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文化视域下的奇观电影

2017-11-16唐劲羽

电影文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奇幻观者视域

唐劲羽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41)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种全新的电影类型——“奇观电影”出现了。所谓奇观电影,简单而言,就是以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展现超验世界中的物质、景况,乃至现实世界中所难以察觉的现象和稀有事物的电影类型。自20世纪70年代奇观电影产生以来,它俨然成为当下电影制作中的热点,至今不歇。从视觉文化的视域考察,奇观电影是奇异的、几乎完全不同于其他类型电影的影像、画面、视觉呈现。其特殊之处,尤其表现在新颖的画面技艺、故事的讲述方式、独具一格的题材选择乃至价值关怀上。这是以视觉效果为辅助功能,在主流意识形态、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多元并置的当下电影氛围和文化语境之中,寻求另外一条突围之道的尝试与努力。奇观电影的出现与当代的视觉文化息息相关。本文试就技艺的高度、叙述的策略、人文关怀的深度等方面,立足于视觉文化视域,对奇观电影做初步探讨。

一、技艺的高度:视觉表现与运动画面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奇观电影的典型特征首先表现在画面感和动作上。就此点而论,奇观电影既要注重在特定情境中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要暗示出画面内部动作的诱导动因、行为意义和对整个叙事所施加的影响。因此,奇观电影在视觉上发挥作用,努力呈现出奇幻的特征和造梦的功能,是技术上主导和首要要求。从视觉文化视域看来,这是有别于其他电影的最大征象,也势必要求导演在画面和声音、叙事的关系上树立画面第一的观念,充分开挖运动画面的艺术表现力。而作为主要依靠视觉来表现的影像技艺,其突出特点表现在:

首先,画内语言的精练和节制。在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ofPi,2012)这部典型的奇观电影之中,长达两个小时的影长里,一人、一虎、一舟,海上沉浮,当镜头不断投向这些景致时,导演展示出了一流的视觉效果,画面色彩绚丽柔和,以画幅比例的不断变幻、剪辑的层层交替,造就仿佛“光的交响乐”(小津安二郎)。在特殊的视觉塑造中,画内的语言是沉默的、静谧的,又若隐若现、可有可无。但是,就是这样的语言“沉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喷洒出了感动的力量,彰显出奇观电影语言节省所产生的奇特效应。因为奇观电影不能一味地像其他类型电影一样突出语言、台词的功用,强化语言的叙事和表意功能,而弱化了本该由视觉来承载的内容和效力。对于奇观电影而言,语言、对白、画外音、字幕等,都只是起着加强画面和视觉形象的作用,在影片的总体结构中实质上是居次要的地位。因而,精练节制的语言运用给观者带来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其次,视觉画面的具象性。对于奇观电影而言,画面与视觉效果上的具象性可以使得电影在环境物像、生动精致的人物动作、具体直观的物质领域的展示上更加细致而富有韵味。就视觉文化而言,就是精准地捕获观者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并用画面表意的形式显露电影的叙事性、节奏感、抒情需求、逼真化,再现电影富有张力的动态关系。在《潘神的迷宫》(PansLabyrinth,2006)里,一个既魔幻又现实的画面中,镜头所投向的物质实体几乎无一不是具象化的:奥菲丽亚前往宿营的路中拾到的神像的眼睛残部、一只体型庞大污浊丑陋的泡满黏液的蛤蟆、一棵枯死的大树、奢侈琳琅的餐桌特写、那个饱和度略低青蓝色灰调油画般泛起线条感的釉彩、显示金灿灿光芒的地下宫殿、农民的鼻子、游击队员们的腿、Vidal用针缝合的自身被撕裂的脸……从视觉文化视域而论,画面的具象化处理,给观者带来的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冲击力之巨大和猛烈是难以估量的,也唯有如此,奇幻电影才会以其形式技巧和主题内涵所凝聚而成的艺术感染力牵动观者的思绪。

二、叙述的策略:独到选材和特殊主题

从视觉文化视域看来,奇观电影是以运动画面为主要叙事媒介的电影类型,但是,画面始终只是一个叙事的辅助手段。如果一部奇观电影漠视电影的叙事特征,偏重造型的表意功能而忽视叙事本体,显然是难辞其咎的失败实践。所以,一部优秀的奇观电影,作为叙事功用存在的选材和主题的择取也是极短的、极重要的。而奇观电影的魅力也展现于此。

第一,选材的独到。奇观电影的另一种解释是在打造虚幻神话。但是,这种神话的制造如果只是依靠画面和视觉来展示,显然是浅薄的、表层的。因为很明显,一部奇观电影的摄制,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制作者要把其独特的想象力和独创性潜藏在细节化的画面和视觉结构之中,而不是无端增添些热闹的片段、华丽的布局、玄幻的视觉画面。只是借助热闹、华丽、空洞的视觉奇观来讲述松散的、一般化奇幻的、荒诞的故事,注定得不偿失,因为“奇观本质上就是重复的赘述”(居伊·德波语)。这时候,题材的选择变得非常重要。它意味着电影再次回归叙事的本体特征,用精彩生动直观的运动型画面兴致勃勃地讲述趣味盎然的故事,或者有关神话,或者有关童真,抑或人生、人性、人道。在《侏罗纪公园》(JurassicPark,1993)里,作为一部经典的奇观电影,斯皮尔伯格首次将题材选择为远逝的生物恐龙,由此展开了恐龙/人、科学/人道、科技/价值、兽性/人性的对立与冲突,将此前电影所未注意到的华丽而奢侈的想象力,注入其中,富含创意地发展了奇观电影这个独特的片种。也正是依据题材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导演才能更巧妙地展现自身始终保持着的一颗童心、超前的意识、末世的情结、深邃的思想,做到艺术和娱乐兼具。如此兼容并包的题材选择和定位使得此片成为永恒的经典。对于一部电影——尤其是奇观电影而言,选材得当已是成功的一半。

第二,主题深切的展现和挖掘。视觉文化表明,“看”最终是为了“所看”。视觉的表现是为了视觉的“物自身”和“身外之物”。对于奇观电影而言,展现奇观始终是表层的,展现奇观所蕴藏的“冰山”才是其最注目之处。奇观电影自始至终都在讲述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在罗兰·艾默利奇的《独立日》(IndependenceDay,1996)里,地球突然遭遇到了外星人的飞船攻击,人类的文明与家园面临灭顶之灾,但是幸存的部分人类不愿意屈服,不甘于投降,为了自由,为了抗击暴政,反对残害和压迫,在黑暗中举起抗击的旗帜;在《人类消失后的世界》(LifeAfterPeople,2008)里,人类突然被一股神奇的力量掌控,被迫从蓝色星球上迁移,前所未有的大灾难突如其来,但是人类依然满怀希望;《阿凡达》(Avatar,2010)则讲述了一个文明与“野蛮”冲突的宏大叙事,讲述了前科技时代世界的灾难与消失,在奇幻的视觉中,弥漫着深切的反思和震骇人心的哀伤与痛悼之情……在这里,视觉的渲染始终只是辅助的,主题的深切才使得奇观电影展现出了超越画面的深沉与表现力度。

三、人文关怀的深度:心灵探寻和价值重建

奇观电影是永恒的童话。这种类型的电影表面上情节简单,画面奇幻而单一,只是在单纯地讲述一个童话,给人带来更多的只是视觉上的新鲜和冲击。而作为奇观电影,视觉的渲染似乎是首要任务,叙事有其特定的主题和内容,并不需要把故事编排得过于复杂。但细加探究,视觉效果的布置问题其实是表层化的,在绚烂的画面感之下实际上隐藏着一个相对复杂的镜像文本。就大部分的奇观电影而言,其所展示出的,都不是单纯地做一个流畅而又简单的叙事者和舞台画面的精巧的布置者,不假思索地将世俗中、现实外的感动、奇幻娓娓动听地传达给需要感动的观者;相反,奇观电影企图把远在天际间的每一个故事串联起来,通过表达虽有挣扎、艰辛、苦痛的探寻却是义无反顾的抉择、一系列吸引观者眼球的视觉画面,来探寻人类的心灵世界,重构生活世界正在日渐流失的文化价值、情感力量。可以说,优秀的奇观电影无不是指向这样的深意。在尽情展现画面的同时,奇观电影也在表达某种哲学沉思。

首先,对于生命个体而言,奇观电影是凸显视觉效果的“人类成长电影”的讲述。几乎所有的同类题材,在视觉布景的表层之下都潜藏着一个恒定的主题:如讲述少年成长的过程之中,呈现奇幻风景和人的灵魂。表面上是一个单纯的故事,但其主题反复地出现,已然成为某种“原型”结构,可以说是人类整体成长的隐喻。抑或奇观电影从一开始,就在尽力摆脱过于琐屑而又具体的细节投射、简单做出视觉震撼效果,而是力求把电影导向一种更为多义存在的宏大叙事和终极关怀之中,视觉的效果只是作为引导观者接受的技术功用存在。这是观者在欣赏奇观电影时最容易忽视的一面。《楚门的世界》(TheTrumanShow,1998)里,楚门从一种软弱的精神状态中逐渐醒来,走向毅然克服自身、勇敢面对未来的自救之路;《驯龙高手》(HowtoTrainYourDragon,2010)中,维京国的少年小嗝嗝,渴望像父亲一样勇猛,能勇敢地屠龙,在一次和飞龙的对抗之中,小嗝嗝从一个从不正视自身失败、生活压抑、躯体残缺的个体生命最终成长为一代“大人”英雄;《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inWonderland,2010)里,爱丽丝在辅佐“白色皇后”打败“红桃皇后”、使得地下世界重回和睦的历程之中,自身也跟着完全蜕变……可以说,奇观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是用一套华丽的视觉盛宴编织一部“成长之旅”的童话。

其次,针对人类群体而言,奇观电影也旨在重建价值观。此时,视觉的效果只是作为表达的背景和舞台道具而存在。奇观电影的多重性与其本身的复杂性正是展露在这些价值理念的表述之中。表面上,它是在展示一个奇幻的世界,布置一套华丽的视觉系统,似乎并无所谓深意,简简单单,纯纯净净,话题也过于轻飘。但这一切,最终只是服务于奇观电影所潜藏的价值表达:透过精彩的画面和一种奇幻的视觉讲述,展示一个个体生命的探寻之路;通过个体的感知,进入更加丰富的心灵世界,投射出人类整体普遍的“成长心路”。视觉的效果只是作为观者最终选择和接受的技术基础存在。《剪刀手爱德华》重拾人类失去的善良与温情;《银翼杀手》探寻人类的情感深度;《超体》里,导演吕克·贝松将目光投向了人类遥远的未来与处境;《异种》深切地反思了人类文明的困局与重建的可能……可以说,正是这些终极关怀的存在,使得奇观电影能够超越视觉文化的局限,展现出艺术的深度与广度。

综上,奇观电影是当下电影的主流模式和独特的影像风格之间寻求沟通的桥梁,为电影的繁荣、多元化、个性化话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它并没有因为需要传达精彩的画面感、主流意识形态的使命和要求而消解自身作为类型应具备的独特气质。相反,正是透过自身魅力和风格的养成,奇观电影的独特追求和个性气质均得到了令人喜闻乐见的彰显。在另一层面上,奇观电影也不断给我们带来启示: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电影应该如何凸显和展示自身的特点?在商业大潮的侵袭中,电影又如何在融会中表达自身的文化使命和价值情怀?就此而言,视觉文化视域下的奇观电影,不仅仅只是作为视觉的表达存在,它实质上是执著地探求人性和人文关怀,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电影的精神品质。

猜你喜欢

奇幻观者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古蜀人也用“烧烤架”?三星堆奇幻之旅来了
端午节观龙舟赛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少年派的奇幻“拍摄”
带电粒子的奇幻之旅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