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转缠绵的唱腔 慎思明礼的立意
——浅谈扬剧金派名作《珍珠塔》
2017-11-16张红梅
■张红梅
婉转缠绵的唱腔 慎思明礼的立意
——浅谈扬剧金派名作《珍珠塔》
■张红梅
《珍珠塔》原先本是一部苏州弹词作品,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剧情紧凑,因与传统戏曲的演绎套路较为相符,问世以后逐渐被艺人搬上了戏曲舞台。江苏省内的锡剧团和淮剧团甚至一度将该剧作为连台本戏巡回上演,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追捧。扬剧的《珍珠塔》是在上世纪由金运贵先生、石玉芳先生先后移植引入,金先生和原镇江扬剧团的创作队伍在保留原剧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和金派艺术的具体特点,对原剧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编排,形成了区别于锡剧和淮剧的鲜明特色。此后,经过金派第二代传人姚恭林先生及其再传弟子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扬剧《珍珠塔》已成为一部耐听耐看的警世经典作品,剧情跌宕起伏、情节发人深省,核心唱段更是被几乎所有的扬剧观众所熟知。从某种程度来说,将《珍珠塔》视为当前扬剧金派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丝毫不为过。石玉芳先生和江苏省扬剧团版本的《珍珠塔》也同样是一部经典作品,但不在本文的探讨之内。基于这样的认知,本文试对该剧体现出的艺术特色作出认知范围内的分析,简要对比扬剧与锡剧《珍珠塔》版本创作过程中的些许不同。
一、珠圆玉润的金派唱腔
有人曾把扬剧的金派比作越剧的尹派,说的就是它们在声腔上不谋而合的淳朴隽永与珠圆玉润。事实也确实如此,尽管扬剧和越剧不能相提并论,但这样的对比足可见金派艺术之于扬剧的分量和魅力。纵观扬剧《珍珠塔》,演员几乎是从头唱到尾,集中展现出了金派唱腔的精华。无论是徐舒流畅的前见姑还是节奏明快的后见姑,无论是早已耳熟能详的金派【梳妆台】,还是羞姑时行云流水的【金道情】,我们都能感受到金派的韵律之美。在锡剧版本的《珍珠塔》上,我们能听到高耸入云的彬彬腔,水银泻地般的大气磅礴固然值得赞叹。金先生和她所改良的扬剧演唱方法,本是针对音域不够宽的不得已而为之。可值得称道的是,金先生能恰如其分地做到扬长避短,竭力体现自身在中低音区的优势,追求以字行腔、字重腔轻,吐字如同珍珠一颗一颗散落在玉盘之上,字音熨帖十分自然,观众听着有种如沐春风般的惬意。例如,在经典的“三年前”唱段中,为了叙述过往三年的心酸往事,总计有五排的【梳妆台】,虽然段落较长,但一直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从起腔时就开始展现出方卿洗尽铅华后的从容和舒展,将遇险后的抑郁和得志以后的喜悦体现得一览无遗。再比如“羞姑”时的“小道童上前来打一躬”和“劝世人你们太会笑人穷”等唱段,为了体现出对姑母嫌贫爱富的辛辣讽刺,精心设计了忽快忽慢的速度变化以及张弛有度的节奏变化,使整段道情抑扬顿挫、字字铿锵。以上两个曲牌的示例只是全剧的缩影,金派唱腔的众多精髓都可从该剧一见端倪。
二、穷不可失志、富不可癫狂的处世哲学
嫌贫爱富是《珍珠塔》众所周知的主题。有人不耻于数典忘祖的姑母,也有人对嫉恶如仇的方卿羞姑之举颇有微词,这些都是基于不同侧面的看法。我觉得《珍珠塔》教会了我们很多的道理,其中“穷不可失志、富不可癫狂”的价值观就是其中之一。方老夫人在结尾唱到:“若不是你姑母教育你,你哪里来的富贵荣华。”当然,对这句话的理解见仁见智,我认为如果真把嫌贫爱富算做一种激将法、能让一个人激发潜能进而发愤图强的话,方卿也仅仅只能是个案,不值得推广。嫌贫爱富和见利忘义虽然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价值取向,但它不应该也不能得到推广。相反,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自尊自重、不卑不亢,要求我们和谐包容、亲善友爱,要求我们锦上再添花、雪中要送炭。所以,一方面我们需要钦佩和认可于方卿的知耻而后勇,另一方面他荣宗耀祖以后的正确做法该是怎样,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三、扬剧与锡剧《珍珠塔》的区别
扬剧与锡剧所创作的《珍珠塔》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被各自的观众群体所认可与喜爱。也许是由于特定的风土人情,也许是因为创作思路的差别,双方在剧情设置和表现形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我认为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唱腔,具体来说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扬剧的金派与锡剧的彬彬腔的风格差别,虽然二者的差别介乎于地球的两极,一个高亢华丽、一个宛转悠扬,但这种区别是两位宗师级的艺术家结合自身嗓音特点而精心缔造出的,没有好丑之分,都是一样的伟大、一样的优美。另外一个就是双方音乐体系的区别,扬剧曲牌体的特点造就了“三年前”这样的传世名段,而锡剧板腔体的特点则让“跌雪”一折变得格外有发挥的空间。此外,双方在剧情设置上各有侧重。如本文开头所述,弹词版本的《珍珠塔》本有数折,旧时艺人将其作为连台本戏表演,两个剧种的前辈艺术家在移植时则各有所取舍。扬剧版本的唱段侧重于整场戏的中后部分,重点在“前见姑”、“花园赠塔”、后见姑爹时的“三年前”、羞姑时的“金道情”等。总体来说,扬剧版本不太注重“九松亭”、“跌雪”、“反目”、“后园会”等部分,锡剧《珍珠塔》则在“九松亭”及此后的“关皇庙”都有较为经典的唱段,“跌雪”时设置了较为繁杂的唱腔和身段的展示,甚至为了体现方卿作为一个文人的迂腐与寒酸,还加上了一些喜剧色彩的桥段,“羞姑”时也创作出了“十好”、“十不好”等经典唱段。最后,昭明方卿身份时,扬剧是借姑爹讲出的,而锡剧则是借本地官员来找七省巡按进而暴露的。
扬剧《珍珠塔》集中体现了金派声腔丰富的唱腔精华,又具有着迄今为止仍不过时的教育意义,是一部在镇江扬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当前正逢我国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新常态时期,在党中央的亲切关心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伟大祖国的各项艺术生产工作再度驶上了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扬剧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祝愿镇江的扬剧事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传承与发展中再添新的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