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姚斯“期待视野”理论下的《人民的名义》热播探析

2017-11-16付自强李师师

剧影月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名义视野

■付自强 李师师

姚斯“期待视野”理论下的《人民的名义》热播探析

■付自强 李师师

反腐主旋律正剧《人民的名义》自开播以来就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并迅速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讨论。本文运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理论对观众接受过程进行观照,主要从姚斯的公共期待视野、定向性视野与创新性视野等方面分析。主旋律题材是一种公共期待视野的体现,是国家铁腕反腐的影视表现,它具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作用。反腐题材电视剧契合时代的背景,政治写实打动人心,反映出人们对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期待。《人民的名义》在反腐题材、剧情设置、演员安排等方面满足了观众对于“政治好奇”的期待。

《人民的名义》 主旋律 接受美学期待视野 反腐剧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等立项出品,由周梅森编剧、李路执导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自3月28日登陆湖南卫视晚间黄金档之后,收视率一路高涨,引发全民热议。一部反腐正剧缘何能得到观众这么热烈的欢迎呢?观众接受的背后逻辑又是什么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文论开始发生从研究文学作品本身到关注读者接受问题的转移,直到六七十年代诞生于德国的解释学文论和接受美学的出现才真正完成这一研究范式的转移。本文尝试从观众接受的研究视角,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人民的名义》热播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姚斯“期待视野”理论概述

接受美学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联邦德国南部的康士坦茨大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汉斯·罗伯特·姚斯和W·伊瑟尔。他们共同主张研究文学与文学史,必须侧重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正因为如此,接受美学具有同过去一切文艺理论不同的全新的理论特征,形成一种对艺术系统(作家—作品—读者)全过程展开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1]。“期待视野”在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中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这一概念的直接灵感来源是德国解释学文论的代表伽达默尔的“视野融合”。伽达默尔认为,由于不同的理解者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体验,这种个人的生活经历形成他自己的“成见”,这也意味着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视野。伽达默尔所谓“视野融合”指的是理解活动是个人视野(读者视野)与历史视野(文本视野)的融合,解释者在接受的过程中自己个人的视野与文本中所包含的视野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一个新的视野,完成整个理解活动。

姚斯的期待视野正是在对伽达默尔的视野融合全面考察之后提出来的。他认为期待视野主要是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2]。由于期待视野圈定了读者理解的可能,这就存在两种情况:当一部艺术作品表现出与读者既往审美经验形成的期待视野一致时,读者才有可能调动全部的想象和理解,审美活动便迅速完成;当一部艺术作品与读者既有的期待视野不一致时,也就超出了读者理解的可能,读者对于一个陌生的审美对象容易表现出寡然无味,无所适从。这并不是说艺术作品应该完全满足读者的期待,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期待具有理解之可能性的审美对象,他们同时也希望能够接触与既往经验不同的新的“视野”空间,以填补自己未知“视野”。因此艺术作品所描绘的“视野”应该和读者的期待视野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就存在定向性期待视野和创新性期待视野两种情况。定向性期待视野和创新性期待视野是读者个人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已经存在经验上的审美期待之可能,事实上,这种审美期待不仅仅受到个人审美经验,审美情趣的影响,也受到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公共审美情趣的影响。

二、“主旋律”与公共期待视野

姚斯将期待视野区分为个人期待视野和公共期待视野,并认为后者是接受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公共期待视野是一定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共同期待视野,它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个人期待视野的构成并决定这文学接受在一定历史时期中的深度和广度。[3]因而个人所形成的期待视野往往会受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框架的影响。作为一部由最高检牵头立项的反腐电视剧,彰显了政府对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的决心,代表了主流意识形态对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渴望,这是《人民的名义》纳入到“主旋律”作品的一个显要标志。将反腐内容的影视作品纳入到“主旋律”题材之中,这在一方面体现了党和政府敢于正视自身的问题,反映出反腐的决心和自信;另一方面,将政治内部的腐败问题以影视艺术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本身就向大众传达了一个良好的信号,即党和政府反腐的决心是彻底的、坚定的。

作为一部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还具有一种舆论的疏导,宣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体制僵化等原因,腐败问题也慢慢暴露出来。经过网络的传播和渲染,社会普遍积压了严重的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急需正确的引领和疏导。《人民的名义》通过对一个虚构的汉东省的政治生态的描绘,将代表正义力量的沙瑞金,侯亮平等人与代表腐败势力的高育良,祁同伟等进行正面的交锋,邪不可能压正,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将自己作为正义的“人民”,在以人民的名义将这些对立势力清除的时候受到一种主人公式的鼓舞,电视剧以代替观众想象的方式完成“切除”社会“毒瘤”的任务,恢复到完美的社会秩序。他们在这种对反腐成效的认同中逐渐将原先累积的偏见和负面情绪慢慢释放。另外,在这样一部电视剧中,敢于把一些政治现实摆在观众的眼前恰恰体现出了党和政府反腐的真诚和能力。如剧中“为官不为”的孙连成、“蹲式”的办事窗口、官员内部的拉帮结派等等现象,这都是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的,这都是困扰我们社会良性运转的毒瘤。新京报就这样评论到:“《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圈粉无数,根本还在于,它的写实,戳疼了这个社会的痛点。”[4]以往舆情管制的方法常常以“封堵”为主,非常单一,现在我们可以做到敢于正视那些腐烂变质的东西,就这点来说,《人民的名义》是有双重功能的:一方面它具有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使命,通过“反腐”力量与“腐败”势力的交锋树立起国家重拳反腐的实际行动和坚定决心;另一方面对于党和政府内部也有很强的警示,劝诫作用,如剧中“蹲式”办事窗口事件播出之后,在网络上各地就被曝当地同样存在这种极不合理的窗口设置,随后当地政府立即责令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三、观影满足与个人期待视野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所描绘的“视野”空间一方面在政治写实上符合观众定向性的审美期待,另一方面也在题材选择,人物设计上满足了观众对于“政治好奇”的创新性期待。

(1)政治写实:定向期待视野的满足

所谓定向性期待,这是指观众既有的期待视野。近几年国家重拳反腐进行得如火如荼,一个个贪官接连落马,却鲜有反映这一重要历史主题的文艺作品。反腐取得了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观众也希望能够看到真实反映反腐败斗争的案例,就《人民的名义》来说,写实主义是其艺术手法上最大的特色。据编剧周梅森说在写作这部电视剧的同名小说之前就“采访了大量的案例,亲身体验检察院生活,翻阅大量案宗、卷宗,还亲身去监狱里,了解落马官员的生活”。从一开始这部电视剧就被深深印上了政治生态写实主义的烙印,这是周梅森的使命,也是一部新时代反腐剧的使命。为什么一部作为主旋律的政论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在网络上也会火起来呢?用人民日报的评论就是引发了“全民追剧”的现象,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剧中反腐故事、腐败官员以及代表正义的反腐的力量大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如“小官巨贪”赵德汉的原型就是著名的亿元司长魏鹏远——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剧中办案人员在赵德汉隐蔽的别墅家里搜出了2.3亿现金,从银行运来十二台点钞机,竟然都烧坏了六台,而这一幕正是检查机关在魏鹏远家中查获的赃款2亿余元人民币、5台点钞机连续清点了14个小时的真实写照。当然,除了反面人物有原型外,正面人物也大都可以找到真实的例子。如许多人认为剧中“空降书记”沙瑞金的原型是原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沙瑞金和王儒林都是在该省出现严重腐败的情况下被空降的书记,他们最终通过努力,稳定了塌方式的腐败局面。

不论是贪腐分子的原型,还是清正廉洁的反腐力量的缩影,他们都为《人民的名义》提供了政治生态写实的现实参考,观众预期的现实主义期待在这里得到了在再现和满足。我们所说的现实主义期待不仅表现在观众希望看到影视中反腐败斗争的写实,从心理期待上来看,观众最希望的还是看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政治好奇:创新期待视野的突破

《人民的名义》不仅满足了观众既有的期待视野,也在题材选择、叙事线索、人物关系以及台词设计方面满足了观众对于“政治好奇”的期待,这部分期待可以称为读者的创新性期待视野。姚斯认为艺术作品需要与读者保持合适的距离,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常常需要打破读者惯性的思维方式,应该跳脱出一定时期流行的创作方法,用新的观察方式给予读者完全不同以往的审美体验,给他们以新鲜感,让他们感到振奋,这样他们的视野空间才会不断被打破、重构、拓展。《人民的名义》的创新期待视野主要体现在反腐题材的选择、大尺度的内容设计以及“老戏骨”的加入三个方面。

首先是反腐题材的选择。涉案剧、反腐剧在2004年因过度开采而被规定退出电视台黄金档,此后沉寂了十几年。《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热播之后,有人认为这是一次涉案剧的“解冻”。在《人民的名义》出现之前,电视荧屏上基本上都是玄幻、武侠、帝王、妃子等,充斥着一股“IP改编”热,电视剧类型同质化问题严重。类型的有限,老套的故事剧情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人民的名义》无论在题材的类型,还是视听语言的风格上都给观众带来惊喜和意外,尤其是年轻的观众。另外,很多年轻观众对于陌生的政治话题也充满了好奇与想象,这部剧对他们来说无疑充当了一部“政治扫盲剧”的作用。他们讨论着公安局局长赵东来是不是要受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的领导,市委书记比厅长大吗等等话题。《人民的名义》向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们纷纷在网络上表示“涨知识了”。

其次是大尺度内容的设计。《人民的名义》被称为“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腐剧”。我们说的尺度大小,可不是论揭露腐败官员的级别大小,而是要看立意,是舍本逐末还是正本清源?是缘木求鱼还是得鱼忘筌?[5]剧中涉案的最大级别的官员是“副国级干部”赵立春,虽然能在现实中找到这个“副国级干部”的原型,但此前的反腐剧从来没有贪官级别涉及这么高的官员。另外,一般涉案剧在叙事上不涉及到官员的家庭生活,《人民的名义》中却用了很大的笔墨在干部们的家庭生活中,这也反映出涉案剧在叙事策略上的一个转变。在台词的设计上也是让观众耳目一新,很多台词犀利尖锐,直面现实。如:“现在老百姓对干部的感觉就是无官不贪,再不刮骨治疗,再不反腐,咱们党和政府的形象就要败坏完了”;那个“胜天半子”的祁同伟经常提到“政治平衡”以及“政治资源”等敏感的政治词语。同时,剧中也以正面视角面对上访问题、群体性事件、网络谣言管理等等极为现实但感敏的话题,这在电视剧中绝对是“开天辟地”的事情。

“老戏骨”们的参与也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剧中集结了侯勇、吴刚、白志迪等“老戏骨”们,观众对于他们的表演,多用“炸裂的演技”来形容,其影响程度可见一斑。有一位影评人就这样评论:“侯勇、张丰毅等老戏骨的爆炸演技,豆瓣评分8.6分,国部级官员贪腐的敏感话题,辛辣犀利而又充满讽刺意味的台词,这一切无疑在一分钟之内就勾起了我的兴趣。”[6]观众往往很少在一部剧中看到如此多的实力派演员,并且对于此前一直霸屏的“小鲜肉”,多多少少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老戏骨”们的实力飚戏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老戏骨们优秀的演技将剧中人物表演地出神入化,如侯勇饰演的赵德汉完美的表现出一个“双面人物”的性格——在事迹败露前口口声声称自己多么多么地为人民服务,事迹败露之后又跪地流泪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其前后表演的对比反差实在让人折服。可以说,没有这些老戏骨实力的演技,剧中各色人物特征就很难表现出深刻、入骨。人物塑造的成功也是《人民的名义》大火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人民日报因此发表评论认为:“近年来,一系列主旋律电视剧的热播,共同原因就在于遵循生活逻辑对人物进行塑造、深入心灵深处对人性进行挖掘,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主流电视剧人物性格单一、剧情生硬俗套的刻板印象。”[7]

四、结语

《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彰显了时代正剧的回归和审美新的转向。总的来说,一部反腐正剧能够得到全国人民如此热烈的关注说明主旋律正剧只要在题材选择、剧情设置和演员安排方面多考虑观众的接受心理就一定能在市场中受到欢迎。接受美学理论证明了观众接受的状态是主动而非被动的,是反馈而非单向的。影视生产活动不仅仅要考虑观众既有的期待视野,有时候还应该跳脱出泛滥的类型、俗套的剧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观照观众接受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把握观众接受心理,尤其是对主旋律影视剧来说,剧情题材类型往往比较“硬”,只要抓住了观众喜闻乐见的接受习惯,对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民的名义》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国家铁腕反腐的影视缩影,它表明国家在反腐倡廉问题上的决心和毅力,也表明了广大人民对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期待和支持。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81.

[2][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第三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16,217.

[4]与归.《人民的名义》:戳痛你的是现实[N].新京报,2017-04-06.

[5]杜俊飞.网络民族主义表达及文化消费景观——美联航事件、《人民的名义》谈话录[J].编辑之友,2017(07):111.

[6]向坤,小菊千代子等.老戏骨的爆炸演技——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J].工友,2017(05):52.

[7]高伟.以匠心之作赢得青年观众[N].人民日报,2017-04-07.

猜你喜欢

人民的名义名义视野
假蜂蜜
以二胎的名义,享受生活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新作《人民的名义》
视野
真相
赌上爷爷的名义
视野
以Herm è s名义,注解时尚
品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