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的研究

2017-11-15李婉珍常亮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9期

李婉珍+常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国民教育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学前教育主要针对0到6岁的儿童,它对儿童的成长过程起着积极的助力作用。当前,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日益显著,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文章主要基于公平视域对我国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差异表现进行了有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公平视域;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7-0111-02

学前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培训和讲授,对0到6岁儿童的思维意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同时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意识。教育公平指的就是同年龄段的儿童都享有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但是从现阶段我国的城乡经济、文化水平以及人文素质等多种现状可知,城市和农村的学前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城乡学前教育的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就應该大力普及农村学前教育,尽量满足大部分农村学前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同时,还应加大农村学前教育课程的质量监督力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从公平视域角度,对我国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差异表现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共同发展的策略。

一、学前教育和教育公平

0到6岁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的最主要阶段,同时也是最佳的学习期。在这一基础阶段中,若儿童能够接受有效的教育,那就会对他们今后的综合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工作对提升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我们所说的教育公平,则是指每一个适龄学前儿童都能够得到平等受教的机会,他们拥有着共同的教育资源,因此,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儿童都能够进行相应年龄段的学习。实践证明,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不竭的力量之源,因此,探究公平教育的实施策略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存在发展差异的原因

1. 城乡经济的发展不均衡

一方面,导致城乡学前教育差异较大的原因是,我国当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使得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收入差距和自然条件的限制都使得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处于落后状态。另一方面,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农村地区家庭因为无力支付幼儿园的学费,导致适龄幼儿不能按时接受学前教育。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下,自然就导致了城乡学前教育的差别。

2. 教育的起点不一

由于城市的经济水平和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因此,教师、家长对儿童学前教育的思想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城市,关于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比较多,很多家长在进行学前教育培训种类的选择上,方向也会更多,相比起来,农村儿童在接受学前教育这方面的选择就比较少。虽然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经济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农村幼儿园都没有履行规范的建园流程,不能很好地满足现阶段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要求。正是因为城乡学前教育在起点上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才导致城市的教育水平明显高于农村,使城乡的适龄儿童在接受学前教育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距,且这种差异性还在与日俱增。

3. 教学的资源上存在差异

教学方式和基础设施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城乡教学发展的差异性较大,教学资源上存在的差异也十分明显,严重影响了乡镇学生的学习。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投入偏差过大的现象,教学的资源存在差异较大,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投入的经费较低,导致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在教学资源的划分上,主要划分为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资源和硬件系统资源这两种。

(1)硬件方面。当前,虽然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重视学前教育,但投入不均衡的现象尤其突出——对城市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明显大于对农村的教育资金投入。综观我国的大部分幼儿园,农村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条件明显不如城市的幼儿园,有些地区的农村幼儿园开园时条件就比较差,不仅没有在幼儿教育方面配备良好的教学器材,有些幼儿园甚至连房屋建设都不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农村学前儿童就难以充分享受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

(2)软件方面。目前,城市的学前教育培训机构无论是在师资力量方面,还是在幼儿园的基础设施方面,都明显高于农村的幼儿园。在农村,很多幼儿园办园都没有遵循正规、严格的后续和流程,在教师待遇方面也远远低于城市幼儿园。这样一来,农村的学前教育就很难吸引有着良好的教学经验或者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才,从而导致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4. 农村学前教育的监管力度不够

(1)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当前,多数农村家长也都存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他们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变自身的命运,于是,他们往往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学校教师通常是采用小学教育的模式来开展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且多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实践证明,小学化的学前教育并不能帮助农村儿童做好小学入学准备,相反,还容易使儿童在上学前产生厌学倾向,且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农村的学前教育都缺少监督,由此,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致使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正是由于这种质量监管的不利才导致了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差异。

(2)农村学前教育缺乏针对性,没有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农村幼儿教师往往是照搬、照抄城市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致使农村学前教育缺少针对性,难以调动农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率偏低。此外,相关的教育部门也未能根据农村幼儿的发展特点以及农村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课程,因此,农村幼儿教师通常就采用识字课本这一教学资源,将读、写、算这3个技能的培养当作主要教学目标,致使农村学前儿童在综合能力的形成方面明显低于城市儿童,加大了城乡学前教育差异。endprint

三、加强农村幼儿园课程质量监管的意义分析

1. 改善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教育存在一定的不平等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经济上的差距,因此,首先,农村地区的政府部门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其次,要加强教育方面的投资,政府部门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对本地的教育方面,要兴办优质的幼儿园,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儿童的入学需求。

2. 完善相关政策,保证规范教学

要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就一定要在教学资源上保证平衡,要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以保证教学质量。但由于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在薪资待遇和职称评比上都赶不上城市幼儿教师,所以,在现阶段,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投身农村教育,并全面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实现规范化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3. 加强监管,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公平视域对我国现阶段城乡学前教学进行分析,更好地保证城乡儿童都能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不仅仅是指提高农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占比,重点还是要针对不同的学龄前儿童存在的相互差异,通过因材施教,更好地保障学龄前儿童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教育。对此,首先,要深入地研究农村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需要,开发较多的学前教学乡土资源,从而帮助农村的学前儿童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并改善学前教育重点进行文化学习的弊端,要能够根据农村学前兒童的特点来开设相关课程并且对当前的课程进行适度完善;其次,是对农村学前教学的质量进行监管,严格规范化教学,避免出现幼儿园知识小学化的倾向,提高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平教学。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工作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从公平视域的角度来分析,目前我国城乡学前教育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总的来讲,就是教学机会比较少、教学资源不足以及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这3个方面。为了更好地缩短城乡之间学前教育的差距,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就一定要改善农村经济,完善相关政策的建立,保证规范教学,同时加强监管,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农村的儿童能够在学前阶段打下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最终保障城乡学前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参考文献:

[1] 董倩倩.基于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8):3.

[2] 杨帆.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28-130.

[3] 洪秀敏,马群.区域学前教育公平的权责博弈——基于城乡政府履职的差异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68-79.

[4] 胡晓伶,郭红霞,张晓茹.公平视角下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策略[J].现代国企研究,2015,(8):2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