁着衣料,比比划划的。

王婆笑看着潘金莲:“莲儿心灵手巧,给干娘做得多了,干娘的身材尺寸都熟记在心了,干娘真羡慕莲儿这双手!”

潘金莲微笑着看了王婆一眼:“干娘,其实这也没什么,做得多了,手也就熟了。我在张大户家几年,竟做这些了,也好,自己也方便了。这要是靠媒人介绍呀,相亲呀,针线活还是重要的身价哩。”

王婆转了转眼睛,试探地看着潘金莲:“莲儿,你家二弟多大年纪了?看样子也该成家了,用不用干娘给踅摸一个?不过,你家二弟是都头了,一般人家的也配不上,高一点的宅门大户,干娘这下层人也够不上。”

潘金莲一听王婆说起武松,稍微有点不好意思,头埋得低了些:“二弟还大我两岁呢,是早该娶亲了。不过,他飘荡惯了,看他的样子还是沉不下来,好像还没这个心思。”

王婆盯看着潘金莲有点不自然的神情:“是吗?”

潘金莲微微点点头:“干娘手上有合适的吗?”

王婆假装无奈:“干娘不是说了嘛,高的呢,干娘够不见;寻常小户人家的呢,又配不上武都头,除非……”

潘金莲询问的眼神看着王婆。

王婆:“除非像莲儿这般的,既俊又心灵手巧的!”

潘金莲的脸涨红了,有点自豪的神情,垂下眼帘:“干娘!”

王婆笑笑:“干娘是说挺难访查的!”

潘金莲莫名的无奈:“唉!是挺难的!”

王婆微笑了一下,忽然想起了什么似得:“啊呀,干娘得去看看锅里了!”正要下楼。

西门庆手里提了点棉花走到楼梯口:“干娘,在楼上呢?”

王婆笑嘻嘻:“呀!是西门大人呢!你怎么来了,你没见门板上着吗,你也不让干娘清静一天!干娘今儿是请对门的金莲给做棉衣呢!”

西门庆往楼上走:“是呀!那天干娘不是说想添点新棉花嘛,我给干娘拿来了。”

王婆向已经走到身边的西门庆介绍潘金莲:“来来来,这是对门的金莲,跟我干闺女似得,干娘这些活呀多亏莲儿孩子了!”

潘金莲停住手,看着西门庆。

王婆接住西门庆手里的棉花,同时用棉花推了一下西门庆:“这是西门大人,是咱全阳谷顶顶的大财主,那些大药铺的主呀,就是西门大人!西门大人呀,还是阳谷武艺高手,武功了得!”

西门庆笑了笑:“看干娘把你干儿子吹得,我快成了一朵棉花,飘到天上去了!哈哈……”

潘金莲向西门庆行了个女式作揖礼:“民妇潘金莲,见过西门大人!”

西门庆假装疑惑:“民妇?”

王婆:“哦,就是武都头的哥哥大郎!”

西门庆假装清楚了:“哦!我们家也常吃你们家的炊饼呀!”

潘金莲感到没有颜面,垂下了头。

王婆赶紧打岔:“不过,西门大人可没有瞧不起我这干老婆子,在我这儿呀,就和干儿子一样。一个干闺女,一个干儿子,你们说,干娘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啊!要不说呀,这就是缘分!缘分!”又要下楼,“干娘去看看锅上,饭很快就得,你们兄妹俩先说会儿话!”

王婆边下楼,边暗笑,边向身后瞟着,下到楼底,又侧耳听了听楼上的声音,进了西厢房。

46.王婆茶馆西厢房 日

王婆揭开锅盖看了看锅里的两条鱼,微微一笑,把鱼铲到一个盘子里,藏进一口粮食缸里,又给灶里加了把柴火。

47.茶馆二楼 日

西门庆坐在潘金莲做衣服桌子的对面,看潘金莲需要什么东西就殷勤地递过去。

潘金莲不好意思:“不好劳烦大人的!”

西门庆端详着潘金莲:“金莲妹妹年方几何?”

潘金莲仍低着头做手里的活:“这个不好劳烦大人问的!”忽然闻见了煳味,喊道,“干娘!这是什么煳了?”

48.王婆茶馆院 日

王婆从西厢房里出来,边解着围裙,边朝楼上说:“莲儿,是鱼糊了,干娘干脆去饭馆端两条现成的来!”

西门庆从二楼窗户向王婆招了招手:“干娘,我去吧!”

49.茶馆二楼 日

从窗户向下看去,可见王婆向窗户上的西门庆一摆手:“这还用你,我立马就回来!”

西门庆走到潘金莲身旁的窗户前向街里看去:“也不知道干娘去哪家饭馆!”回过身与潘金莲挨得很近,“啊,妹妹真香!”

潘金莲厌烦地往开躲着身子:“大人,你看你啊!”

西门庆的一只手关上了二楼的窗户,又坐在潘金莲做衣服桌子的对面,对着潘金莲摇头:“金莲妹妹,有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潘金莲没抬头,只是嘴里嘟囔着:“不该说的话,肯定不是什么好话,不是好话就趁早别说!”

50.茶馆西厢房 日

王婆从外边进来,揭开缸盖,原先的那两条鱼端出来放在挎着的篮子里。

51.茶馆 日

西门庆自讨没趣,但他还是说了:“哥哥是说金莲妹妹,嫁了那么一个武大郎太糟践了!”

潘金莲不高兴了,瞪了西门庆一眼:“我嫁什么样的人,关你屁事!也别哥哥妹妹的!”有点生气地用力摆弄着布料,不小心把尺子掉在了地上,蹲下身子去捡。

西门庆赶快也去帮着捡,俩人的手各捉着尺子的一头。西门庆的手猛地攥住了潘金莲的手,潘金莲迅捷地抽出手。

潘金莲恼怒地站起,把桌子上的划粉、针线笸箩、布料一样样地扒拉到地上,嘴里不停地说:“让你捡!让你捡!”

西门庆捡着东西:“金莲妹妹,别生气呀!”

潘金莲最后把剪子也扔到了地上,划伤了西门庆的手背,西门庆赶紧捂住伤口,潘金莲气愤地一跺脚,快步下楼。

西门庆站起身一把搂抱住潘金莲:“妹妹!别生气呀!哥与你玩笑呢!”

潘金莲奋力挣脱下楼:“有钱就任性欺负人!谁稀罕!什么人你!”

王婆正好端着鱼上楼来:“莲儿,怎么了这是?”

潘金莲“咚咚咚”地下楼:“干娘!他不是人!”把王婆手里的鱼也碰翻了。

王婆劝阻潘金莲:“莲儿莲儿,别走,干娘骂他!你别走!”

潘金莲气呼呼地欲从茶馆门出去,一看门板上着,又气呼呼地从院里的后门走了。

鱼掉在楼梯旁,盘子也打碎,篮子也滚在一边。

王婆怔怔地望着楼上的西门庆。

西门庆悻悻地看着僵硬在楼梯中间的王婆,过了一会儿,才发泄出羞恼,特别用力地踹了一脚楼板。

52.武大郎家院 日

潘金莲“啪”的一声从身后关上了院门,用背靠着门,眼泪汪汪地望着院里。

53.武大郎家里 日

潘金莲在饭桌旁一条凳子上的脸盆里洗着脸,用手巾捂住脸呜呜地哭着,身子抽动着,哭着哭着,用力掀翻了脸盆。

54.王婆茶馆外 日

茶馆的门板上着,二楼的窗户关着。

55.武大郎家 傍晚

屋里没有点灯,黑乎乎的。

武大郎放下担子:“娘子,我回来了!”见无人搭理,点上灯举着,“娘子?在吗?”向楼上望了望,听了听,又向武松的房间走去。

潘金莲在武松的炕上躺着,穿着鞋子的脚担在炕沿外。

武大郎走近潘金莲:“娘子?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

潘金莲动了动身子,没有理睬武大郎。

武大郎纳闷地退了出来。

56.王婆茶馆 日

二楼的卧室床上,西门庆枕着王婆的腿,王婆抚摸,拍打着西门庆的肩头:“这世上,钱对所有的女人,不都是灵丹妙药!多数女人在对男人的感情上,是专一的,当然也会移到别处,移到另一个男人身上,就又专一了。不像你们男人,就像大公羊可以占着一群母羊。干娘还是劝你别急,还得等等看!”她玩笑、挖苦地摸着西门庆的脸,“看看这一脸的灰!哈哈……”

西门庆拨拉开王婆的手:“我都烦透了,干娘还取笑我!”

57.县衙院里 冬日

西门庆怒目而视,架在太师椅扶手上的两个拳头攥得很紧。

西门庆、知县、师爷等几位乡绅财主坐在房廊下观赏着武松与他部下十几个弟兄比武。

知县鼓掌:“好!好!”

大家都鼓掌叫好。

武松与弟兄们继续打斗。

西门庆的脸阴沉着。

经过一阵打斗,武松把他的弟兄们都打败了。

知县走下台阶欣慰地看着武松他们:“被武都头打败不算你们败,因为他是打虎英雄,再好的身手也难与他匹敌啊!”

师爷过来赞扬道:“看来这几个月训练的不错呀!武都头和弟兄们都没少吃苦啊!知县大人要奖赏你们!”

武松的十几个弟兄都高兴地高叫着,蹦跳着。

师爷对武松说:“好了,今天就这样了,你们下去歇着吧!”

西门庆站起,向知县拱了拱手:“知县大人,在下想与武都头比一场,可否?”

知县有些为难:“刚才的比武,是公事,即便有死伤,这也是军人、兵丁分内之事。你西门大人这算什么,如果出了什么意外,我们不好交代呀!”

西门庆走近知县:“愿赌服输!”

知县为难地看着武松:“武都头,你看这?”

武松笑笑:“武松早就听说西门大人武功了得,既然西门大人如此雅兴,武松愿意奉陪,也好向西门大人讨教讨教!”

师爷看了看知县和大家:“看来,今天是不好驳了大家的雅兴哦!那就立下字据吧!”

一位财主说:“我们几位也可作证!”

其他几位乡绅财主附和:“我们都可以作证!”

西门庆从衣襟里取出已经备好的字据递给知县。

师爷哈哈笑笑:“西门大人是有备而来呀!好!西门大人与武都头比武开始!”

武松与西门庆互相拱手致意后比了起来。

知县、师爷等人紧张地看着。

武松部下的弟兄们紧张地盯着。

武松与西门庆一阵打斗后,西门庆已经疲惫不堪没有还手之力了,武松举起拳头正要狠狠砸向西门庆的脑袋,但收住了手,向知县等人拱手致意后退到一边。

西门庆在地上疼痛难耐,爬不起来:“打死我吧,我也不想活了!”

师爷:“此次比武,武松武都头胜!西门庆大人败!武松把握分寸,武德唯尚,可敬可佩!”

财主李东夫悄悄与旁边的乡绅彭柏之耳语:“武松也真是,妄为打虎英雄了!”

这位乡绅笑笑,推了那位财主一把。

58.知县客厅 日

知县和师爷从屋外进来。

知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坐下:“啊,今天可真是险呢!好在武松真是个英雄好汉!”

师爷:“非西门庆这些鼠类小人可比啊!”

知县后怕的神情:“果真……可怎么向宰相大人交代呀!”

师爷镇定沉着:“那又怎么样,他是写下字据的。自愿送死,拦也拦不住的。不过大人,我想的不是这些,我是想西门大人为何这样!已经超越了比武,看他那样子跟仇人相见似地,那些损招、阴招,总是想要武松的命呀,为何会这样呀?”

知县也是疑惑:“是呀……”

师爷沉思着:“咱们往下慢慢看吧!衙门里是小天地,外面可是大世界呀!”

59.武大郎家 夜

潘金莲给武松倒满酒:“不过,嫂嫂还得罚二弟一杯。比武打死人不偿命是吧?”

武松:“是的!”

潘金莲拍了一下饭桌:“那二弟还不趁机打死他,让他还祸害老百姓?二弟不了解他呀!”

武松笑笑:“看嫂嫂说的,弟弟哪能那样呀!比武是讲究武德的!”

潘金莲冷笑了一下:“跟他这种人还讲什么武德,他就是个畜生,还不如二弟打死的那只老虎!”

武松和武大郎都不解地看着潘金莲,哥俩对视了一眼,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潘金莲有些微醉,站起来,摇摇晃晃的:“二弟先把这杯罚酒喝了!”

武松喝了。

潘金莲一手扶着桌子,一手端着酒杯,望着屋顶:“他说你哥哥,是坨牛粪!我是……嗨!”

武大郎很尴尬地苦笑了一下。

潘金莲绕着桌子摇摇晃晃走着,高高举着杯往自己嘴里一点一点地倒着,还断断续续说着:“谁稀罕……你有钱!谁稀罕……你……我潘金莲……仰慕的……是英雄!是二弟……这样的……大英雄!”扶住武松的后背,“世上俊朗……帅气的……男人多的是,英雄……不常有!不常有啊!”继续摇晃地绕着,将要瘫倒。

武松赶快上前抱住她。

潘金莲推着武松:“别管我,让我在地上……凉一凉,哈哈……我好命苦啊!干娘!干娘!莲儿……好命苦啊!”

武大郎尴尬的不知如何是好。

武松从潘金莲手里取出酒杯放在桌子上:“哥哥,嫂嫂她醉了。”

武大郎过来:“咱们扶你嫂嫂上楼吧。”

潘金莲推开他们:“我不上楼,我就在这……凉地上……躺躺,让我躺躺,让我躺躺。”说着说着,睡着了。

武松无奈地看着武大郎:“哥哥,就让嫂嫂在楼下我的屋里睡吧,我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就行了。”

武大郎不肯:“二弟到楼上睡,哥在这儿看着你嫂嫂!”

武松劝武大郎:“哥哥累了一天了,好好上去睡吧,弟弟在楼下看着就行了!”

武大郎点点头:“二弟,扶你嫂嫂去炕上吧,哥收拾一下桌子。”

武松抱起潘金莲走向自己的屋里。

武大郎看着二弟抱着潘金莲朝小屋里走去,神情怪怪的。

60.武大郎家 晨

武松趴在饭桌上睡得很沉,身上披盖着他的被子。

满屋子的蒸汽,潘金莲在往担子里摆放着炊饼。

武大郎挑起担子,低声对潘金莲说:“二弟在这里趴了一夜,让他去炕上再睡一会儿!”武大郎挑起担子出了屋门。

武松醒了,睡眼惺忪地看着屋里,看着潘金莲在锅台上洗锅,洗笼屉布。

潘金莲:“二弟醒了?”

武松:“啊,嫂嫂把炊饼都蒸好了吧?”

潘金莲笑笑:“你哥哥都走了一会儿了!二弟到炕上再睡会儿,让我害的二弟一夜没睡好!”

武松站起来,走近脸盆擦了把脸:“嫂嫂,我也该走了。”

潘金莲端了两个炊饼放在桌子上。

武松过来拿了一个炊饼边吃边往外走:“嫂嫂,我走了。”

潘金莲走向橱柜:“等等!”从橱柜上的一个罐子里取出两个腌鸡蛋,走到门口武松的背后,放到武松的手里。

武松微笑了一下:“谢谢嫂嫂!”说完往外走。

潘金莲忽然紧紧抱住了武松。

武松猝不及防,一手拿着炊饼,一手拿着鸡蛋,两手停在半空,很窘迫的神情:“嫂嫂!”

潘金莲搂着武松,脸紧贴着武松的后背:“昨天二弟抱起嫂嫂的感觉真好,就像羽毛飘在天上!”用头在武松背上紧紧蹭了蹭。

武松声音有些颤抖:“嫂嫂!嫂……嫂嫂!别这样!不……不能……不能这样!你是我……嫂嫂呀!不行的!嫂嫂!”回转身,两只手仍拿着炊饼和鸡蛋,仅用胳膊紧紧夹住潘金莲。

潘金莲的脸紧埋在武松的胸前。

武松呆呆地望着屋顶:“武松四处漂泊,没人疼,没人爱。今天,真是谢谢嫂嫂了!可……可是,你是我嫂嫂呀!你为何是我的嫂嫂呀?”用胳膊肘推开潘金莲,“谢谢嫂嫂!”深情地看着潘金莲,慢慢地退出了屋门。

潘金莲一手扶住门边,眼泪婆娑。

61.树林 冬日

树林落着一层薄雪。

武松在一棵树上发泄似得施展着拳脚,练了一会儿,仰面平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吐着白气。

62.县衙大门外 日

一个脸上有刀疤的武松部下,在县衙大门口的台阶上与师爷耳语了几句走了。

师爷目送着这个人后进了门里。

63.武大郎家 黄昏

潘金莲坐在饭桌旁,看着摇曳的油灯发呆。一会儿上楼推窗望望,外面飘着小雪花。

潘金莲又百无聊赖地下楼坐在饭桌旁,一会儿又向楼上走去。

64.紫石街 黄昏

天飘着小雪花,街上行人寥寥。

武大郎家二楼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露出了潘金莲向街上张望着的脸。

65.武大郎家 黄昏

潘金莲在饭桌旁来回走着,武大郎挑着空担子进来。

潘金莲着急地问:“就你回来了?二弟呢?”

武大郎木讷地答:“听他的一个部下说,二弟病了,就住在县衙里了。”

潘金莲一听火了:“亏你还是当哥哥的!二弟病了,冷冷清清在县衙里怎么行!回家不想吃东西,做碗热汤面也好啊!快去!把二弟闹回来,抬也得抬回来!”

这时,门开了,武松的几个部下用担架抬着武松进来了。武松被棉被盖着,几个部下把他扶了起来。

武松无精打采地看了看哥哥和嫂嫂:“本来在县衙住几天算了,后又怕哥哥嫂嫂惦记,就让弟兄们送回来了。”

潘金莲又生气又高兴:“这是你的家呀!病了更应当回家来养着,吃点药,发发汗,也好得快呀!你看你!”

武松扶了一下一个部下的肩膀:“弟兄们,你们快回去歇着吧,都辛苦一天了,谢谢弟兄们!”

这个部下说:“那武都头好好养着,我们过两天再来看您!”

几个部下出去了,武大郎送出去。

潘金莲扶着武松进了武松的房间,武松一下躺在了炕上。

潘金莲拉过来被子给武松盖上,摸了摸武松的脑门:“呀!这么烧!”说完出去了。

武大郎进了屋。

潘金莲吩咐武大郎:“熬点退烧药给二弟喝了,我给做个汤,揪点面片,我们也都一块吃,天冷,热乎热乎!”

66.县衙大门口 黄昏

送武松的几个人向县衙里走着。

一个人问另一个:“路上你憋了半天,你倒是想说什么?”

这个人笑了笑:“我是说,我是说,武都头的嫂嫂长得可真俊啊!哎,你们千万别告诉武都头呀!”

几个人笑了笑:“你个坏小子,我们肯定告诉武都头!哈哈……”

67.武大郎家 夜

潘金莲看了看身旁的武大郎,轻轻起身披衣下床下楼。

武大郎悄悄欠起头侧耳听着。

潘金莲端着一碗水,轻声叫着武松:“二弟!二弟!再喝碗水!”

武松艰难地睁开眼睛,潘金莲示意武松不要声张。

武松也压低了声音:“半夜了,嫂嫂还起来!”接过碗把水喝了。

潘金莲接过碗放在一边,去摸武松的头:“烧退了吗?哦,好多了!”把手下滑着,摸了摸武松的脸,又往下摸着武松的胳膊、胸脯。

武松用被子盖严了身体:“嫂嫂,你!嫂嫂不能这样啊!”

潘金莲的嘴贴近武松的脸:“嫂嫂?你说,我应该是你的嫂嫂吗?叫我金莲!”

武松紧张地喘息着。

潘金莲又把手伸进武松的被窝:“世上男人多得是,金莲是仰慕你这个英雄好汉!自己家里眼面前的英雄好汉!你哥哥什么样你不是看不见,我们一起过日子,家还是家,热热乎乎的,我们再生几个漂漂亮亮的孩子,难道不好吗?再说,这样的家有的是啊,你怕什么呀?”

武松用被子围住身体跪着:“求求嫂嫂!不能这样!这样对不起我哥哥呀!”

潘金莲双手按住武松的肩膀:“你就不怕对不起嫂嫂?你就不见嫂嫂可怜吗?你就不想想,这也是为了你哥哥和这个家呀!”

武松像刺猬裹严了身子:“嫂嫂,弟弟也喜欢嫂嫂!可,可说瞎大天,武松也不能越格半步!嫂嫂快走吧!求求嫂嫂了!”

潘金莲双手生气地推开了武松的肩膀:“看来,你也仅仅是个打虎的英雄罢了!”生气地走出门去。

武松看着潘金莲出去关上的门,瘫倒在炕上,一头的汗水。

潘金莲从武松房间出来,站在门外,闭着眼,手在胸膛上按压了一会儿,深呼吸了几下,泪流满面。

68.城楼 黄昏

武松和武大郎坐在城楼半腰的台阶上,武大郎的炊饼担子放在城楼的台阶下。

武大郎哀求道:“哥哥这样,你嫂嫂还凑合着过,也难为她了。就算为了成全哥哥这个家,哥哥求弟弟了!”

武松搂着武大郎的肩:“咱哥俩虽说是两个娘生的,但我们是一个爹,我是哥哥带大的,如今我怎么能伤害哥哥呢!怎么能做辱没家风的事呢!嫂嫂说她也是为了你和这个家。”

武大郎:“你嫂嫂也是这样想?”

武松点点头:“要说嫂嫂也挺可怜的!进了我们家也真是委屈了她!嫂嫂这样想,也表明嫂嫂是个好人!也不是胡乱来的人!”

武大郎点点头:“既然这样了,弟弟就成全了吧!”

武松叹了口气:“哥哥别说了,弟弟不能再住家里了。另外过一两天,弟弟要去一趟东京,可能要三四个月才回来。弟弟和哥哥说开了,就是希望哥哥对嫂嫂好一点,维持住这个家。”

武大郎擦了擦眼泪:“哥哥就是怕这个家散了,才让弟弟……”

武松站起身,拉起武大郎:“弟弟无论如何是不会那样的。哥哥先回,别让嫂嫂看出我们说了什么,我一会儿回去和嫂嫂道个别,去拿被褥。”

武大郎擦着眼泪往下走,武松目送着哥哥。

武大郎走了以后,武松向城楼上走去,心情沉重地望着错错落落的民居房顶。

69.武大郎家院 夜

雪仍在下着,而且很大,地上已经积的很厚。

潘金莲抱着武松的被褥送武松到院门口,武松接住被褥,潘金莲却没有松手,武松和潘金莲拉扯了几下被褥,两人对视了一会儿,潘金莲只好松手。

武松退出门去,潘金莲栓上门,蹲靠着门哭了。武大郎来扶她进屋,她不肯,仍旧哭着。

70.武大郎院门外 夜

武松神情沉重地站在门外,向身后的院门侧了侧脸,又望着大雪的天空。大片的雪花落在武松的脸上,融化了,就像泪水。

武松一狠心走了。武松的身影像被大雪吞噬了似得消失在雪夜里。

71.王婆茶馆西厢房 日

王婆揭开锅盖,边往外端着一碗鸡蛋羹,边自言自语:“这闺女也是个可怜人,比我还可怜,我老婆子还有过风流的年轻岁月哩!”

72.武大郎家 日

王婆端着鸡蛋羹推门进来:“莲儿?”

潘金莲:“干娘,我在这儿呢!”

王婆向武松住过的屋子走去。

潘金莲昏昏沉沉从炕上爬起上半身:“干娘!”

王婆把鸡蛋羹放在炕上:“还烫着,先凉凉。”摸了摸潘金莲的头:“吃药了吗?”

潘金莲微微点点头,她拍了拍炕,意思让王婆坐上来。

王婆半个屁股跨在炕沿边上:“大郎临出去时去和我说,让我过来陪陪你。”拉起潘金莲一只手,“闺女这是咋了,前两天还好好的嘛!”

潘金莲叫了声:“干娘!”扑进王婆怀里呜呜地哭了。

王婆眼里也溢出了泪花,抚摸着潘金莲的头,轻轻地摇着潘金莲:“莲儿!”

73.知县客厅 日

知县在客厅地上慢着步思忖着:“过去没有武松,每次不也没有什么闪失嘛!为何这次非得死乞白赖要武都头亲自押运呢?”忽然好像明白了什么:“哦,可能是蔡大人70大寿,怕有什么闪失,扫了老人家的兴吧!”

坐在一旁的师爷微笑着,微微点着头:“也许…也许…”

知县纳闷地看了看师爷。

74.县衙大门外 日

“刀疤脸”在县衙大门口的台阶上与师爷耳语了几句,师爷也与他耳语了几句。

75.王婆茶馆 日

二楼上,潘金莲继续给王婆做棉衣。

王婆不好意思地笑笑:“嗨!说起来上回就怨干娘!不!就怨那该死的鱼给糊了!”悄悄瞟了一眼衣柜,“好像是西门大人点化鱼糊了,好让干娘再去买鱼,给他腾个空,他这才欺负你的!”

潘金莲也不好意思:“干娘!看你!”

王婆笑笑:“还是怨干娘,干娘没有护好你!不过,西门大人还是挺好的一个人,也挺仗义的,是个爷们!”

潘金莲叹了口气。

王婆诡秘地瞟了一眼潘金莲:“武都头走了也有个把月了吧?听大郎说这一去得三四个月,那要明年开春才回来!”

潘金莲没好气地把剪子往一边推了一下:“武都头!他就是块木头!‘武木头’!别提他!永远不回来才好呢!”

王婆眨巴眨巴眼:“木头?莫非莲儿向他……”

潘金莲没吱声,只是默默地干着手里的活。

王婆忽然笑了:“嗨嗨!莲儿,你还别说,干娘也觉得这倒是挺好的!”她好像很激动地坐到潘金莲对面,拉住潘金莲的手,“是挺好的!大郎他不行,你不是说他进宫当太监倒是省事的,他二弟要是愿意,还是热热乎乎的一家人,再有几个孩子,肯定个个漂亮!这样的人家有的是,过得还蛮好的!”

衣柜里的西门庆一听王婆这么说,气得咬牙,腮帮一动一动的。

潘金莲推开王婆的手,无奈的神情:“他哥哥好像都开窍了,可他……唉!”

衣柜里的西门庆静静侧耳听着外面。

王婆又笑看着潘金莲:“等他回来再看看?”

衣柜里的西门庆气得瞪眼。

潘金莲:“干娘,哪儿见石头能孵出小鸡的!”

西门庆又转怒为喜,微笑着点了一下头。

王婆有点高兴了:“那也是!”

潘金莲脸上流露出温情:“他手上的伤好了吗?”

衣柜里的西门庆高兴了。

王婆笑了笑:“莲儿,你是说……嗨!那点伤早好啦!那天你一气走了,西门大人可懊悔了,他说他不该对你那样。不过,不过西门大人对你还是一往情深,还总是惦记着你呢,问了干娘好几次,问你是不是还在生他的气,还想当面向你赔不是呢!”盯看着潘金莲的脸,“莲儿,你不再生他的气了?那好,哪天让他给莲儿道个歉,是该让他好好给我干闺女赔个礼,你也再好好骂他一顿,出出气!嘿嘿……”

潘金莲像是在生气,但脸上露出羞答答的高兴:“干娘,你看你!”

衣柜里的西门庆攥了一下拳头。

王婆突然哭了:“要说你家武都头呀,他真是流浪汉的命,一家人热热乎乎多好,他还这个那个,我看他就是没这个福气!”

衣柜里的西门庆一怔。

潘金莲过来搂住王婆:“干娘,你就别为莲儿伤心了!”

王婆继续哭着:“莲儿呀,你家的事,你的事,干娘不好多嘴。可干娘,见不得你年轻轻的,就像干娘一样守活寡呀!前半辈子活的值了!现在一到夜里,干娘还想着那早死的鬼。人嘛,活的就是个年轻,莲儿啊,你也别苦了自个,要珍惜自个呀!”

潘金莲抚慰着王婆:“干娘,莲儿知道!”

衣柜里的西门庆高兴地一拍柜门。

潘金莲:“干娘,衣柜里好像有什么声音!”

西门庆吓得屏住呼吸。

王婆:“兴许是个大老鼠,干娘也懒得翻箱倒柜逮它。”

潘金莲吃惊地:“啊!楼上还有老鼠呀?干娘不怕呀?”

王婆:“老鼠有啥怕的,干娘一个人寂寞,还想靠它作伴呢,哈哈……”

西门庆听王婆这样说,讨厌地吐了一下舌头。

潘金莲害怕的样子:“干娘,我很怕老鼠的!我也该回去了!”

王婆挽留潘金莲:“在干娘这儿吃吧!”

潘金莲看了看衣柜,往楼下走着:“不了,干娘,等干娘把楼上清理清理,我再来给干娘缝吧!”

王婆拉着潘金莲的手,往楼下送着:“那好,阴冷个天,回家吃完饭好好蒙上一大觉!”

潘金莲看了看茶馆的客堂:“今天没人来喝茶呀?”

王婆:“阴冷个天,想也没人来,干娘就没开张!”

潘金莲“哦”了一声,走到院里,“干娘也该吃饭了!”

王婆埋怨的口气:“干娘是一个人,莲儿回去也是一个人,你还不肯和干娘一块吃!”

潘金莲:“不了。”从院里的后门走了。

76.王婆院后门外 日

王婆看着潘金莲的背影嘱咐了一句:“回去好好歇歇,明儿天气就好过来了!”

潘金莲没有回头:“哎,干娘回吧!”

王婆笑嘻嘻地进了后门。

77.紫石街 日

躲在一个墙角的“刀疤脸”看着潘金莲跨过街进了她家门。

78.王婆茶馆 日

王婆笑嘻嘻地走到衣柜前,悄声问衣柜里:“西门大人,在里面呆的可好?嘿嘿……”

西门庆:“观音奶奶,快放小妖大老鼠出去吧!”

王婆打开衣柜门锁,西门庆出来大口喘着气:“啊,快把我憋死了!”

王婆搂抱住西门庆:“怎么样,你听的有戏了吧?这回高兴了吧?你还没看见,她说到你脸都泛红了!”

西门庆也楼住王婆:“开始干娘竟往反了说,把我给急得!”

王婆笑笑:“给你说过,这个事急不得,得瞅机会,得自自然然地往道上引!现在她对武都头也死了心,再这么三说两说的,她的心尖尖呀就痒痒上了!”

西门庆笑着挖苦王婆:“我看干娘的幌子上,应该再加一项。”

王婆询问的眼神。

西门庆飞了个媚眼:“说媒拉纤!哈哈……”

王婆用拳头轻轻捣了一下西门庆的胸:“还不是为了你!”

西门庆憨憨一笑:“谢谢干娘!”

王婆一下趴到西门庆的背上:“那你还不再好好谢谢干娘?哼哼……”

西门庆背着王婆朝卧室走去:“什么叫‘好好的’?”

王婆在西门庆的背上扭动着屁股:“你也是个‘叫驴’呀!哼哼……”

西门庆:“那咱们也来个毛驴那样的?”

79.王婆院后门外 日

西门庆从门里鬼鬼祟祟地出来,在小巷的两头张望了张望,朝门的右侧走了。

小巷左侧一个门垛后面露出了一张“刀疤脸”。

80.山林旁客栈门外 日

武松的两个部下各挑着一副担子,其中一副担子里有一张卷着的虎皮,一个部下牵着一匹马,武松和两个部下跟在后面,他们进了客栈。

一个店小二在往门里迎着他们。客栈的门楣上挂着“四方客栈”的匾额。

81.武大郎家院门外 日

西门庆拿着一盒糕点和几根糖葫芦进了武大郎家院门,进去后就赶快把门关上。

82.王婆茶馆 日

王婆从二楼的窗户缝隙瞅着潘金莲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然后关严了窗户,脸上渐渐变得阴沉了,心中升起了一丝醋意。

83.紫石街 日

躲在一墙角后面的“刀疤脸”望了望王婆茶馆二楼的窗户,又看了一眼武大郎的院门。

84.武大郎家 日

西门庆试探性地慢慢往楼上走着:“金莲!我来给妹妹赔不是的!”

潘金莲只是静静地向下看着渐渐上来的西门庆。

西门庆走到潘金莲跟前,见潘金莲还是不冷不热的,一只手搂抱住潘金莲,潘金莲这才用两只手噼里啪啦打着西门庆。

西门庆微笑着:“都是我不好!惹妹妹生气!”

潘金莲打着打着,一手接过西门庆手里的糕点盒子和糖葫芦扔到了楼梯下。

85.山林旁客栈 日

仰面枕着两只手闭着眼躺在客栈屋里炕上的武松,突然腾地坐起,瞪着眼睛发呆,摇了摇头清醒着自己。

旁边炕上躺着其他几个睡着的部下。

86.武大郎家 日

西门庆抱起潘金莲上床,潘金莲还不住地打着西门庆,眼泪涌出。

散落在楼梯下面地上的糕点盒子和糖葫芦。

虚掩着的屋门。

87.王婆茶馆外 日

从街上向茶馆里看去,可见茶馆里有许多茶客,王婆在为茶客们续水,吵吵嚷嚷,十分热闹。

西门庆潇洒地走进茶馆。

88.王婆茶馆 日

茶客们看向进来的西门庆,有的人与他打招呼:“西门大人也来喝茶呀?”

西门庆绅士地与茶客们点头,招手致意。

王婆笑着走近西门庆:“哎呦,西门大人稀客呀!喝点什么?”

西门庆在茶馆里瞅了瞅:“王干娘,生意挺好吗?”

王婆笑看着茶客们:“好!托客人们的福,也托西门大人的鸿福,大伙说是不是呀?”

茶客们起哄地嚷嚷着:“对的!”“是!”“托西门大人鸿福!”“西门大人洪福齐天!”“王干娘好人缘!”

西门庆向大家摆摆手:“今天我要扫大伙的雅兴了,我打算盘下王干娘这个门脸,改做其他营生!”

茶客们都投来探究的目光。

有人问:“西门大人要做什么营生呀?是还开药铺吗?”

王婆笑问:“西门大人要做啥?”

西门庆微微一笑,挑了一下眉毛:“棺材铺!”

茶客们吓得都“啊”了一声,都唏嘘着,面面相觑。

王婆感到莫名其妙,和西门庆开玩笑:“西门大人怎么想开棺材铺啦?莫非在您的药铺吃死人,再来买您的棺材?您的生意合着是一条龙,两头都不放过呀!哈哈……”

茶客们跟着哄堂大笑。

西门庆也笑笑:“王干娘,去看看您的楼上?”

王婆引着西门庆上楼。

有个茶客说:“王干娘,我们现在看着屋子就害怕了,我们走了!”茶客们把茶钱放在桌子上,一哄而散。

西门庆哈哈大笑了,没有再上楼,返回到客厅里,望着对面的武大郎家。

王婆摸不着头脑地走近西门庆:“你究竟唱的是哪一出呀?”

西门庆望着武大郎家的目光没有移开:“干娘,你想啊,你这里开着茶馆,成天这么多人、这么多双眼睛,我还怎么进她家呀!开个棺材铺,平时没人来,我也方便。干娘您呢,平时可以歇着,隔三差五的卖上一口,也比成天累死累活的进项多,本钱我来出,干娘就等着干挣吧!干娘,您说呢?”

王婆琢磨了一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干娘没二话!嘿嘿……”

西门庆笑笑:“要说方便呀,我都想从这儿挖个地道过去呢!”

王婆嘿嘿一笑:“你不是个‘大老鼠’嘛,这还难住你!”

西门庆叹了口气:“武大郎要是个打更下夜的就好了!不过,白天可以让她来干娘这儿!”

王婆一听直摇头:“不行不行,让她知道咱们是串通了的,就坏醋了,大家就都不自然了,她也就另眼看待干娘了,那样肯定不行!可千万不能把我们以前的摆布说给她啊!”

西门庆笑了笑:“干娘把我当小孩子了!”

王婆也笑笑:“那还有准,你们男人亲热起来什么都秃噜出去了!”她的脸变得严肃起来,“唉,说句实话,干娘也不怕得罪你,那武都头要是理解金莲的一番善意就好了,那干娘也就不会撮合你们了,干娘也不图你西门大人什么,是见不得莲儿年轻轻的受可怜。你可要好好待我们莲儿呀!”

西门庆笑笑:“干娘真是菩萨心肠!”

王婆像似自言自语:“什么武都头,放着这么一个……唉,他真就是个‘武木头’!没福气哦!”突然诡秘地笑看着西门庆,又朝潘金莲家那边瞟了一眼,“咋样?”

西门庆没有回答,只是哈哈笑了笑。

89.武大郎家 晨

武大郎挑起炊饼担子正要出屋门。

潘金莲:“等等!”把围巾给武大郎围上,“大冷天,光着脖子就走呀!”

武大郎憨憨一笑走了。

90.城里一条街上 日

武大郎挑着炊饼担子边走边叫卖着。

“刀疤脸”拿着一条口袋紧追上武大郎:“我家雇工盖房,都把炊饼卖我吧!”说着就把武大郎拉到路边,快速地往口袋里装着炊饼。

武大郎也一起装:“今儿痛快,省得挨冻了!”

“刀疤脸”把钱付给武大郎:“大冷天,快回吧!”

武大郎“哎”了一声走了。

“刀疤脸”背起口袋,目送了一下武大郎,赶快拐进了一条小巷。

91.武大郎家 日

门关着,门后堵着一条吃饭坐的小凳子,上面放着脸盆,脸盆一半悬在凳子面的外面,摇摇欲坠的样子。

二楼上传出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欢愉的声音。

门开了,脸盆掉在地上,发出很响的声响,二楼上顿时静了下来。

武大郎挑着空担子进了屋门:“娘子,我回来了!”

92.紫石街 日

躲在武大郎家远处一个墙垛后的“刀疤脸”朝武大郎家那边张望着。

西门庆从武大郎家二楼的窗户里跳到了街上,进了通往王婆家后门的小巷里。

街上几个行人看了看,相安无事地走开了。

“刀疤脸”暗暗笑了笑,走了。

93.武大郎家里 日

已经放下担子的武大郎在屋里又喊了声:“娘子?”

潘金莲在二楼上答应:“回来了?我在楼上!”

武大郎上着楼梯。

光着上身躺在床上的潘金莲朝上到楼梯中间的武大郎欠了欠头,软软地说:“我睡得正香,都让你给搅了。”

武大郎疑惑地问:“怎么前半晌睡觉了?”

潘金莲懒洋洋地说:“夜里没睡好,打发你走了就瞌睡了。”

武大郎边转身下楼边问:“怎么还顶着门?”

潘金莲:“怕风吹开。”

武大郎又问:“那洗……”

潘金莲:“洗脸盆是倒了水关门忘在那儿了。”

武大郎关上门,又将信将疑地扭头朝楼上瞟了几眼。

94.王婆家二楼上 日

王婆给西门庆的茶碗里续水:“干娘一再提醒你,被他撞见千万别动手,就你那身手闪脱手会打坏他的,弄不好会出人命。你完了,金莲也跟着完了!”

西门庆走到窗前,开了条窗户缝朝外望着:“害得我们半截子!这个该死的三寸丁!”

王婆哈哈笑了。

95.知县客厅房廊下 日

“刀疤脸”向知县和师爷行礼后走了。

师爷默默地点着头:“已经很清楚了!”

知县无奈的样子:“这种事不好管!”

师爷看了看知县:“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武都头!”

知县点点头。

96.紫石街 日

街道两旁的商铺、人家的门窗上贴着对联、窗花儿;王婆的茶馆已挂上了“棺材铺”的匾额,门关着。小孩子们在街上燃放着鞭炮。

武大郎挑着炊饼担子出了门,一出门就吆喝着:“炊饼!”

武大郎走进进一家杂货铺。

97.杂货铺 日

武大郎挑着炊饼担子进了门里就放下担子。

掌柜的迎过来:“大郎大哥过年好!”

武大郎搓着手:“您也过年好!让大哥进来暖和暖和,呵,这天儿!”

掌柜的笑笑:“破五刚过,人们的年饭还没吃完呢,谁买你家炊饼?”

武大郎捂着耳朵,跺着脚:“嗨!兴许有办红白喜事的、盖房什么的。这卖惯了,在家闲得慌,坐不住!您忙您的。”向街上张望着。

98.紫石街 日

西门庆向武大郎家方向兴致勃勃地走着。

(闪回):

潘金莲把一小条绿布压在她家二楼窗户下边的缝里:“这就是‘来’。”

西门庆从潘金莲身后搂抱着,亲吻着她的耳根和脖颈:“但愿天天……”(闪回完)

西门庆张望着年节的街景,脸上露着喜悦的神情。

99.杂货铺 日

武大郎仍向外面的街上望着。

掌柜的:“大郎大哥,喝碗热水吧?”

武大郎头也没有回:“不了不了。”

西门庆从门前经过,武大郎的目光跟着西门庆,又起身,出了门。

100.武大郎院门外 日

西门庆望着武大郎家二楼的窗户,窗户上夹着绿布条。

101.武大郎家 日

潘金莲在二楼窗户纸上一个小眼儿里弓着背窥望着,忽然抽回了布条,高兴地捂着胸膛走到楼梯口藏了起来。

西门庆上到楼上,潘金莲从他背后“嗨”的一声吓得他一惊,两人猛扑在一起,紧紧拥抱亲吻,边慌乱地脱着对方的衣服,边往床边挪动。

102.武大郎家 日

武大郎挑着担子小碎步进了院门、家门,听见楼上西门庆和潘金莲做爱的声音,抹下炊饼筐的绳子,举着扁担冲上楼。

来不及逃脱的西门庆用被子胡乱裹住下身,奔到楼梯口迎战武大郎。潘金莲胡乱用衣服盖住身子,吓得尖叫了一声。

武大郎举着扁担向西门庆打来:“比武时我弟弟怎么没把你打死!”

没等武大郎的扁担落下,西门庆一脚踢在武大郎的心口窝上。

潘金莲大声喊叫:“不要打!不要打他!”

武大郎立马惨叫着松开扁担,捂着心口窝,滚下楼梯,蜷缩成一团,在楼梯下来回打滚,惨叫个不停。

潘金莲哭嚎着,已经穿好衣服的西门庆气吁吁地下楼,把躺在楼梯口的武大郎往边上踢了一脚,走出屋门。

穿好衣服的潘金莲披头散发,快步下楼来扶武大郎。武大郎疼痛难耐得扶不起来,潘金莲急忙出屋。

103.武大郎家院 日

潘金莲正要出院门,王婆黑着脸急匆匆进来,潘金莲求救地叫了一声:“干娘!”

王婆又气又急往屋里走着:“哎呀!你们!你们!他怎么这样?这可如何是好!得让他们家郎中快来瞧瞧!”

104.西门庆药铺 日

药铺小伙计向一个进来的人打招呼:“李郎中回来了?”

这个小伙计与其他几个伙计对视了一下。

李郎中进来走近坐在大堂里火气未消的西门庆:“胸腔里有内伤,有淤血。咱们先给他开几服药看看?”

西门庆向药柜上歪了一下头。

105.县衙大院 日

“刀疤脸”向在院里正散步的知县和师爷行了个礼走了。

106.王婆西厢房 日

王婆在西厢房里的灶台上忙着什么,说:“给你左说右说好说歹说,你就是耳旁风!这种事没出大事,爹娘老子也不好管,别说哥兄弟了。你一旦把人打坏了,打死了,就是当家子、亲戚们都会出来做主的!武都头把他这个大哥当亲爹似的,他要是知道了,怎么着都不会饶了你!”

西门庆蹲在一旁灰溜溜地:“那……”

王婆:“那什么那!你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抓紧给他瞧病,瞧好了,武都头回来他还能咋样,金莲又不是他老婆!”

107.武大郎家 日

脸上仍有泪水的潘金莲在给哼哼唧唧的武大郎捋着胸口。

王婆端着一个小罐进来:“大郎好几天吃不下东西,喂他点鸡汤!”放下鸡汤走近潘金莲,拉住潘金莲的手。

潘金莲抱住王婆哭了:“干娘,几天的药也不见起色,这可咋办呢!”

王婆抚慰着潘金莲:“唉……”

西门庆手提着礼品走近小屋门外:“再过几天看看,多补补!”

潘金莲既像生气又似撒娇:“都怨你!都怨你!”

王婆松开潘金莲去端鸡汤,西门庆朝潘金莲微笑了一下。

108.紫石街 夜

街上没有行人,大风呼啸着,树叶、杂物在街巷里乱飞。整个街景阴森森的。

“刀疤脸”翻墙潜入武大郎院里。

109.武大郎家 夜

屋里黑洞洞的,窗户被刀从外面划开,“刀疤脸”轻身进来,蹲下身子静静听了听,走近墙角一口大缸,揭开缸盖看了看,藏了进去。

小屋的门敞着,炕上的武大郎闭着眼微弱地呻吟着。

屋门轻轻地开了。

从缸里的缝隙看去,两条腿轻轻地进来,轻着脚步走到小屋门口停了停,就向楼梯口走去。

缸里的“刀疤脸”把缸盖举起些听着屋里的动静。

110.武大郎家楼上 夜

潘金莲躲着西门庆:“不,不嘛!我哪还有这个心情!不嘛!”

已经光着身子进到了潘金莲被窝的西门庆,强行亲吻着潘金莲。

潘金莲来回躲着,推打着西门庆:“都怨你!都怨你!”渐渐地搂抱住西门庆与他亲吻起来。

111.武大郞家小屋 夜

躺在小屋炕上的武大郎睁开眼听了听,疼痛呻吟得更加厉害。

缸里的“刀疤脸”静静听着楼上的动静。

武大郎边疼痛呻吟着,边嚷嚷着:“二弟啊!你快回来呀!二弟呀!”他脸上流着眼泪,手无气力拍打着炕,“回来给哥哥报仇啊!”

缸里的“刀疤脸”探出头看了看小屋。

112.武大郎家楼上 夜

武大郎的叫喊声传来。

西门庆亲了一下潘金莲的脸:“看来留着他是后患,让他到阎王爷那儿卖炊饼,对人就说他是得了心疼急病死的!”腾地坐起。

潘金莲也急着坐起,紧抓住西门庆的一只胳膊:“你要干什么!你万万不能过了头!你应赶快治好他的伤病,我们这样凑合着过就好!”

西门庆冷笑了一下:“治好他的病,堵不住他的嘴!”

楼下传来武大郎的声音:“弟弟打虎英雄,哥哥也不能这么窝囊死了呀!”

西门庆披上衣服,要下楼。

潘金莲大声喊着:“你千万不要!不要啊!”

113.武大郎家小屋 夜

西门庆进了小屋,一条腿压住被子里武大郎的腿,一只手臂压住武大郎的胳膊,一只手抓起一块毛巾捂住武大郎的嘴。

潘金莲进来往开推打着西门庆:“不要!不要!你原来是魔鬼!你这个魔鬼!禽兽!”

西门庆继续捂压着武大郎,武大郎不一会儿就不动了。

潘金莲惊吓得精神失常,疯癫了,不停地大叫着:“不要!不要!”不停地跳着脚,出了小屋,围着饭桌跑着,跳着,哈哈大笑着,说着儿歌似的词儿,“打虎打虎大英雄,送给嫂嫂花衣裙!送给嫂嫂花衣裙!”

欠着缸盖的“刀疤脸”悄悄地盖上了缸盖。

114.紫石街 夜

大风仍在空旷的街巷里呼啸着。

武大郎的鬼魂,挑着炊饼担子从家门口像往常一样摇摇摆摆地向远处走去,仍叫卖着“炊饼!炊饼……”

115.王婆家 夜

熟睡王婆突然被这叫卖声惊醒,她先是猛地睁开朦胧的眼睛,后欠起头用两只耳朵听着,隐隐约约传来武大郎“炊饼”的叫卖声,王婆很纳闷地转了转眼珠,自语道:“怪了!这么晚了……莫非……”她吓得不敢再往下想,用被子蒙住了头。

116.知县客厅门口 日

师爷送出“刀疤脸”,返回进客厅,知县在客厅里来回踱步。

117.西门庆家门外 夜

西门庆朝家门口走着,当快到门口时,眼里、嘴里流着血的武大郎举着扁担从大门旁边墙垛后面窜出,喊了句“炊饼”就向西门庆打来。

吓得西门庆大喊大叫着:“鬼!快来人啊!有鬼!”他与武大郎周旋着、躲闪着、向门口退着,用屁股撞开了门,进去后赶快关上门。

118.西门庆家门里 夜

西门庆紧紧推住门,栓上门。

武大郎在大门外喊道:“炊饼!炊饼!”

西门庆大声朝院里喊着:“快来人呀!有鬼呀!打鬼呀!”

三进式四合院相连的各屋先后点亮了油灯。

几个老婆有拿扫帚的,有拿木棍的,也有空着手的,乱喊乱叫着向西门庆跑来。

西门庆吓得和她们哆哆嗦嗦地说:“有鬼!外面有鬼!武大郎啊!”

几个老婆把西门庆围在院当中,都朝四下里瞅着。

西门庆哆哆嗦嗦地说:“有鬼啊!武大郎呀!”

静静的大门外传来武大郎的叫卖声:“炊饼!”

围在老婆们中间的西门庆问:“听见了吗?你们听见了吗?”

多数说没有听见,有的说:“好像听见了,在喊什么炊饼!”

这时,眼里、嘴里流着血的武大郎挑着炊饼担子围着西门庆和他的老婆们转圈,喊着:“炊饼!西门庆拿命来换炊饼!”

西门庆惊吓的喊叫:“你们看见了吗?鬼!武大郎就围着咱们转!”

老婆们七嘴八舌:“没有啊!”“好像看见了!还挑着担子!”“我就感觉有股风在围着我们转!”

说看见武大郎的那个老婆吓得昏死过去,其他几个老婆围上来抢救。

西门庆的一个儿子用一根竹杆挑着一串燃放着的鞭炮过来驱鬼,鞭炮火花充满画面。

119.王婆棺材铺 日

原来的茶馆客厅里摆放着六七口棺材,西门庆在棺材的空隙中追着披头散发的潘金莲。

眼里、嘴里流着血的武大郎举着扁担追打着西门庆:“你这个奸人,快拿命来换炊饼!”

潘金莲在棺材的空隙中来回躲着,跑着,喊叫着:“不要!你不能打死他!不要!不要!打虎打虎大英雄!”跑上了二楼。

西门庆紧追上去,潘金莲跑进王婆卧室的床上用被子围裹住身体,西门庆扒开被子,扯脱着潘金莲的衣裙。

潘金莲拼命地喊叫着:“不要!不要!干娘救我呀!不要打死他呀!送给嫂嫂花衣裙!干娘!”

王婆手拎着刚买的菜从后门进来,听见楼上潘金莲的嘶喊,快步往楼上走,边走边大声骂:“你个畜生!她都疯成这样了,你还想占她便宜!”

潘金莲嘶喊的声音:“干娘!干娘!救我呀干娘!”

120.知县客厅 春日

公务回来复命的武松,气恨恨地坐在一把太师椅上,狠狠一拳砸碎了太师椅旁边的木茶几,喘着粗气。

知县扶着武松的肩膀在安慰他,师爷和“刀疤脸”也在一旁。

121.狮子楼 日

一把刀猛地劈碎了餐桌上的饭菜、餐具。

正在一个临街的房间里与几个歌妓吃花酒的西门庆惊得目瞪口呆,几个歌妓吓得连喊带叫奔出屋去。

西门庆起身一跃破窗逃出,武松健步跃上窗户,一手扒住窗户框,一手“海底捞月”把西门庆揪了回来,摔回到屋里的餐桌上,餐桌被砸碎了。

武松大喝一声:“锁了!”

门口的几个部下给西门庆的手臂上了锁。

西门庆爬到武松脚前:“打死我吧!死在打虎英雄手下值了!”

武松一抬脚把西门庆推到一边:“你不配!我怕脏了我的铁拳!”

122.县衙大门外 日

一头牛拉着木笼囚车里的西门庆从县衙大门口向街上走去,后面跟着两个刀斧手,再后面是武松和县衙的办案人员以及武松的十几个部下。

街上的人们拥挤着观看,有的向西门庆投掷鸡蛋、蔬菜等。

人们喊着:“这个大地痞早该杀!”“为民除害!”“天理昭昭!”

囚车里的西门庆面无表情。

人群义愤喊打声、喊杀声等等嘈杂着,沸腾着,忽而隐隐约约还有武大郎“炊饼!炊饼”的叫卖声。

西门庆听见武大郎卖炊饼的声音时,抬起眼朝四下里瞅了瞅。

狮子楼门口以及二楼客间窗户里都是看客。

乡绅彭柏之与身旁的财主李东夫说:“他和武松比武,武松武德高尚没有打死他,你老兄当时着的什么急呀!这不,犯了天条,自有国法!”

123.紫石街 日

行刑的队伍走到武大郎家门口和王婆的棺材铺门口。

西门庆朝着棺材铺门口的王婆、潘金莲高声喊:“王干娘,下辈子还做你的干儿子!金莲!下辈子我用八抬大轿来娶你!哈哈……我西门庆活的值了!哈哈……值了!哈哈……”他突然惊恐的神情。

武大郎挑着炊饼担子,边小碎步后退边叫卖着:“炊饼!炊饼!”

潘金莲在王婆身边嘻嘻哈哈、蹦蹦跳跳闹着,从王婆手里挣脱,跑到囚车前跑着,跳着,旋转着,笑着,喊着:“打虎打虎大英雄,送给嫂嫂花衣裙……”

武松神情肃穆地扭头看了一眼武大郎家。

潘金莲欢蹦乱跳地上了囚车,在西门庆脸前绕着那个作为她和西门庆约会暗号的绿布条,西门庆泪流满面,但是笑着的表情。

王婆向囚车跑去。

武松喊道:“王干娘,快把嫂嫂拉下来!”

王婆:“莲儿,快下了!快回来!”

124.县衙大门外 日

知县和师爷送别武松。

武松深沉地望着前方:“阳谷是武松的故乡,更是武松的伤心地啊!远走他乡,倒也心静!”回过身向知县、师爷拱手作揖,“武松谢谢县太爷!谢谢师爷!武松就此别过!”

“刀疤脸”牵着武松公务外出的那匹马过来。

师爷扶住武松的肩膀:“这匹马送英雄当脚力吧!后会有期!好好开始新生活!保重!”

125.武大郎家 日

磕头跪在武大郎灵牌前的武松抬起了头,说:“哥哥安息吧!弟弟记得哥哥的话,会照顾好嫂嫂的!”

武松起身在屋里四下里瞅了瞅,上楼到床上、床边、柜子里、箱子里等犄角旮旯翻腾找着什么重要的物件,又四处看了看,下楼又四处看了看,进到他住过的小屋里先是四处瞅了瞅。

武松曾经睡觉头枕的地方炕席鼓起一块,武松揭起炕席,取出一个布包,打开是他送给嫂嫂花布做的那件衣裙。

武松用手轻轻摸着衣裙,又深情凝视着放衣裙处的炕席。

武松边往饭桌前走,边抖开衣裙打量了一会儿,叠好放进行李包袱里,捆好挎在肩上,走到屋门口,回头扫视了一下屋里,走出屋门。

126.紫石街 日

王婆家旁小巷口的街上围观了许多人,武松牵着马等在巷口。

王婆一手拿着一个小包袱,一手拉着蹦蹦跳跳的潘金莲,眼含泪水走到小巷口,把小包袱递给武松:“给莲儿的!”

武松又放回到王婆手里:“王干娘留着用,您老多保重!”

王婆又递给武松:“干娘无儿无女,莲儿是我干闺女,带上!去外漂泊用得着!”说完捂着鼻子哭得更厉害了。

武松安慰着王婆:“干娘!别难过了!自己多保重啊!”

潘金莲围着王婆和武松欢蹦乱跳地绕着、笑着。

上了锁的武大郎家院门,几个妇人扒在门缝往里看了看,然后在议论着什么。

武松拉住潘金莲,把她扶上马。

潘金莲高兴地喊叫着:“哦!骑大马喽!骑大马喽!骑大马!坐花轿!骑大马!坐花轿!”

武松牵着马朝着去年打虎归来进城的方向走着:“干娘!请回吧!乡亲们,谢谢了!”向街道两旁的人们挥手致意。

两旁的人们向武松挥手送别。

潘金莲:“打虎打虎大英雄,送给嫂嫂花衣裙……”

王婆站在“棺材铺”匾额下的门板旁的台阶上,泪水涟涟地张望着已经走远了的武松和潘金莲,感慨道:“英雄美人啊!”

127.阳谷县城门外 日

武松牵着马,驮着潘金莲从城门里往出走,后面跟着他的十多个部下以及送行的人群。

突然,一阵锣鼓唢呐声传来。

武松向城楼上看去,知县、师爷、李东夫、彭柏之等几位乡绅财主和乐队在城楼上为他送行,知县和师爷等向武松挥着手。

武松向着城楼上拱手致谢后,上了马,回头向城楼上、城门口的人群挥了挥手,策马小跑着走了。

城楼上下的人们久久挥手送行,武松的十多个部下整齐跪下,拱手抱拳向他送行。

128.柳树林 日

武松搂着潘金莲在春意盎然的柳树林中策马奔跑着,过一条浅浅的河水,马蹄溅起白色的水花。

129.山泉旁 黄昏

武松把潘金莲扶下马,去一旁树上拴马。

潘金莲跑到山泉边喝水,跳进水里拍打着水,溅着水,大声喊着:“骑大马,坐花轿,打虎打虎大英雄,送给嫂嫂花衣裙!骑大马,坐花轿……”她的喊叫声在山坡上、山林里回响。

一只老虎从山林里跑来,接近了潘金莲,潘金莲被惊吓得大喊大叫,在山泉里乱跑着。

武松见状握刀飞奔过去,挡住潘金莲,与老虎展开搏斗。

潘金莲大喊大叫着跑出山泉,跑到一块大石后向武松那边紧张、惊恐地张望着。

武松与老虎奋力搏斗着。

树上拴着的马也被惊吓得朝武松那边张望着,嘶鸣着,围着树来回转着、用前蹄刨着地。

老虎腾跃向武松扑来,武松双手握刀刺进老虎肚里,老虎就势摔在地上。

地上的死虎,肚上很长一道刀口,流出一滩血。

疲惫的武松仰面躺在地上喘息着。

被惊吓恢复了神智的潘金莲向武松跑来:“二弟!二弟!”跑到武松跟前,急忙抱起武松的头,搂住武松的肩,深情地凝视着武松。

武松也久久深情微笑望着潘金莲。

130.桃树林 日

武松搂着潘金莲在缓缓起伏的山坡上、盛开着桃花的桃林中策马小跑着,上了一个高坡,潘金莲向后扭着身子一手搂住了武松的肩膀,武松也亲吻着潘金莲。

字幕、旁白:“传说他们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异乡定居下来,生儿育女,幸福美满地生活着。”

(剧终)

猜你喜欢

干娘嫂嫂王婆
嫂嫂
王婆酿酒
神灯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干娘
我的干娘
王婆卖瓜
好嫂嫂
不包换包修
干娘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