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演奏中的呼吸

2017-11-16任雯

剧影月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乐句气韵二胡

■任雯

二胡演奏中的呼吸

■任雯

二胡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乐器之一。其独特的音色圆润、柔和、淳厚而接近人声。随着二胡演奏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在技术的操作上已经越来越娴熟,但对作品内在进一步的挖掘、体会更深层次的音乐内涵上则需要提升。

二胡演奏 气韵呼吸 情感体验

二胡,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乐器,从曾经的伴奏乐器一跃成为中国民族乐器的代表之一,随着时代发展,新技巧的开发和运用,新作品大量涌现,正在焕发出新的光彩。

二胡的演奏技法丰富,其训练的步骤也是由浅入深,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外在的技术技巧训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左手与右手的演奏技法,双手的配合,如右手的运弓方法,左手的持琴、按弦、换把、揉弦等技法。还有一种技法则是更高层次的技术追求,也是我此文阐述的核心观点,那就是二胡作品演奏中的内在技法,即气韵。要使一首二胡作品能够流芳百世,除了炫目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将作品的技巧、神韵和情感达到高度的统一。在音乐的情感层面与听众实现共鸣,这就是二胡演奏的最高境界,即所谓气韵生动,方能情之所至。

气韵生动一词最初是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审美范畴出现的,意指的是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意蕴。“气韵”具体的说就是生气和神韵。判断一幅画有无“气韵”,有诸多方面,最重要的是:一要看它是否表现出生命的力量,二要看它是否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个性,三要看它是否表现出内在的节奏、韵律,四要看它是否具有雅韵之美。概括地说,具有“气韵生动”的绘画,一定是精、气、神、韵具有的作品。精神,就是有生命力,能传达出对象的气质个性,而且具有耐人寻味的美。从客观方面来说,“气韵”是作品对对象精神气质的表现;从主观方面来讲,指艺术家的审美趣味、艺术上所达到的境界,艺术的风格特点等表现,艺术必须有内在的蕴涵,必须有特殊的寄托,必须栖息着人的心灵。绘画中的“气韵”与二胡演奏中的“气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胡演奏中的“气韵”,实际上指的就是演奏中的呼吸。呼吸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其原理是将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但对于演奏者来说,呼吸已不单单是一种生理上的需求,而是通过演奏中不断调节的气息来将作品的内在情绪进行外化渲染,从而达到外在肢体演奏的最佳状态,最终呈现作品的内涵精髓。

通常在二胡演奏中最直观的动作无外乎右手的拉弓和推弓运动,用气息来平衡与调节这两个动作即拉弓为吸气,推弓为吐气,结合运弓的技法,在呼吸吞吐之间将琴弓连贯、流畅的运行起来。在实际的作品演奏中,呼吸(气息)的表情语言是非常丰富的,比如演奏一些优美、抒情、婉约的作品,如《江南春色》《姑苏春晓》等一些表现江南美景的秀丽、旖旎,情绪变化较为单一的作品时,呼吸往往是宁静而富有规律的,与人类自然的生理呼吸基本一致。只有在乐句有强弱起伏时,呼吸要根据强弱处理进行适当的加深或减弱;乐句延长,气息则相应延长,遇到短小或者跳跃的乐句,气息则要同时缩短。同时,在二胡演奏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音乐句法的划分,很多人在演奏中不重视乐句的划分与处理,往往会曲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误导观众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而乐句的划分恰恰需要我们用气息来进行处理,比如著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首句,这一句哀婉绵长,犹如一声叹息,似有道不尽的人间愁苦。演奏第二小节的“2”时要将气息完全吐尽,好似愁肠万千,意境悠远。后一句要重新调整呼吸,衔接自然,紧接着的两个乐句随着音乐的逐渐发展,在气息处理中要慢慢加深呼吸的力度,将气口延长。伴随着乐音中的重音与起伏将作品的形象逐渐勾画清晰,让听众与演奏者形成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音乐形象代入感。抽象的音乐语言才能真正走进听众的内心,否则,在紊乱的呼吸作用下,音乐只能沦为一串有机组成的音符。句法模糊,主题不够鲜明,将难以引发人们的共鸣,体会不出音乐作品中深层次的内涵,将一首旷世名曲演奏地寡而无味,由此可见,呼吸对于作品的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品。

如何在二胡演奏中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好气息?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掌握节奏速度与呼吸的关系。很多人在演奏长弓慢板时都能够保持一定的呼吸频率,但是一旦碰到作品中出现连续快速音型或者快速换把时,经常会出现呼吸加速,甚至短时间内屏住呼吸的状况。这样一来,乐句的句法首先被打乱,从而会出现重音混乱,速度越奏越快的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抢拍子”,“抢拍子”的情况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气息的问题造成的。所以,在演奏重复快速并且持续的快板时,必须先调整好呼吸,再进行两手的配合训练。由慢到快,关键是节奏的变化,也要稳住内心的节奏感,稳住呼吸与重音,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从容地演奏。

二、处理好音乐情感与呼吸的关系。二胡是一件非常有灵性的乐器,它既可以演奏欢乐热烈的喜庆场景,又可以演绎如泣如诉、情感细腻的人文情怀。因此在二胡演奏中的最高境界,也是最打动人心的音乐情感,比如经典作品《新婚别》《兰花花叙事曲》《长城随想》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百听不厌,经久不衰,正是因为作品本身的创作根基是扎根于生活,感情抒发非常充沛,从而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共鸣。与此同时,优秀的作品必须要有优秀的演绎才能达到音乐内涵的最大化呈现,如在《新婚别》中“惊变”的这一段,乐曲要表达的是新婚夫妇在夜深人静时遭遇到“有吏夜捉人”时的惊恐和悲痛欲绝的悲惨情景。因此,演奏者要将气息集中到这一段开头的高音上,屏气凝神,爆发出一声平地惊雷的效果,营造出夜深人静时突遭变故带来的惊恐与无助。在演奏这一段时要充分运用爆发力强的运弓和换弓的方法,同时结合大幅度的揉弦,旋律中充满了悲愤之情。气息在这一段中经历了强弱、轻重、缓急等一系列的调整来表现音乐中情绪,表达了主人公一种绝望和挣扎的悲哀。因此,气息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音乐作品情感表达是否到位。

情感表达是音乐表现的最高层次,从二胡演奏的角度来说,不能单单停留在技术演奏的层面,应该更多的从内涵方面着手。内心的情感要依托气息处理作为音乐表现的内在支撑和依托。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乐句气韵二胡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学生的弱点,教学的难点
二胡悠悠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一把二胡
气韵生动的传承与发展
论中国书法之气韵
浅析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与呼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