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历背景与专业结构看区域幼儿教师的专业培养

2017-11-15向华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

向华

【摘 要】依据2015年对武汉市幼儿园通过编制考试获取入职资格的新进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与资料,从这一批新进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学历教育期间专业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该研究针对武汉市幼儿教师教育及人才培养的规划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历背景;专业结构;幼儿教师;专业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7-0023-02

2015年7月30日至8月4日,武汉市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训期间,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对参加培训的215位新进在编教师的教育背景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该问卷以半定案性形式设计,主旨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教师基本信息部分,题量16道,涉及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经历及薪资现状与预想等方面,答题方式以选择为主、填写为辅;第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经历部分,题量10道,书写回答,涉及前期在校学习课程类别、技能训练方式、实习实训时间、专业学习满意度与入职需求相关度、职业发展自我规划等方面内容。问卷发放215份,回收215份,回收率100%。调查问卷回收后的数据与资料分析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一、新进教师学历背景情况

215位新进教师中:女性教师203位、男性教师12位;党员38位,团员164位;年龄区间18岁至30岁,平均年龄24岁。幼儿园女性教师历来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男性幼儿教师的数量也在微量增加,这在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性别结构调整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从学历程度来看:中专学历者5人,占总人数的2.3%;专科(含大专)学历者113人,占52.6%;本科学历教师94人,占43.7%;研究生3人,占1.4%。从毕业学校方面考查,他们分别来自省内外70余所院校,省市高校二级学院及职业院校占绝大多数份额。省外高校有中央民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东齐鲁师范学院、枣庄学院、连云港高等专科学校、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14所。14所高校为武汉市输送的幼儿教师在总人数中的比值很低,多数数值为1。省市内高校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人数占据绝对优势,这其中又以华中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及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最多,占据新入职教师总数的38.6%。从表格可以看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毕业入职教师在总新进教师人数中占值12.6%,在这三所院校中的比值为32.5%,说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为区域输送专业人才方面占据重要一席。

其次,从新进教师获取学历类型来看:总人数中除中专毕业者5人外,全日制大专生79人,大专自考学历24人,大专函授学历9人;本科全日制学历63人,本科自考学历45人,本科函授学历4人;研究生学历3人;其他18人(具体不详)。接受全日制教育的教师在总人数中占比67.4%,自考类型占比32.1%,函授类型占比6.0%。这个数据中有几个重复计算,如专科是全日制、本科是自考类型等情况,但对总体数值分布影响不会太大,可以忽略。从上述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接受全日制教师所占比例最高,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在着手进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当然,这个数值在与其他部分国家平行数据相比可能并不理想,仍有一段长路去追赶。

最后,从新入职教师学历教育专业背景着手进行简单分析。3位研究生学历的新进教师有2位来自省外高校——辽宁师范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1人来自省内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本科学历教师94人,44人获得学士学位,有50人来自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历教师113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有72人;中专毕业5人全部来自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新进教师149人,占总人数的76.4%。(数据说明:因有20人未对专业状况进行填写,故数据是在去除20人后的总数值为195人中产生。)

对市属新入职教师的教育背景状况初步进行数据分析,放大看来可以从局部纵觀全国幼儿教师培养模式与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可能走向,中观层次可以对武汉市幼儿园基本师资水平及未来专业人才培养规划起到数据支撑作用,微观层次可以结合第二部分的分析共同探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等相关课题研究。

二、新进教师学历教育专业学习状况

该问卷第二部分旨在对新入职教师在校期间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见习实训情况,以及选择幼儿园就职的动机和对职中培训项目进行了解,设计10道问答题弥补客观题信息收集的缺陷,以推动职业教育学历衔接研究,以及幼儿教师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的推进与发展。

首先,在专业学习期间课程设置方面进行分析。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前面客观题“专业”一栏的情况而论。不同专业背景的课程设置不同,在校期间所学课程与技能跟幼儿园工作的结合紧密度有很大差异。以上数据显示约76.4%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背景。不同学校的课程设置差异不大,所学课程和技能训练相似度大。其中,学前专业课主要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游戏活动设计、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儿童课程等。专业技能课主要有美术、声乐、钢琴、计算机、手工、简笔画、教师口语、五大技能、儿童文学等。这些学前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又可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前必修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综合课主要有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学法、幼儿园实习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实践、声乐、美术、手工、教师口语、儿童歌曲、舞蹈创编等。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有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幼儿文学、特殊儿童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

另外,约23.6%的新入职教师没有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背景,他们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跟幼儿园工作只有部分相关。例如,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物流管理、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技术与应用、影视动画、会计电算化、广播电视编导、音乐表演、食品营养与规划等专业。这其中,教育学专业、英语教育专业及艺术专业的绘画与设计等与幼儿园实际工作相对贴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广播传媒与广播电视编辑等课程跟幼儿园的工作结合紧密。这是否对他们后期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有多大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endprint

其次,從新进教师专业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从其学习经历和教学方式两方面来考查。市属幼儿园2015年新进教师接受教育情况种类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全日制在校学习、成人教育、函授、在职自考、学历培训、育婴师考试、学校选修课、幼儿园实习等,其中全日制的学历教育占67.4%,自考类型占比32.1%。从新进教师问卷中发现,从被调查者所在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方式来看,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技能课程办学水平参差不一,但各校的授课方式却大致相同。其中,专业理论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集体教学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法为主,辅以学生分组讨论法、实践探究等方法。与此同时,各校对学前专业技能课程的授课方式以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为主,每周都开设有钢琴和声乐课程,并采取集中练习的方式。其中对于怎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获得相应技能而言,有被试者认为趣味性的教学最有助于获得相应的技能。

再次,从实习实训及相关工作经历等问题设置来考查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对于实习时间的长短而言,主要结合新进教师入职前就业情况来看。如果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应届生,一般在幼儿园的实习实训时间累计一年左右,具体见习实习次数及时间安排依据各校人才培养标准而定。如果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或非应届生或非全日制的新进教师,这部分情况需另当别论。另外,不同学校的实训设备水平不同,部分学校无实训室,有实训室的学校主要集中为钢琴室、美术手工室、舞蹈室、心理室、育婴师等。这也反映出不同层次学校对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

最后,从职业选择动机及后期发展规划来看,对其中89人的抽样数据分析显示,以“个人志向”与“亲友建议”为择业动机的约占82.6%,“个人志向”选择约占59.6%。对幼儿的喜爱是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情感基础,是对幼儿园入职教师进行遴选考核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在人才培养领域的重要体现。从职中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方面来看,大部分新进教师渴望在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家园共育、与家长有效沟通方面进行专项培训,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

三、思考与分析

透过该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武汉市幼儿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具有以下特点:初始学历以高中及中专层次居多,学前教育专业新进教师以大专层次居多;进修后的学历如中专升大专、专科升本科多以自考或函授形式取得。这其中也有部分全日制本科生(以黄冈师范学院培养人数为最多)与研究生加入幼儿教师队伍。在学历及学识素养等方面他们具有优势,但在幼儿园开始工作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会表现出较多不适,如职业认同感低和教学技能弱等。因此,整体看来,近段时期内,中高职学前教育及中高职教育衔接应是当前幼儿教师培养的主要模式。随着部分本科院校调整办学方向,创办或着力发展幼教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毕业生的比例会逐年发生变化,这对高职高专类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而言既是威胁和挑战,是探寻改革、提升质量的时代契机。

近年来,“科班”出身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而新建、改建与扩建的幼儿园数量激增,导致幼儿教师师资建设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的学前教育阶段,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幼儿园规模和师资力量发展滞后,学前教育领域的师资培养现状与发展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需要大量观念新、素质高、技能强、有积累的幼儿教师来弥补。

幼儿教师培养是保障并不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手段和必然途径。当前,我国基本建立了以师范院校教育为主、职业教育为辅的多元幼师培养体系,并不断提高对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但在相关法律中缺乏对幼儿教师培养专门、具体的规定,并且未建立培养机构的资质认证体系,缺乏对培养质量评估的相关规定。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的专业发展、品牌建设及在社会服务等项目建设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应合理规划幼师生培养规模,多渠道增加幼儿教师培养数量,制定学前教育法及相关政策,补充和完善幼儿教师培养机构的准入标准和培养质量评估标准,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幼儿教师学历培养体系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和逐步增加幼儿教师培养的经费投入等势在必行。

另外,针对幼儿教育男性教师数量增长上的微量变化,为使该群体能更好地适应入职初期的工作,校内可提前预设专门培养计划。如在幼儿教育男教师入职前,从招生方式、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创新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探索既符合幼儿园需求,又适宜男性身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晓岚.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方式、特点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

[2] 彭兵等.区域性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与探索——以武汉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编制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11,(3).

[3]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5n/xwfb_151124/151124_sfcl/2015

201511/t20151124_220650.html,2015-11-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对策分析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