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播背景下法国文艺片的创作

2017-11-16

电影文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艺片法国文化

闫 静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不同时期的文化对应着不同的国家政策。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法国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依靠文化的发展取得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等手段。法国文艺片既符合大众文化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对精英文化的追求,因而得到社会认可,并得以广泛传播。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视听享受,使法国文艺片成为具有浓厚法国特色的标志性文化,对于增强法国文化的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文化传播背景下的法国文艺片

20世纪60年代,法国经历的“五月风暴”对法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为一场人民运动。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观念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逐渐崩塌,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这是导致“五月风暴”的原因之一。这之后,法国社会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努力恢复社会的稳定。80年代后,由政府控制的传媒逐渐被放开,不再对视听传媒进行严格的集中管理。录像带这种新的影像传播媒介逐渐普及,给法国和西方国家带来了新的视听变革。电视更是在影像传媒技术当中扩展着自己的影响力,成为主流的传播渠道,大规模的频道私有化,冲击着传统的国有频道,这也为影片的传播发展带来了便捷。

80年代初,法国的文化政策,对电影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密特朗在总统选举当中强调将“文化”作为优先工作,采取国家干预文化的政策,重视文化强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试图以此与全球扩张的美国文化对抗。法国大力扶持文化发展,鼓励国民进行文化学习和创造,这为法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如同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法国的政治精英也认为,电影要具备传播知识、文化价值的功能性,影片除了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以外,应当具有教化作用,具有社会组织和调节功能。于是,文艺片以其突出的功能性得到大力扶持。政府在资金、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国际化传播当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1年底,苏联解体,世界两级格局告终,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法国政府的文化战略思维不再以单纯与美国文化抗衡为中心,而是放眼整个欧洲,以助推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在法国政府的努力下,一个协调统一欧共体文化发展的洲级组织诞生,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鼓励各国之间的合拍计划,提供欧共体基金支持,同时为蓬勃发展的电视产业提供支持,建议大力发展电影产业。

随着资本的发展,大金融财团的资本涌入,欧共体对电影产业的扶持进一步加大。法国文艺片在利好的政策下,发展策略明确。以欧洲化整体为背景,大量的跨国资本巨额投资,强大的导演演员阵容为支撑,文艺片展现了有着恢宏历史背景的欧洲社会发展。

二、法国文艺片的创作思路

20世纪80年代后,法国文艺片迎来黄金发展时期,文艺片制作数量庞大,有经典产生的同时,也有很多票房成绩不甚理想。有的影片国际影响比较大,并且有着不俗的票房成绩;有的影片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将艺术与现实融合的爱情故事。然而,由导演Arthur Joffé执导的电影《后宫》尽管有知名演员纳塔莎·金斯基和本·金斯利参演,大投入的影片却并不叫座。

法国文艺片从其诞生背景可以看出,有政府大力支持,资金充足,演员阵容强大,技术优势明显,并承载了知识性的功能性价值。20世纪八九十年代,法国的文艺片在资金投入当中,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有的影片预备投入三千万法郎,但制作过程当中,投资追加到了五千万法郎。到后来的影片则达到3亿法郎。法国文艺片制作经费不断增长,法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压力。相关数据显示,法国电影在1988到1990年两年间,平均制作费用上涨75%。同时由于过于追求艺术性的影片以及法国语言的影响,文艺片的国际影响力受到制约。

文艺片尽管在更深意义上进行价值传播,但同时也渴望票房,主要表现在实力强大的知名演员参演。如热拉尔·德帕瓦帝约、朱丽叶·碧诺什等具有影响力的演员纷纷加入其中。尽管这些影片由于天然的内容不够大众化而市场有限,但仍无法忽略大手笔投入和知名演员带来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文艺片的大力发展也培养了一批年轻演员,为法国电影日后发展积累了力量。法国文艺片突出的特征,还表现在不同的导演展现出来的影片艺术手法和风格的不同,增加了影片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内涵。

三、法国文艺片的叙事手法

现阶段,大众影片的文化特质是否提升直接决定着法国文艺片的艺术成就。一般来说,文艺片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大众电影,另一个是精英特质。这两者从本质来说是矛盾的,如何解决它们之间的结合和平衡问题,是法国文艺片近些年来所研究的一个课题。

文艺片不仅侧重于社会现象和文化内容的提取,而且侧重于人物复杂性格的描写,通过各种手段的运用揭示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进一步揭示人性的根本。这种类型的文艺片继承了世界顶级艺术电影的文化思想,也效仿了“新浪潮电影”的人文特征。文艺片以人为根本,摒弃人物塑造的完美性,揭示人性的缺陷,还原人物的现实本质,但在表现手法上却又相对抽象,与现实主义又有很大的区别。法国文艺片中的主角没有像好莱坞那样拥有传奇的色彩,他们只是对电影中的人物进行彻底演绎。文艺片有针对性地将人物形象定位于现实生活环境中,从而描述他们的命运和生活,从而达到再现的目的。

1993年,由乔恩·阿米尔执导的影片《似是故人来》讲述的是由理查·吉尔等人主演的爱情故事。影片致力于将19世纪的历史还原出来,一方面着重研究人物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将人物刻画得更加具体化;另一方面侧重于表达人性的弱点,并且结合人物的行为逻辑,最终为观众呈现出一部变形的爱情故事,这种扭曲主要是由于真实生活、社会环境、伦理道德造成。观众可以通过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给予对方人文关怀和同情,也深刻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逐渐意识到珍贵的感情不是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

一般文艺片表现的人文思想都是比较前沿的,存在一些敏感的道德问题,比如同性恋、乱伦等话题,这些敏感话题可以为世人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通过这些前沿的话题企图引发观众对道德的思考,从而实现影片的社会调节功能。此外,艺术不仅了体现心灵和情感内容,影片创作者也加入了个体对社会现象以及本质的研究。由帕特里斯·勒孔特执导的影片《笑柄》,描述的主题是政治。影片从政治的角度呈现出沙龙文化和法国宫廷的原貌,波旁王朝起初创造了法国最辉煌的文明,却因沉迷于这种文化而无法自拔,最终惨遭命运的抛弃。由热拉尔·科比奥执导的影片《王者之舞》,虽然上映的时间比较晚,但在表达思想上与其他影片却是一致的。影片全面展现了法国最灿烂的古典文化。路易十六在年轻的时候经历重重困难后顺利登基,把艺术的发展看作铲除异己的绝对力量。他利用各种资源将不怀好意的王室贵族们送到了舞台上,以独舞的形式巩固着自己绝对的统治地位。导演科比奥通过这部影片向观众解读了自己对政治和历史的理解。

文艺片除了以上几种特征以外,它还具有自省性和自反性。主要指的是,影片的人物、主题甚至题材的选取,都是在文化艺术范畴内呈现出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情感故事及个人创作。最具代表的作品是由科比奥执导的影片《绝代妖姬》,该片在1995年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这两项大奖。这部影片投资额巨大,投资方涉及比利时、法国和意大利这三个国家,演员也是从世界各地中筛选的,如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讲的是18世纪意大利歌剧演员法瑞内利的故事。内容由两条线索展开,一条讲的是兄弟情义,另一条则讲的是两个艺术家互相吸引的故事。故事主角是一个外表任性脆弱,但是内心纯洁的艺术家。他热衷于艺术表演,趋于狂热地步,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坚持不懈。

文艺片中对于镜子结构的应用也是异常突出的,有许多经典作品作为代表。由安德列·泰西内执导的影片《勃朗特姐妹》代表着“高蒙”战略调整,影片主要以作家、画家的感情生活为主线。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讲述的是著名英国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和她的妹妹爱米莉·勃朗特的成长故事,影片传递了多重关系,如勃朗特姐妹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天才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成长环境和自身能力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班地铁》以“戏中戏”的方式,展现二战的历史背景和爱情故事。女主人公的丈夫在二战被迫躲进影院的地下室伺机逃亡,女主人公承担起了主持剧院的工作。女主人公与打着演员旗号参与反抗组织的格朗热进行排练,并最终完成了戏剧的上演。影片中,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通过话剧的排练和演出得到了清晰的展现。这种镜子结构的运用,更多地关注创作者的内心,也体现了对影片创作者的尊重,然而,电影既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商品。电影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欧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电影在传播过程中以其独有的特性吸引观众,那么也就说明了它的文化价值得到彰显,影片如同其他消费品一样,也被赋予了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片的受欢迎有利于提升出品国在国际社会当中的话语权。

文艺片是典型的类型片。法国文艺片张扬个性,叙事模式独特。作品以厚重的历史为背景,或是原创作品,或是对历史剧小说进行改编,其中以改编作品为主流。由此可见,法国文学作品是法国影片叙事的重要来源,法国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当中的繁荣发展,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精神价值来源。

文艺片一般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法国文艺片艺术手法独特,采用空镜头、蒙太奇等多种表现手法,将近景、远景多种镜头融合,也很注重影片色调的运用。例如,在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的《蓝白红三部曲》作品当中不同色调的运用,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然而过于厚重的历史氛围,意图承载更多的表现价值,也使得影片结构繁琐,带来一系列问题。《屋顶上的轻骑兵》根据著名小说改编,讲述意大利革命青年的传奇经历。在法国南部的山水当中,诗意地展现了永恒的主题:战争、死亡和爱情。尽管灾难的象征丰富了影片的文化价值和内涵,但影片以过多的情节铺设去探讨在灾难前的人性,又过于重视象征意义,使得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发展线索受到干扰,影片缺乏戏剧性,情节推进显得很突兀。过于重视价值的表达,使得影片在转化为大众消费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四、结 语

随着法国电影的发展,文艺片在新世纪遭遇瓶颈。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影片追求商业化。法国文艺片的低潮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法国电影发展没有在繁荣时期形成成熟的产业结构,不像好莱坞等创作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缺乏竞争力。其次,从文艺片的内容来看,文艺片过于重视价值传导,在消费社会和影片追求娱乐化潮流当中,以一种精英文化的高姿态呈现。法国文艺片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我国电影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文艺片法国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消费社会下电影的发展现状及文艺片出路探析
法国(三)
法国(一)
谁远谁近?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